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青城剑仙派?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suorenj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武术杂志上真有大谈剑仙派的,自称抄录了《剑仙宗谱--青城剑经内外篇》,并见识了剑仙之秘。从其发表的文章来看,这位自称见识过剑仙派的人物所叙说的青城剑仙之人之事,虽不及神话小说《封神榜》中的情节那么荒诞不经,也已盖过了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之情节,当使武窦初开的武迷、武痴怦然心动,以为遇上高人或大师了。只可惜,他编排的把戏实在不高明,算不得天衣无缝,甚至还漏洞百出。也许这位自称见识过剑仙的人物流年不利,偏偏遇上了我这青城老谋子来戳穿他那自编自演、太过荒唐的把戏。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这位自诩见识过剑仙派的人物称其1989年在天师洞(或称青城后山)遇上宗川道长,而此位道长自报家门为“南宫剑仙派”,并说此剑派自明朝以来便在青城翠华一带流传,至今已数百年。这位道长说他自11岁便在青城福明宫出家,被十潭道长收为弟子,后离宫入青城后山修行达60余年,并收了一个叫永华的弟子(当地温江县人)。
  如果上述真有其事,那么这位大谈剑仙的人物是否到过青城山都是一个疑问。第一,青城的前山、后山根本没有福明宫这一道门宫观。无论是明朝,还是现在其谈到的1989年这段历史,皆无“福明宫”,显然是杜撰。第二,青城山道系历史上即为“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此宗辈分排字为“至理忠诚信”。若与上述“宗川”道长的“宗”字同音的为“忠”字,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位大谈剑仙派的人物误把“忠川”写成“宗川”,假设真有宗川道长此人,他的老师应为“理”字辈,而非“十潭”道长;其徒也不是“永”(华)字辈,理应是“诚”字辈。第三,温江县不属灌县管辖,两县是平级县,也就不存在宗川道长之徒为“当地人”一说。
  二、根据这位大谈剑仙派的人物见到的所谓《剑仙宗谱》介绍,剑仙派祖师为元末明初的著名剑客毕坤(字云龙),隐于青城南山水莲洞中,并拜道家大隐伏牛氏,学道家火龙一脉,自得丹法后,便在水莲洞修行百余年,始将术法、剑法合而为一。谱中载:他“神坠形爽,周游宇中,又阅百余年,始缘遇得以融神超脱。”这真有点像从《西游记》水帘洞那段章节中演化出来的。其中“修行百余年”,“又阅百余年”,岂不活了三百岁左右?另外,青城山自古有前、后、外、内山之称,从无南山之称,自然更无“水莲洞”。毕云龙这个人,我好像在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中见过,不知是也不是?
  即使剑仙派在明朝年代有,而到了明末清初时,在青城地界上也消失了。因为当时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恼怒青城派弟子拥护明朝的庆符王,而与入川的义军矛盾激化,于是大兵压境,几番血战,杀得八百里青城荒无人烟,残有的剑仙派传人风飘云散,直到康熙八年之后,青城山才又有了香火,绝不会出现自“明朝以来,一直在青城山流传之事”。这一史实,恐怕被那位自诩见识过剑仙派的大师忽略了吧!
  三、那位见识过剑仙派的大师,说宗川晚上对月炼气,早上对日炼气。请问:没有月亮或天气阴霾时又炼什么?
  四、那位见识过剑仙派的人物在其文章中大谈“巧遇”宗川道长的故事,也有两个“版本”:一说在青城后山与当地农民打架而认识宗川道长,随道长在青城后山住了月余;一说在天师洞认识宗川道长,随道长在青城乱山住了四十余天。不知何说为真?
  其实早在1982年,青城山--都江堰即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游人鼎盛,此其一;天师洞在青城前山,不在后山,而前、后山都是游人众多之处,不可能适于修炼剑仙剑气,并且也找不到宗川道长的“乱山穿云”之居处,那里多为悬崖峭壁,最近的人家也在十公里之外,哪里会有“农民”与其打架,此其二;其实,青城后山在解放后一直是佛家寺庙占主体,道观只有一座太清宫,还是1993年开始修葺的,其主持是幼时出家于此、当时已84岁的红梅青松道人蒋信平(现已92岁,健在)。如宗川道长真有其人,那么1993年85岁的宗川无疑当是84岁的蒋信平道长的师爷了。可是蒋道长的老师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去世了,如健在,应在150岁左右,而蒋道长的师爷死得怕是更早,此其三。似乎这位宗川道长也是从《西游记》哪块石头里蹦出来的?不知那位大谈剑仙派的大师能否在此三个疑点上自圆其说?
  五、据笔者所知,青城剑仙派有两支,一支为岷山派,以明末铁板道人为始祖,刺杀雍正皇帝的吕四娘即为其传人,这在《清朝野史大观》中都有记载,而岷山派即峨嵋派前身。目前,岷山派代表人物王佑辅(现居重庆),正是峨嵋剑仙派掌门人方宗骅(现居成都)的老师。另一支为金山派,发源于明嘉靖年间的“护国天师”孙玄静,其辈分排字为“玄至一无上,天元妙理生”,下传已七代到“元”字辈了。该辈“上”字辈道人郭上螯,早在80年代初即已百余岁,最小的刘兴武(道号上斌,人称刘剑仙,曾获四川省擂台赛金章)也是2001年去世的,时已90岁。刘兴武弟子中著名者有陈海金、周翰易、陈文德、漆自强、霍宗德(1986年四川内江地区散打冠军),他们都在四川成都及内江地区传艺。显而易见,这两支与那位曾见识过所谓的青城剑仙派没任何关系。查此派之字辈,均无“宗”字辈及“永”字辈。
  六、请问曾见识过青城剑仙派的人物,宗川道长及你那永华师兄现在何处?谁能展现你文章中大谈的“登山越岭健步如飞,从一棵大树荡到另一树上,十几米高的陡壁只需四五步”(奥运冠军自叹弗如!),屋里面哈口气就能使屋外树上的山鸟昏死过去(神仙才有的法术!)的“功夫”?
