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实践与思考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发展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基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21世纪教师实践创新的主流话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显而易见。因此,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积极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主要指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形成和提高的路径,具体表现为搭建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所需的各种活动载体。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研究相当丰富。休伯曼教授选列了以下一些专业发展的路径,包括教师研习小组、课程编写、参与研究项目、同事相互观摩、个案分析会议、项目评议、尝试新的教育实践、建立教师资源中心、鼓励教师参与校外专业活动和专业团体等。古斯基(Guskey)教授归纳了七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路径,包括培训、课堂观摩与评价、参与开发或改进过程、研习小组、探究或行动研究、个人主导的活动、辅导。台湾学者饶见维归纳出包括进修研习课程、实习辅导、参观与观摩、协同成长团体、协同行动研究、引导式自我探究、一般专案研究和个人导向式学习等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王建军从学校层面提出了包括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自我理解、听——说——评课活动、学校专业社群的构建、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和学校本位的教育科研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从目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研究来看,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虽表述不同,实质内容却相差无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策略:1.加强政府、学校和教师的协作;2.有效开展校本培训;3.有效进行教师评价;4.有效启动教学诊断;5.有效实施同伴互助;6.有效开展行动研究;7.有效进行教学反思;8.有效推进人文关怀。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新的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发展要从单兵作战转变到合作共赢上来。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与教师工作的情景紧密联系起来,学校布局是教师工作的场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地方。教师专业发展不应与教学实践分离,从做中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主要方式。他者的帮助虽然不可或缺,但却不能越俎代庖,本末倒置,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应该更为主动,以探究者和研究者的角色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总而言之,在“工作情景”中,通过“对教学的探究”而进行的“教师自主”发展是新范式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显著特点。研究表明: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同伴互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系统过程,教师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都会对教师的发展产生影响。内因是发展的关键,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只有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茂名市各级教育教研部门积极行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一)成立名师工作室
  本着“使骨干教师早成名,名教师更有名”的目标,以主持人引领为线,以成员、学员互相合作为面,以课题研究为依托,遵循“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创新与求实相结合”“传承与发展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堂练兵、课题研究、案例分析、教学研讨等方式,全力推动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师资梯队建设,茂名市教育局率先在局直属学校成立了12个名师工作室,渗透到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政治等9个学科,有192名教师参与了工作室的跟岗学习、教学研讨与课题研究等工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各工作室陆续开展了读书沙龙、课堂练兵、专题研讨、微博交流、课题研究、送教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经过两年的积极实践,一批富有理想的骨干老师迅速成长。同时,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日渐凸显,对全市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打造教研共同体
  2014年春,高州市教育局制订了《高州市构建“学导式学习化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并在全市范围内按地域片区组成9个“教研共同体”。每个共同体有四至五个成员单位(即乡镇中心学校),实行工作站轮席制。一个学期安排一个工作站,工作站负责制订共同体教研计划,成立本学期的行动研究组织机构和学科研究小组。每个工作站每期组织一次专题研讨会,组织一次“学导式学习化课堂”课例观摩活动,承办一次“学导式学习化课堂”巡回赛,组织一次共同体教研工作评估和总结。这样一来,乡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教研活动在精细化管理下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高州市教育局教育研究室还通过“开放周” “帮扶周” “协作周”实现研培一体化,用本地优质资源引领本地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城乡共赢良好局面。
  (三)创建优秀教研组
  学科教研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依托,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层组织。其首要职责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科教研组的学习研究活动,对促进教师群体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专业成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茂名市各学科积极开展示范教研组评选活动,以评促建,通过加强教研组基本制度建设和教学基本规范建设,加强教科研环境建设,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习、研究、文化是教研组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一些科组以“出名师,上层次,成梯队”为目标,推动学科队伍建设;以“提兴趣,高质量,轻负担”为目标,推进学科质量建设;以“成系列,建配套,出精品”为目标,推进学科资源建设;以“出成果,增能力,强氛围”为目标,推进学科教研建设。迄今为止,茂名市有7个学科18个学科组被评为广东省示范教研组,有15个学科47个学科组被评为茂名市首批优秀学科教研组。创建学科教研组的活动对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发挥了导向和示范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师专业发展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广大中小学教师应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重要依据,围绕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夯实专业基础,积极开展专业实践,力争实现多样性、自主性、持续性的专业成长。
其他文献
他出生在山民之家,那里根本没有音乐。12岁时,他跟父亲出山,看见一个人在拉小提琴。他的心灵被震撼起来,回家,自己用木板和铁丝做出了那玩意。他还不知道那是小提琴,不知道音
【摘 要】随着我国土地开发项目的增多,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当中的测量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证区域内总体耕种面积的动态平衡十分关键,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中的测量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农田、林地、道路、渠道的统一规划和改造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本文主要阐述了土地开发整治规划中测量工作的特点,并详细的分析了测量工作的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最后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实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逐渐迈入了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在这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会遇到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还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企业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做好每项工作,特别是工商管理。文章是对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工商管理;特点;经济发展;关系;促进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我国工商管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商管理在企业中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了经济、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在工程项目建造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工程造价的高低,对投资效益的好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也是工程项目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对于降低投资成本,节省建设资金,确保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技术分析,针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年提高,我国在房屋地基结构施工方面的技术水平在近年来有了极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房屋地基基础施工所时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控制工作,保障施工时的质量安全。本文基于此,叙述了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一些质量控制的方法,并对砖砌体施工的有关思路展开一定的探索,希望对我国的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曾国藩有个幕僚叫李鸿裔,风流倜傥,不拘小节,深得曾国藩的喜爱,把他当待心腹、儿子来看。曾国藩的秘室,只有李鸿裔随便出入。当时曾国藩的幕僚中也有一些所谓的“三圣七贤”,都是理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离开了词汇人们就无法正确表达思想。因此,记忆和掌握词汇便成为学好英语语言的关键。在英语学习中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巩固知识,使之转化为语言技能的有效途径.当学生怀着欢欣鼓舞的心情完成了高质量的作业,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锻炼,在课堂上自然学得轻松.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高年级的教学中,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学的主要目的。都需要教师去创造、引导学生去探讨、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
分层教学法就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背景下,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法主要是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根据各个小组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一、分层教学法在教学目标中的应用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是由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因或者是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