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连年干旱,作为供水“常规军”的地表水压力重重。为了支撑北京的用水需求,其背后是看不见的“八方找水”。
3月中旬的雨雪天,不仅降低了PM2.5数值,也滋润了干燥的北京城。然而,面对连续12年的干旱少雨,微乎其微的降雨量对这座拥有2000萬人口的“首善之都”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水,北京之困;水,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珍贵。
无奈的地下水超采
“北京的缺水是看不见的,拧开水龙头水‘哇哇’地流,老百姓怎么知道呢。”作为达尔问乐水行的资深志愿者,已退休的张祥走遍了北京180多条大小河流。
5年的走访,张祥深知,“节约用水”的概念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政府的倡导中,大多数北京居民很少有“缺水”的切身感受。
然而,有“用量”不等于有“水量”的悖论,才是北京水的真相。
“有河皆干,有水皆污。”这句乐水行队员的走水总结,多少有些调侃和无奈,却也道出了北京缺水的困境。水务局官网的“河道水情表”、“大中型水库水情表”中,五大水系的“气若游丝”,成为最好的佐证。
据2010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显示:2010年全市总供水量为35.2亿m3,其中地表水4.6亿m3、南水北调水2.6亿m3、地下水21.2亿m3、再生水6.8亿m3,占总供水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3%、7%、61%、19%。
由于连年干旱及入境水量、降雨量的骤减,作为供水“常规军”的地表水压力重重。为了支撑北京的用水需求,其背后是看不见的“八方找水”。
北京水务局供水处处长胡波介绍,这几年北京连续在平谷、怀柔、房山、昌平建立了4个地下应急水源地;此外,还向河北等地调水。目前共有9类水源地日夜为京城供水。
而作为北京主要水源的地下水,也因十多年的超采,水位已由1999年的平均12米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米左右。
“地下水开采到了什么程度?就是我们铺的那些草坪、种的那些树必须得浇水,因为它们的根够不着水了。”资深水问题专家王建向记者举例,并展示了其2009年的调研报告。
“在顺义这边有100多平方公里的疏漏区,说明地下水抽得太狠了。35口井,24小时拼命地抽,自来水厂才能把水供给每家每户。”王建说,这就是“干渴城市”北京现在的供水格局。
用王建的话来说,现在北京采取了“非常时期的非常安排”,概括起来就是“牺牲生态保生活、压缩郊区保城区、动用储备保当前、总量控制保供给”。
城市的“第二水源”
缺水的北京常常给人“丰水”的错觉。东郊潮白河和西郊永定河碧波荡漾;以前、中、后海为代表的数十个城市湖泊也总是水美景秀。
但对于常年走水的乐水行领队邵文杰来说,这些不过是人工生态的“景观”。“像潮白河,有的地方断流,有的地方水面非常宽阔。这些水都来自北京的水龙头,就是城市生活污水净化而来的再生水。”
所谓再生水,指污水经处理后的达标水,一般可用于厕所中水系统、城市绿化以及河流生态用水等。受缺水现实逼迫,北京于2003年开始建设再生水厂。至2011年,再生水利用量已达7亿立方米。未来四年内,北京计划将再生水年利用量扩至10亿立方米。
据介绍,除了与水源地团城湖相连的颐和园,其它景观水基本使用的都是再生水。此外,达到一定标准的再生水也用于农业灌溉,使用量达3亿立方米。
“目前,再生水通过灌入河道、渠道,再用抽水机、潜水泵等提水设备送到田间地头。”大兴区南红门水务所负责人吕新介绍,2007年5月竣工的南红门灌区农业利用再生水工程,已使大兴区青云店、长子营、采育等8个镇的部分农田受益。
但与环境用水、农业灌溉相比,再生水在居民生活中的使用还并不普及。
对此,北京科技大学学生雷珣及其团队,曾在2010年做过专项调查。299份有效问卷显示,居民对再生水的认识程度普遍偏低,并基于水质存在一定的顾虑。而各社区物业由于成本问题,对再生水处理的运作也不尽如人意。
当然,作为再生水“原水”的污水,早已成为重要的水资源。2010年,北京全市污水排放总量为14.17亿立方米,污水处理量11.31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80%。
向天空要水
对于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天赐”的雨水不应该遭到漠视。北京也正在实施“向天空要水”、“把雨水吃干榨尽”的活动,并日益重视雨洪的收集利用。
“黄土”不露天的北京中心城区,沥青、水泥遍地,似乎并不存在“雨水收集”的客观条件。一场暴雨下来,迅速沿着排水管道汇聚,并随着河渠流出北京。
而郊区的储蓄功能似乎也不尽如人意。多年来,张祥去密云植树观察到,“走遍密云的山,植被非常稀少,岩石裸露。下点雨就跑了,根本留不住。”
