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狂热是靠不住的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v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在东海和南海的领土主权争议,国内公众中关于海权的声音高涨起来,这对于作为历史悠久的大陆国家的人民而言,是一件重新睁眼看世界的好事。但在近现代国家兴衰的历史上,海权的历史也有可悲失败的一面,值得重温。
  一般来说,历史上美国并不以盛产战略思想家为特色,除了唯一的例外:马汉。马汉因其狂热的海权思想闻名于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作为列强之一走上世界舞台时的战略理念代表,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位具有全球影响的美国战略家。
  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马汉的思想可以用两句话形容:海军至上,海权至上。即对于崛起的新兴强国而言,决定其保护和拓展自身利益的最佳手段,就是发展强大的全球进攻性海军,在当时是放弃以巡洋舰为核心的防御性舰队,建设以战列舰为核心的海上决胜力量,以此拥有和确保己方利用和支配海洋的权力,并限制与中和任何潜在对手利用及支配海洋的权力,海权就是制海权。
  马汉的思想是一种以海洋地理为核心的战略和国家政策思维,其背景是美国已经成为全球头号工业与经济强国,迫切需要一种制定全球性对外政策的理论工具。
  在马汉学说问世之后,对之最狂热的学生并非当时的头号海军强国不列颠帝国,也不是其祖国美国。对马汉最狂热膜拜的弟子有两个:一个是威廉皇帝治下的德意志第二帝国,一个是刚在甲午之役中打败中国的日本帝国。这两国当时均是雄心万丈的新崛起的地区强国,正在踌躇满志地展望在新世界权力棋盘上的远大前程,因此,马汉的理论无疑给了他们指路明灯。
  史载第二帝国的威廉皇帝本人就是马汉最狂热的信徒之一,他曾下令把马汉的著作印发至帝国海军每一位军官的手里,作为军官们的标准读物。当时的其他德国领导人也将马汉誉为“海上力量的付印传播者”和帝国战略的“新哥白尼”。正是在这一狂热的引导之下,第二帝国开始了两个政策:一是在海外追求殖民地,其实是挑战“不列颠治下的和平”,试图重构全球权力;二是与此配合,开始大力加入无畏舰竞赛,也即是当时最前沿的海军军备竞赛。
  日本初步验证其第一波现代化的成果,成功跻身列强是由于两场海战为主的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905年的日俄战争。而作为岛国的日本对海权有格外的敏感,因此,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战略家和政治家都立志效仿英伦,一意在国家政策方面追随海权的步伐,除大力发展现代海军力量之外,在其对外扩张政策中也毫不犹豫地运用新获得的强大海权。
  然而,吊诡的是,历史的实际演进却令人扼腕。第二帝国的海军和海外政策使英德战略敌意上升到不可化解的零和程度,在大战略上也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法、俄的协约,三国协约最初的目的尚在于遏制,而德国对此采取的反制政策是建立自身的同盟予以反击,如此,楚河汉界的欧洲阵营形成了。最后,经历五年血战,德国不仅皇冠落地,普鲁士崛起到第二帝国所赢得的战略成果也在屈辱性的《凡尔赛和约》中丧失殆尽。
  在日本的例子里,人们则可以看到另一个海权政策的教训。日俄战争中日本取得战胜俄国在远东的海军力量后,固然获得了在西太平洋的海上优势,但这一优势带来了两重战略性的后果:其一,决定性地鼓励了日本在远东追求扩张的侵略性政策;其二,使日本帝国海军直接面临与方兴未艾的美国海军战略对峙的局面。这两个后果在大约20年中发展下去,最后就是发起对中国及亚洲的野蛮侵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从这些简单的叙述,可见海权至上的思想,作为国家战略的学说有其致命的局限性,因为决定国际局势与权力格局的不仅是海上力量的强弱,更取决于一国基本的国际观,以及对外政策意图。如果国家仅靠运用武力追求零和的国际目标,则必然引发外部的反制与系统反应。特别是,对于新崛起的地区力量而言,抛开对现有秩序的参与,试图用海权塑造有利于自身的新格局,挑战秩序主导者,则其海权的发达反可能危害国家根本利益与目标。这是对历史的大战略考察可获得的教训之一。
其他文献
田文昌认为,现在高官案背后的因素太多,不是法律问题本身能解决的。  7月3日,《南都周刊》記者在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的办公室里对田文昌进行了专访。  窗外不远处是央视的总部大楼,当晚,受新闻频道《新闻1 1》的邀请,田文昌还要去点评“萧山五青年案”。  书柜上方,摆着一幅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会赠送的书法作品,上书“正义之师”。  不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上却有一篇文章把田文昌列为“中国四大腐败
