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给排水工程的现状分析,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给出几条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工程渗漏
1前言
给排水工程是一个在建项目施工中最重要的工程之一,给排水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分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和用户使用的便利。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给排水工程的质量问题却屡见不鲜,给排水的渗漏问题甚至成为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通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原材料质量差引起给排水工程渗漏
施工是建筑材料整合的阶段,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很多工程渗漏都是由于原材料的质量不过关而引起,如:管材和管件的强度不合格;管道和管件有砂眼;主管道管材、管件弯头、三通等和附件阀门、水嘴等本身质量不合格或在运输、装卸、组装等环节发生破损。
1.2施工不当造成给排水工程渗漏
施工阶段是给排水产生渗漏问题的主要阶段,主要包括:(1)安装人员操作不当或者技术不熟练,如:镀锌钢管的螺纹加工不合格;管道接口连接不严密造成渗漏。(2)管理上存在漏洞,施工人员不按照施工程序和规范操作,监理人员工作疏忽,责任意识不强引起渗漏。
如此严重的给排水工程质量问题的存在,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施工管理中,对于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提高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则成为当前工作的重心。
2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建议
给排水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是由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的,宏观上主要是因为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和施工企业自身对给排水工程管理的忽视;微观上主要因为原材料的选择,施工阶段的技术监管和竣工阶段后期测试的缺失,因此在对给排水工程进行管理时,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2.1宏观层面对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
2.1.1建立健全项目施工管理机制
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通过法律和法规等手段对项目施工进行监管。针对给排水工程的特殊性,要严格按照基本的建设程序,实施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进一步规范管理,从宏观上最大化地减少给排水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
2.1.2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管理
企业作为给排水工程建设的主体,对于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将施工管理的重心放在施工企业身上,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健全施工管理机制。
2.1.3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
2.2微观层面对给排水的施工管理
2.2.1准备阶段的施工管理
(1)编制施工计划。根据 “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首先安排排水工程开工,通过“三通一平”中的水通和场地平整,使排水系统及早具备排水能力,为施工现场的防洪、排涝发挥作用。
(2)会审施工图纸。施工图会审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是建设的基本要求,目的是减少施工图的差错。对管道施工图,不仅要弄清设计意图及工艺流程,而且还要对照与之相关的其他工程施工图,对安装位置及必要的操作空间与其他工程有矛盾的部位,逐一认真分析研究。排水专业图纸与土建、设备、仪表、工艺管线等专业图紙相互衔接处,必须保持一致性,要逐个检查每个衔接部位的管径大小、空间位置与配管数量。在审核图纸时,尽量全面地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以便设计人员对审图时所提出问题做出修改和补充。
(3)控制建筑材料质量。为保证工程质量,每批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材料员、质检员必须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排水管材料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选用管材时应严格把关,要求包装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整根管的外观应光滑,无色泽不均现象,杜绝不合格品应用于工程。
2.2.2施工阶段的技术管控
(1)材料检验。首先依据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安装前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核对其材质、型号、规格,并进行外观检查。注意是否有砂眼、裂痕,包括管件的承插口及存水管、检查口、清扫口等配件质量情况,发现有缺陷,或有疑虑,则可通水试验,严格控制施工用的原材料质量。
(2)施工现场管理。各施工单位施工进度统一协调指导,各施工单位在同一时期内在各自承担的施工区域内完成施工任务。组织协调各施工单位对在相邻施工区分界处的同类管线碰头事宜,要具体落实施工日期、施工地点、施工人员、质量检验等事项。
(3)施工质量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均进行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进行跟踪监控督促承包商坚持实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由全员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
(4)施工技术控制。要加强施工中的技术控制,如发现有违反合同、施工规范的行为,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或操作不符合要求,现场上岗的操作工人、技术人员不符合要求等,监理人员有权且应该予以处理,确保制定的各种制度得到实施。同时由于环境对质量也会产生影响,监理工程师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理力度。
2.2.3竣工阶段的检测控制
给排水管道试验。给水及循环水管道要及时进行分区段的水压试验,即每完成一个自然段,就应进行一次试压,形成系统后再进行系统试压,所有管网都必须在土建或装饰封闭前试压完毕,对查出的有漏点的管段要在处理后重新试压,直至全部合格。排水立管每安装一个自然段、横管及分支管每安装一层后,应进行分段或分层的灌水试验,以检验管道有无渗漏。
3结语
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将给排水工程中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工作做好,深入分析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同时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就一定能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工程渗漏
