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农村师资严重地成了教育均衡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只有努力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培养一支专业扎实、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创新教师队伍,才能又快又稳地推进新课改全面发展,达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如何加强农村小学、尤其是村小教学点教师的培训,培训哪些内容,如何培训等,我们建构了“小班化、参与式”:案例引领+知识讲座或“知识讲座+案例引领+研讨”等模式,成效较显著。
【关键词】建构;课程资源;培训形式;成效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选取优势资源的学校。优势资源的产生除了客观因素外,师资资源仍是重中之重,农村师资严重地成了教育均衡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教育的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学校教师,只有努力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培养一支专业扎实、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创新教师队伍,才能又快又稳地推进新课改全面发展。因为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从这个角度来看,提升农村学校教师基本素质,其意义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现在农村教师已进入老年化阶段,观念严重滞后,课堂教学技能陈旧,导致生源严重流失。如何加强对农村小学、尤其是村小教学点教师的培训成了一大问题,培训哪些内容,如何培训等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近三年来我校根据全县农村小学办学条件与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打破墨守成规、死搬硬套的培训,创造性地举办了第一轮(三年)“祁门县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课堂技能提升培训”。经过培训实践检验,已显培训效果,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在省市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现就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小学教师培训谈点粗浅的看法。
1 充分调研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培训需求,准确定位培训目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010年春季开学,我们重点调研了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和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培训需求,调研采取座谈会与问卷形式进行,设计了《祁门县小学中老年基础知识和新课程能力提升培训调研提纲暨构建有效参与式培训问题征求单》、《祁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调查问卷》。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梳理出有效的建议和要求。
1.1 客观因素制约着村小教师难以实现“终身学习”。现在培训种类虽然很多,如远程培训、短期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观摩学习等,但对村小教师而言仍是“春风难度玉门关”。因为村小教学点大多是一人一校或几人一校,由于经费问题,95%以上村小教学点没有开通网络,85%中心校也仅有几台办公电脑,远程培训形同虚设,上网学习大多数教师都是找同事或自己的子女上网挂,只为完成24学时任务;教师不能走出去培训学习,一走学校就关门;校本研修也仅停留表面上,如同萝卜炖萝卜的味道。
1.2 小学中老年教师的素质与观念制约着自身发展。这批教师大多数是民师转正的,接受正规师范教育的凤毛麟角,基础知识的底子相对薄弱;几十年一直在农村教学,教学技能偏低;又加上知识老化,年龄偏大,很难接受新观念,也很少主动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
根据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这些实际情况,我校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利用暑期把这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着重在基础知识与课堂技能两方面培训——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课堂技能提升培训。
2 根据教师需求,精心谋划培训课程资源
以往培训的课程通常是由培训者预设好的,培训者决定培训的内容、形式、进度等,出现曲高和寡现象,教师抵触情绪重,培训效果差,如何有效设计培训课程资源呢?
2.1 采取由下到上的形式,集思广益设计课程资源。
我们从调研座谈会与问题单中梳理出教师想要培训的内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设计培训课程资源,采取了由下到上的课程设计思路。并要求我校每位教师都参与课程资源设计,然后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培训课程资源。
2.2 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完善培训课程资源。
邀请部分校长、教导任与骨干教师等不同层面的教师对培训课程资源提出整改意见或提出见解,要求他们本着农村小学教师培训需求出发,力求做到培训课程切合农村小学中老教师的需要。
2.3 召开授课教师备课会,让授课教师明白每一个课程设计的意图与所达到的培训效果。
三年培训中遴选了县内一线骨干教师31位担任授课教师,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都是学员身边的优秀骨干教师,缩短了授课教师与参训者的距离感,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程资源设计是否科学、实用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成功与否。培训课程资源还要考虑可持续性延伸,我们采取动态方式设计,在知识建构上力求达到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2010年设计了《汉语拼音有效教学与技巧》、《小学语文识字阅读教学与经典案例分析》、《小学低年级运算教学与经典案例》、《低年级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培训养》等15门课,共计58课时;2011年设计了《观课议课的内涵与有效操作》、《教师如何挖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资源报务课堂教学》等12门课,40个学时;2012年设计了《教育的坚持与守望——为了山区的孩子同在蓝天下成长》《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思维训练与方法指导》《复式班教师如何有效备课》《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学习内容与方法》等16门课程,40课时。
