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我国特大城市提升金融辐射力路径选择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7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在发生极大变化,新阶段兼有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债务危机时代、“十二五”规划时代、总部经济发展时代等特点,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处在新阶段的我国特大城市而言,现存的一些因素可能对金融辐射力的提升形成制约,如腹地金融业发展缓慢、外国资本供需不平衡、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区域内金融联系缺乏、金融人才分布不均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我国特大城市金融辐射力的提升路径,即“两面两点一环节”,希望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特大城市 金融业 辐射力 路径
  城市辐射力是指城市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基于自身基础对周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基于此,可以把特大城市金融辐射力定义为特大城市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金融机构和市场机制为依托,对周边区域金融发展产生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在此可以将发挥金融辐射力的城市定义为中心城市,而周边区域城市即为腹地城市。努力提升特大城市金融辐射力,一方面有助于区域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
  一、新阶段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特征
  目前,受市场因素及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影响,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既给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业发展和金融辐射力提升带来了极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难得机遇。新阶段兼有以下特征: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
  发生于2008年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对我国经济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阻碍了处于经济核心地位的金融业的发展,更对我国特大城市金融机构产生了极大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内外部压力。外部,欧美国家恢复缓慢,新兴经济体实行紧缩政策,全球范围内风险控制和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市场流动性匮乏;内部,金融危机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影响还未结束,市场不安情绪还未消除,治理危机导致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近期显露的乡镇债务危机和持续性通货膨胀正在肆虐,银行信贷紧缩和存款流失问题还在持续。然而,危机后监管体制的完善和各种扶持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金融业发展提供难得机遇。
  (二)国际债务危机时代
  近期,美国债务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扩散引发全世界对于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到希腊救助计划的多方博弈,再到意大利陷入僵局,国际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全球市场持续震荡。一方面,虽然各国政府出台了一些暂时性措施,可以对债务危机稍加遏制,但长期隐患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与欧美往来密切的我国金融业必将长期受到国际债务危机影响。另一方面,资本项目开放前的过渡性制度如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推出使得我国金融机构与外围经济部分绑定,这可能会加速危机向我国金融机构的传导速度。由此,城市金融辐射效应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十二五”规划时代
  2011年3月14日批准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从宏观层面对我国提升特大城市辐射力给予政策指引。而各特大城市对此也有相关说明,例如北京在市“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带动”、“着重提升首都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服务能力”,并提出要把丽泽金融商务区打造成“具有全国辐射力的新兴金融功能区”。进入“十二五”发展重要时期,受益于相关政策支持和金融环境改善,我国特大城市金融辐射力必将得到极大提升。
  (四)总部经济发展时代
  目前,我国城市总部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国内外公司总部集聚到特大城市,对特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产生较强正外部性的同时,也会给特大城市金融业的发展,乃至金融辐射力的提升带来一定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总部集聚区优质的经济金融环境吸引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有助于特大城市金融功能区的建设;另一方面,总部经济发展必然要求与之配套的金融服务机构,因此我国特大城市必须注意基于总部经济的金融业优配问题。
  二、制约特大城市金融辐射力提升的现存问题
  我国金融业完整意义上只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时期,离成为真正的金融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中心城市和腹地城市在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制约了特大城市金融辐射力的提升。
  (一)腹地金融业发展缓慢
  腹地城市保险业、证券业、信托投资和其他金融服务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机构集聚程度不高,且金融市场不够完善,地方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主要是以借贷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比重小)。因此腹地城市金融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例如2010年北京市金融业总量为1863.6亿元,占GDP比重为13.2%,相比之下,经济腹地唐山市金融业总量为98.25亿元,占GDP比重仅为2.2%。中心城市与腹地城市金融业的发展是金融辐射效应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腹地城市缓慢的金融业发展速度会对特大城市提升金融辐射力形成制约。
  (二)外国资本供需不平衡
  相比之下,国外资本倾向于向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较强的特大城市集聚。由于本身资金相对充足,外资大量进入使特大城市金融市场过分膨胀,导致资本非正常流动、投机行为抬头等一系列问题。而腹地城市则由于环境、制度等各方面因素,缺乏对外资的吸引力。这样,资本充足市场和资本匮乏市场同时存在于区域中。而目前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城市间资金引导机制,特大城市不能利用自己的外资聚集优势为腹地提供资金支持。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向城市聚集进程中无法与大型企业竞争,于是经济腹地城市成了中小企业的中转站。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方面会造成企业经营难度加大,不稳定因素增多,就业形势严峻等经济问题,甚至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近期温州市和鄂尔多斯市出现民间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老板大量出逃,引起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腹地城市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其对金融资本流动的接受能力减弱,反过来制约特大城市金融辐射力的提升。   (四)区域内金融联系缺乏
  由于内外部环境不够稳定,加之政策影响,投资者对金融市场前景预期较低,投资行为更为谨慎,表现为商业银行存款流失、资本市场成交量萎缩、新增保险单数量减少等。因此,金融机构倾向于主动抢夺资源,努力吸引资本流入。另外,由于银行信贷收紧,为了在限度内保持放贷的稳定性和收益性,各大商业银行运用各种政策措施,吸引优质客户。同时,国内区域金融合作发展较晚,且极不平衡,某些地区存在明显的行政壁垒,这些都会造成区域内金融机构同业竞争加剧,使得城市间缺乏必要的金融联系。
  (五)金融人才分布不均
  特大城市拥有优越的工作环境、发达的社会基础设施、巨大的发展空间、充足的信息资源,其相对高端的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业人才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相反,经济腹地的金融業人才相对匮乏,虽然采取了各项措施吸引人才进入,但效果不够明显。金融人才分布不均既造成中心城市人才竞争加剧、就业形势严峻,又造成腹地城市金融业内生动力不足,无法依托知识聚集形成飞跃。
