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叙事艺术比较分析——以《花冠病毒》和《鼠疫》为例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瘟疫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对象,也是中外作家频繁书写的题材之一。中国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花冠病毒》和法国现代存在主义文学家加缪的代表作《鼠疫》,都以瘟疫爆发为故事背景,在反思的基础上呈现出人性的不同面相。从叙述者、叙述聚焦、叙述时间和叙述场景的角度出发,笔者对两部作品进行瘟疫叙事艺术的比较分析,探究此类作品在对瘟疫充满预见性的同时,还蕴含着独特且具人文情怀的审美价值和突破小我、奉献大我的精神力量。
其他文献
广告的灵魂是创意,广告语言是富有创意的语言,翻译加创造是广告文本翻译普遍的实践。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广告文本的主要特征,结合实例讨论广告中商品名、广告标语等的译创,认为在广告翻译中,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语言、文化、审美、广告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需要通过译创才能有效地在译入语中再现原语广告文本的功能,实现吸引和劝说消费者的商业目的。
巴蜀游记作为中国生态美学文献的组成部分,具有培养个体生态审美意识、提高个体生态审美能力的生态美育功能。一方面,巴蜀游记通过培养生态审美趣味、形成生态审美理想,培养
新都状元杨慎谪戍永昌期间,史志称其“三寓两游”蒙化,广泛交游,诗文唱和。杨慎寓蒙受到礼待,地方士人颇为受益。“三寓两游蒙化”说的时间节点需和杨慎在滇行踪结合方能大致
当代中国生态小说创作的生态思想内涵主要包括关爱动物、热爱自然和万物和谐三个方面。1980年代生态小说创作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化寻根,另一类是环境保护。而1990年代从
后疫情时代,正确面对当前饮食教育的三个现象,认识到饮食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饮食教育的主体,通过开发乡土教材,开发饮食类研学旅行和开好《饮食文化》课程等途径,在学
聂华苓对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学的友好交流做出重要贡献。中国大陆对聂华苓的研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集中于文学活动与艺术特色,90年代出现了研究专集,
随着5G时代的都来,社会对人才想象力的诉求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空间观念进行探索,以空间观念篇名搜索的318篇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学段的分布、研究主题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总体要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
现代汉语“幸福”一词出现于20世纪初,它与历史上的义为“祈望得福”的“幸福”没有渊源关系。该词也不是由古汉语“幸”“福”二词组合而成。初步研究表明,“幸福”一词应借
阎真的小说始终贯穿着一个根本的焦虑,即传统伦理遭受到多个维度的冲击与解构之后,知识分子陷入了信仰危机,导致物质上的拜金主义与价值观上的相对主义盛行。对于这一问题,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