课程设计紧扣住小学低年级课程(1—3年级)、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分析、课堂教学技能的改变与提升,贴近小学中老年教师的实际需求。
3 建构有效培训模式:小班化、参与式:案例引领+知识讲座或“知识讲座+案例引领+研讨”等模式
每年参加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课堂技能提升培训的人数300左右,传统的培训模式是授课教师在上面夸夸其谈,下面是二三百教师座在一起,出现“说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纷纷叫好,干起来没有门道,回头看有些胡闹”的培训现象。我们采取的是“小班化(50人一个班)、参与式”的模式。每年举行两期,每期同时开三个班,人手一册学习《参与录》,记录每天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反思心得。在培训过程我们不断吸取参训学员提出的建议,逐步完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2010年安排了每期8 天集中培训,每天3—4个专题培训,每天下午安排一节示范课,建构“案例引领+知识讲座”的模式;2011、2012年安排了每期6天集中培训,建构了“知识讲座+案例引领+研讨”的模式,积极倡导多元、交流、分享、包容、合作的培训、让独特视角与新颖观点的火花相碰,让教师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分享与交流中提升”。 另外,我们还借助《师训简报》、《祁门师训网》把培训者一些有价值的培训反思、培训感悟、培训收获一一刊登出来,让参训教师拥有成就感,分享收获的喜悦,从另一种形式上也提高了参训教师的积极性。三年培训中出了6期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课堂技能提升培训专刊。
4 管理促效果,培训显成效
面对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这个群体的培训,我们提高了服务态度,加强人文管理,抓实培训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班有专门的班主任负责,关心参训教师的身体、茶水供应、清理教室卫生,上下午实名签到,学员参与录的审阅等工作;班主任还要跟班听课,及时总结,搜集学员的反馈信息,及时整理出学员优秀的培训心得或体会,按时出刊《师训简报》。真诚服务态度打动学员,学员们更加自觉学习。同时班主任还要组织学员围绕培训主题展开讨论、交流,就授课教师所讲的理论或所举的案例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似曾相似的感觉谈出了自己的感悟,心灵上产生了共鸣,搞高了培训效度。
通过三年的参训教师的心得体会、培训反思、培训总结、交流发言、《参与录》和后期的“送课到校”的培训等这些,见证了农村小学教师成长的足迹:
①树立新课改意识,转变教学理念。
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决定正确的行动。2010、2012年两次小学语文、数学《课标》解读,参训教师知道了小学低年级的各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理解和把握了《课标》中关键词,如语文《课标》中“诵读”与“阅读”、“读读写写”与“读读背背”的区别,教与学要达到什么程度,教师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
②提高了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了教师课堂上的困惑和疑难问题。
如程静芬老师的《汉语拼音有效教学与技巧》,首先纠正了老教师的错误发音,讲解了发音技巧,教会了难以读准的拼音,其次讲解了拼音教学要根据学生认知心理,要有教学方法,要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深受广大教师欢迎。胡育林老师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与经典案例分析》,运用独特的理论框架,构建讲座内容,用自己的经典案例讲解认图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掌握好图形教学的基本策略,给教师们指出了一条有效教学方法等等。
③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提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授课教师一个共同的心声,就是新课改下的教学,不在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教法,注重学法,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师生参与过程。如曾勤老师的《教师如何挖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资源服务教学》和谢彩云老师的《教师如何挖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资源服务教学》,即要让学生走近文本又要让学生走出文本,方法的指导尤其重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认识等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④教学案例典型,生动,能起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的作用。案例都是来自授课教师自己亲身经历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教师能看得到、摸得到、用得到,教师能活学活用到日常教学之中去。如汪国女老师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学习内容与方法》、康琰琰老师的《如何有效运用农远资源服务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等讲座,生动的教学案例引起教师的反思与感悟。
⑤精彩生动的示范课,多角度地展示了复式教学模式。选取了一批有自己特色复式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给学员上示范课,授课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制作了教具,注意课堂教学动静搭配、学科搭配、时间搭配,多方位多角度展复式班教学模式。
