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除了孩童和读书时代可以依靠父母做到衣食无忧、快乐成长外,其它阶段都需要成年人自己筹划。理财是财富积累的一种手段,你不理财,财就不会理你。
“有心人”赢得宝来
经验之谈:成功的理财计划使自己在2006年收获一辆宝来轿车。
人物背景:李先生是一家软件企业的财务副总经理,家庭成员除妻子外,有一个14岁读中学的女儿,李先生的父亲与他们一起生活。
家庭年收入:17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年开支:7万元人民币左右,房屋按揭2000元/月
家庭现有资产:88万元人民币
家庭可支配理财资金:40万元人民币左右
理财故事A:
作为一家公司的财务副总,李先生对理财一直比较重视,因此他投入了近20万元到股市。李先生的运气比较好,他以其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在2006年的大牛市中收获不菲,目前其在股市的投资收益接近100%。不过,专业出身的他也知道股票投资风险比较大,因此,他也在积极扩展自己的投资渠道。他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期,自己的朋友就先后涉猎商铺、保险、基金、股票、外汇、债券等新品种。李先生自己也涉猎了外汇和部分黄金产品,收益也很不错。他说自己坚持看好人民币升值,因此在外汇市场小有收获。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2006年李先生财富增值140%,提前3年实现自己的宝来轿车梦。
理财期望: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尽管有兴趣在理财上享受亲自操作带来的成功喜悦,但也希望能将部分资金通过专业理财机构得到年20%左右的稳定收益,最好在3年以后家庭总资产能过百万。此外,李先生说自己家里还有一张1996年买的一家未上市公司5万元的股权证,但不知道如何投资。
效仿指数:★
理财解惑:理财并非只是炒股票,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其实很多,关键是要做有心人。
“副业”也能锦上添花
经验之谈:财富的积累不仅仅通过实业,2006年整体理财收益超过旗下的主业生意。
人物背景:马女士,下海经商13年,有多家加盟店和三套房产。
家庭年收入:不详
家庭年开支:20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现有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
理财故事B:
算上今年,马女士在服装界打拼了13个年头了,上个星期又接手了一家加盟店。然而,钱多有钱多的烦恼,那就是巨额的流动资金需要打理,而平时自己很忙,有理财的心,却缺少理财的力。好在马女士比较精明,而且不放过任何可以使自己资产增长的机会。对于旗下的资金,她将300万买入货币市场基金,收益虽不算很多,但流动性比较强,比存银行活期收益要高2倍。此外,马女士尽管没有精力炒股,却对股票型基金比较感兴趣,是个不折不扣的基民。2006年,她在股票型基金上的收益也达到80%以上,她说要不是有时候需要流动资金,收益还会更高。借助比较合理的理财规划,2006年马女士理财收益达到50%以上,比做生意赚的还多。
理财期望:一般自己不亲自理财,希望能得到大型专业理财机构的个性化服务,丰富自己的投资理财手段。
效仿指数:
理财解惑:有钱并非不需要理财,财富的积累可以通过实业投资,也可以通过理财计划来实现。对于家境比较殷实的投资者来说,简单的理财说不定可能使自己的财富效应放大。理财其实很简单,有时候,你需要的只是一个决心。
“意外”不意外
经验之谈:理财就像有源之水,每年年终都有近2000元的意外红利。
人物背景:张大爷,某企业退休工人,和已退休的老伴住在单位分的福利房里。
家庭年收入:2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年开支:7000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现有资产:20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可支配理财资金:5万元人民币左右
理财故事C:
张大爷退休已经7年了,和老伴一个月的收入不过1800元,但节俭惯了的老俩口每个月坚持存钱。张大爷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懂得坐吃山空的道理,近几年眼看银行存款利率收益有限,再加上还要交20%的利息税,他一直坚持把那点省出来的钱拿出来买国债和银行卖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有时候为了买国债甚至早上5点过就起来排队。张大爷属于那种很固执的人,他坚信钱放在银行里是最安全的,因此只对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感兴趣。通过自己细水长流般的理财计划,张大爷每年的投资收益能提高到10%左右,每年年终都有近2000元的意外红利。
理财期望:能有非股票和基金的理财组合能把收益提高到15%左右那就比较满意了,希望这几年的理财收益能在小儿子结婚时帮上忙。
效仿指数:★
理财解惑:现在很多理财机构都把眼光放到了年轻人身上,缺乏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理财产品。由于这部分人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差,人民币理财产品和收藏其实是比较好的选择。
理财其实很简单
经验之谈:理财并非很麻烦的事情,有时候,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人物背景:许亚玲,北京某媒体西南中心新闻负责人,单身。
家庭年收入:12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年开支:5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现有资产:银行定期存款16万元人民币左右,证券投资5万人民币
家庭可支配理财资金:10万元人民币左右
理财故事D:
