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糖尿病18年他耳不聋眼不花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y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年79岁的韩桂山曾在1958年的德国莱比锡获得军事三项个人冠军,这枚金牌是新中国的首枚国际比赛金牌,他的奖杯和军功章至今仍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可谁能想到,这位军体英雄竟会与糖尿病结下不解之缘,患病长达18年之久。
  当年卸下冠军光环后的韩桂山先后担任过总参谋部参谋、导弹卫星总装厂厂长等职。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韩桂山担任运动会总务处副处长,工作纷繁,责任重大,每天上班他仍然是生龙活虎,下班后总感到倦怠乏力,身体也迅速消瘦下来。亚运会结束后韩桂山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同时,他被确诊患了二型糖尿病。
  患病后的韩桂山离休了。他本该专心治疗糖尿病,但他总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根本没有把疾病放在心上。他参加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担任丰台区少年军校的名誉校长,像体育竞赛一样,他又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下一代的工作上,获得共青团中央颁发的全国少先队热心支持者星星火炬荣誉证书。
  繁忙的社会工作终于拖垮了这位运动健将,由于糖尿病的加重,他住了72天医院。躺在病床上,他想了很多问题,糖尿病是终生疾病,是不治之症,但却是“可制之症”。想想患病经历,完全没有管住嘴,没有用好腿。
  韩桂山开始寻找控制糖尿病和并发症的方法:知识学习、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这“五架马车”驾驭好了,他相信就能使糖尿病少出并发症、晚出并发症、不出并发症。
  他觉得自己要像参加军事五项比赛一样参加这次与病魔的竞争,一定要比个输赢。下了决心后的韩桂山就拿出了当教练员的绝活,每天记录糖尿病的治疗和检测日记,每天坚持学习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他的糖尿病治疗和监测日记,每一篇都工工整整地记载着“抗糖”路上的点点滴滴,有的旁边还作了小注:“医生让我调整一下用药。餐后血糖又升高了,不知为什么?下午血糖为什么这么高?原因是上午吃了两块点心,中午吃了两个鸡翅!”
  韩老从确诊糖尿病那天起,还非常重视糖尿病知识的学习,每周他都要外出听3~4次讲座,许多治疗糖尿病的专家、教授都和他成了朋友。久病成医,18年来,韩桂山对糖尿病的知识已经达到专业水平,自己的疾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医院经常聘请他给青年医生、护士上课,病友向他请教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有的医生写学术论文也要找他提供资料,他俨然又成了比赛场上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总教练。
  2006年,在《健康时报》举办的“达美康强化降糖达标明星”城市决赛中,韩桂山又一次荣获降糖达标冠军,是所有获奖选手中年龄最大的。韩桂山总结出降低血糖的“四个八”:每天八小时睡眠,每天喝八次水,每餐八分饱,每天走8000步。他认为:老年人因为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容易失眠,因此必须重视睡眠的质量;喝八杯水,但要因人而异,一次过量的喝水容易引起膈肌向上,胸腔变小,呼吸受阻,血液浓度下降,影响行动能力;糖尿病患者什么都能吃,又什么都不能多吃,最好不要喝稀粥,因为稀粥消化得快血糖就升得快;每天走的8000步,要慢、中、快三种速度交替进行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他把运动生理和治病机理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韩桂山还经常到各个场合宣传他的健康理念,他把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好处编成顺口溜到处宣传,一个人身体好了“个人不受罪,子女不受累,节约医疗费,贡献新社会……”琅琅上口的语言收到了极好的宣传效果。
  已79岁的韩桂山如今耳不聋、眼不花,思维和行动敏捷,对时尚化非常敏感,他用手机和四方的亲朋好友联络,每天收发短信不断,手机的各种功能年轻人会的他也一样熟悉。尽管如此,他还常抱怨自己跟不上时代,没有学会使用电脑上互联网。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去年重阳节那天,儿子一家三口过来陪我们老两口一起过节。  5岁的小孙女甜甜背着书包径直跑到我的卧室,带上门后她突然转过身,双手高高举着一幅图画,嘴里哼着噔——噔噔——噔:“奶奶看,这是我送给您和爷爷的节日礼物!”  好一幅美丽的自画图!右下角还有一颗鲜红的桃形的“心”,上写:“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落款:刘家欢。  捧着甜甜精心绘制的节日礼物,我的心情宛若锦上添花,此时,甜甜成长中的一幕幕浮现在
