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避免“成长的烦恼”五原则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ma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成长是对企业的奖励,也应该是喜悦的源泉。然而对于众多中小型企业来说,成长却变成了一场噩梦。企业看似在快速成长并盈利,其实已经失控,并陷入严重的危机。
  即便企业能够幸免于难,往往也丧失了早期的成长潜力,停滞不前。最好的情况是企业能够恢复过来并继续走向成功,但已经伤痕累累。
  我总结出了五个原则,可以令中小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不至于失控,并且免遭极端痛苦的“成长的烦恼”。
  第一,成长需要投资。它会耗尽一个企业的财务资源。如果企业经营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企业成长就会带来沉重的流动性压力,这种压力甚至可能迫使成长中的企业走向枯竭。在这样的企业中,利润只是第二位的。实际上,对于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来说,利润只是会计上的一种错觉,它应该被视为应急储备金。
  第二,成长中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应该提前至少两年,最好是三年,就准备好所需的财务结构和资源,并且一直继续筹集资金以维持其发展。
  一个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并不总是与销售额同比增长。有些领域需要的资金较多,有些领域需要的资金较少,其数额可能完全不成比例。例如,应收款项的增长速度可能是销售额的两倍,但是当销售额翻番时,应收款项可能只增长了一半甚至不到一半。这个规律适用于所有领域。
  因此,在企业快速发展期间,资金结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否则,现有的结构就会变得不合适,并制约企业的发展。如果今天就把明天的财务需求和财务结构准备好,也就是说提前几年做好准备,一个健全的企业几乎总能获得它所需要的资源,规模适度,形式恰当——无论是资产净值、长期负债、中期票据,还是短期商业信用。
  一个企业如果等到它需要新的资金时才去融资,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即便它能获得所需要的资金,资金形式也往往不合适,而且付出的代价一定非常高昂。
  对于成长中的企业,其财务规划不需要非常详细,事实上也很难做到非常详细。但规划必须是及时的,这就意味着在实际需要产生之前未雨绸缪。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成长是定性的,要随之改变财务需要和财务结构。成长并不仅仅是“增多”,它还会创造出新的、不同的东西。
  
  第三,为了在成长过程中避免遭遇成长危机,一个企业还需要预测未来的信息需要。企业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资料绝不仅仅限于会计报表上所体现的那些,还包括企业之外的数据,尤其是市场方面的数据资料。
  我清楚地记得一个消费品行业的小公司,它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创新产品系列,每年的销售增长率达到10%-15%。有一年公司宣布产品大涨价,但是在当年的剩余时间,它仍然以原价格向当时的分销商供货。那一年销售额增长了一半。但是,次年年初销售额突然直线下滑。6个月后,销售额缩水到了以前的一半。公司倒闭了,被迫进行清算。
  实际上,除了数据匮乏,什么问题都没有。终端消费者仍然在以10%-15%的增长速度持续购买,但是分销商预计到了此次涨价,因此囤积了大量商品,并隐瞒新的订单,直到把库存销售完毕。
  然而,公司中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因为每个人都错误地把销售定义为交付分销商——这是法律上和会计上的定义,而不是经济学上的定义(顺便说一句,通常也是错误的定义)。一个最简单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抽样调查——例如每个月对1%的分销商进行实际销售抽样——就可以让公司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但是,熟悉成长中的小企业的人都知道,这种缺乏数据资料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渴望成长的中小型企业需要扪心自问:“为了真正掌控企业、知道我们的企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需要额外了解什么信息?企业的真正成本和真正效益是什么?”在信息不足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之前,企业必须完善此类信息。
  第四,希望获得成长的中小型企业必须专注于技术、产品和市场,避免分散精力。举例来说,一家制造商每年在其本国市场(美国)的销售额是1200万美元——五年前只有300万美元。然后它开始了国际化经营,在日本建立了一个合资公司,在欧洲建立了两个小厂。经过五年的努力,这些合资经营项目的销售额达到了150万美元,实际上每年损失60万美元。更糟糕的是,这些项目占用了公司主要人员1/3的时间,他们永远奔波在公司和大阪、汉堡之间以“摆平事情”,然而,由于总是来去匆匆,他们不可能真正解决任何问题。
  企业成长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尤其是在管理方面。它要求专注于能产生结果的领域。它还要求人们愿意放弃徒劳无功的领域,无论这个领域在企业刚涉足时看起来多么有前景。
  第五,中小型企业通常负担不起顶级管理的费用,但是如果它想成长,最好能保证提早做好顶级管理的准备,因为这是企业成长起来后所必需的。小的成长型企业通常都是从一两个人的创意起步的,这些企业家通常都非常有远见、冲劲、能力和勇气,但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缺点。
  举例来说,有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具有优秀的产品想象力、卓越的产品设计开发和推广能力,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建立起了一个快速发展、极其成功的小企业。但是这样的人通常缺乏财务观念,容易成为孤家寡人,喜怒无常,不善于与人交往。
  如果他责任心很强,那么他几乎肯定会扼杀企业。他会强迫自己去做财务以及其他自己无法胜任的工作,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面浪费了太多时间,结果让他忽视了自己擅长的事情。几年之后,当成长危机来临时,这样的企业通常将不复存在,因为它早已丧失了当初创始人赋予它的优势。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经营者漠视人事、财务或分销等业务,而醉心于产品设计、开发和推广。三四年之后,他的企业也会陷入危机。当然这样的企业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至少它有适当的产品,并且市场定位正确。但也有可能永远停滞不前,企业所有人可能无力控制大局,在营救企业的行动中被抛弃。
  中小型企业要想成长,需要问自己以下问题:“在这个企业中,什么是关键性工作(人力和财务通常在每个企业中都是关键性工作,但这不是仅有的两项)?”高层领导者要问:“哪些关键性工作适合由高层领导者担任?哪些同事可以在目前职能的基础上再分担一些当前管理者不适合担任的关键性工作?”
