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在提高全院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中的应用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3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应用后对全院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对院内压力性损伤开展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专科护理小组管理,主要包括人才管理、专科护理小组建设、专科护士职能发挥、压力性损伤管理方式等。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显著较高,研究组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情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临床实施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下降至0.06%,证实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可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的掌握,提高全院的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专科护士;护理专科小组;压力性损伤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8-068-02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疾病谱的改变,慢性伤口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急危重症患者得以救治,患者愈后时间的增加,也为压力性损伤的管理带来挑战,因此做好慢性伤口管理成为护理人员的必要工作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掌握最新国际压力性损伤护理指南,做好风险识别及预防措施,提高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的管理能力,有效避免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我院对压力性损伤管理实施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管理模式。通过开展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主导的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既满足病人的需求,又可以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角色作用和专业特长,通过以点到面的形式,加强专科护士队伍建设,提高专科护理水平,达到全院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同质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12月期间在院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压力性损伤常规护理模式,参照组患者性别男女比为6:4,年龄为(32.16±1.38)岁;选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期间在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专科护理小组模式的压力性损伤管理,研究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为7:3,年龄为(33.42±1.51)岁。
  1.2方法
  干预后 (1) 成立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建立三级质量管控制度,小组成员由护理部统一领导。(2)明确小组护士工作内容。明确小组组长,小组成员、科室联络员各自的工作职责,小组组长负责压力性损伤管理的的整体部署,负责定期组织小组总结会议,对科室联络员开展《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登记表填写规范》、《压力性损伤处理及敷料选择》、《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评估表解读》的全面的培训与指导,对科室联络员讲解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分期、预防和护理,以及典型案例分析,小组成员及科室联络员要积极按照制定的管理流程开展管理,监测病区患者的皮肤管理情况,对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要及时上报,定期参加小组会议。(3)建立健全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制定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不断完善护理流程。(4)核心组成员每季度用半天时间到科室进行检查、指导,查看新入院病人和有压力性损伤危险的病人评估、跟踪评估及上报是否及时,各项记录表的填写是否及时、规范。
  参照组 常规管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干预后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情况,全院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和院内压力性损伤率。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情况
  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下表1:
  2.2对比干预后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
  干预后,研究组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显著提升,(P<0.05)。见下表2:
  2.2对比干预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干预后,研究组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见下表3:
  3讨论
  1.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可带动全院专科发展及规范
  压力性损伤的防治工作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务人员的难题。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疾病的康复,国内外已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护理专科化发展起步较晚,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的定位和评价尚无统一标准[1]。只有充分认识到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给予其清晰的工作职责并予以支持,才能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2]。我院将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资源进行统一,形成专科护理团队,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应用自己的专科知识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质控,规范了我院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治疗规范,同时带动了我院伤口护理专科的发展。
  2.以專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可提升全院护理人员压伤管理同质化
  建立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可以让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有更系统、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为临床上遇到的压力性损伤处理提供新方法。专科护理小组可以结合临床质控经验,同时对压力性损伤管理指标进行解读,根据最新指南及专家共识,及时对全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质控,以达到全院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同质化水平。通过科室-专科小组-护理部的三级质控体系,强化了临床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的管理,提高了管理意识和自觉性,并强调和明确三级质控重要性以及对三级质控的要求[3-4]。
  3.护理专科小组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院内压伤发生率
  通过本研究结果得出,在实行以专科护士为主导护理专科小组后,我院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预期效果。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在专科护士的带领下,在全院各个病区设立联络员,建立微信群,规范压力性损伤管理制度,要求院内压伤由科室联络员在24小时内上报微信群,并由负责该科室压伤质量管理的专科护士,进入病区进行伤口换药的指导,并进行定期跟踪,形成了规范的伤口管理途径。同时,对于院外带入的压力性损伤、有压伤风险的皮肤管理,制定护理会诊机制,科室可通过HIS系统申请院内专科护士会诊,指导皮肤的管理和护理,大大降低了我院的院内压伤发生率。
  综上,临床实施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护理专科小组,将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新知识的掌握,提高全院的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永娟,沙丽艳,郭中献.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主导的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J]. 中华护理教育,2020,v.17(02):68-71.
  [2]周玲娟,骆菊英,罗庆玲,等. 探讨品管圈在全院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17(01):154-157.
  [3]温清清,张芳,王夏蓉. 专科护理小组在肺癌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效果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30(25): 208-209
  [4]农礼荣、梁林丽、黄庆萍. ICU专科护士小组在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中的防控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32):4.
  [5]李叶.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J]. 健康养生,2019,000(022):179.
其他文献
杆作为最常见的结构元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原子能、化工、船舰、建筑和机械等诸多领域,其屈曲一直是固体力学中一个十分经典和活跃的研究课题,受到广大学者的极大关注。本文基于能量法研究了杆件在轴向冲击下的屈曲行为,具体内容如下:(1)考虑弹性应力波,基于能量法建立杆件的拉格朗日函数,将经计算得到满足边界条件的准试函数和拉格朗日函数代入到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中,推导出刚性质量撞击弹性杆的屈曲临界速度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螺旋CT表现特点及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将150例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AIDS合并PCP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展开螺旋CT检查,并分析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AIDS合并PCP在螺旋CT下可出现月弓征、肺氣囊、间质性改变、磨玻璃状影、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影像学表现。结论 螺旋CT诊断AIDS合并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特征。方法:以流感患儿10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均采集咽拭子,提取病毒核酸,使用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冒病毒核酸与亚型,对感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000例患者中,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患儿共计263例,占比26.30%;合胞病毒阳性共计72例,占比7.20%。在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患儿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均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实验组(n=30),前者给与阿司匹林治疗,后者给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7%,常规组总有效率93.3%,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
期刊
【摘要】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组织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壓力性溃疡,也称褥疮。易发生在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在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压疮的出现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住院,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和水胶体敷料治疗Ⅱ期以上的压疮患者20例,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和水胶体敷料治疗压疮的效果,探讨护理对策。  【关键词】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即“三高”因素,与冠心病临床发作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首先对2015年6月一2019年1月人住株洲市新兴院的27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用16层螺旋CT进行冠脉CTA检查,然后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将资料分为冠心病及非冠心病两组,冠心病的发生受年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影响;Logistic回归发现冠心病的发生与TC及年龄相关性更密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尿激酶溶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間登记的41例介入治疗尿激酶溶栓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20)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n=21)实施整体护理方案。本次实验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
期刊
多孔金属夹芯结构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及良好的能量吸收性能等特点,在车辆、轮船、核工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多孔金属夹芯结构,在受到爆炸载荷作用后,常会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甚至会导致结构的破坏。因此,有必要了解夹芯结构在爆炸载荷下的力学行为。本文以泡沫铝夹芯管为研究对象,基于3D-Voronoi技术构建了泡沫铝芯层的三维细观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均匀泡沫铝芯层夹芯管、梯度泡沫铝芯层夹芯管在内爆炸载荷下的变形规律与能量吸收,主要工作如下:
  (1)基于3D-Voronoi技术构建了泡沫铝芯层
【摘要】目的:探讨药学指导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疾病知晓率中的作用。方法:以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药学指导,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管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优于参照组,差异P<0.05。两组患者管理后知识掌握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更高,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管理后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OTF)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就诊于我院骨科的90例OT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5例。参照组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研究组行PK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手术前后疼痛情况、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结果 两组手术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VA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