期刊
卢生福是甘肃省军区天水干休所的离休老干部,今年80高龄,仍思维敏捷、精神矍铄。曾是放牛娃的他,1942年入伍,1946年入党,195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汉口高级步校,在部队从事行政领导工作多年,他参加过保卫延安、甘南剿匪、中印边境反击战等战役,立下赫赫战功,得到无数奖励和殊荣。  晚年的卢生福热衷于两件事:一是收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像章和图片,他的收藏分为24大类5万余件,曾巡回展览
期刊
丹桂飘香,旗海歌潮;年年好景,最是国庆。身在文艺单位,每年此时,自是忙碌而又有趣的演出活动了。而平生最有意义的,当是1981年(新中国成立32周年)的国庆节,饱受焦虑却又充满喜剧色彩。  那年,我们县黄梅戏剧团首次到南京演出,占领南京这个文化大都市一直是我们的梦想。演出在工人文化宫,剧场在南京虽非一流,但其经理对我们却充满信心,他曾多次过江到浦口看过我们的演出,说“第一炮”肯定能打响。  那天,正
期刊
别看父亲股票不多,可在股市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是个货真价实的老股民。犹记当年他投资入市时说过的豪言壮语:“打今儿起,咱们家买车买房看我的了!”结果我们翘首以盼等着大钱生小钱,谁知不管潮涨潮落,他翻来覆去在股市里折腾的还是那三万元。  我本来就十分怀疑父亲在股市投资的毅力,一向“博爱”的他对任何新生事物都有无限的热情,围棋、音乐、书法、运动、唐诗、戏曲样样都玩,股票只不过是他业余爱好的三十分之一,颇有
期刊
30年前,老年人不仅物质生活匮乏,精神生活也极单调,赶集、聊天、下棋,几乎是他们全部的娱乐方式。然而,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不经意间悄悄地发生着。如今在城市,老年人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已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期刊
1967年夏,“文革”开展得轰轰烈烈,“文攻武卫”给本来混乱的局势来了个火上浇油。城市里造反派抢了解放军的枪,打起派仗。“知青”在城里没有立足之地,只好回农村抓革命、促生产。其实,公社和队里的干部全都不管事了,“知青”们干脆当起逍遥派:学乐器,练毛笔字,谈恋爱。  8月18日是毛主席接见红卫兵一周年纪念日,我们队“知青”当时还在挑砖大搞基建,大家想起没能出去串连,心里就窝得慌。不知是谁提议明天去城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几十万各地“知青”涌入北大荒黑龙江兵团。在屯垦戍边接受再教育的政治氛围中,正值青春蓬发的男女“知青”却不允许搞对象。凡谈恋爱大多是地下工作者,外人也只能猜个大概。  二十团九连女“知青”程桂兰与男“知青”柳才茂悄悄搞上对象了,但地下工作做得好,谁也不知道。可没成想,一碗炒腰花闹出的风波,差点让他俩露了馅。  那时候,兵团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连里食堂上顿下顿吃角瓜(西葫),
期刊
我戎马一生,大半辈子是在军旅度过的,早年很少探家,偶尔回乡一次,所看到的依然是穷乡僻壤,乡亲们过着穷困的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军队逐渐走向正规化建设,干部休假制度得到落实,这才有每年一次的探亲假期。借此机会回家孝敬老母亲几天,同时也和乡亲们拉拉家常。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退休后回家的次数也多了,不只是看看家人和乡亲,还想看看我魂牵梦萦的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
期刊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孤独的老妇人,没有任何亲人、朋友,常年生活在一家收费低廉的敬老院。除了必要的花销,不多为自己花一分钱。老人去世了,敬老院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写有老人名字的存折,上面有6万多元的存款。周围人不解,她完全可以吃饱穿暖生活得更有情趣。  其实再想想,就明白了老人的不安: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离开人世,为了不可预知的未来,她以尽量低的成本维持自己“活着”,尽管直到去世,这笔“养老钱”也没有
期刊
鹦鹉反复喊救命  令警察哭笑不得  据美国媒体9月5日报道,警方在3日接到报警电话称,一户人家里传出女性呼喊“救命”的声音。警方随即赶到现场,在无人应答的情况下破门而入。然而,令人吃惊的是,整个房间不见人影,倒是有一只鹦鹉在笼中反复呼喊着“救命”,令警察哭笑不得。  这只10岁大的鹦鹉名叫卢纳。据它的主人德利昂介绍,这个小家伙已经不是第一次把警察招上门来。7年前,它在家中模仿婴儿哭声,一连“哭”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