许亚玲大学学的是古汉语专业,与同龄人相比,性格中多了一份沉稳和内敛,除了工作必须,不喜欢太多的应酬。每月的开支也很固定,一般是娱乐健身费1200元,交通费300元,通讯费400元,上交父母2000元。也许正因为如此,工作3年多她居然积攒下了近20万元存款,算是一个生活比较滋润的小白领。许亚玲的理财比较随意,能理则理,不能理则放弃。她说2006年很多朋友劝她买点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她不敢全信,只取了20%约3万元的资金买成开放式基金,结果半年收益达到50%。她没想到懒人理财也会这么容易,感觉理财就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许亚玲今年希望将理财的资金扩展到10万左右,能每月定期轻松理财的产品组合将成为其首选。
理财期望:希望能得到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指点,每月定期轻松理财。
效仿指数:★
理财解惑:理财其实很轻松,但一定要注意的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买股票、买基金、买人民币理财产品、买黄金理财产品都可以是年轻白领的选择。
现在起步还能赢
经验之谈:当理财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银行里的“死钱”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财富增厚的。
人物背景:沈先生原来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几年前企业改制时,他买断工龄获得4万多块钱的经济补偿。
家庭年收入:3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年开支:2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现有资产:20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可支配理财资金:5万元人民币左右
理财故事E:
沈先生买断工龄以后,拿着几万元现金,他首先选择的是存银行。那段时间,保险公司的分红保险他没有心动,火爆的股市和基金也没让他心动,惟一的乐趣,就是每年买一本全年的邮票,这就算是沈先生惟一的理财了。
但整个2006年似乎就是理财市场爆发的一年,那些沈先生没有动心的理财产品,却给他的亲朋好友带来不小的收获。第一个劝沈先生买基金的是他的小舅子,一年在基金上赚了一倍多,彩电、冰箱全换成了新的;给他推荐分红保险的好朋友,不仅实现了5%的年收益,还一次性报销了阑尾炎手术的费用;就是瞒着沈先生用自己私房钱买股票的妻子,在2006年收获也不菲。如此一来沈先生是又悔又痛,进入2007年,沈先生决定用5万元人民币试水风险小的投资理财产品,摘掉目光短浅的帽子。
理财期望:第一是专业人士和专业渠道要健全;二是每年5—10%的稳定收益,但要保证本金的万无一失。
效仿指数:
理财解惑:有的人确实在理财上缺少知识,缺乏信心。理财已经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把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那是“死钱”,只有“活钱”才能让财富增厚。当然,安全第一不可或缺。
“有心人”赢得宝来
经验之谈:成功的理财计划使自己在2006年收获一辆宝来轿车。
人物背景:李先生是一家软件企业的财务副总经理,家庭成员除妻子外,有一个14岁读中学的女儿,李先生的父亲与他们一起生活。
家庭年收入:17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年开支:7万元人民币左右,房屋按揭2000元/月
家庭现有资产:88万元人民币
家庭可支配理财资金:40万元人民币左右
理财故事A:
作为一家公司的财务副总,李先生对理财一直比较重视,因此他投入了近20万元到股市。李先生的运气比较好,他以其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在2006年的大牛市中收获不菲,目前其在股市的投资收益接近100%。不过,专业出身的他也知道股票投资风险比较大,因此,他也在积极扩展自己的投资渠道。他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期,自己的朋友就先后涉猎商铺、保险、基金、股票、外汇、债券等新品种。李先生自己也涉猎了外汇和部分黄金产品,收益也很不错。他说自己坚持看好人民币升值,因此在外汇市场小有收获。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2006年李先生财富增值140%,提前3年实现自己的宝来轿车梦。
理财期望: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尽管有兴趣在理财上享受亲自操作带来的成功喜悦,但也希望能将部分资金通过专业理财机构得到年20%左右的稳定收益,最好在3年以后家庭总资产能过百万。此外,李先生说自己家里还有一张1996年买的一家未上市公司5万元的股权证,但不知道如何投资。
效仿指数:★
理财解惑:理财并非只是炒股票,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其实很多,关键是要做有心人。
“副业”也能锦上添花
经验之谈:财富的积累不仅仅通过实业,2006年整体理财收益超过旗下的主业生意。
人物背景:马女士,下海经商13年,有多家加盟店和三套房产。
家庭年收入:不详
家庭年开支:20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现有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
理财故事B:
算上今年,马女士在服装界打拼了13个年头了,上个星期又接手了一家加盟店。然而,钱多有钱多的烦恼,那就是巨额的流动资金需要打理,而平时自己很忙,有理财的心,却缺少理财的力。好在马女士比较精明,而且不放过任何可以使自己资产增长的机会。对于旗下的资金,她将300万买入货币市场基金,收益虽不算很多,但流动性比较强,比存银行活期收益要高2倍。此外,马女士尽管没有精力炒股,却对股票型基金比较感兴趣,是个不折不扣的基民。2006年,她在股票型基金上的收益也达到80%以上,她说要不是有时候需要流动资金,收益还会更高。借助比较合理的理财规划,2006年马女士理财收益达到50%以上,比做生意赚的还多。
