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兆吉是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曾担任西南联合大學教育系主任等职,其代表作《西南采风录》影响非常广泛。有趣的是,这本书里的一些内容竟然是当时刘兆吉用药品换来的。
1935年,刘兆吉考入南开大学哲学教育系。两年后,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湘黔滇步行团。从小到大,刘兆吉都非常喜欢歌谣的创作和收集。当时,为了采集流传在民间的歌谣,刘兆吉每天都比其他同学晚回到宿营地,为此常常把自己搞得饥肠辘辘。为了不至于一整天都饿着肚子,刘兆吉想出一个办法:他在早上开饭后,将铁锅里人们吃剩下的那一层薄薄的黑乎乎的锅巴揭下来一块,然后卷成卷,塞进随身携带的一只茶缸里,等到路上饿了便撕下一点充饥。
当时正值秋冬之季,一路上经常雨雪交加。为了方便记录,刘兆吉找来一根竹棍捆在伞柄上,再将加长的伞柄绑在腰间,这样便能腾出两只手来记录。
步行团出发两个多星期后,遭遇湘黔滇一带大面积的疟疾流行。为了保证团员们的安全,步行团特意给每个人发了6粒奎宁丸。这种药当时特别紧俏,有时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然而,为了央求那些有才艺的老乡多给自己唱几首民谣,刘兆吉毫不犹豫地将那几粒珍贵的奎宁丸送给了为自己唱民谣的老乡们。其他团员得知后都为他的身体担心,劝他最好给自己留两颗,万一病倒了可不是小事。刘兆吉却说:“没有什么比多收集几首民谣更让人开心的了。再说,咱们也不能让老乡们白唱,至少也应该拿出一点回报才对!”
就这样,经过一路上的辛苦付出,刘兆吉总共采集了2000多首民谣,平均每天采集30多首。最后,他从中精选出771首,编成了《西南采风录》。该书由朱自清、闻一多、黄钰生等人作序,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1935年,刘兆吉考入南开大学哲学教育系。两年后,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湘黔滇步行团。从小到大,刘兆吉都非常喜欢歌谣的创作和收集。当时,为了采集流传在民间的歌谣,刘兆吉每天都比其他同学晚回到宿营地,为此常常把自己搞得饥肠辘辘。为了不至于一整天都饿着肚子,刘兆吉想出一个办法:他在早上开饭后,将铁锅里人们吃剩下的那一层薄薄的黑乎乎的锅巴揭下来一块,然后卷成卷,塞进随身携带的一只茶缸里,等到路上饿了便撕下一点充饥。
当时正值秋冬之季,一路上经常雨雪交加。为了方便记录,刘兆吉找来一根竹棍捆在伞柄上,再将加长的伞柄绑在腰间,这样便能腾出两只手来记录。
步行团出发两个多星期后,遭遇湘黔滇一带大面积的疟疾流行。为了保证团员们的安全,步行团特意给每个人发了6粒奎宁丸。这种药当时特别紧俏,有时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然而,为了央求那些有才艺的老乡多给自己唱几首民谣,刘兆吉毫不犹豫地将那几粒珍贵的奎宁丸送给了为自己唱民谣的老乡们。其他团员得知后都为他的身体担心,劝他最好给自己留两颗,万一病倒了可不是小事。刘兆吉却说:“没有什么比多收集几首民谣更让人开心的了。再说,咱们也不能让老乡们白唱,至少也应该拿出一点回报才对!”
就这样,经过一路上的辛苦付出,刘兆吉总共采集了2000多首民谣,平均每天采集30多首。最后,他从中精选出771首,编成了《西南采风录》。该书由朱自清、闻一多、黄钰生等人作序,有很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