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美?美 ,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一种属性。 与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屬性一样 ,具有客观性、可知性。 美的突出特点 ,就是能引动人们潜意识中已存在的 (与美共鸣、共振的 )情感 ,引出人的愉悦、惬意、幸福等“心情”。所以,美也是人类对某种事物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由人类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以及人类身心对某一事物的一种愉悦的感受。我想美是一种内涵,一种品位,一种气质,更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位哲人说:“世间如果没有美,便没有生命;如果人类不能发现美,感知美,那生命的意义便失去了大半”。因此,打造课堂之美,赋予课堂丰富的内涵和高级的品位,提升课堂的修养和境界,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知美,并在美的熏陶中愉悦地获取知识,提升修养。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美之人物”,即“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都应当和谐发展的人,他们具备“三德”:真、善、美。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种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由此,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始终遵循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及“美”的规律来构建课堂教学,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自然是“水到渠成”。
课堂教学要富于“自然美”。叶朗在《美学原理》中指出,“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美学家宗白华说过,这个审美意象,“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顾名思义,课堂的“自然美”就是让学生作为审美主体,能够与课堂环境,与教学情境实现契合,达成“灵境”,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培养情趣。而这样的课堂就是一个生态、生动而又和谐的课堂。如果我们把课堂比喻为一个生态系统,那么教师的学识、人格、情操、教学方法和手段,乃至于一言一行就是阳光、雨露、空气、土壤和养料,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在灵动的课堂氛围中中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吸收着甘甜的雨露和丰富的养料,自由茁壮的成长。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自然美”的本质,即“人与自然的契合”,并以此为指导来构建课堂。课堂上,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感受到教师的语言美、形态美、人格美、学识美,教师以简洁明了、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自然亲切、大方得体的着装仪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宽广的见闻和渊博的学识,充分展现课堂之美,在潜移默化中真正的实现学生与课堂的契合,在灵动的氛围中愉悦地吸收知识的营养,领会知识的魅力,增强学习的动力。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所言,“一种愉快的动人的外在的和谐,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要彰显“社会美”。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作为单个的社会个体,他更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受各种社会关系比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属关系等等以及相关联的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制约,而这一影响对于学生知识的增长、“三观”的养成却又至关重要。因此,课堂教学的构建和实施,如果能够彰显“社会美”,传播正能量,那么,我们的教育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课堂教学要展现艺术美。什么是艺术?《庄子·天地》篇:“能有所艺者,技也。”科林伍德说:“是一种生产性的制作活动”。也有人认为,艺术品是一种精神产品。而叶朗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美,是一种审美意象。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就在于它在观众面前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审美感兴)。他在《美学原理》中指出,“艺术是多层面的复合体。除了审美的层面(审美本体),还有知识的层面,技术的层面,物质载体的层面等”“艺术品的结构可分为材料层、形式层、意蕴层”。结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比喻为一门艺术,教师的每一堂课就是一个艺术品。而要让这种艺术和艺术品能够产生美感,让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在愉悦的审美体验中学习文化知识,提升审美情趣,达成教育效果,就必须是自己的课堂展现艺术美。第一,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多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学、心理学 、社会学和美学等方面的素养。教师只有对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做到了精、熟、透,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能做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教师才能用理论知识说服学生,教育学生,使理论焕发出应有的生命。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运用自己扎实的知识储备自如的回应现实生活,解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第二,从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熟练掌握教材,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视频、课件、音乐、诗歌、典故、绘画(漫画)、语音等第一手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为打造艺术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教师要熟练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以此为载体跨越时空和学科的界限,创造色彩缤纷、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让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真正感受到课堂的美。第四,教师要提升课堂的意蕴和境界。课堂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在教师营造的高超的艺术美的氛围中,渗透真、善、美的教育,在亲身体验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
总而言之,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如果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以课堂美学为指导,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如雨露甘霖,润物无声。
武汉外国语学校 陈敬焕
江夏区教研室 陈秋桂
课堂教学要富于“自然美”。叶朗在《美学原理》中指出,“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美学家宗白华说过,这个审美意象,“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顾名思义,课堂的“自然美”就是让学生作为审美主体,能够与课堂环境,与教学情境实现契合,达成“灵境”,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培养情趣。而这样的课堂就是一个生态、生动而又和谐的课堂。如果我们把课堂比喻为一个生态系统,那么教师的学识、人格、情操、教学方法和手段,乃至于一言一行就是阳光、雨露、空气、土壤和养料,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在灵动的课堂氛围中中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吸收着甘甜的雨露和丰富的养料,自由茁壮的成长。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自然美”的本质,即“人与自然的契合”,并以此为指导来构建课堂。课堂上,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感受到教师的语言美、形态美、人格美、学识美,教师以简洁明了、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自然亲切、大方得体的着装仪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宽广的见闻和渊博的学识,充分展现课堂之美,在潜移默化中真正的实现学生与课堂的契合,在灵动的氛围中愉悦地吸收知识的营养,领会知识的魅力,增强学习的动力。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所言,“一种愉快的动人的外在的和谐,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要彰显“社会美”。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作为单个的社会个体,他更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受各种社会关系比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属关系等等以及相关联的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制约,而这一影响对于学生知识的增长、“三观”的养成却又至关重要。因此,课堂教学的构建和实施,如果能够彰显“社会美”,传播正能量,那么,我们的教育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课堂教学要展现艺术美。什么是艺术?《庄子·天地》篇:“能有所艺者,技也。”科林伍德说:“是一种生产性的制作活动”。也有人认为,艺术品是一种精神产品。而叶朗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美,是一种审美意象。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就在于它在观众面前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审美感兴)。他在《美学原理》中指出,“艺术是多层面的复合体。除了审美的层面(审美本体),还有知识的层面,技术的层面,物质载体的层面等”“艺术品的结构可分为材料层、形式层、意蕴层”。结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比喻为一门艺术,教师的每一堂课就是一个艺术品。而要让这种艺术和艺术品能够产生美感,让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在愉悦的审美体验中学习文化知识,提升审美情趣,达成教育效果,就必须是自己的课堂展现艺术美。第一,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多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学、心理学 、社会学和美学等方面的素养。教师只有对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做到了精、熟、透,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能做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教师才能用理论知识说服学生,教育学生,使理论焕发出应有的生命。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运用自己扎实的知识储备自如的回应现实生活,解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第二,从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熟练掌握教材,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视频、课件、音乐、诗歌、典故、绘画(漫画)、语音等第一手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为打造艺术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教师要熟练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以此为载体跨越时空和学科的界限,创造色彩缤纷、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让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真正感受到课堂的美。第四,教师要提升课堂的意蕴和境界。课堂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在教师营造的高超的艺术美的氛围中,渗透真、善、美的教育,在亲身体验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
总而言之,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如果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以课堂美学为指导,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如雨露甘霖,润物无声。
武汉外国语学校 陈敬焕
江夏区教研室 陈秋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