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是条什么线?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新闻,武汉一名年轻母亲,5年来给8岁的儿子累计报各种特长培训班竟达26个之多,花费二十几万。我不禁愕然,除了惊叹于这位母亲的望子成龙之心切,更暗暗替那位小朋友捏一把汗,如此稚嫩的年纪,整日被大人提溜着马不停蹄地学这学那,到底还有没有玩耍的时间?还有他那颗小脑袋又是否能够真正装得下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显然,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庭案例。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所谓的起跑线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线?它真的可以决定孩子人生的成败吗?假如有的家庭即使砸锅卖铁也难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条所谓不输的线上,那这些孩子的人生就必输无疑吗?
  当然,倘若各方面条件都挺具备,让孩子尽量接受好一点的教育,本无可厚非。但不可太过,更无须太在意形式上的一些攀比,尤其那些宁可打肿脸也要充一把胖子的家长们更是大可不必。我有一个邻居,是一对80后小夫妻。最近小两口时常吵架,原来是因为女儿入托的事。男的意思让女儿就近选一家公办的幼儿园,收费合理而且正规;但女的却执意坚持一定要让女儿进那家全市收费最高,号称什么明星摇篮的私立园,并铿锵有力地说,咱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两口都很固执,但最后还是以女的取胜告终。男的在一家企业做工程师,女的好像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有了孩子后便干脆回家当起了全职妈妈。养家的重担自然就由男的一人来挑。房贷加上女儿的学费,几乎用光了他每月的薪水,小两口只好省吃俭用,甚至举债度日。原本可以悠哉乐哉的小日子,却硬是被这该死的起跑线给整得捉襟见肘。男的越想越气,就开始责怪女的太虚荣,女的也不示弱,骂男的没有挣大钱的本事。针尖对麦芒,于是战火愈演愈烈,而至婚姻都亮起了红灯。
  我想,如果小两口哪天真的气大了而愤然分手,别说孩子的那条起跑线不保,恐怕连原本天真快乐的童年也一并没了。再说你尽可以勒紧腰带凑够孩子的学费,但就像那样的园子,接孩子的车恐怕不是奔驰就是宝马,家长尴尬点儿倒还好说,假如孩子们再相互攀比起来,尤其回家再问你咱家咋没有那样的车时,岂不更加难以作答。况且,从小就让孩子学会这些所谓的等级划分,岂不是进了大庙却念了歪经?
  说到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国外有一种类似蔬菜教育的说法。就是这孩子如果是茄子,就让他努力长成一个出色的茄子;如果是白菜就让他努力长成一棵结结实实的大白菜。绝不能本来是茄子,却非要逼他长成豆角;本来是韭菜却非要让他长成名贵的兰花。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才叫因材施教,倘若作为家长你非得要按你的意图硬去改变他,到头来无异于拔苗助长,更有甚者还极可能悲哀地长成一个畸形的怪胎。
  其实,作为家长最起码应该明白一点,那就是孩子将来的人生跑道并不是短短的百米冲刺,而是漫长的马拉松。所以,起跑线上的早一步或迟一步,以及起跑阶段的快与慢,都是无关紧要的,最终决定比赛输赢的是看谁有足够持久的耐力,还有一点,就是个人后天的造化。
  (刘世河/文,摘自《孩子,在父母眼里你最棒》一书)
其他文献
英国:通过“失败周”活动教育学生  英国家长们常常把“给孩子失败的机会”这句话挂在嘴边。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英国人的观念不是索性不让孩子去做或干脆家长包办了,而是再提供一次机会,让他学会避免失败的方法。  同时,学校教育也十分重视“接受失败”的学习。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英国一所顶级中学推出了一套极富挑战性的数学考试试题,校方坦言这份试题的难度远超过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声称考生“不可能拿满分”
期刊
全面放开二胎的消息,在民间引发的反响可谓是巨大的,身边许多人都在谈要不要生第二个。  但我想到一个问题,虽然不讨喜,却非常值得我们注意。我国每年残疾儿童出生率高达80万~120万,每100个人中就有5个残疾人。我的亲戚在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工作,经常有残疾儿童被家人遗弃而在那里落脚。残疾儿童也是人,作为家长既然生下来,就要勇敢地去承担,否则你就不要生。残疾儿增多,社会的负担就越重。  所以,那些适
