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困生看来,学习往往是一件艰难而辛苦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怕学的情绪和心理。厌学的心理一旦形成,学生就如同被看似坚固的盾团团包围,任凭教师、家长如何捶打都不为所动。对学习没有丝毫兴趣,成了学困生无法跨过去的一个坎,无法逾越的一个障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状态,进而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使他们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就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燃他们的学习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搭建平台,让阅读的“矛”来击破他们心理上的“盾”。
让学生想读书
带读,是语文教师晨读中常用的一个武器。一个好的带读,不仅能约束住班级的纪律,还能带动晨读的气氛。带读容易模仿,只要老师做几次指导示范,大部分学生都能领会。因此,笔者把班级的带读任务尽可能向学困生倾斜,带读成为学困生难得的展示舞台。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大部分学困生都很珍惜带读的机会,早早准备且完成的很好。通过带读,其自身的约束力也在不断得到增强。
例如,笔者所带的班在三年级时曾有一个新转来的同学:他平时自由散漫,作业拖沓,父母一天到晚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及其学习,成绩可想而知;但是他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读书的语气、语调很有特色。对此,笔者把古诗的带读任务安排给他。刚开始笔者不放心,还特意让他带读之前先读给老师听,没想到他摇头晃脑、抑扬顿挫,读得煞有介事。原来他怕自己读不好,特意上网查了如何读好那两首古诗。由于事前准备充分,他的带读受到了同学的欢迎和肯定。笔者顺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提出了自己的期许,希望他在学习的其他方面也能做到如此出色,相信他一定也能做到。后来,他还真如笔者希望的那样,学习热情和自觉性都有了不小的提高。
让学生敢读书
学困生往往是怕读课文且也读不准、读不通,更不要说读得流畅、有感情了。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困生阅读的点滴进步,即时给予表扬、鼓励,比如“你这次读得很好”“你比上次进步多了”等。鼓励他们学会纵向比较,与自己的过去比较;在横向比较时,要鼓励他们学会全面比较,尽量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我能读好”的信心,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由一个小的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例如,笔者所带班里有位同学李凯,到二年级下学期了,无论课内外阅读总是错字连篇,断句不准,甚至连一句完整的句子都读不连贯,但通过细心观察还是能够发现其进步的。所以,笔者经常安排一些易读的段落,鼓励他去尝试;他的每一点进步,笔者都会顺势抓住并在班里及时表扬,同时和他探讨为什么这一次能够读得如此通顺连贯。在这样不断鼓励和尝试之下,他的阅读能力到四年级时已经和其他同学不相上下了。
让学生爱读书
相信每个班级,特别是高年级都会有不少这样爱“读书”的学困生,他们课上课下都是手不离书。但是翻开他们手中的书,不是各种漫画,就是玄幻小说,怎样让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笔者着实想了不少办法。
比如,碰到上课时讀这些书的学生,笔者会暂时先收掉,同时鼓励他读一本学校推荐的书籍;等他读完向笔者报告后,再把书还给他。在他们报告的过程中,笔者还会经常了解一下他们是如何读完这本书的,及时纠正一些读书的不好习惯;同时,笔者还会提问他们“觉得这本书哪里写的最有趣”等,顺势引导他们发现这些书的特别之处,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对于阅读反馈有特色、有深度理解的学生,笔者都会创造机会,让他们在班级上向全班进行展示,让他们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让阅读获得额外的收获。
另外,笔者还利用学生都很在意考试成绩的特点,让这些“爱读书”的学生,在阅读完推荐书籍并按要求报告后,根据反馈效果,可以在他们的考试成绩中获得一定的加分,让他们对正确的阅读习惯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让学生会展示
表演是情感的舞台。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脑、眼、手、耳、口的综合活动,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发展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尤其是给学困生扮演角色的机会。在表演这方面,大多学困生一点也不弱于所谓的优等生。笔者在遇到合适的课文时,往往会根据文中角色让学生演课本剧,每次都特意预留角色给学困生,尤其是鼓励那些兴致勃勃的学困生参与课本剧的编排。每次表演结束,笔者总能在每一位参与表演的学生脸上,看到一样成功的喜悦,那里没有所谓的学困生。