“这就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王建坦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表不透水面积比例大幅度提高,导致相同降雨条件下径流系数增大、洪峰提前、洪量增加,加大了城市防洪排涝压力,引发道路积水等问题,同时也造成雨水资源的流失。
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中,特意提到雨洪利用。“把雨洪综合利用纳入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十二五’时期要规划建设地下蓄水池,推广透水铺装,建设低洼草坪绿地,建设下沉式绿地及雨洪蓄滞区,利用砂石坑建设雨洪滞蓄区,把水留在地下、留在绿地、留在坑塘……大幅提高雨水的集蓄利用水平。”
“现在,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大雨水利用能力,比如规划新区时增加透水面积、校园修建雨水收集池、对老社区进行改造,以及园林绿化中雨水的利用。”刘斌讲到这几年的改善情况。
例如,总面积约84.7萬平方米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景观区,雨水利用工程包括17萬平方米透水铺装地面、10个地下水收集池、下沉花园蓄洪涵、树阵绿化带下凹式绿地、中轴路雨水集水沟等。
新水源“预备役”
虽然对南引“长江水”、自产“再生水”寄予厚望,但为解北京之渴,人们一直没有停下四处寻找的脚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北京干旱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把期待的目光投注在北京三大水源“储备军”身上,它们是—— 岩溶水、海水淡化、北引黄河。
相较于岩溶水,海水淡化是指脱去海水中的盐分,将苦涩的海水变成洁净的淡水。这一技术在我国早已成熟,天津人早已喝上淡化海水。
2011年10月10日,位于河北省曹妃甸的海水淡化工程——曹妃甸北控阿科凌5萬吨/日海水淡化项目竣工投产。这抹“蓝色诱惑”吸引了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出席竣工仪式,并于次日通过媒体宣布,北京市将与河北省密切合作,积极推动淡化海水进京,为北京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但是相对于普通自来水价格,淡化海水的价格还是普遍偏高,这依然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淡化海水只能作为北京解渴的战略用水梯队,还有待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成本的继续降低。
对此,刘斌解释道:“如果北京人口再多怎么办?淡化海水就可以作为未来的一个战略水源。”
相较于海水淡化,岩溶水是存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裂隙和洞穴中的地下水,是一种极难恢复的水源。作为“子孙的水”,自2006年以来,其开采必须通过相关部门审批。目前,岩溶水的使用仅存在于北京部分极其缺水的山区。
而对于“构想”中的北引黄河,有媒体称,水务局近年多次对外表示,正在筹划实施引黄工程,即从黄河的山西萬家寨枢纽调水进桑干河,最终到达官厅水库。设计调水规模可能达到每年3亿立方米。
业内人士透露,对于焦渴的北京而言,这三只“储备军”的上马均已箭在弦上。
水从哪来
2011年,北京起草、落实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提出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具体措施。
而北京能否在“三条红线” 的监督下平安突围第四次“水紧张”?对此,受访专家持保留态度。这场“水源与城市规模”的竞赛永没有尽头。缓解“水紧张”,北京仍需靠自己。
对于还在膨胀的北京,王建一直呼吁“以水定都”,而不是“以都定水”。
“社科院给市领导提的意见是,北京的人口完全可以发展到3500萬。我当时就指出,这是制造生态灾难。”回忆起一次学术会上的争论,王建坚持道:“他们从经济角度出发,认为最大规模的城市就是世界城市,而衡量标准就是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现代化程度。但首先,‘水’就不能支撑3500萬!”王建认为,北京处于中国七大水系中最缺水的流域,疯狂的人口扩张最后只能违背自然规律。
无独有偶,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李其军。在采访过程中,他多次强调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
而在刘斌、胡波等水务人眼中,“开源节流”是工作中永恒的主题。“我们自身要立足于节流,从自身挖潜力。自身约束,节水为先。”
如今,北京“上天、入地、南调、北引、出海、自产”的八方找水格局即将全方位展开。一座城市往往因水而活,即使2014年南引“长江水”成功,这场水资源的“保卫战”仍然艰巨。
