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砚辩——宋代洮河砚的显著特征研究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代洮河砚有两项重要特征:砚石颜色变浅变淡,与新洮石反差很大,上手虽细润但有干松感;从侧面看,砚石纹理与砚面平行。前者是砚石的时间变化特征,后者是砚石的选料用料特征。宋代洮河砚多经典素砚,少铭文,少盖砚。在砚式和雕镌手法上,与中原砚基本相同。宋洮随形砚皆窄薄小料,并以巧雕纹饰弥补砚石的缺陷。
  关键词:洮河砚  宋砚  石纹  鉴别
  1.引言
  据《醉里挑灯看砚,梦回吹角连营——绿玉宋洮河二十八方鉴赏》考证,宋代洮河石制砚时间仅有七八十年。千年以来,宋洮河砚都很罕见,存世量极少。在大浪淘沙之后,《醉里挑灯看砚,梦回吹角连营——绿玉宋洮河二十八方鉴赏》选取的二十八方宋洮样本,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调查方式。随机抽样的优点是,由于每个样本都是随机抽取,根据样本推论总体时,可用概率的方式客观地测量推论值的可靠程度。本文依据此二十八个随机样本,来归纳和总结宋代洮河砚的特征规律。
  2.砚石纹理特征
  2.1砚石石品特征
  宋洮河绿石,从石品上约分三类:第一类是较纯净的绿石,呈翠绿色;第二类是有黑色层的翠绿石;第三类砚石绿中泛蓝,有黑色层,如青花石品。同时,宋洮河因受到千年的侵蚀,表面颜色变浅变淡,与新洮石的绿色有强烈反差。
  据统计,样本中有七方是较纯净的绿石,占比25%;十四方是含黑色层的绿石,占比50%;另七方砚石绿如蓝,含青花石品,占比25%。
  2.2侧面石纹特征
  洮河砚石呈一层层的交叠状,每层极薄。砚面中的涟漪纹理,实际就是层叠的断面。从侧面观察这二十八方样本,不难看出一个规律:所有砚石的纹理都与砚面平行,占比100%。
  2.3文献支撑
  明代陈子升《砚书》:故欲求佳砚,须审琢工。其琢之式,惟人所好,不可以一律。惟石之文理有平有侧、有正有斜,如木之文有横有竖。琢者取其平且正者以为面,侧且斜者以为旁,庶文质不掩,与墨相宜也。
  清代吴兰修《端溪砚史》注:石璞在山,皆侧势,非平叠也。既凿则以宽平者为正面,石之精华尽在于此。其侧面必拒墨,虽庸工亦知之。(偶有老坑小砚用侧面者,乃剩材耳,终不发墨。)沈南箕谓“端砚多拒墨,宋人用侧面,故磨久不滑”,见景氏《砚坑述》,真欺人语。朱子瑕谓“庸工治砚,横侧而分之。平铺为砚,犹操莫耶而用其背。宋贡砚皆钝滑,磨砚如磨镜,病正坐此法。当用石锋直立,而层截之,则面面发墨”,见施愚山《砚林抬遗》,亦臆说也。
  2.4宋洮河砚鉴别特征
  毕文德先生曾经综合砚的造型、石质的触感、受沁后的变化等特征,论述宋代洮河砚的鉴别一法:“一般来说,式样端庄规整,工艺线条流畅精美。由于石质温润细腻,砚的表面不吃土,砚身多数留有土疤和墨痕。古砚在土中被土沁蚀千年,颜色变浅呈淡绿色干松状。用手抚摸温润如玉。宋代洮河砚的水波纹中有跟宋代绿端带水波纹的非常相似,仔细观察方可区别。”
  本文指出宋洮河的另一鉴别特征:砚石的纹理与砚面平行。宋代洮河砚用料极为讲究。无论方正平直的抄手砚,经典的风字砚,还是小而薄的随形砚,从砚的侧面看,砚石的纹理一定与砚面平行,没有例外。