由于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培训定位准确,建构了有效的培训模式和有效的培训内容,通过三年培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技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显示了我们大胆创新培训模式和创新培训内容所取得了成绩,为提高我县农村小学师资水平寻找到了培训突破口。在省市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先后有芜湖师范学校,萧县教师进修学校、绩溪教师进修学校等来校交流学习。
【关键词】建构;课程资源;培训形式;成效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选取优势资源的学校。优势资源的产生除了客观因素外,师资资源仍是重中之重,农村师资严重地成了教育均衡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教育的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学校教师,只有努力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培养一支专业扎实、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创新教师队伍,才能又快又稳地推进新课改全面发展。因为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从这个角度来看,提升农村学校教师基本素质,其意义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现在农村教师已进入老年化阶段,观念严重滞后,课堂教学技能陈旧,导致生源严重流失。如何加强对农村小学、尤其是村小教学点教师的培训成了一大问题,培训哪些内容,如何培训等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近三年来我校根据全县农村小学办学条件与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打破墨守成规、死搬硬套的培训,创造性地举办了第一轮(三年)“祁门县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课堂技能提升培训”。经过培训实践检验,已显培训效果,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在省市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现就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小学教师培训谈点粗浅的看法。
1 充分调研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培训需求,准确定位培训目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010年春季开学,我们重点调研了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和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培训需求,调研采取座谈会与问卷形式进行,设计了《祁门县小学中老年基础知识和新课程能力提升培训调研提纲暨构建有效参与式培训问题征求单》、《祁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调查问卷》。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梳理出有效的建议和要求。
1.1 客观因素制约着村小教师难以实现“终身学习”。现在培训种类虽然很多,如远程培训、短期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观摩学习等,但对村小教师而言仍是“春风难度玉门关”。因为村小教学点大多是一人一校或几人一校,由于经费问题,95%以上村小教学点没有开通网络,85%中心校也仅有几台办公电脑,远程培训形同虚设,上网学习大多数教师都是找同事或自己的子女上网挂,只为完成24学时任务;教师不能走出去培训学习,一走学校就关门;校本研修也仅停留表面上,如同萝卜炖萝卜的味道。
1.2 小学中老年教师的素质与观念制约着自身发展。这批教师大多数是民师转正的,接受正规师范教育的凤毛麟角,基础知识的底子相对薄弱;几十年一直在农村教学,教学技能偏低;又加上知识老化,年龄偏大,很难接受新观念,也很少主动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
根据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这些实际情况,我校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利用暑期把这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着重在基础知识与课堂技能两方面培训——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课堂技能提升培训。
2 根据教师需求,精心谋划培训课程资源
以往培训的课程通常是由培训者预设好的,培训者决定培训的内容、形式、进度等,出现曲高和寡现象,教师抵触情绪重,培训效果差,如何有效设计培训课程资源呢?
2.1 采取由下到上的形式,集思广益设计课程资源。
我们从调研座谈会与问题单中梳理出教师想要培训的内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设计培训课程资源,采取了由下到上的课程设计思路。并要求我校每位教师都参与课程资源设计,然后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筛选出最有价值的培训课程资源。
2.2 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完善培训课程资源。
邀请部分校长、教导任与骨干教师等不同层面的教师对培训课程资源提出整改意见或提出见解,要求他们本着农村小学教师培训需求出发,力求做到培训课程切合农村小学中老教师的需要。
2.3 召开授课教师备课会,让授课教师明白每一个课程设计的意图与所达到的培训效果。
三年培训中遴选了县内一线骨干教师31位担任授课教师,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都是学员身边的优秀骨干教师,缩短了授课教师与参训者的距离感,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程资源设计是否科学、实用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成功与否。培训课程资源还要考虑可持续性延伸,我们采取动态方式设计,在知识建构上力求达到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2010年设计了《汉语拼音有效教学与技巧》、《小学语文识字阅读教学与经典案例分析》、《小学低年级运算教学与经典案例》、《低年级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培训养》等15门课,共计58课时;2011年设计了《观课议课的内涵与有效操作》、《教师如何挖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资源报务课堂教学》等12门课,40个学时;2012年设计了《教育的坚持与守望——为了山区的孩子同在蓝天下成长》《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思维训练与方法指导》《复式班教师如何有效备课》《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学习内容与方法》等16门课程,40课时。