3月中旬的雨雪天,不仅降低了PM2.5数值,也滋润了干燥的北京城。然而,面对连续12年的干旱少雨,微乎其微的降雨量对这座拥有2000萬人口的“首善之都”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水,北京之困;水,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珍贵。
无奈的地下水超采
“北京的缺水是看不见的,拧开水龙头水‘哇哇’地流,老百姓怎么知道呢。”作为达尔问乐水行的资深志愿者,已退休的张祥走遍了北京180多条大小河流。
5年的走访,张祥深知,“节约用水”的概念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政府的倡导中,大多数北京居民很少有“缺水”的切身感受。
然而,有“用量”不等于有“水量”的悖论,才是北京水的真相。
“有河皆干,有水皆污。”这句乐水行队员的走水总结,多少有些调侃和无奈,却也道出了北京缺水的困境。水务局官网的“河道水情表”、“大中型水库水情表”中,五大水系的“气若游丝”,成为最好的佐证。
据2010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显示:2010年全市总供水量为35.2亿m3,其中地表水4.6亿m3、南水北调水2.6亿m3、地下水21.2亿m3、再生水6.8亿m3,占总供水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3%、7%、61%、19%。
由于连年干旱及入境水量、降雨量的骤减,作为供水“常规军”的地表水压力重重。为了支撑北京的用水需求,其背后是看不见的“八方找水”。
北京水务局供水处处长胡波介绍,这几年北京连续在平谷、怀柔、房山、昌平建立了4个地下应急水源地;此外,还向河北等地调水。目前共有9类水源地日夜为京城供水。
而作为北京主要水源的地下水,也因十多年的超采,水位已由1999年的平均12米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米左右。
“地下水开采到了什么程度?就是我们铺的那些草坪、种的那些树必须得浇水,因为它们的根够不着水了。”资深水问题专家王建向记者举例,并展示了其2009年的调研报告。
“在顺义这边有100多平方公里的疏漏区,说明地下水抽得太狠了。35口井,24小时拼命地抽,自来水厂才能把水供给每家每户。”王建说,这就是“干渴城市”北京现在的供水格局。
用王建的话来说,现在北京采取了“非常时期的非常安排”,概括起来就是“牺牲生态保生活、压缩郊区保城区、动用储备保当前、总量控制保供给”。
城市的“第二水源”
缺水的北京常常给人“丰水”的错觉。东郊潮白河和西郊永定河碧波荡漾;以前、中、后海为代表的数十个城市湖泊也总是水美景秀。
但对于常年走水的乐水行领队邵文杰来说,这些不过是人工生态的“景观”。“像潮白河,有的地方断流,有的地方水面非常宽阔。这些水都来自北京的水龙头,就是城市生活污水净化而来的再生水。”
所谓再生水,指污水经处理后的达标水,一般可用于厕所中水系统、城市绿化以及河流生态用水等。受缺水现实逼迫,北京于2003年开始建设再生水厂。至2011年,再生水利用量已达7亿立方米。未来四年内,北京计划将再生水年利用量扩至10亿立方米。
据介绍,除了与水源地团城湖相连的颐和园,其它景观水基本使用的都是再生水。此外,达到一定标准的再生水也用于农业灌溉,使用量达3亿立方米。
“目前,再生水通过灌入河道、渠道,再用抽水机、潜水泵等提水设备送到田间地头。”大兴区南红门水务所负责人吕新介绍,2007年5月竣工的南红门灌区农业利用再生水工程,已使大兴区青云店、长子营、采育等8个镇的部分农田受益。
但与环境用水、农业灌溉相比,再生水在居民生活中的使用还并不普及。
对此,北京科技大学学生雷珣及其团队,曾在2010年做过专项调查。299份有效问卷显示,居民对再生水的认识程度普遍偏低,并基于水质存在一定的顾虑。而各社区物业由于成本问题,对再生水处理的运作也不尽如人意。
当然,作为再生水“原水”的污水,早已成为重要的水资源。2010年,北京全市污水排放总量为14.17亿立方米,污水处理量11.31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80%。
向天空要水
对于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天赐”的雨水不应该遭到漠视。北京也正在实施“向天空要水”、“把雨水吃干榨尽”的活动,并日益重视雨洪的收集利用。
“黄土”不露天的北京中心城区,沥青、水泥遍地,似乎并不存在“雨水收集”的客观条件。一场暴雨下来,迅速沿着排水管道汇聚,并随着河渠流出北京。
而郊区的储蓄功能似乎也不尽如人意。多年来,张祥去密云植树观察到,“走遍密云的山,植被非常稀少,岩石裸露。下点雨就跑了,根本留不住。”
“这就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王建坦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表不透水面积比例大幅度提高,导致相同降雨条件下径流系数增大、洪峰提前、洪量增加,加大了城市防洪排涝压力,引发道路积水等问题,同时也造成雨水资源的流失。
