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阅读部分详析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at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社科文阅读
  
  试卷第二大题为现代文(社科文)阅读,含3道小题,每题3分,共9分。重点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
  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邃感人,而且历久弥新。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
  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
  5.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文化遗产。
  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断创新的特点。
  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
  D.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A、B、D三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是正确的,C项的理解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原文中“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一句的意思不是“使各个群体和团体对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而是“使各个群体和团体对‘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文化多样性”,才能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有多少表现形式,都应该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
  B.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的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
  C.包含着儒家中正平和旨意和道家清静淡远韵味的古琴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
  D.借助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日常生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兼有B级和C级。
  本题A、C、D三项的表述均符合原文意思,只有B项的表述有悖原文意思。原文第三段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根据“不只在于”、“也不限于”、“更重要的在于”这些关键词,我们不难看出:古琴艺术之所以能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乐器本身”、“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和“古琴所蕴含的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三个原因是兼而有之的。我们只能说“古琴所蕴含的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这个原因更重要,但不能说“古琴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这两个原因就不需要。所以B项说“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的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是有悖文意的。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雅士阶层之所以能够将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沟通,正是由于他们具有欣赏古琴艺术的水平。
  B.一个实物,如果不与非物质的形式,如表演、表现形式、技能等相联系,就不能独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C.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所以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
  D.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B项的推断切合原文提供的信息,A、C、D三项的推断均有悖原文提供的信息。A项错在“正是由于他们具有欣赏古琴艺术的水平”。根据原文第三段“可以说……都互相沟通”部分的信息,原因应为“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C项错在“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根据原文第四段“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更具价值”部分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比较的对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和“物质符号”,而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和“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比较的角度是“具有的价值”,而非“保护价值”。D项错在“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原文第四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部分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是说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而每个人身上又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跟每个人都有关系,但不能说“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文言文阅读
  
  试卷的文言文阅读含4道小题。3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1道翻译题,10分。关于宋均的一段文字选自《后汉书》中的《宋均传》,经过剪裁和连缀,现有文字约500余字,从整体风格上看,这段阅读材料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文字是浅易形式的文言文。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遒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曰:“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千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政化大行。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宋均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送终逾制,之轻者失:过错。
  B.常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募:招求。
  C.有唐、后二山,民共之 祠:祭祀。
  D.帝善其不,迁均司隶校尉 挠:阻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D项对加点的词的解释是不正确的。该句中的“挠”应解释为“屈服”,全句的意思是“皇上称赞他的不屈服,升迁他为司隶校尉”。“挠”的这一义项在成语中极为常见,如“不屈不挠”、“百折不挠”。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是()
  ①禁人丧葬不得侈长②诣阙乞还者数千人
  ③百姓耆老为祷请④其为民爱若此
  ⑤使中黄门慰问⑥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①句是宋均调任上蔡县令时,上级官府下发的禁令,并非宋均所为。⑤⑥句是皇上对宋均才能、衷心的不舍、感念。对照题干要求,①句错在施事者不是“宋均”,⑤⑥句错在受事者不是“民众”。排除这三项,正确答案应选C项。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
  B.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屏除贪欲,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
  C.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又有治绩,因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
  D.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于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
  A、B、C三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均没有错误。D项错在“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错因是对原文“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一句理解有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该句陈述的对象都是“苛察之人”,“身或廉法”是其为官对自身的要求,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是其为官对百姓的影响。该句的正确理解应为“宋均常常认为对烦琐之事苛刻明察的人,自身或许廉洁守法,但奸猾刻薄,加害百姓,灾害和流亡便由此发生。”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2)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答案:(1)如今成为民害,罪过在于残忍的役吏,而不辞劳苦地张网捕捉,不是顾怜的根本办法。(2)忠臣坚持道义,不应有二心。如果惧怕威势丧失公正,我即便是死,也不会改变志向。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1)(2)句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直译以及语句的通畅,能译出大意的各给2分。此外,(1)句中的“咎”、“劳勤”、“忧恤”三个采分点,每译对一处给1分。(2)句中的“执义”、“失正”、“虽”三个采分点,每译对一处给1分。
  