课程设计紧扣住小学低年级课程(1—3年级)、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分析、课堂教学技能的改变与提升,贴近小学中老年教师的实际需求。
3 建构有效培训模式:小班化、参与式:案例引领+知识讲座或“知识讲座+案例引领+研讨”等模式
每年参加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课堂技能提升培训的人数300左右,传统的培训模式是授课教师在上面夸夸其谈,下面是二三百教师座在一起,出现“说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纷纷叫好,干起来没有门道,回头看有些胡闹”的培训现象。我们采取的是“小班化(50人一个班)、参与式”的模式。每年举行两期,每期同时开三个班,人手一册学习《参与录》,记录每天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反思心得。在培训过程我们不断吸取参训学员提出的建议,逐步完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2010年安排了每期8 天集中培训,每天3—4个专题培训,每天下午安排一节示范课,建构“案例引领+知识讲座”的模式;2011、2012年安排了每期6天集中培训,建构了“知识讲座+案例引领+研讨”的模式,积极倡导多元、交流、分享、包容、合作的培训、让独特视角与新颖观点的火花相碰,让教师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分享与交流中提升”。 另外,我们还借助《师训简报》、《祁门师训网》把培训者一些有价值的培训反思、培训感悟、培训收获一一刊登出来,让参训教师拥有成就感,分享收获的喜悦,从另一种形式上也提高了参训教师的积极性。三年培训中出了6期小学中老年教师基础知识暨新课程课堂技能提升培训专刊。
4 管理促效果,培训显成效
面对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这个群体的培训,我们提高了服务态度,加强人文管理,抓实培训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班有专门的班主任负责,关心参训教师的身体、茶水供应、清理教室卫生,上下午实名签到,学员参与录的审阅等工作;班主任还要跟班听课,及时总结,搜集学员的反馈信息,及时整理出学员优秀的培训心得或体会,按时出刊《师训简报》。真诚服务态度打动学员,学员们更加自觉学习。同时班主任还要组织学员围绕培训主题展开讨论、交流,就授课教师所讲的理论或所举的案例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似曾相似的感觉谈出了自己的感悟,心灵上产生了共鸣,搞高了培训效度。
通过三年的参训教师的心得体会、培训反思、培训总结、交流发言、《参与录》和后期的“送课到校”的培训等这些,见证了农村小学教师成长的足迹:
①树立新课改意识,转变教学理念。
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决定正确的行动。2010、2012年两次小学语文、数学《课标》解读,参训教师知道了小学低年级的各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理解和把握了《课标》中关键词,如语文《课标》中“诵读”与“阅读”、“读读写写”与“读读背背”的区别,教与学要达到什么程度,教师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
②提高了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了教师课堂上的困惑和疑难问题。
如程静芬老师的《汉语拼音有效教学与技巧》,首先纠正了老教师的错误发音,讲解了发音技巧,教会了难以读准的拼音,其次讲解了拼音教学要根据学生认知心理,要有教学方法,要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深受广大教师欢迎。胡育林老师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与经典案例分析》,运用独特的理论框架,构建讲座内容,用自己的经典案例讲解认图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掌握好图形教学的基本策略,给教师们指出了一条有效教学方法等等。
③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提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授课教师一个共同的心声,就是新课改下的教学,不在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教法,注重学法,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师生参与过程。如曾勤老师的《教师如何挖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资源服务教学》和谢彩云老师的《教师如何挖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资源服务教学》,即要让学生走近文本又要让学生走出文本,方法的指导尤其重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认识等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④教学案例典型,生动,能起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的作用。案例都是来自授课教师自己亲身经历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教师能看得到、摸得到、用得到,教师能活学活用到日常教学之中去。如汪国女老师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学习内容与方法》、康琰琰老师的《如何有效运用农远资源服务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等讲座,生动的教学案例引起教师的反思与感悟。
⑤精彩生动的示范课,多角度地展示了复式教学模式。选取了一批有自己特色复式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给学员上示范课,授课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制作了教具,注意课堂教学动静搭配、学科搭配、时间搭配,多方位多角度展复式班教学模式。
由于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培训定位准确,建构了有效的培训模式和有效的培训内容,通过三年培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技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显示了我们大胆创新培训模式和创新培训内容所取得了成绩,为提高我县农村小学师资水平寻找到了培训突破口。在省市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先后有芜湖师范学校,萧县教师进修学校、绩溪教师进修学校等来校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