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人才,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知识分子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保持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今天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通过制度创新使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和农村来说是双赢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利益;补偿机制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换言之,把更多的大学生充实到农村,带动亿万农民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当下我国,一方面农村因人才奇缺而日渐衰败,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业难成为令高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头疼的大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联动,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长期以来,知识分子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在传统中国社会,秉持儒家文化信念的知识分子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他们进城为庙堂之上的大夫,回乡则为乡村士绅。进城及出外游历之时,士大夫们相互切磋砥砺,塑造着主流的人文话语及主流的道德动向。回到乡村,他们则把这些知识与道德适用于乡里,从而提振乡村的人文道德与社会发展。我国封建社会数千年,虽然屡经王朝兴替、战乱天灾,而农村总是能显示出一种“自我修复”能力,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世世代代的知识分子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士大夫群体几度在社会变乱之后的废墟上,硬生生地重建了社会秩序,使乡村生活再度文明化。”
今天“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大学生作为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无疑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的先进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大学生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需要大学生的科技支撑;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民主管理”需要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构建乡村的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实现“乡风文明”需要大学生的知识引领和身体力行。可是,目前农村的大学生数量,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据专家研究,在国际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总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一般占5.5-5.7%。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而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在2002年全国农村人口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有400万左右,占农村总人口的0.5%,其余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毕业生占31.1%,初中毕业生占49.3%,高中毕业生占9.7%,中专毕业生占2%。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以一个文盲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为基数,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提高43%,中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提高108%,而大专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则可提高300%。另一项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一个仅具有体能的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只能维持其本人的生存;如果同时具有技能,创造的财富则高出仅具有体能的人10倍,能够养活10个人。列宁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因此,提高农村人口中大专以上人口比例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
专家推测,2020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至少增加到农村总人口的4%。到2020年,中国农村人口将达到10亿左右,要实现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不小于4%的目标,需要有4000万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工作。从目前的400余万经过11年发展到4000万,平均每年需要新增200多万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就业。
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有着旺盛的需求是当前的事实,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是当前的事实,这种情况自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后就出现了(见表1)。2003年是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第一年,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当年失业的毕业生就达到50万人。这种状况在随后的几年始终没有得到改变。根据人事部资料显示,最近几年大学生的总体就业率只有70%多。70%多的就业率,意味有将近320%的大学生游荡于社会,这已经是社会“健康失业比重4%”的5倍之多。
但是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并非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城市的过剩,如前所述,新农村建设大学生严重不足。我国许多城市大学生人口已经超过了需要,例如北京市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已经高达12%。为什么这些大学生宁肯成为城市的失业群体,也不愿意到农村?就这一问题笔者曾对山东烟台大学机电学院2007-1班53名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
教育成本的预期回报低。有46名学生回答,“到农村就业父母的投入都难收回”。事实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迈向它的大众化道路的同时,其收费并没有实现大众化。数据显示,今天中国人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所有支出中高居第一位。1989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束了“免费的午餐”,实行收费。从1996年开始,收费一路高歌猛进。根据教育部的收费标准,目前除了艺术等专业收费每学年在万元左右外,普通专业学费每年不超过6000元,一般在5000元、5500元、6000元3个档,另外还要收1000元左右的住宿费。按照这样的收费标准,再加上学生的日常生活开支,供养一个大学生,平均每年要超过1万元。我们就以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进行计算。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是15781元和4761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2.5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8.4年纯收入。如果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工作,月工资最高按1000元计算,除去自己的开销,每月交给家里200多元钱。读大学四年的费用,工作22年时间才能还清父母的支出,甚至有的一生都还不清。如此一来,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自然会提高就业期望,想方设法留在城市,寻找待遇高、福利好的工作来弥补这高昂的大学成本。
自我价值实现的憧憬。有50名同学说,“由于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设施的巨大差异,知识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39个同学说,“现行的户籍制度和财政支出制度下,如果到农村就业,以后孩子的读书、生活问题都会有所影响”。当今的我国城乡差别巨大,“从国际经验看,城乡居民差距一般是1.5:1,这比较合理。我国现在是3.1:1。加上城镇居民还有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的补贴,而农民的纯收入并不纯,还要扣除一部分生产费用等,所以现在城乡的实际差距在5倍以上”。而同农村相比,城市在资金、信息交通、市场、管理、效率、和环境等方面又具有更大的优势,满足了人们占有空间、时间、知识、金钱、管理的欲望。选择城市,特别是选择大城市是人的本性反应和体现,正因为如此大学生本能地进而自觉地选择了城市。
