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建县建筑行业管理中心 330100
摘要:在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建筑问题以及安全事故,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于建筑施工管理中的缺失。因此,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优化建筑施工管理的主要对策措施,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程质量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各行各业工程建设也逐渐增多,工程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建筑质量和寿命,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关乎国民生计。质量问题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地危害,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管理对建筑项目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控制造价、增强施工质量、提高整体的建筑水平,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通过对当今建筑行业的分析,建筑施工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施工管理相关规定不健全。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同样,建筑施工中也需要规定进行限制。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方针并不健全,虽然颁布一些规定,但是由于实施不严格、内容不详细等问题,容易发生钻空子的情况。建筑公司对政策规定的认识不足,致使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缺乏统一的、专业化的管理模式。
(2)施工企业与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在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是在露天场地下进行的,这就导致其具有高空作业时间长、施工人员多、多工种同时进行的特点。在这样一个复杂环境下,经常会发生施工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由于施工人员散漫随意性强,对安全认识不够,施工企业的保护措施不到位,这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3)建筑施工工序不科学。在工作生活中,根据需要的差异决定着建筑类型的不同,而对建筑本身的材料需求也不尽相同,因工程的不可逆性决定其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工序,但是一些劣质的工程建筑都是因为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偷工减料、不按工序要求造成的。这一现象在我国建筑市场非常普遍,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监管力度不够,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施工工序不科学导致的。
(4)施工质量不过关。时代的快速发展,追求效益、效率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这种情况造成施工质量问题频发,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施工前缺乏系统的评估,技术方案准备不全,各部门人员无法有效 的配合,造成返工现象频发,以致影响施工进程。②现代建筑过多追求个性化、时尚化,对建筑细节要求高,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加剧了各专业之间的冲突。③科技的进步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革新,新材料的出现新工艺的进步,使部分施工单位技术无法及时更新,盲目套用其他建筑施工方案,施工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从而造成新旧工艺冲突,无法妥善处理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二、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对策措施
1.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意识
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要树立质量意识,把质量教育摆在首要位置。首先是树立“ 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是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并进行定期宣传让其深入了解质量的重要性,更加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再次是提高员工的素质,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一些培训课程活动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还可以促进企业的方方面面的长远发展。
2.建立建筑工程责任制度
我国建筑施工工程基本采用分包模式,这种模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在分包模式中,分包单位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而对出现的责任相互推脱。但是建筑施工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不明确分包单位的责任,会使整个施工进程陷入混乱。另外在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的时候,工程单位常常无法明确责任人,而导致进行工人工伤赔偿时找不到责任主体。在建筑施工中,合理划分事故安全责任人,让管理人员在行使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这样既能使管理人员提高工程安全系数,叉能使责任划分明确。当完全事故真正发生时,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规定进行事故的上报,并及时找到事故原因,处理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违反建筑安全制度规定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加大对人员的处罚力度,并对其管理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3.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模式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提高,建筑工程中逐渐出现了信息化、机械化的施工设备,我国的建筑也在追求高度、设计、功能的创新与突破。在新型的建筑施工工地中,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要保证建筑施工管理的科学有效,还应该加大对管理模式的创新,推行精细化管理。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往往都局限在一个合同中,容易造成项目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的后果。在当下的建筑施工中,会同时出现多个合同,也就会出现多方面的利益冲突,而将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就是要协调多个施工方面的利益与责任,促进建筑工程整体水平的提高。
4.强化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强化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需要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首先要针对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办法,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应严格按照相关项目建设法规与标准执行,有法必依,对施工资质及业绩进行监督和检查,对每项工程的施工现场都配备固定的质监人员,落实责任,对整个建筑施工项目实施全面的质量监管,最后应经常进行质量大检查,检查监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是否符合验收规范。对企业而言,项目施工与运行过程中必须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管小组或机构,强化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保证项目的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5.加强施工进程管理与控制
(1)完善施工工序的科学性。在开始建筑施工之前,要在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做出准确、科学的施工工序的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好的工序进行,各个部门要根据建筑企 的工程方案进行合理的施工配合。建筑企业不可盲目的规划设计方案,施工部门也不能随意更改施工工序,杜绝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手段的建筑施工。
(2)完善工程所需设施。一项成功的建筑工程中,应该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工程调度系统、工程施工设备等,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为建筑工程提供精密的工程图纸、工程设备的技术指导、安全的施工环境。
(3)加强人员沟通。设计人员应该将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点项目、问题难点进行讲解,让施工人员提前了解到工程施工中会遇到的问题,能让设计人员的设计目的进行科学的展现。另外,建筑施工单位还应该加强与分包单位的沟通,对分包单位完成的任务进行严密的审核,出现的施工问题进行责任的划分,让问题尽早发现尽快解决,保证工程质量。
(4)对设计档案进行保管。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对设计人员做出的设计方案以及设计图纸进行归档保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更改的设计也要做好记录,将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都要详细记录到档案当中。做好设计记录的保存,有利于工程结束时对各个项目完工情况的参考,有利于责任的划分。
总之,我国建筑行业应从自身的具体问题出发,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完善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泉.建筑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2]魏佃志.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05)