  译文
  宋均,字叔庠,是南阳郡安众县人。凭父亲的官职担任郎官,当时只有十五岁,好读经书,每到休假日,就到博士处学习,精通《诗》、《礼》,善于辩论诘难。到二十多岁,被外调补任辰阳县令。那里的风俗是很少有人求学却相信巫术鬼神,宋均替他们建立学校,禁止断绝不合礼制规定的祭祀,百姓都安定下来。调任上蔡县令,当时官府下发禁令,百姓在丧葬过程中不得奢侈浪费,宋均说:“送终超越礼制,是轻的过失。如今有不守礼义之民,还没被教化,却仓促地对超越礼制的行为进行处罚,这不是当前要先行急办的政务。”他最终也不肯施行。调任九江郡太守,郡内有很多猛虎,多次酿成百姓祸患,郡府常招募猎人设机具挖陷阱进行捕捉但仍有许多人受到伤害。宋均说:“虎豹在山中,鼋鼍在水中,它们各有存身的地方。况且江淮一带有猛兽,就如同北方有鸡猪一样。如今成为民害,罪过在于残忍的役吏,而不辞劳苦地张网捕捉,不是顾怜的根本方法。还是努力辞退奸吏贪官,想着推荐忠诚善良之士,可以全部撤除机具陷阱,免除削减征收的赋税。”从那以后听说老虎一起向东渡过了长江。中元元年,出现了许多蝗虫,那些蝗虫飞到九江地界时,就向东西散去,从此宋均的名声在远近传扬。浚遒县有唐、后两座山,百姓共同祭祀它们,众巫师就选取百姓家的少男少女作为山公山婆来祭祀,年年换人,事后人们不敢与做过山公山婆的人家结亲,以前的郡守县令都不敢禁止。宋均便下文书说:“从今以后,为山神娶妇都从巫师家娶,不要侵扰良民。”于是这种祭祀活动就断绝了。永平元年,宋均调任东海相,在任五年,后因犯法被免官。但东海的官吏百姓都思念宋均的恩德教化,替他制作赞颂的民谣,到朝廷请求让他还任的有数千人。显宗因为他的才能,在永平七年,又征召授予他尚书令。宋均每次驳正别人的议论,大多符合皇上的旨意。宋均曾经删除可疑的事,皇上认为其中有诈,非常生气。各位尚书非常害怕,都叩头请罪。宋均却面色严厉地说:“忠臣坚持道义,不应有二心。如果惧怕威势丧失公正,我即便是死,也不会改变志向。”皇上称赞他的不屈服,升迁他为司隶校尉。几个月后,出任河内太守,政治(刑赏和)教化得到普遍施行。宋均曾经卧病不起,百姓中的老人替他祷告求福,早晚前来问候起居,他就像这样受百姓爱戴。宋均因病上书请求辞官,皇上派中黄门慰问他,并趁势留他在京城养病。司徒职位缺人,皇上认为宋均的才能可以担任宰相,宋均流泪辞谢。宋均生性宽容和缓,不喜欢法制,常常认为对烦琐之事苛刻明察的人,自身或许廉洁守法,但奸猾刻薄,加害百姓,灾害和流亡便由此发生。他在任尚书时,常想叩头规劝皇上,但因当时天子正严厉急迫,所以就没敢陈奏。皇上后来听到他的话而追思哀念他。建初元年,在家中去世。
  
  三、古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1)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2)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园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咨嗟”流露出词人此时欲归而不能的无奈、苦涩之情。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借煮茶来排遣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休对”、“且将”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即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四、文学作品阅读
  