理财期望:一般自己不亲自理财,希望能得到大型专业理财机构的个性化服务,丰富自己的投资理财手段。
效仿指数:
理财解惑:有钱并非不需要理财,财富的积累可以通过实业投资,也可以通过理财计划来实现。对于家境比较殷实的投资者来说,简单的理财说不定可能使自己的财富效应放大。理财其实很简单,有时候,你需要的只是一个决心。
“意外”不意外
经验之谈:理财就像有源之水,每年年终都有近2000元的意外红利。
人物背景:张大爷,某企业退休工人,和已退休的老伴住在单位分的福利房里。
家庭年收入:2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年开支:7000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现有资产:20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可支配理财资金:5万元人民币左右
理财故事C:
张大爷退休已经7年了,和老伴一个月的收入不过1800元,但节俭惯了的老俩口每个月坚持存钱。张大爷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懂得坐吃山空的道理,近几年眼看银行存款利率收益有限,再加上还要交20%的利息税,他一直坚持把那点省出来的钱拿出来买国债和银行卖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有时候为了买国债甚至早上5点过就起来排队。张大爷属于那种很固执的人,他坚信钱放在银行里是最安全的,因此只对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感兴趣。通过自己细水长流般的理财计划,张大爷每年的投资收益能提高到10%左右,每年年终都有近2000元的意外红利。
理财期望:能有非股票和基金的理财组合能把收益提高到15%左右那就比较满意了,希望这几年的理财收益能在小儿子结婚时帮上忙。
效仿指数:★
理财解惑:现在很多理财机构都把眼光放到了年轻人身上,缺乏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理财产品。由于这部分人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差,人民币理财产品和收藏其实是比较好的选择。
理财其实很简单
经验之谈:理财并非很麻烦的事情,有时候,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人物背景:许亚玲,北京某媒体西南中心新闻负责人,单身。
家庭年收入:12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年开支:5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现有资产:银行定期存款16万元人民币左右,证券投资5万人民币
家庭可支配理财资金:10万元人民币左右
理财故事D:
许亚玲大学学的是古汉语专业,与同龄人相比,性格中多了一份沉稳和内敛,除了工作必须,不喜欢太多的应酬。每月的开支也很固定,一般是娱乐健身费1200元,交通费300元,通讯费400元,上交父母2000元。也许正因为如此,工作3年多她居然积攒下了近20万元存款,算是一个生活比较滋润的小白领。许亚玲的理财比较随意,能理则理,不能理则放弃。她说2006年很多朋友劝她买点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她不敢全信,只取了20%约3万元的资金买成开放式基金,结果半年收益达到50%。她没想到懒人理财也会这么容易,感觉理财就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许亚玲今年希望将理财的资金扩展到10万左右,能每月定期轻松理财的产品组合将成为其首选。
理财期望:希望能得到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指点,每月定期轻松理财。
效仿指数:★
理财解惑:理财其实很轻松,但一定要注意的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买股票、买基金、买人民币理财产品、买黄金理财产品都可以是年轻白领的选择。
现在起步还能赢
经验之谈:当理财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银行里的“死钱”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财富增厚的。
人物背景:沈先生原来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几年前企业改制时,他买断工龄获得4万多块钱的经济补偿。
家庭年收入:3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年开支:2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现有资产:20万元人民币左右
家庭可支配理财资金:5万元人民币左右
理财故事E:
沈先生买断工龄以后,拿着几万元现金,他首先选择的是存银行。那段时间,保险公司的分红保险他没有心动,火爆的股市和基金也没让他心动,惟一的乐趣,就是每年买一本全年的邮票,这就算是沈先生惟一的理财了。
但整个2006年似乎就是理财市场爆发的一年,那些沈先生没有动心的理财产品,却给他的亲朋好友带来不小的收获。第一个劝沈先生买基金的是他的小舅子,一年在基金上赚了一倍多,彩电、冰箱全换成了新的;给他推荐分红保险的好朋友,不仅实现了5%的年收益,还一次性报销了阑尾炎手术的费用;就是瞒着沈先生用自己私房钱买股票的妻子,在2006年收获也不菲。如此一来沈先生是又悔又痛,进入2007年,沈先生决定用5万元人民币试水风险小的投资理财产品,摘掉目光短浅的帽子。
理财期望:第一是专业人士和专业渠道要健全;二是每年5—10%的稳定收益,但要保证本金的万无一失。
效仿指数:
理财解惑:有的人确实在理财上缺少知识,缺乏信心。理财已经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把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那是“死钱”,只有“活钱”才能让财富增厚。当然,安全第一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