社会和家庭的原因。有35名同学说,“不愿意到农村也是面子问题和家长的期望。”来自农村的学生的共同看法是,“家长不愿意他们当村官,好不容易鱼跃龙门,通过考大学跳出了农村这个‘穷炕’,现在学了几年又跑回农村来了,搞得许多家长在众乡友面前抬不起头”。而来自城里的学生说,“因为农村那么穷,那么苦,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苦,现在大学毕业了,却要到农村吃苦去,家长们根本不放心。”父母辛苦地培养子女顺利上大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回报父母,不让父母失望,大部分大学生都希望能留在城市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无论是教育成本的原因、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社会和家庭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其背后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即农村穷,农村落后,到农村就业既吃苦又没面子。也就是说并非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而是现在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不能为他们提供与他们的投入相匹配的工作,即他们的投入与毕业后的工作收益不成比例。
历史唯物论的观点认为,影响社会各主体行为取向的终极因素是利益关系,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V·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说是他们人生中重要抉择之一,职业选择好不好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及自我实现起到关键作用,只有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的时候,他们才会选择这份工作。
如同农民工进城一样、大学生到农村,是人才在城乡间的对称性流动和置换,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如何才能使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呢?既然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多为经济原因,那么就应该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利益补偿和激励机制,为参加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解除眼前和后顾之忧,实现就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第一,出台、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建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吸引力。可包括以下方面: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薪酬补贴和生活费补贴;可退回部分学费,目前广东省已在此方面展开有益尝试;在录取公务员时优先考虑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使他们有一个可预期的发展空间;到农村创业的毕业生,在资本注册、税收等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现行的户籍制度,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可保留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其原就读高校所在地的城市户籍,淡化学生的一次性就业观念,激励学生“先回乡再回城”;在社会保障、日后子女升学等方面也对他们给予照顾;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农村环境,熟悉农村工作。
第二,加大精神激励的力度。精神需求是人的高层次的需求,相应的精神激励也属于高层次的激励,这是单纯的物质激励所不能替代的。在对大学生进行物质激励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政治荣誉和精神奖励。丘吉尔说“一旦荣誉发出召唤,那么不论她指向何方,荣誉之子都会响应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从人的需要来看,每个人都具有自我肯定和得到他人认同争取光荣和荣誉的需要。荣誉是通过对其的认可而焕发一个人内在潜力的一种激励。
因此,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事业的成就感、社会的认同感和尊重感,感受到党和社会的关爱、重视。
参考文献:
1、秋风.使乡村再文明化[N].21世纪经济报,2007-07-02.
2、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6.
3、蔡永飞.城市支持农村,关键在人才[J].红旗文稿,2005(7).
4、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M].人民出版社,1995.
5、温家宝.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EB/OL].新华网,2009-03-05.
6、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利益;补偿机制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换言之,把更多的大学生充实到农村,带动亿万农民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当下我国,一方面农村因人才奇缺而日渐衰败,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业难成为令高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头疼的大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联动,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长期以来,知识分子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在传统中国社会,秉持儒家文化信念的知识分子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他们进城为庙堂之上的大夫,回乡则为乡村士绅。进城及出外游历之时,士大夫们相互切磋砥砺,塑造着主流的人文话语及主流的道德动向。回到乡村,他们则把这些知识与道德适用于乡里,从而提振乡村的人文道德与社会发展。我国封建社会数千年,虽然屡经王朝兴替、战乱天灾,而农村总是能显示出一种“自我修复”能力,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世世代代的知识分子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士大夫群体几度在社会变乱之后的废墟上,硬生生地重建了社会秩序,使乡村生活再度文明化。”
今天“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大学生作为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无疑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的先进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大学生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需要大学生的科技支撑;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民主管理”需要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构建乡村的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实现“乡风文明”需要大学生的知识引领和身体力行。可是,目前农村的大学生数量,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据专家研究,在国际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总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一般占5.5-5.7%。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而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在2002年全国农村人口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有400万左右,占农村总人口的0.5%,其余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毕业生占31.1%,初中毕业生占49.3%,高中毕业生占9.7%,中专毕业生占2%。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以一个文盲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为基数,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提高43%,中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提高108%,而大专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则可提高300%。另一项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一个仅具有体能的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只能维持其本人的生存;如果同时具有技能,创造的财富则高出仅具有体能的人10倍,能够养活10个人。列宁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因此,提高农村人口中大专以上人口比例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
