生命的“万古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i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考书多以“豪放”“自信”“愤懑”概括《将进酒》的情感。如果细致分析《将进酒》诗句,还可发现诗句表层下的生命意识。
  诗中有许多激愤之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初读下是激愤之语。探究下,却可发现李白于二句诗中体现的复杂情感。借此,可进一步探析整首诗深层情感。
  “钟鼓”指“鸣钟击鼓作乐”,“馔玉”指美好的饮食。“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不足贵”的“钟鼓馔玉”,可能是作者思而未得的生活,也可能是想象的富贵豪华生活,更可浅显理解为“现时的筵席食物”,但最终直指“酒”。这两句便可理解为作者被“赐金放还”,“济苍生,安社稷”人生理想破灭之后,渴望借酒消愁。这种借酒消愁暗含对现实生活、仕途失意的逃避。而“愁”似乎就是现实不得志、仕途失意之愁。
  这样理解看似合理。李白其他诗歌,“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其一》),同样作于“赐金放还”后。行路之难,也有“仕途之路艰难险阻”的抽象意义。然而李白兼受道家思想影响,面对“仕途失意”便沉迷酒中,似不合诗仙风度。其实,关键在一“愁”字。
  究其深层原因,“钟鼓馔玉不足贵”,表明人生永远无法超越生命本身的愁与痛苦——“朝如青丝暮成雪”的痛苦——一種生命流逝的忧思与痛苦。人生即便拥有“钟鼓馔玉”的显贵生活,又有何意义?翰林学士两年,李白定然目睹了太多王侯世家在时间前的无奈。此时李白也已过天命之年。52岁的李白已是高龄之人,鬓发开始斑白,即便“谪仙人”亦无可奈何。因此,整首《将进酒》以时间流逝开启全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早如青丝暮成雪”,又以“与尔同销万古愁”的饮酒消愁收束全篇。“万古愁”,渗透着浓厚的人生无法超越生命本身死生的痛苦。
  “人生得意”之“尽欢”,难道不是承接上句“朝如青丝暮成雪”?“得意”的难道不是还拥有晚年的一些生命?如何会“金樽空对月”?或许李白如苏轼,“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在政治倾轧下身陷囹圄。但全诗并未流露此情感,李白其他诗歌也未有此种情感。所以,“金樽空对月”,应是生命消逝不在。李白《初月》有被张若虚化用的名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更可印证李白诗歌中生命流逝的感伤。
  古人时间之叹和理想之慨往往联系在一起。“美人迟暮,英雄末路”,年华老去背后有理想尚未实现的慨叹。“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说不定李白内心还有一丝侥幸:“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登金陵凤凰台》),古时高门大族已在时间前化为灰烬,而自己还有些许生命可挥霍。但他马上想到其他。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前句写时间,生命已经不多了,而“天生我材”还未用。作者情感看似高昂自信了,也确吟唱“烹羊宰牛且为乐”。然而,“且”却解释为“姑且”“暂且”,况且下文又是“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其说“三百杯”是狂欢,毋如说李白想以酒宴的高兴对抗内心的愁思。“会须”释为“一定”,也有暂未实现、却渴望实现的隐含义。这种愁思先是时间流逝、“岁月不饶人”年华老去的感伤,再是志向不能实现、终归一事无成的慨叹。
  李白,生于701年,卒于762年。与他同岁的王维(701-761),早在35岁就官至监察御史,50岁的王维正半隐蓝田。而他李白已52岁高龄,除了诗名,一无所有,更可能“千金散尽”。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之前如是,之后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圣贤”如何?亦不能超越生死界限。“饮者其名”于何处留名?自然留名青史之上。留名青史,一定意义上超越生命界限。既然不能“济苍生,安社稷”,何不如陈王曹植“饮者留名”?“斗酒十千”,在痛饮中化去生命流逝的无奈与痛苦。
  生命之上的痛苦,毕竟难以超越。“主人何为言少钱”,更可见李白面对生命之上痛苦时的无奈。不纠缠主人是否真“少钱”。但可知,李白或许无酒可饮。然而,李白之狂,越客代主,“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所思所望,便是战胜超越时空生命之上的“万古愁”。
  诗歌结尾给我们设置巨大疑问:此次李白,可否借酒消愁?