必须承认,我是抱着哆哆嗦嗦的心情来到这片土地上的。  这一惊一乍的感觉,从下飞机开始,就占据了我的内心,以至于我在黑车司机上前搭讪时,是拖着箱子连滚带爬地远离他。黑灯瞎火中,我带着惊恐的眼神回望时,不确定他是不是也被我吓到了。  有一点值得表扬的是,三亚机场的公交车确实非常方便,而且廉价。从机场到市内的价格只要4元钱,这比大多数城市都要厚道。我递上5元钱,却没见售票员找钱。考虑到记者的职业精神,我
严格意义上来说,把主人公井之头五郎称为“美食家”对他是一种侮辱。印象中,美食家是那种在时尚杂志开设有个人美食专栏,出过一两本油腔滑调谈论吃喝的书,打扮精致,品位“高尚”,把吃东西当作是艺术创作的一类人。但井之头显然不是这样。他只是一个杂货店的老板,穿着廉价西装,探访各类有着奇异要求的顾客,在工作之余随意进入街边小店,用美食来填充胃部以及脑部,心满意足之后推门走向下一份工作。简单点概括,他不是美食家
2013年9月9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城大)新学年正式开课六天后,中文系的陈学然老师给“中国文化要义”课的同学群发了一封邮件,主题是关于“普通话讲解环节”的通知,并说明“有时间、有需要、有兴趣的同学欢迎自由出席”。  然而一个月后,10月12日出版的《苹果日报》对该事件的报道,引发了香港传媒及舆论场上的一场争斗,为“反本港大学内地化”这一运动添了新的注脚。  就在这次风波爆发的前几天,10月8
中国建筑界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事实。2月28日凌晨,当普利兹克建筑奖官网发布王澍获奖的消息时,不少建筑师猜测这是一次操作失误,或是黑客入侵。  王澍的太太陆文宇接到求证电话时也很难相信这是真的,在此之前,她没有得到任何相关的信息,而王澍本人正在美国,还在睡梦之中。  当晚的这条消息随即被认定为网络谣言,直到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稍后证实了信息的真实性—年仅49岁的中国
以现实经验代入剧情  事实上,《西雅图夜未眠》编导诺拉?艾芙隆逝世的消息,在各大门户网站娱乐版头条上呆了不到半天时间,就迅速被演艺界前辈陈强以及黄宗洛去世的消息挤到了屏幕的角落。这是一个信息急速更替的时代,也是一个大众惯于遗忘的时代,太多喜悦的悲伤的事情蜂拥而至,繁杂的情绪干扰使得人们的泪腺逐渐丧失功能,内心趋于麻木,正所谓来得快去得快,何况是如此一个听起来模糊如新的外国人名。  在这样一个过眼云
2011年12月22日上午,广东佛山市黄岐镇广佛国际五金城一期27座S3号店铺,卷闸门紧闭,了无声息。  这间五金城27座唯一空着的店铺,两个多月前的租客,还是来自山东冠县的四口之家:丈夫王持昌,妻子曲菲菲,7岁的儿子王硕和2岁的女儿王悦。他们在这里开着一个叫“瑞鑫轴承”的店铺,从2003年4月到2011年11月,他们在这里住了8年。  2011年10月13日,在这个下雨天的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车
10月15日,香港政府宣布,香港奇妙电视和香港电视娱乐两家获得由政府新颁发的免费电视牌照,而此前一直高调行事的香港电视主席王维基则空手而归。  在过去4年里,年已五旬的香港“电讯魔童”王维基做了一回电视梦——他卖掉自己经营多年的电讯主业,高调投身电视,对获发免费电视牌照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却最终败北。  失意的王维基没有料到的是,两天后当他出席母校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个论坛时,竟有逾三千名学生到场向他
1996年,第一部《碟中谍》横空出世时,炫目的场面和层出不穷的惊险动作震撼了全球。之后,《碟中谍》先后于2000年、2006年推出续集,大有取代老牌间碟《007》系列之势。但《碟中谍3》推出时,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该片不仅没有获得多少好评,票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汤姆·克鲁斯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未能再吸引任何制片人、导演和他一起冒这个险,而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汤姆·克鲁斯一再耍帅感到厌烦。  未死心
“这会令几十年来健康政策的成效付之东流。”威利特(Walter Willett)在容纳了200多人的哈佛公共卫生学院会堂说。他是这里的营养和流行病带头学者,而研讨会的主题,则是声讨一项有关体重和死亡风险的新研究。在威利特看来,这篇发表在2013年1月的《美国医学会志》(JAMA)上的报告,实在错得离谱。  报告出自弗莱格(Katherine Flegal),她是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一名流行病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