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增生性瘢痕中的价值

来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增生性瘢痕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选取18只雄兔制作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分别在第0、4、8、12、24、36周检测,通过超声波评价瘢痕增生厚度、血管密度、血流速度和硬度,客观分析瘢痕增生规律.结果 超声检测的数据显示,兔耳瘢痕在第24周达到增生高峰,瘢痕厚度和血管密度均最大,随后血管流速下降,瘢痕厚度不再增加,呈现萎缩趋势.瘢痕厚度变化与其内血管密度呈正相关性.瘢痕硬度在第8周开始显著增加,24周达到高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客观评价瘢痕增生过程,对临床综合治疗瘢痕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为研究沟谷地形下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以麻地梁煤矿507首采工作面地质条件为背景,利用矿压动态监测系统,对工作面内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进行监测,分析了该工作面进入浅埋深区域后的矿压显现规律以及沟谷垂深、沟谷坡角、冲沟切割系数对支架工作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07工作面周期来压呈现明显的“分区性”,来压主要体现在中部测区,上、下部测区来压特征不明显,总体来压次数少于中部;随着覆岩厚度的减小,来压步距增大,持续距离延长,动载系数亦有所增加.沟谷地形下,冲沟切割系数是影响支架阻力的主导因素,沟谷坡角次
由于距离地球较远、测控延时误差较大、飞行环境十分复杂且难以提前预测,行星软着陆的自主制导技术目前面临着水平位置估计困难、导航参考信息匮乏、复杂地形着陆困难等挑战。针对行星软着陆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基于引导策略搜索算法的有模型强化学习制导方法,实现了着陆器在初始状态受到扰动时无需重新规划,仍能在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降落在指定位置。该方法首先将迭代线性二次调节器作为控制器,产生初始轨迹;其次,利用
煤体的弹性模量是煤体分类系统的输入参数之一.通过对实验室煤样基础力学参数筛选、挖掘,运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进行聚类分析,探究煤体各物理力学参数自身分布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弹性模量关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煤体弹性模量与孔隙率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孔隙率的变大煤体弹性模量减小,即煤体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越低;随着泊松比的升高煤体弹性模量增大,即煤体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高弹性能频发大多集中在弹性模量较低、孔隙率中等偏上的重叠区域.此外,按煤体抵抗变形能力分为4级:弱(0~3.6 GP
利用矿井采空区建设矿井地下水库有利于协调煤矿开采与矿区水环境保护利用.采空区垮落带作为矿井地下水库协同承载体与库容体,在矿井地下水库循环蓄放水过程中内部破碎岩体的运移直接影响垮落带孔隙率的分布与渗流特性.以矿井地下水库为工程背景,构建矿井水渗流的破碎岩体流固耦合模型,量化分析了垮落带孔隙率、破碎岩体半径以及流体流速对破碎岩体流体压力和运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借助PFC3D与Python进行了破碎岩体模型不同流体流速的DEM-CFD耦合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水渗流过程中对破碎岩体的流体压力由拖曳力与梯度压
冲击地压的形成过程极为复杂,但本质是弹性能的大量积聚和剧烈释放.明确影响能量演化过程的客观要素和干预机制,将为指导实际防控工作提供基础认知.通过CT扫描重构了具有真实分布特征的煤样数值模型,并基于力学行为和加载环境密切相关的事实,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力环境变化时,相较于强度较小的煤基质,强度较大的夹杂质对于屈服、应力集中等响应表现出了更为显著的吸引作用,而屈服较晚的单元体在积聚弹性变形能的同时,整体逐渐形成了具有承载能力的空间骨架,并指出夹杂质、承载骨架或其他能够破坏介质均匀性的结
采场应力场及其动态演化对煤矿动力灾害(冲击地压、矿震等)诱导影响显著,尤其是处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工况.考虑坚硬厚层顶板和断层赋存条件,利用UDEC(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数值模拟研究硬厚顶板下邻断层工作面不同推采方向应力分布及演化,分析推采方向对应力特征及其诱发冲击潜在危险主控区域的影响与差异.结果表明,断层切割形成断层煤柱与覆岩异形结构、断层倾向与阻隔效应,以及硬厚岩层持久悬空对采动应力及潜在冲击危险区均存在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上盘工作面开采应力显著增强区主要
夹矸赋存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不仅影响了工作面的采出率,而且在采动压力作用下夹矸较易发生滑移失稳.为了保证采煤工作的安全高效,以运河煤矿C5301含厚层夹矸工作面为例,分析了动-静载条件下煤层夹矸赋存区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及微震活动规律.研究表明:含夹矸工作面煤壁前方会形成“双峰值”应力区,即超前支承压力区与夹矸厚度变化形成的低支承压力区,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煤壁前方“双峰值”支承压力不均匀叠加前后应力增幅趋势,从而预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力集中情况,同时分析了坚硬顶板破断产生的冲击动载对夹矸厚度变化区剪切应力的影
目的 探讨miR-133a对增生性瘢痕增殖水平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自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的3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组织为观察组;6例皮瓣移植手术中弃用的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RC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中miR-133a和TGF-β1的表达
目的 探讨颈部瘢痕挛缩修复方案的优化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75例颈部瘢痕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要求,结合病变范围采用相应治疗方案,分为局部皮瓣组22例;局部扩张皮瓣组7例;邻位扩张皮瓣组29例(单侧扩张颈横皮瓣20例,双侧扩张颈横皮瓣3例,单侧扩张的胸三角皮瓣6例);植皮组17例,术中均对质硬瘢痕组织切除,充分松解瘢痕牵拉及挛缩,采用对应皮瓣或者皮片进行组织移植修复.结果 术后所有皮片、皮瓣均成活,患者颈部瘢痕挛缩外
以淮南矿区-1000 m为典型代表的深部地下开挖工程引发的支护难题越发突出.针对丁集煤矿-910 m西二11-2采区南轨道大巷实测发现的巷道分区破裂化现象,基于深部巷道围岩破裂机理与支护技术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4种工况下硐室的模拟试验研究,旨在获取最大荷载方向与硐室轴线垂直、斜交、平行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受力与破坏特征,揭示深部巷道围岩发生分区破坏的条件.试验结果显示,模型拱顶、侧墙和底板周边径向应变均呈现拉应变,形成环状裂缝;在较大轴压作用下,巷道周边产生剪切破坏和拉伸破坏,但拉伸、剪切破坏区的形成不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