  接下来就是把特定的关键性工作分配给这些人,分配工作时最好采用不公开的方式,不需要改变头衔,也不用多花一分钱。五年之后,当企业成长起来时,它也就拥有了所需要的高层管理团队。但是要塑造这样一个团队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这项工作如果不提前做,企业就不可能成长并持续壮大,它会被成长必然产生的额外负担压垮。
  要应付中小型企业的成长危机,即便不是绝无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要预防这样的危机却非常容易,并且生死攸关。
其他文献
电子商务在中国可算新兴行业,但发展极其迅速,商务部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曾表示:“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已经接近6万亿,相当于GDP的13%。有效的促进了国内的消费增长”。在巨大的市场背后,有着激烈的竞争,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也许已有定数。    互联网起家电商:看谁坚持到最后  从互联网起家做电子商务的公司有三类典型代表。第一类从专业到全面。即通过互联网销售形成自己稳定客户群和品
期刊
2001年新课改,教育部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学校开始教授英语课程,自此小学英语教育开始全面推广。家长对英语教育的观念也逐渐转变,人们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已经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14、5岁发展到了现在的3、4岁,幼儿园的小孩子就上起了英语培训学校,从而少儿英语教育市场形成生源基数大、家长投入高的鲜明特点。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少儿英语市场将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家长每年的投入将高达140亿元。  但因
期刊
李浩明在国企工作15年,官至正处级,却因被企业送去攻读MBA后眼界大开,遂于2000年初义无反顾投身咨询行业淘金,创立了M咨询公司。M公司专注大型国企,由于其深谙国有企业文化环境,再加上MBA生涯中学到的先进管理理论,公司产品定位精准,广受好评,一时间财源广进。  但好景不长,短暂的辉煌后,M公司撞到了天花板。一方面,庞大的需求让咨询企业犹如雨后春笋,国外的、国内的、职业经理人的、高校学者的咨询公
期刊
卖点是冲击消费者感知的先锋官,反映着企业的策略,体现着产品的核心价值,是决定产品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一个明星产品的成功,往往伴随着一句精准的Slogan(口号),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比如“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  产品的卖点要想消费者买账,福来认为,对于大众化的食品饮料产品,企业着重从两个方面考察卖点是否具有市场实效。  第一、是否抢占了表达品类价值的关键词  做品牌的目的是占据品类,做品
期刊
营运成本上升,消费者购买行为日益理性,店内利润趋微——从年初开始,不断有业内人士由此提出国内化妆品店渠道已步入行业新周期。近期笔者走访市场也发现,不少代理商和终端商纷纷哀叹:“今年的化妆品市场不知道怎么了,市场走货速度远不如从前。”可见,如何帮助代理商和终端商解决动销问题,快速提升终端销量,已成为当前国内化妆品专营店关注的话题。  要实现终端动销和提量,笔者认为主要离不开“三多策略”,即如何吸引更
期刊
21世纪伊始,企业文化建设的浪潮席卷了中国企业界,各企业抱着美好的憧憬和愿望纷纷踏上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征程。是时尚和流行造就了企业文化,还是企业文化已然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无论是哪一种,我相信多数企业家仍然期待着企业文化建设能使企业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在从事烟草行业企业文化管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与许多烟草企业合作,它们在经历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春天之后却直接遭遇了寒冷的冬天,于是开始听到许多企业
期刊
记不记得小时候玩的“模仿领袖”游戏?游戏中的领袖可以按任意顺序随便做一些动作,比如跑步、跳舞、唱歌等,而剩下的人则要依葫芦画瓢地跟着领袖做动作,动作有出入的人便会出局。等到淘汰到只剩一个人的时候,游戏就结束了。当然,领袖的目标就是要耍些诡计,尽量淘汰其他的玩家。然而遗憾的是,许多企业高层人士也是这个游戏的高手,他们不但不为自励型创意思考者营造有利环境,反而扮演起“花衣魔笛手”的角色,将跟随者们一路
期刊
在很多企业里,都存在数量不少的“专业人才”,越是拥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具备核心研发能力的企业,“专业人才”越是不可或缺。  这时就会存有一个问题,如何“管理”专业人才的问题。  德鲁克在他的著述中说道,“如何管理专业人才,是今天企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专业人才”往往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对于工作方式的偏好,和他们对专业领域难以磨灭的执拗与执著。  而企业的老板、管理者,从“专业度”的
期刊
每天我去参加会议,总有人在言谈中有意无意流露出“员工就是螺丝钉”的想法。  在几次CEO圆桌会议上,我听到有的同行这样说:“我打算招3个业务员,使人均创造的年收入达到34.5万美元。”我曾写过一本书,建议公司关注“人”的因素,以此弥合执行差距。该书出版后,几家大型公司的CEO(友好地)把我拉到一旁,说我此举过于冒失,会让人以为我脑子出毛病了。尽管媒体就“软性”因素的重要性刊登过无数的学术论文和最佳
期刊
日本战后开始崛起,从电子制造业的新手一跃成为晶体管时代的领袖。日本最大的电视机制造商夏普亲身经历了这一切。不过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当前夏普甚至差点就撑不到公司百年庆典的召开。尽管夏普削减了工资和岗位,但它的股价仍然大幅下滑(今年内股票跌幅已达到73%),公司遭遇了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其他的电子产业巨头如索尼(Sony)、奥林巴斯(Olympus)等也正在痛苦挣扎。它们的品牌形象,从日本国内精心制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