  请问,如果找不到这二位剑仙,你已抄录了“宗川”道长“剑仙宗谱”,且事过已近十年,是否也修炼有成,能否展示一下?如果不行,谁行?怎么才能证明你文章中大谈而特谈的惊世骇俗之事都是真的呢?□
其他文献
“诀”字,有两层含意,一是指就某一事物的内容,编成的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词句,使之容易记忆。二是指出某一事物的关键性的、万法,即诀窍。  武术歌诀,由于顺口押韵,可练前吟唱,亦可边练边吟,既增强了记忆,又陶冶了心性,增加了习武者的乐趣。  龙行掌法与拳法歌诀的创编,亦是此意。现将龙行派武术的创始人刘志清先生所作之龙行掌法与拳法歌诀录之如下,以供武林同道参考借鉴。    龙行掌法歌诀    龙行掌法
期刊
六合门拳术属北少林韦陀门,主要流传于长江以北。万籁声老师所传下的六合门在理论、基本功、拳术、器械、对练、打法、暗器等方面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是中华武术中不可多得的技击性极强且有锻炼价值的拳种。
期刊
七、炮拳  由预备式(图1)做六合式(图5,见上期)。接左手变拳置腹前,左腿向前进一步。膝前屈作弓箭步,同时右手作拳上提至额旁,左拳向前撞出,肘腕须平,作炮拳一式。
期刊
我少年时就爱好武术,那时我和几个同学听说学校的体育老师会武术,就跟他学习潭腿、洪门等拳和器械。后来我一直在公安系统工作,又学了擒拿格斗等。在我刚谈恋爱时,并不知道我未来的岳父田颖嘉老先生是杨氏太极拳嫡系传人,他看起来只是一位温文儒雅、普普通通的老知识分子,平时也没见他练什么拳。
期刊
咏春拳为南拳中实用性、技击性较强的拳法之一,在我国香港、广东、福建等地流传广泛。为使初习者明了筑基功夫,现将咏春拳中基本手脚致用法简示如下,以供习者参考。(穿白衣者为甲方,黑衣者为乙方。)    手法    咏春拳中用“有手无脚”来形容手法之快。  1.拍手直冲:甲以右箭马与乙相对,乙进步直线拳攻甲头部,甲向左侧圈步进马,同时左手拍手、右手日字拳直击其肋部,前膝拐打乙膝窝处(图1~图3)。  要点
期刊
两节棍技术经由李小龙发扬光大,作为后学,我们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前人的优秀技术。出于对截拳道宗师--李小龙的崇敬,也感于当初自己学两节棍的艰辛,同时相信有许多的两节棍爱好者与我有着相仿的经历,为将两节棍技术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能从练习过程中获益,今不揣浅陋,借《精武》一角将自己所研习两节棍技术与练习方法介绍给两节棍爱好者,望精于此技的前辈指正。    一、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方法很多,在此介绍的
期刊
不仅仅是船,恐怕任何东西都休想在水面留下痕迹。难怪连诗仙李白那位老夫子在一千多年前就无可奈何地叹息:抽刀断水水更流。  而与大诗人李白同宗的现代人李小龙,对水的理解一点不比这位先人差。他有一次坐小舢舨在近海散心,沉思中以手猛击水面,可是除了水花四溅,水没受到任何伤害。他忽然感悟:武术的本质,不就如同水吗?我猛然击水,水却没有受伤,即使我出全力拍击,水依然如旧,没有"香销玉殒"。我试图抓住水,却是劳
期刊
大成拳桩功为求取整体劲力的核心功法。谈及桩功之修习,目前大成拳界多有论述,但大多是以意求力,或以力求意,各有所长。然矛盾之统一,体现拳学中的相互对应,就不得不使我们再深一层次地去探讨在意与力之间是否有一连接的纽带而达“意即力也”的平坦之途,因此,笔者的所述必将触动一些人的敏感神经,甚至招来非议。不过在是与非面前,真经只有其一,孰优孰劣,君请自鉴!  芗斋先生早期传艺是以炼气、养气为主,其所传之浑元
期刊
(接上期)  三、侧靠击  1.习练法。  ①双脚并步站立,两手自然下落于身体两侧。目视右方(同图7)。  ②右脚向右跨一步落地,左脚随之向右滑步。同时,用右肩向右靠击。目视右方(图29)。  向左跨步靠击练习亦同,惟方向相反,可反复习练之。  要点:跨步、跟步要协调、连贯,与靠肩要一致。  2.实用法。  ①我敌前后并步站立,敌左前式站我身后(图30)。  ②对方用左拳向前直击我后脑部,我头右转
期刊
笔者十余岁即接触大成拳(意拳),先后拜识诸多名师,最终拜在天津李洪喜先生门下,始知芗翁拳学之真,其间曾与恩师多次拜访拳学名宿张恩贵老人,并得到老人的指教。张恩贵先生现已96岁,乃形意拳嫡系传人,为李存义之弟子张鸿庆先生之传人,后与义弟张恩桐、同门赵道新、裘稚和、卜恩富共同求学于王芗斋门下,得到了芗翁的喜爱,并传以拳学真谛。张恩贵先生掌握之技艺以及其拳学之深厚,曾以过硬功夫获得全运会搏击比赛第三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