专家推测,2020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至少增加到农村总人口的4%。到2020年,中国农村人口将达到10亿左右,要实现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不小于4%的目标,需要有4000万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工作。从目前的400余万经过11年发展到4000万,平均每年需要新增200多万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就业。
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有着旺盛的需求是当前的事实,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是当前的事实,这种情况自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后就出现了(见表1)。2003年是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第一年,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当年失业的毕业生就达到50万人。这种状况在随后的几年始终没有得到改变。根据人事部资料显示,最近几年大学生的总体就业率只有70%多。70%多的就业率,意味有将近320%的大学生游荡于社会,这已经是社会“健康失业比重4%”的5倍之多。
但是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并非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城市的过剩,如前所述,新农村建设大学生严重不足。我国许多城市大学生人口已经超过了需要,例如北京市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已经高达12%。为什么这些大学生宁肯成为城市的失业群体,也不愿意到农村?就这一问题笔者曾对山东烟台大学机电学院2007-1班53名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
教育成本的预期回报低。有46名学生回答,“到农村就业父母的投入都难收回”。事实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迈向它的大众化道路的同时,其收费并没有实现大众化。数据显示,今天中国人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所有支出中高居第一位。1989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束了“免费的午餐”,实行收费。从1996年开始,收费一路高歌猛进。根据教育部的收费标准,目前除了艺术等专业收费每学年在万元左右外,普通专业学费每年不超过6000元,一般在5000元、5500元、6000元3个档,另外还要收1000元左右的住宿费。按照这样的收费标准,再加上学生的日常生活开支,供养一个大学生,平均每年要超过1万元。我们就以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进行计算。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是15781元和4761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2.5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8.4年纯收入。如果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工作,月工资最高按1000元计算,除去自己的开销,每月交给家里200多元钱。读大学四年的费用,工作22年时间才能还清父母的支出,甚至有的一生都还不清。如此一来,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自然会提高就业期望,想方设法留在城市,寻找待遇高、福利好的工作来弥补这高昂的大学成本。
自我价值实现的憧憬。有50名同学说,“由于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设施的巨大差异,知识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39个同学说,“现行的户籍制度和财政支出制度下,如果到农村就业,以后孩子的读书、生活问题都会有所影响”。当今的我国城乡差别巨大,“从国际经验看,城乡居民差距一般是1.5:1,这比较合理。我国现在是3.1:1。加上城镇居民还有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的补贴,而农民的纯收入并不纯,还要扣除一部分生产费用等,所以现在城乡的实际差距在5倍以上”。而同农村相比,城市在资金、信息交通、市场、管理、效率、和环境等方面又具有更大的优势,满足了人们占有空间、时间、知识、金钱、管理的欲望。选择城市,特别是选择大城市是人的本性反应和体现,正因为如此大学生本能地进而自觉地选择了城市。
社会和家庭的原因。有35名同学说,“不愿意到农村也是面子问题和家长的期望。”来自农村的学生的共同看法是,“家长不愿意他们当村官,好不容易鱼跃龙门,通过考大学跳出了农村这个‘穷炕’,现在学了几年又跑回农村来了,搞得许多家长在众乡友面前抬不起头”。而来自城里的学生说,“因为农村那么穷,那么苦,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苦,现在大学毕业了,却要到农村吃苦去,家长们根本不放心。”父母辛苦地培养子女顺利上大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回报父母,不让父母失望,大部分大学生都希望能留在城市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无论是教育成本的原因、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社会和家庭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其背后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即农村穷,农村落后,到农村就业既吃苦又没面子。也就是说并非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而是现在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不能为他们提供与他们的投入相匹配的工作,即他们的投入与毕业后的工作收益不成比例。
历史唯物论的观点认为,影响社会各主体行为取向的终极因素是利益关系,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V·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说是他们人生中重要抉择之一,职业选择好不好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及自我实现起到关键作用,只有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并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的时候,他们才会选择这份工作。
如同农民工进城一样、大学生到农村,是人才在城乡间的对称性流动和置换,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如何才能使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呢?既然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多为经济原因,那么就应该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利益补偿和激励机制,为参加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解除眼前和后顾之忧,实现就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第一,出台、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建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吸引力。可包括以下方面: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薪酬补贴和生活费补贴;可退回部分学费,目前广东省已在此方面展开有益尝试;在录取公务员时优先考虑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使他们有一个可预期的发展空间;到农村创业的毕业生,在资本注册、税收等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现行的户籍制度,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可保留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其原就读高校所在地的城市户籍,淡化学生的一次性就业观念,激励学生“先回乡再回城”;在社会保障、日后子女升学等方面也对他们给予照顾;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农村环境,熟悉农村工作。
第二,加大精神激励的力度。精神需求是人的高层次的需求,相应的精神激励也属于高层次的激励,这是单纯的物质激励所不能替代的。在对大学生进行物质激励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政治荣誉和精神奖励。丘吉尔说“一旦荣誉发出召唤,那么不论她指向何方,荣誉之子都会响应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从人的需要来看,每个人都具有自我肯定和得到他人认同争取光荣和荣誉的需要。荣誉是通过对其的认可而焕发一个人内在潜力的一种激励。
因此,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事业的成就感、社会的认同感和尊重感,感受到党和社会的关爱、重视。
参考文献:
1、秋风.使乡村再文明化[N].21世纪经济报,2007-07-02.
2、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6.
3、蔡永飞.城市支持农村,关键在人才[J].红旗文稿,2005(7).
4、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M].人民出版社,1995.
5、温家宝.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EB/OL].新华网,2009-03-05.
6、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