期刊
上下楼梯磨损关节  “在日常生活中,包括我在内的很多骨科医生,都会注意少爬楼梯、少爬山。如果只是三四层,走楼梯没关系,但如果楼层较高,我一般会选择坐电梯。因为这种反复的动作,会造成膝关节磨损。很多骨科医生,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参与轮滑、滑雪等运动,因为这些运动都很容易导致关节损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子剑说。  虽然爬山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形式,但不利于保护膝关节。因为上山时膝关节负重等于
期刊
已故诗人汪国真在《嫁给幸福》一诗中写道:“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寓意深刻,饱含哲理,是一份高质量的“心灵鸡汤”,过去和现在都曾激动过无数青年躁动的心。  平心而论,“要嫁就嫁给幸福”是句大实话,也是句废话,因为没什么人一门心思想嫁给痛苦,嫁给失败,嫁给困窘。但想嫁给幸福是一回事,能不能嫁给幸福又是另一回事。  嫁给幸福就要嫁给理想。理想是幸福之光,给我们光和热,一个有理想的人,就有了无
期刊
中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从不娇惯孩子。四子黄大能初中就读于沪江大学附属中学,该校学费昂贵,学生中多为富家子弟,黄大能身处其间也受到影响。黄炎培察觉到儿子的变化后,果断将其转到位于上海南市陆家浜贫民区的中华职业学校。黄炎培解释说:“我们黄家可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子弟来。”  1936年,黄大能即将赴英留学。临行之际,黄炎培将自己的座右铭稍作增改并手书留赠。这便是黄炎培的“32字家训”:“事闲勿荒,事繁勿
期刊
最近发表在《人际关系》上的一篇研究表明,欣赏和信任在婚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适当表达感谢能让婚姻更持久亲密。  通过对468名已婚人士婚姻状况和情感表达方式的调查,可知,配偶间适当表达感激之情是保证婚姻质量的重要因素。  “这证明‘谢谢’二字的分量有多重”,佐治亚大学家庭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艾伦·巴顿说,“即使是在婚姻正经历坎坷阶段的家庭中,感恩也可以对关系起到缓解或正向的引导作用。”  (摘自《每
期刊
和老公聊到曾经的相亲经历,我有些骄傲地告诉他:在认识他之前,我相过8次亲,只对他这个看得稍稍顺眼。他有些不满:“难道和我相恋你是将就一下,被家人逼得没办法呀?我可没有将就,我是因为喜欢你而接近你。”见他有些生气,我赶紧笑嘻嘻地向他保证:“在我的字典里,没有将就。”  想当年,大龄的我就那么剩下了,母亲催得很紧,我工作之余,就去相亲。结果,自己看得上的,人家瞧不上我,看上我的,我瞧不上人家。到底要不
期刊
这是一则让人不忍卒读的新闻。据《华商报》报道,山西古交市60岁的王银洞在2015年5月27日清晨被发现吊死在古交市政府的大门上。时隔不久,他的儿子王丽文因涉嫌遗弃罪被当地警方逮捕,目前法院已经开庭但尚未作出判决。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王银洞在自杀前,曾经为了自己的“低保”被取消一事,多次要求相关部门予以恢复,但未果。而他被警方逮捕的儿子,生存状况也同样令人唏嘘。  人生已至晚景,本该是从容享受生活的时
期刊
据媒体报道,因男方被要求出高额聘金,但男方经济条件有限,结果一对情侣选择跳河自尽。  悲剧的发生令人唏嘘感叹,世界那么大,不应该只是被物质要求所蒙蔽,总要有一个地方来接纳纯洁的爱情,何至于让物质诉求如此碾轧生命中的美好?相信,曾经要求高额聘礼的父母,也一定会感到深深的后悔,如果当初能够不在爱情与婚姻上附着过度的物质诉求,那么即便两位年轻人生活得很平淡,但至少不会走上绝路,也依然能在平淡中体味幸福。
期刊
日本西大寺古茶园素负盛名,尽管它只属于袖珍版园林。  萨姆·埃布尔的造访意外地遭到委婉而又断然的拒绝。  要知道那儿不收门票,更不收小费。拒绝的理由是什么呢?居然是:今天没有下雨。  我蒙了半晌才若有所悟:怕是这茶园只有在雨蒙蒙、湿漉漉之中,动人的气质、神韵方能完美呈现的缘故吧?是和尚不愿意让访客带着不够完美的观感遗憾而返吧?  埃布尔诚恳请求参观,因为他实在不可能等到下雨再来了。和尚终于答应,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