  不论结局如何,依然可见太白之风流——执着追寻生命价值的风流。遭受“赐金放还”打击,依然能积极进取。李泽厚形容李白“青春李白”,据诗仙风格,李白定会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之志,怀“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之情,在有限生命中实现诗仙风流、太白风采。
  参考文献:
  [1](清)蘅塘退士编,赵昌平解.唐诗三百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07(1):116-117.
  [2]李长之.李白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02(1).
  [3]王冰.一曲生命的形上悲歌——李白《将进酒》的重新解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6):24-26.
  [4]李建松.醉与幻中的悲剧美——《将进酒》中的酒神[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74-175.
其他文献
重庆市万盛经济开发区教师进修校教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可谓异彩纷呈,资源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在实施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也指出:“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合理开
2017年语文新课标卷Ⅰ作文题所引发的讨论,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余波绵延。作文题甫一露面,就有论者放言,2017年高考作文是“旧瓶新酒”,不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变形而已;也有人火眼金睛,根据题干所选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的指令,洞察出试题与2003年全国卷“情感与认知”所开创的关系型话题作文一脉相承;还有观点言之凿凿,“一带一路”之类均为政治热词,试题发出的信息是“关心时政”,不一而足。  
近年来,随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这一话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什么决定怎么教”,“只有解决了教什么,才能更好地解决怎么教”这些理念已逐步得到一线教师的认可和落实。王尚文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还不如不研究好。”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引申,王先生在这里所说的“语文”即“教学内容”,所说的“教学”即“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从优秀戏剧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的要求。戏剧的奇妙之处在于,其在小小的舞台上上演着社会的千姿百态,不但是小人物的生活、大人物的成长,戏剧所刻画的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把复杂的社会搬上舞台并进行突出演绎。它“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
《祝福》的主题是启蒙还是感叹?是愤怒地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达毁掉“铁屋子”的奋力呐喊,还是痛苦地抒发唤醒愚昧的艰难,倾吐身处黑暗长夜中绝望的情绪?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执教课文《祝福》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关于《祝福》的主题,中学语文界曾长期并存着具有代表性的、至今任被不少教师当作“标准主题”的两种分析:  一是《祝福》的主题在于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
如何略作勾勒,就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面前;细加描绘,写好点睛之笔,就能使人物的神采风貌淋漓尽致地显露出来,做到形神兼备呢?本文拟从四个方面作粗浅的尝试。   一.立体全方位观察,准确把握其形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对人物的肖像描写也不能仅凭主观想象,闭门造车,以致千人一面,缺乏个性。而应对人物的外貌进行细致地观察,把握特征。   客观事物原本千差万别,绝不雷同。可是,许多同
“愁”这种情绪历来就被很多诗人写入作品中,写得千姿百态。曹操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愁人才之难得,李白“借酒浇愁愁更愁”,愁壮志未酬,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屈辱痛苦……每位词人都有自己愁的内涵与特质,却难以让读者体会其真实意义。《声声慢》则是代表李清照写“愁”的最高成就词作。《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写词人在遭受了山河破碎、丧夫离异之痛、颠沛流离之
教学卡尔维诺的短篇小说《牲畜林》,我抛出一个问题,读了小说以后,你觉得最有趣味的情节或场景是哪一个,请挑出来与大家分享。有同学谈到了小说的结局,德国鬼子与野猫厮打,滚下山崖,同归于尽,村人误以为是农民朱阿打死了德国鬼子,奉朱阿为英雄。这个情节上的误会造成了一种强烈的戏剧效果。  我就势提问,如果将野猫改为家猫,可不可以,为什么?同学讨论,获得共识:不可以。野猫和家猫的最大区别在于性情和性质。从性情
何先进,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教师。  语文难教就难在学生不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学语文感兴趣?这是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情境可能往往又会被我们忽视,像课堂上学生的动态生成,其实,它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较好素材。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课堂,更抓住了学生。实践表明,课堂中,学生自主生成的课堂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因为它的创意来自学生。实践也表明,动态的、开放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随文积累重点词语“亡、若、中伤、奈何”和固定句式“奈……何”。   3.引导学生辩证地探究故事寓意,得到实际的启迪。   4.探究古代寓言的学习方法,并通过群文阅读实践强化,领会中国古代寓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辩证地探究故事寓意,得到实际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