当然,搭建阅读平台只是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一个路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困生的热爱是最关键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尤其是热爱那些学困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真正爱学困生,才能促使教师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爱,可以让老师的眼里没有学困生。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学)
让学生想读书
带读,是语文教师晨读中常用的一个武器。一个好的带读,不仅能约束住班级的纪律,还能带动晨读的气氛。带读容易模仿,只要老师做几次指导示范,大部分学生都能领会。因此,笔者把班级的带读任务尽可能向学困生倾斜,带读成为学困生难得的展示舞台。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大部分学困生都很珍惜带读的机会,早早准备且完成的很好。通过带读,其自身的约束力也在不断得到增强。
例如,笔者所带的班在三年级时曾有一个新转来的同学:他平时自由散漫,作业拖沓,父母一天到晚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及其学习,成绩可想而知;但是他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读书的语气、语调很有特色。对此,笔者把古诗的带读任务安排给他。刚开始笔者不放心,还特意让他带读之前先读给老师听,没想到他摇头晃脑、抑扬顿挫,读得煞有介事。原来他怕自己读不好,特意上网查了如何读好那两首古诗。由于事前准备充分,他的带读受到了同学的欢迎和肯定。笔者顺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提出了自己的期许,希望他在学习的其他方面也能做到如此出色,相信他一定也能做到。后来,他还真如笔者希望的那样,学习热情和自觉性都有了不小的提高。
让学生敢读书
学困生往往是怕读课文且也读不准、读不通,更不要说读得流畅、有感情了。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困生阅读的点滴进步,即时给予表扬、鼓励,比如“你这次读得很好”“你比上次进步多了”等。鼓励他们学会纵向比较,与自己的过去比较;在横向比较时,要鼓励他们学会全面比较,尽量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我能读好”的信心,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由一个小的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例如,笔者所带班里有位同学李凯,到二年级下学期了,无论课内外阅读总是错字连篇,断句不准,甚至连一句完整的句子都读不连贯,但通过细心观察还是能够发现其进步的。所以,笔者经常安排一些易读的段落,鼓励他去尝试;他的每一点进步,笔者都会顺势抓住并在班里及时表扬,同时和他探讨为什么这一次能够读得如此通顺连贯。在这样不断鼓励和尝试之下,他的阅读能力到四年级时已经和其他同学不相上下了。
让学生爱读书
相信每个班级,特别是高年级都会有不少这样爱“读书”的学困生,他们课上课下都是手不离书。但是翻开他们手中的书,不是各种漫画,就是玄幻小说,怎样让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笔者着实想了不少办法。
比如,碰到上课时讀这些书的学生,笔者会暂时先收掉,同时鼓励他读一本学校推荐的书籍;等他读完向笔者报告后,再把书还给他。在他们报告的过程中,笔者还会经常了解一下他们是如何读完这本书的,及时纠正一些读书的不好习惯;同时,笔者还会提问他们“觉得这本书哪里写的最有趣”等,顺势引导他们发现这些书的特别之处,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对于阅读反馈有特色、有深度理解的学生,笔者都会创造机会,让他们在班级上向全班进行展示,让他们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让阅读获得额外的收获。
另外,笔者还利用学生都很在意考试成绩的特点,让这些“爱读书”的学生,在阅读完推荐书籍并按要求报告后,根据反馈效果,可以在他们的考试成绩中获得一定的加分,让他们对正确的阅读习惯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让学生会展示
表演是情感的舞台。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脑、眼、手、耳、口的综合活动,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发展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尤其是给学困生扮演角色的机会。在表演这方面,大多学困生一点也不弱于所谓的优等生。笔者在遇到合适的课文时,往往会根据文中角色让学生演课本剧,每次都特意预留角色给学困生,尤其是鼓励那些兴致勃勃的学困生参与课本剧的编排。每次表演结束,笔者总能在每一位参与表演的学生脸上,看到一样成功的喜悦,那里没有所谓的学困生。
当然,搭建阅读平台只是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一个路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困生的热爱是最关键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尤其是热爱那些学困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真正爱学困生,才能促使教师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爱,可以让老师的眼里没有学困生。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