[3]张敬泉.论如何做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2015(03)
摘要:在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建筑问题以及安全事故,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于建筑施工管理中的缺失。因此,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优化建筑施工管理的主要对策措施,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程质量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各行各业工程建设也逐渐增多,工程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建筑质量和寿命,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关乎国民生计。质量问题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地危害,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管理对建筑项目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控制造价、增强施工质量、提高整体的建筑水平,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通过对当今建筑行业的分析,建筑施工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施工管理相关规定不健全。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同样,建筑施工中也需要规定进行限制。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方针并不健全,虽然颁布一些规定,但是由于实施不严格、内容不详细等问题,容易发生钻空子的情况。建筑公司对政策规定的认识不足,致使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缺乏统一的、专业化的管理模式。
(2)施工企业与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在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是在露天场地下进行的,这就导致其具有高空作业时间长、施工人员多、多工种同时进行的特点。在这样一个复杂环境下,经常会发生施工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由于施工人员散漫随意性强,对安全认识不够,施工企业的保护措施不到位,这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3)建筑施工工序不科学。在工作生活中,根据需要的差异决定着建筑类型的不同,而对建筑本身的材料需求也不尽相同,因工程的不可逆性决定其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工序,但是一些劣质的工程建筑都是因为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偷工减料、不按工序要求造成的。这一现象在我国建筑市场非常普遍,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监管力度不够,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施工工序不科学导致的。
(4)施工质量不过关。时代的快速发展,追求效益、效率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这种情况造成施工质量问题频发,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施工前缺乏系统的评估,技术方案准备不全,各部门人员无法有效 的配合,造成返工现象频发,以致影响施工进程。②现代建筑过多追求个性化、时尚化,对建筑细节要求高,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加剧了各专业之间的冲突。③科技的进步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革新,新材料的出现新工艺的进步,使部分施工单位技术无法及时更新,盲目套用其他建筑施工方案,施工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从而造成新旧工艺冲突,无法妥善处理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二、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对策措施
1.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意识
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要树立质量意识,把质量教育摆在首要位置。首先是树立“ 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是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并进行定期宣传让其深入了解质量的重要性,更加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再次是提高员工的素质,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一些培训课程活动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还可以促进企业的方方面面的长远发展。
2.建立建筑工程责任制度
我国建筑施工工程基本采用分包模式,这种模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在分包模式中,分包单位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而对出现的责任相互推脱。但是建筑施工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不明确分包单位的责任,会使整个施工进程陷入混乱。另外在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的时候,工程单位常常无法明确责任人,而导致进行工人工伤赔偿时找不到责任主体。在建筑施工中,合理划分事故安全责任人,让管理人员在行使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这样既能使管理人员提高工程安全系数,叉能使责任划分明确。当完全事故真正发生时,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规定进行事故的上报,并及时找到事故原因,处理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违反建筑安全制度规定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加大对人员的处罚力度,并对其管理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3.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模式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提高,建筑工程中逐渐出现了信息化、机械化的施工设备,我国的建筑也在追求高度、设计、功能的创新与突破。在新型的建筑施工工地中,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要保证建筑施工管理的科学有效,还应该加大对管理模式的创新,推行精细化管理。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往往都局限在一个合同中,容易造成项目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的后果。在当下的建筑施工中,会同时出现多个合同,也就会出现多方面的利益冲突,而将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就是要协调多个施工方面的利益与责任,促进建筑工程整体水平的提高。
4.强化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强化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需要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首先要针对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办法,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应严格按照相关项目建设法规与标准执行,有法必依,对施工资质及业绩进行监督和检查,对每项工程的施工现场都配备固定的质监人员,落实责任,对整个建筑施工项目实施全面的质量监管,最后应经常进行质量大检查,检查监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是否符合验收规范。对企业而言,项目施工与运行过程中必须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管小组或机构,强化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保证项目的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5.加强施工进程管理与控制
(1)完善施工工序的科学性。在开始建筑施工之前,要在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做出准确、科学的施工工序的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好的工序进行,各个部门要根据建筑企 的工程方案进行合理的施工配合。建筑企业不可盲目的规划设计方案,施工部门也不能随意更改施工工序,杜绝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手段的建筑施工。
(2)完善工程所需设施。一项成功的建筑工程中,应该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工程调度系统、工程施工设备等,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为建筑工程提供精密的工程图纸、工程设备的技术指导、安全的施工环境。
(3)加强人员沟通。设计人员应该将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点项目、问题难点进行讲解,让施工人员提前了解到工程施工中会遇到的问题,能让设计人员的设计目的进行科学的展现。另外,建筑施工单位还应该加强与分包单位的沟通,对分包单位完成的任务进行严密的审核,出现的施工问题进行责任的划分,让问题尽早发现尽快解决,保证工程质量。
(4)对设计档案进行保管。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对设计人员做出的设计方案以及设计图纸进行归档保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更改的设计也要做好记录,将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都要详细记录到档案当中。做好设计记录的保存,有利于工程结束时对各个项目完工情况的参考,有利于责任的划分。
总之,我国建筑行业应从自身的具体问题出发,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完善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泉.建筑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2]魏佃志.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05)
[3]张敬泉.论如何做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