  三、我国特大城市提升金融辐射力路径选择
  通过研究新阶段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特征,阐述制约金融辐射力提升的现存问题,可以发现我国特大城市金融辐射力的提升并不是通过单一城市或几个城市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努力改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加强中心城市、腹地城市在内的整个区域协同合作,重点布局城市间辐射作用中间环节,通过“两面两点一环节”的中心腹地联动战略路径(如图1所示),逐步提升我国特大城市金融辐射力。宏观层面包括保持我国经济增长、优化国内金融环境、尽快实现资本项目开放等。而具体来说,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突破。
  图1
  (一)提升城市综合经济实力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依托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一个城市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财政实力对金融资本来说吸引力巨大。城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经济发展程度会对城市金融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包括中心城市和腹地城市在内的全国各城市应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继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城市内需,扶持企业成长。特大城市应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加快产业集聚进程,并实行错位发展,减少职能重叠,保持和提升适合自身的差异化优势。除发展金融业外,城市本身应该大力发展金融相关产业,如会计、法律、审计等其他知识型服务业,加强相关产业对金融业发展的支撑。
  (二)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首先,建设金融功能区是城市发展金融业的重要趋势之一,有利于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集聚,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城市金融辐射效应。例如,2011年3月济南市政府金融办表示将加快金融功能区建设,建立“一主一辅三区”的金融业发展格局。其次,应以金融机构为依托,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再次,各城市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金融业的政策支持,不断优化区域内金融生态环境,改善金融发展条件。最后,应完善城市间资金引导体制,改善资本供需失衡现状。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中小企业一直以来的融资难问题与整体金融市场体制、银行主动性选择、经济腹地金融业不够发达有关。各城市应共同努力,贯彻“国九条”和《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大力鼓励开展企业异地贷款业务,推进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发行,建立健全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银行体系、股权投资体系、资本市场、信用担保体系,实施多样化政策引导,健全企业融资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使金融服务向需求导向转变。例如,2011年11月3日江苏省出台《关于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政策意见》中,为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对中小企业专项货币信贷政策工具、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引导资金等加以规定。
  (四)深化区域内金融合作
  从整个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各个城市在保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展开良性竞争和合作可以更好地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整合。应适时进行区域间金融服务一体化改革,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促进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鼓励金融资源区域间流动并实现优化配置。例如,2004年6月3日,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政府领导在香港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合作。2011年5月,第四届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论坛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金融一体化,并取得了一定前期成果,比如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性商业汇票贴现价格指数,签署了《票据承付自律公约》,广泛使用了区域内商业承兑汇票。以上各经济区域在金融合作方面的初步探索可以对我国其他经济圈产生良好示范效应。
  (五)加强金融业人才区域间流动
  建立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区域内流动体制,实行母公司与子公司间从业人员交流和择优支援等政策,促进人力资源向腹地金融机构输入。如图2所示,一方面,相关部门应积极发挥就业指向引导职能,鼓励高校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去往腹地发展。另一方面,人才匮乏城市应加大对本市形象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外来人才落户制度,吸引人力资源进入。
  图2
  参考文献
  [1]马兆蔚.北部湾(广西)经济区金融合作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
  [2]雷朝阳,陈永秀.我国城市经济辐射力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10(01).
  [3]唐吉平,陈浩,姚星垣.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06).
  作者简介:鄢琨(1989-),男,内蒙古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责任编辑:刘晶晶)
其他文献
本文以读者工作为切入点,继而提出了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有待于提高,并论述了信息素质教育应如何开展,进而提出信息的利用才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In this paper, the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联系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特征,应用ARMA模型与GARCH模型对我国利率进行拟合性分析,找出拟合性较好的模型。其次应用因素分析法找出不同期限利率之间相关关系并作出分析。最后联系货币政策与利率期限结构,找出货币政策中的指标针对短期长期利差的冲击效应,得出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因素。  【关键词】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ARMA模型 GARCH模型 脉冲
近几年来,在高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心理健康已经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的标准.因此,学校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要善于运用
目的:分析孕期营养状况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前组进行健康教育和常规产前检查,后组定期产检,分析妊娠期间营养、饮食状
期刊
@@
档案管理在高校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目前学校档案馆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档
公共英语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根据教学目标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即以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理念和职业岗位需求,切实加强学生的英语职业素养
由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逐渐的加剧,其中慢性的非传染性的疾病已经占据了疾病谱和死因谱的第一位置,所以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性的问题。通过研究老年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很多高职院校德育实践工作的落实都面临巨大挑战,在此环境下,本文从当前网络环境中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教育逐渐被各方面重视,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更要创新发展,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当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