  试卷第五大题为文学作品阅读,含有4道小题,共22分。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赏析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
  《总想为你唱支歌》是现任苏州市人大常委、苏州市文联副主席吕锦华的散文,曾获中央电视台、中国作协、全国青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我爱中国”征文一等奖。这篇散文描写了左公柳、胡杨林、戈壁石的形象,借这些大西北特有的景物讴歌了民勤人坚强不屈的精神。从写作风格上来看,这篇散文阳光却又厚重,特别适合中学生阅读。“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一句,是作者感情基调的主旋律,为大西北唱赞歌,为黄土地唱赞歌,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归结点。考生只要抓住了这个关键点,也就抓住了全文的主旨,后面构拟的四道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便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这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
  答案: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①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风貌。②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词语(形象)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作者在第三段描绘了大西北特有的景物——左公柳,在第四段又刻画了生活在大西北的本土人——民勤人。前者是景物,特点是倒而不死;后者是人物,特点是向命运抗争。两个形象在内蕴上一脉贯通——都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显示着生命的张力。作者在描写这两个形象时,“形”的刻画只是其手段,“神”的昭示方为其目的,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风貌,表达自己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答案:(1)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2)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1)句的含意在于揭示出“走一趟大西北”对“长不大的孩子”的影响——“会长大”。大西北对“长不大的孩子”产生震撼的不仅有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且有向生命顽强抗争的“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等人文环境。“会长大”不仅指生理上的磨炼,更指意志品质上的坚强、思想情感上的成熟。(2)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对“南方的天地”的评价旨在以其“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反衬出大西北的“粗犷坚韧”。
  16.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层级为E级。
  作者在文章第五段对“胡杨林”描写时调动了多种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1)从修辞方法上来看,有比喻,如“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有拟人,如“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2)从表现手法上来看,有想象,如“仿佛……古战场”、“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等。而所有这些方法、手法的运用都是在“表现胡杨林精神”这根中枢神经调遣下进行的,都是为表现“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服务的,而好处正在于使胡杨林的这种精神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可感。
  17.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2)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3)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和对中心意思的概括,以及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
  大西北也不是只有苍凉,当你爱上它时,你就会发现它也有美丽的一面,“戈壁石”就是大西北一张美丽的“名片”。它美丽无比,“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它无比诱人,“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它深情呼唤,“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让我“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其实,在文中,“戈壁石”已成为大西北的一个象征,已成为作者情感的一个凝结点,作者写戈壁石的美丽,目的在于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作者写戈壁石的诱人,目的在于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而作者写戈壁石的呼唤,目的在于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呼唤更多的人热爱大西北、投身大西北、扎根大西北、建设大西北。
其他文献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传递一声珍重  ■广东考生    长亭送别,执手相看,你该向“他”传递一声珍重;西口远走,挥手回眸,你该向“他”传递一声珍重;柴门扶杖,汽笛声催,你该向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怀想天空  ■江苏考生    古言曰:“文以载道。”那么,在现在虚伪、忙碌、铜臭味十足的社会里,有谁为我们撑起一片精神的天空?  大师何求?
期刊
这是一篇关于故乡的文章,作者用离乡——返乡——怀乡——重新审视故乡这条线索将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串联起来,并发出深切的感慨。  起初,“我”费尽心机要从贫困落后的乡村挣脱出去,无论如何要在外面闯荡一番,以“离乡”为代价换取人生的辉煌,然后再荣归故里,安然享受乡亲的羡慕与尊敬。此时此刻,“我”对家乡的态度是否定的,觉得它隔绝了理想的实现,成为一种桎梏。费尽心力离开农村后,“我”在外面挣扎辗转,最后终于可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
期刊
舒婷当过下乡知青,有农村生活的阅历;而后返城,有城市生活的体验;更重要的是,有曾经的农村和当今的包括城市、农村在内在社会风气的对比和思考,因而写成了令人深思的《小河殇》。  深刻、含蓄的意蕴。她是诗人,善于从生活中观察、提炼富有积极意义的感悟,作者将这种感悟写出来,以引出广大读者的共鸣,以受到一种道德的教化。殇者,“没到成年就死去”也。文章写小河殇,即写小河中途的死去。这里,旨在暗示当今某些优良传
期刊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是著名诗人艾青的短诗名作《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两行,我尤其欣赏诗人选用这“嘶哑”一词。  鸟的歌喉一向是圆润的,婉转的,清脆的,动听的,诗人为什么偏偏选用“嘶哑”?首先,从歌唱的背景来看,这首诗作于1938年11月,国难当头,山河沦亡,“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中华儿女必须“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把我们的
期刊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这首诗是写坐船夜行邗沟(现在扬州市一带的运河)的情景和秋天水乡的景色。  正是“斑斑红叶欲辞枝”的秋宵,霜气霏霏,江水清寒,孤船在江面上滑行,夜幕朦胧,菰蒲在秋风中摇曳,无数寒星在天幕上闪烁,万籁无声,非复人世。诗人正在百无聊赖之时,忽然传来的“笑语声”,顿使萧萧的秋夜有了生气,给夜行人送来了一丝温暖,心情该是多么欣喜激动!“忽”
期刊
一、主题说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情寄南山,归隐园田,这种志趣,不只内化在了唐代诗人们的心中,更时时回旋在唐诗的创作当中。但是,细究起来,却不难发现,“南山”背后,掩藏的是诗人们不同的情愫:有人确是情爱“南山”、身归园田,如暮年时的王维、白居易;有人则是仕途踬踣、放浪“南山”,如失意时的李白、杜牧;有人只是意寄“南山”、示其高洁,如早期的丘为、孟浩然;有人却是身在“南山”、情驰魏阙,
期刊
作文题目    以“PK”为题或以“PK”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PK即是单独挑战的意思。其实,从超女大赛、快乐男声到人世沧桑,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种人生,自产生的那天起,又何尝不是站在PK台上?看人生过程,每个人从小到大,哪天不是在跟命运的困境和坎坷PK?人类在PK中进步,社会在PK中前进,国家在PK中强大。因此可从以下角度来立意:在PK中成长;PK是走向成功的阶
期刊
马者,披着鬃发,驰于莽野,日行千里,为上等马。  人者,行侠仗义,劫富济贫,雄心壮志,实为英雄。  贤者,七情六欲,成仁取义,天地之气,集大成者,为圣人。  读《马》知英雄,叱咤风云,历尽艰险,终成大器。懂得“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真正内涵。  并非每人都可为英雄。英雄者,如马,难免悲壮,却不失豪情。孔子云:知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