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等

来源 :中学生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子同题大PK
  现在过春节,对不少同学来说,好像就是两三周的休息,暂时不必那么辛苦地学习,亲戚同学家跑跑聚聚,是嗑嗑瓜子看看电视……不时听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辈的人在感慨,如今的年味淡了。淡在哪里呢?读读名家好文章,就晓得以前的年味是怎么浓的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二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徕。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合。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 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原载1951年1月《新观察》第二卷第二期)
  
  北京的春节
  舒乙
  
  序幕,由腊月初八起,带有文化色彩,说轻松一点,带有很大的游戏性。
  腊八这天,要煮粥喝粥,叫做腊八粥。本来年底一切庄稼都收获了,好像要刻意展览一下全年收成的丰富多彩,便发明了这么一种腊八粥。往粥里放大米、小米、菱角米、薏仁米、高粱米、玉米,各种豆,包括红豆、绿豆、黄豆、花豆、芸豆,各种果仁,有核桃、栗子、榛子、松子、瓜子、花生,还有葡萄干、桂圆、大红枣,各种果脯。这么一锅粥,还得了吗?香啊,多彩啊,好玩啊,闻着看着便令人垂涎三尺。腊八粥是家家都要熬的,一熬就熬个通宵,全家都帮着剥皮,包括花生仁皮和那费事的核桃仁皮。小孩子一边剥一边吃,吃得多剥得少,其乐无穷。粥熬好了,按老年间的规矩,要分送给朋友们,间或还有比赛显示的意思。其实,原本佛教早有腊八熬粥供佛的规矩,用大锅熬,装数石米,供佛之后施舍给远近的穷人。皇帝还有赐粥百官的习惯。传入民间,更具欢乐性,一年辛苦之后来个庆丰收大锅熬,岂不欢快,挺好。
  最具戏剧性的要算二十三祭灶了。老年间家家供奉着一位老神仙,他叫灶王爷,此公每年腊月二十三要升天,向老天爷汇报一年里人间的好坏。于是,家家都买些麦芽糖,用糖把老神仙的嘴糊上,极尽“贿赂”之能事,让他到天上只说好话不说坏话,报喜不报忧。这种近乎开玩笑的祭神仪式,家家却都以极严肃的态度去操作,更显得极富人情味儿,孩子们的嘴则是供桌上的糖瓜儿的真正归宿。
  三样食品是春节至上元之间的食物:大年除夕吃饺子,立春吃春饼,正月十五吃元宵。
  春饼最好吃,烙小面饼或蒸小面饼均可,薄薄的,又称薄饼,切葱丝蘸甜面酱炒菠菜粉丝,炒黄花木耳,炒豆芽蒜黄,摊鸡蛋切丝,切酱肉成丝,切小肚成丝,食时各样都夹一点,放在饼上合在一起,卷而食之,顿生奇效,其鲜,其美,可天下没有第二种自制食品能超过它,堪称食之王。
  春节男女老幼都休息,一起放假,不过了初五不准动刀动剪,不准倒土,为的是让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彻底休息几天,多么人道!
  春节有许多地方可去,妇女吃完饭,看花灯,看烟火,可以集体群游,散步叫走百病,过桥叫走桥,取度厄运之意;竞相到正阳门洞里去摸门钉,门钉有妇女乳房的形象,摸了门钉宜生大胖小子。人们白天可以到琉璃厂去赶厂甸。可以骑驴到白云观或者大钟寺去赶庙会。可以到雍和宫去看打鬼。走累了,可以摔一个心里美大萝卜吃,叫做咬看,取去春困的意思。一举一动,一投足一举手,都那么有讲究有说词,情、趣、美俱收其中。
  作于1997年9月
  
  【思考】
  舒乙,老舍之子。这父子俩的文章,你更喜欢谁的?他们描述的过年的热闹,我们今天已经消失或者淡薄了?我们今天的过年,有哪些以前没有的热闹呢?
其他文献
在甘肃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赵俊提出应当在甘肃农村改革初中阶段的教育模式,将普通职业教育培训纳入农村义务教育范畴,实施在初中阶段教育“3+1”模式,即3年普通初中教育加1年职业教育,促进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框架内的升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中小学生手机日益普及“机不离手”得心病    目前中小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人数不断增长,这在方便家长与学生联系的同时,也出现了新问题。一些学生用手机
期刊
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妍斗奇,令人目不睱接,随意采撷几朵,与同学们一起慢慢品读。    春日  [宋]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具有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    村居  [清]高 鼎
期刊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轻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
期刊
金缕农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诗为中唐一首流行歌词,作者已不可考。乍看此诗,含义如此单纯。可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竟能在当时流行并传之后世,至今人们耳熟能详,它的魅力何在?  从诗歌表达的意思来看,单纯却隽永,耐人寻味。金缕衣乃华丽贵重之物,谁人不爱?作者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那便是“少年时”啊。
期刊
将进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
期刊
“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这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同时文章的选材、布局、详略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又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而考场作文大都要求立意自定,可见写作文立好意是十分重要的,能否找准角度、巧找角度,以独特的眼光审视作文命题者提供的题目和材料,确立出一个准确、有新意的主题,是一个考生面对相对自由、广阔的空间时,整体素质的最集中体现。下面
期刊
塞下曲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在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导读    唐代诗人,喜写边塞诗,这类诗篇,最能体现大唐盛世积极进取的时你精神。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夏历五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可是在祁连山由,只有皑皑的白雪,这是一个非常人所能想象的冰冷的世界。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折杨柳》是乐府
期刊
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山和很多云。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所以尽管走了一天,可我一点也不累。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但是我还没
期刊
同学少年 指点江山   漳州人说起八卦楼,就好比杭州人提起雷峰塔,无人不晓。八卦楼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原名威镇阁,因其八面开窗,气势恢弘,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像八卦,所以又叫八卦楼。  远眺八卦楼,就像一只破土而出的巨大的春笋,矗立在奔腾不息的九龙江畔。在与堤坝齐高的基石上,是八角形三层塔楼,总高度约五十米。沿着八卦楼基座拾级而上,整洁的台阶中间是雕工精美、栩栩如生的龙凤石刻。四周的护廊雕刻着漳州著
期刊
春天的故事  难忘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