  3.砚身雕刻特征
  3.1雕镌手法
  洮河砚的经典砚式以素砚为主,样本中素砚共十七方,统计占比60%;随形砚和箕形砚多用雕饰,占比40%。
  宋洮河砚常见的雕刻手法,与《营造法式》中雕镌制度相吻合:素平线刻、减地平钑(平雕)、剔地起突(高浮雕)以及压地隐起华(浅浮雕),并以前三种为主。箕形砚中的砚池瑞兽,见高浮雕两方,占比7%;箕形砚的砚额、随形砚的砚尾及周边空白处雕饰,多用平雕。平雕样本八方,占比28%;砚身和砚堂轮廓,以及平雕中的次要画面多辅助以线刻。线刻样本九方,占比32%。其中,宋洮河硯中的平雕内容多为传统吉祥图案,山石云气的画面层次感较强,近乎薄意工。
  在此二十八方宋洮河砚中,缺失盖砚的样本。其他石砚常见有盖砚,北宋及以前的盖砚多为钮盖、高浮雕盖钮。南宋的盖砚多为平盖,盖上平雕或线刻吉祥图案。样本的盖砚占比0%,间接反映出宋洮河砚的盖砚较少。
  3.2铭文特征
  有文献记载的宋代砚铭二百三十余篇,宋金歌颂洮河砚的诗词二十余首,洮砚曾得到苏东坡、黄庭坚等文豪的大力称颂。但这二十八方宋洮河砚样本,其砚身却是干干净净,没有一字铭文,铭文砚占比0%。
  在宋代,由于砚石的稀缺,洮河砚的使用人群局限于士大夫以上阶层。由于抽取样本的随机性很强,从客观上具有一定代表性。这一现象,反应出宋代文人直接在砚身刻铭的嗜好并不普遍。
  4.砚式对比特征
  4.1与中原砚式对比
  宋洮河砚的砚式与中原砚式基本相同,并以箕形、抄手、风字系列等经典砚式为主。部分随形砚,或在边框雕饰中表现出西域风格,如飞天、葡萄纹等。飞天纹饰、葡萄纹饰计两方,占比7%。
  可见,宋洮砚有雕刻人物的特色,与文献记录部分吻合性。如民国徐珂《清稗类钞》:“宋时所琢洮河石砚,类皆镂刻人物。张叔未尝于平湖得一宋制者,亦然……盖西方之人,琢手如是,与歙、粤之石工逈异也。”但此文献记宋洮河砚“皆镂刻人物”之语,却有所偏颇。
  4.2经典砚式占比
  宋代砚石中的方正平直大料,优先制作中规中矩的经典砚式,如抄手砚和风字砚。其中,抄手砚六方,占比21%;风字形砚(含箕形)十二方,占比42%。又有唐五代风格六方(《醉里挑灯看砚,梦回吹角连营——绿玉宋洮河二十八方鉴赏》已论证,此六方砚虽有唐五代之风但仍是宋砚),占比21%。唐五代风格的砚,带些许宗教特征:如海石榴纹、莲瓣、莲叶。
  4.3随形砚占比
  宋洮河石中的小料用来制作随形砚。随形砚的特征是小而薄,平底无足,通过纹饰、雕工和精巧的构思来弥补砚石的缺陷。随形砚计七方,占比25%。
  5.结语
  鉴别宋洮河砚有两项重要指标:砚石颜色变浅变淡,与新洮石反差很大,上手虽细润但有干松感;从侧面看,砚石纹理与砚面平行。前者是砚石的时间变化特征,后者是砚石的选料用料特征。宋代洮河砚多经典素砚,少铭文,少盖砚。在砚式和雕镌手法上,与中原砚基本相同。宋洮随形砚皆窄薄小料,并以巧雕纹饰弥补砚石的缺陷。现代洮砚则以随形砚、巧雕和盖砚为主特色,选石和用料不重纹理走向,与宋砚有别。
  参考文献
  [1]毕文德.唐宋洮河砚的收藏与鉴赏[EB/OL].(2010-07-29)[2019-12-12].http://dajia.sssc.cn/view/3232_14123.html.