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中,特意提到雨洪利用。“把雨洪综合利用纳入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十二五’时期要规划建设地下蓄水池,推广透水铺装,建设低洼草坪绿地,建设下沉式绿地及雨洪蓄滞区,利用砂石坑建设雨洪滞蓄区,把水留在地下、留在绿地、留在坑塘……大幅提高雨水的集蓄利用水平。”
“现在,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大雨水利用能力,比如规划新区时增加透水面积、校园修建雨水收集池、对老社区进行改造,以及园林绿化中雨水的利用。”刘斌讲到这几年的改善情况。
例如,总面积约84.7萬平方米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景观区,雨水利用工程包括17萬平方米透水铺装地面、10个地下水收集池、下沉花园蓄洪涵、树阵绿化带下凹式绿地、中轴路雨水集水沟等。
新水源“预备役”
虽然对南引“长江水”、自产“再生水”寄予厚望,但为解北京之渴,人们一直没有停下四处寻找的脚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北京干旱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把期待的目光投注在北京三大水源“储备军”身上,它们是—— 岩溶水、海水淡化、北引黄河。
相较于岩溶水,海水淡化是指脱去海水中的盐分,将苦涩的海水变成洁净的淡水。这一技术在我国早已成熟,天津人早已喝上淡化海水。
2011年10月10日,位于河北省曹妃甸的海水淡化工程——曹妃甸北控阿科凌5萬吨/日海水淡化项目竣工投产。这抹“蓝色诱惑”吸引了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出席竣工仪式,并于次日通过媒体宣布,北京市将与河北省密切合作,积极推动淡化海水进京,为北京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但是相对于普通自来水价格,淡化海水的价格还是普遍偏高,这依然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淡化海水只能作为北京解渴的战略用水梯队,还有待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成本的继续降低。
对此,刘斌解释道:“如果北京人口再多怎么办?淡化海水就可以作为未来的一个战略水源。”
相较于海水淡化,岩溶水是存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裂隙和洞穴中的地下水,是一种极难恢复的水源。作为“子孙的水”,自2006年以来,其开采必须通过相关部门审批。目前,岩溶水的使用仅存在于北京部分极其缺水的山区。
而对于“构想”中的北引黄河,有媒体称,水务局近年多次对外表示,正在筹划实施引黄工程,即从黄河的山西萬家寨枢纽调水进桑干河,最终到达官厅水库。设计调水规模可能达到每年3亿立方米。
业内人士透露,对于焦渴的北京而言,这三只“储备军”的上马均已箭在弦上。
水从哪来
2011年,北京起草、落实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提出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具体措施。
而北京能否在“三条红线” 的监督下平安突围第四次“水紧张”?对此,受访专家持保留态度。这场“水源与城市规模”的竞赛永没有尽头。缓解“水紧张”,北京仍需靠自己。
对于还在膨胀的北京,王建一直呼吁“以水定都”,而不是“以都定水”。
“社科院给市领导提的意见是,北京的人口完全可以发展到3500萬。我当时就指出,这是制造生态灾难。”回忆起一次学术会上的争论,王建坚持道:“他们从经济角度出发,认为最大规模的城市就是世界城市,而衡量标准就是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现代化程度。但首先,‘水’就不能支撑3500萬!”王建认为,北京处于中国七大水系中最缺水的流域,疯狂的人口扩张最后只能违背自然规律。
无独有偶,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李其军。在采访过程中,他多次强调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
而在刘斌、胡波等水务人眼中,“开源节流”是工作中永恒的主题。“我们自身要立足于节流,从自身挖潜力。自身约束,节水为先。”
如今,北京“上天、入地、南调、北引、出海、自产”的八方找水格局即将全方位展开。一座城市往往因水而活,即使2014年南引“长江水”成功,这场水资源的“保卫战”仍然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