1前言
给排水工程是一个在建项目施工中最重要的工程之一,给排水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分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和用户使用的便利。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给排水工程的质量问题却屡见不鲜,给排水的渗漏问题甚至成为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通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原材料质量差引起给排水工程渗漏
施工是建筑材料整合的阶段,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很多工程渗漏都是由于原材料的质量不过关而引起,如:管材和管件的强度不合格;管道和管件有砂眼;主管道管材、管件弯头、三通等和附件阀门、水嘴等本身质量不合格或在运输、装卸、组装等环节发生破损。
1.2施工不当造成给排水工程渗漏
施工阶段是给排水产生渗漏问题的主要阶段,主要包括:(1)安装人员操作不当或者技术不熟练,如:镀锌钢管的螺纹加工不合格;管道接口连接不严密造成渗漏。(2)管理上存在漏洞,施工人员不按照施工程序和规范操作,监理人员工作疏忽,责任意识不强引起渗漏。
如此严重的给排水工程质量问题的存在,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施工管理中,对于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提高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则成为当前工作的重心。
2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建议
给排水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是由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的,宏观上主要是因为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和施工企业自身对给排水工程管理的忽视;微观上主要因为原材料的选择,施工阶段的技术监管和竣工阶段后期测试的缺失,因此在对给排水工程进行管理时,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2.1宏观层面对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
2.1.1建立健全项目施工管理机制
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通过法律和法规等手段对项目施工进行监管。针对给排水工程的特殊性,要严格按照基本的建设程序,实施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进一步规范管理,从宏观上最大化地减少给排水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
2.1.2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管理
企业作为给排水工程建设的主体,对于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将施工管理的重心放在施工企业身上,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健全施工管理机制。
2.1.3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
2.2微观层面对给排水的施工管理
2.2.1准备阶段的施工管理
(1)编制施工计划。根据 “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首先安排排水工程开工,通过“三通一平”中的水通和场地平整,使排水系统及早具备排水能力,为施工现场的防洪、排涝发挥作用。
(2)会审施工图纸。施工图会审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是建设的基本要求,目的是减少施工图的差错。对管道施工图,不仅要弄清设计意图及工艺流程,而且还要对照与之相关的其他工程施工图,对安装位置及必要的操作空间与其他工程有矛盾的部位,逐一认真分析研究。排水专业图纸与土建、设备、仪表、工艺管线等专业图紙相互衔接处,必须保持一致性,要逐个检查每个衔接部位的管径大小、空间位置与配管数量。在审核图纸时,尽量全面地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以便设计人员对审图时所提出问题做出修改和补充。
(3)控制建筑材料质量。为保证工程质量,每批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材料员、质检员必须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排水管材料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选用管材时应严格把关,要求包装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整根管的外观应光滑,无色泽不均现象,杜绝不合格品应用于工程。
2.2.2施工阶段的技术管控
(1)材料检验。首先依据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安装前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核对其材质、型号、规格,并进行外观检查。注意是否有砂眼、裂痕,包括管件的承插口及存水管、检查口、清扫口等配件质量情况,发现有缺陷,或有疑虑,则可通水试验,严格控制施工用的原材料质量。
(2)施工现场管理。各施工单位施工进度统一协调指导,各施工单位在同一时期内在各自承担的施工区域内完成施工任务。组织协调各施工单位对在相邻施工区分界处的同类管线碰头事宜,要具体落实施工日期、施工地点、施工人员、质量检验等事项。
(3)施工质量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均进行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进行跟踪监控督促承包商坚持实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由全员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
(4)施工技术控制。要加强施工中的技术控制,如发现有违反合同、施工规范的行为,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或操作不符合要求,现场上岗的操作工人、技术人员不符合要求等,监理人员有权且应该予以处理,确保制定的各种制度得到实施。同时由于环境对质量也会产生影响,监理工程师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理力度。
2.2.3竣工阶段的检测控制
给排水管道试验。给水及循环水管道要及时进行分区段的水压试验,即每完成一个自然段,就应进行一次试压,形成系统后再进行系统试压,所有管网都必须在土建或装饰封闭前试压完毕,对查出的有漏点的管段要在处理后重新试压,直至全部合格。排水立管每安装一个自然段、横管及分支管每安装一层后,应进行分段或分层的灌水试验,以检验管道有无渗漏。
3结语
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将给排水工程中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工作做好,深入分析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同时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就一定能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