  (李守亮,1976年10月生,祖籍山东平原。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又获南开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曾先后供职于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北大方正电子、方正阿帕比公司,多年从事纸媒出版、数字出版领域的计算机软件相关技术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史互证是周保欣文学批评与研究的一贯方法。他的学术问题意识与论题的产生、立论的依据、推论方法之建立,都以此为发端。这种方法,贯穿在他的文学批评、批评之批评和文学史研究中。惟其有文史互证的历史观照,他的文学批评和研究获得了持续的问题意识和充足的历史元气。但此一方法,不可避免存在着取材的大与小、论证的疏与密、史学与文学的出与入等问题,这个挑战在他的学术研究的展开中同样存在,矛盾同样突出。关键词
期刊
画家刘世群  刘世群,1964年毕业于江西文化艺术学院美术系,1981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赣州市美协名誉主席、赣南师大教授。曾任赣南画院院长、江西省政协委员、宁波大学教授等职。擅油画兼长中国画,主要研究方向为红色题材、客家风情、乡村风景,作品质朴写实,追求中国气派和地方特色。代表作有《故乡月》(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獎)、 《导师与研究生》(1997全国教育系统书画展
期刊
摘 要:对于长篇小说来说,叙事建立起作家对世界的认识和想象,是一种富有思想的修辞。从《花腔》开始,我们就看到李洱的叙事实验带给小说独特的意义生长方式。而《应物兄》也如此,甚至它的实验更前卫更大胆。一条简单的时间主轴加斑斓的时间缝隙里的异空间,这样的小说结构是一种大手笔,是李洱的天才发现,完美匹配了当下时代洪流里的一种巨型叙事。而作为应物学的知识叙事,是李洱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小说家对信息泛滥时代里小
期刊
50分钟、65口竞价、10余位买家参与竞投……10月18日晚,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举行的“北京保利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被31年未现身拍场的吴彬《十面灵璧图卷》彻底燃爆。其不仅拍出5.129亿元的天价,还一举成为最贵的中国古书画。  惊叹连连 13分钟创造新纪录  这一令世人咋舌的佳绩是在“吴彬《十面灵璧图卷》暨十面灵璧山居藏书画赏石专场”中创造的。10月18日21点27分,吴彬《十面灵璧图卷》在众人
期刊
画家陆又桥  陆又桥,本名陆正国,号竹痴,1946年出生于扬州,后随母定居宝应县城。1989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曾执教于宝应县老年大学。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扬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宝应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宝应县国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师。  陆又桥本名陆正国,“又桥”是恩师王石桥为其起的艺名。王石桥是上世纪本邑著名画家,尤以善画竹子闻名于世。陆正国是他的得意门生,取名“又桥”体现
期刊
书法家王超鹏  王超鹏,毛国强大师入室弟子,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初学柳、颜,继学明清诸家,后学王羲之、钟繇,旁涉汉魏,力图溶入碑意,尤善正书小楷。长期从事书法篆刻与紫砂陶刻的实践,书法线条力追浑厚又不乏飘逸,端庄稳重,宽博且而灵动;把书法理念溶进陶刻,运用各种刀法充分表现书法的韵味,努力追求书画与紫砂的有机结合,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书法作品入展“聚君堂杯”全国书画精品展、首届“传承经典"全国小楷
期刊
摘要:本文撷取米芾游历轨迹中的一个点位苏州,梳理苏州与米芾的关系,印证苏州这个城市在米芾人生中的不可或缺。文章通过大量的事例证明游历是北宋文人一种生活方式,在米芾身上,游历这种方式,更偏重于彼此间的心理接触及凌驾于精神、情感交往之上的更高层面的人际交往。精神、情感的交流,深层次激发米芾艺术才情,他创作出大批作品,这些作品的审美风格与他游历时的性情又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关键词:游历 米芾 苏州
期刊
书画家王翔  王翔,字天逸,湖南岳阳人,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永和书社成员,“湖南三百工程”文艺人才,任教于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国画作品入展入选首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美丽中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神圣长白”全国中国画展、“和谐燕赵 红色太行”全
期刊
摘 要:麦茨第一电影符号学理论掀起了电影语言学研究的新浪潮,大有推动电影“影像本体”向“语言本体”转向之势,但也招致了不少质疑的声音,最终导致“电影语言是否是一种语言?”成了一个问题。从此,电影理论研究表现出两个路向:一是着力解决电影作为一门语言的条件和标准问题;而另一个则是对电影作为语言的直接否定。本文首先通过对第一电影符号学理论产生的背景氛围和主要观点进行初步梳理与辨析,再进一步基于电影·语言
期刊
“山水萦怀·十人水墨画展”感言  罗丽(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小学)  古人云:“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一代宗师黄宾虹有言:“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  “山水萦怀·十人水墨画展”于2020年11月21日在长沙十方上品美术培训学校二楼展厅成功举办,十位画家皆为长沙市基础教育战线工作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其中又以雨花区小学美术教师为主体。展览共展出作品一百三十余幅,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