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出现过一些总是聊不下去的天?同学们聚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时,是不是你一开口就把话题划上了句号?朋友们坐在一起说话时,你是否总能成为“冷场王”,不时为聊天现场注入一股寒流?如果以上答案均为“是”,那你必然就是擅长尬聊的“话题终结者”本人了!
可作为一名“话题终结者”,你大概没想到你会因为不会聊天走入怎样的境地——朋友变少、社交力下降、不受欢迎、默默无闻。即使这些你皆不在乎,那种和人无话可说的孤独却总是如影随形,时时袭击你的内心。
所以说,不会说话是“话题终结者”的一种病,得治!赶紧和我们一起提升自己的聊天值吧!
1症状:“话题终结者”的灾难对白
一开口就能把话题聊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作为“话题终结者”,你想必非常清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尴尬和无措。来看看尬聊君是如何在聊天的战场上把话题个个KO的吧!
我们要干吗
蒋于菲,13岁,来自湖南益阳
现场重现:认识新朋友时,我非常不会搭讪。因为我太不擅长找话题了,每次和别人聊天时对方都会觉得我像在查户口。一次,我新认识了一个外校的朋友,我觉得很无聊,就打电话给她。结果,这通电话“悲剧”了。
我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在干吗?”
“没干吗呀,你呢?”
“我也没干吗呀,所以问问你。”
“哦。”
“那是在干吗呢?”
“没干吗啊,那我们是要干吗?”
到最后,我俩都有些尴尬,只好一起默默地挂断电话。挂了电话后我觉得自己蠢到家了,为什么我每次和别人聊天都会聊不下去?!
被终结的可能性
罗成,14岁,来自广东深圳
现场重现:用我姐的话来说,我们聊天的思維方式根本不在同一个频道上。每次她对我说点什么时,我总能完美地错过她想得到的反馈。比如,她对我说她心情不好,我会本能地问:“那怎么办?”她告诉我她准备去学跳街舞,我答:“女孩子学什么街舞呀?”她最近迷上了某部韩剧,跟我分享剧情时,我直接怼她:“韩剧都是些没脑子的人看的,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姐姐的话题戛然而止,恨不得甩我一个白眼……
如果让姐姐来举例子,就我的“罪行”她简直可以说上三天三夜。只是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每次我开口之后她就不想接我的话了呢?
独角戏
蔡颂,15岁,来自湖南衡阳
现场重现:课间,戴文说起他参加演讲比赛的事,讲得唾沫横飞,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就是演讲比赛吗?好像谁没参加过似的!于是我强行插话:“你这算什么?我上次参加的演讲比赛才叫厉害呢……”只见戴文尴尬地笑了,同学们看向我的表情也有些让我摸不着头脑。
班里调座位,老师把一个新来的女生调到了我旁边。为了给我们的同桌情谊一个美好的开端,我主动搭话了:“你玩游戏吗?”新同桌摇头。“啊!那你平时玩什么?玩游戏多好啊,你不知道,前两天我和哥们一起研究了LOL的五大走位定律,还组队杀了一盘,甭提多带劲了。你要是会玩游戏多好,我可以带你玩啊……”可是,我说这么多,新同桌一脸茫然,好像丝毫不感兴趣。我想,班里大概又要多一个不愿和我闲聊的同学了。
2把脉:尬聊君是怎么把话题拽进死胡同的
自己是如何成为“话题终结者”的?这个难题让尬聊君们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对方谈兴正浓,为什么自己一开口就能触发沉默功能,让别人变得无话可说?
也许这个问题应该交给“话题终结者”们的尬聊对象来回答,他们最有发言权。
赵婷,15岁,来自湖南株洲
他们脑海中装了个闭环精灵
每次和身边的“话题终结者”聊天的时候,我都觉得非常难受。他们脑海中的话题储量极其有限,而且,无论你说什么话,他们都可以用“啊”“哦”“嗯”之类的回答让你分分钟聊不下去。另外,他们特别习惯于一问一答的聊天模式,这让人感觉把问题回答完之后就有些无话可说。这种把每一个明明可以开放的话题都变成闭环的聊天方式,轻易地切断了话题延伸的可能性。
任佳盈,14岁,来自四川成都
喜欢下结论或提出方案的思维
我观察过身边的“话题终结者”,发现他们并不是不会说话,只是他们的聊天方式真的不靠谱。很多时候,我提出某个问题并不是要得到解决办法,而是希望对方聆听我当下的感受。我说“今天下午好累”,期待的回答并不是“那怎么办”或“休息一下吧”,而是“干吗去了”或“为什么呢”,这样我才好详细地把下午的经历说给你听啊。
但是“话题终结者”们脑海中固有的思维方式是:一听到别人提出问题或表达观点就立刻积极地为别人寻找解决办法,却不知道这样一来就把别人想说的话全都堵住了。
宋海,14岁,来自湖南岳阳
宇宙围着谁转
我遭遇过让话题聊不下去的另一类“话题终结者”,他们总是习惯否定,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会本能地以“不是”“不对”来反驳。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也爱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别人身上。但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无论别人说什么,他们都要强行把话题引到自己的身上。把别人的主场变成自己的主场,其实只会在聊天场上沦为不受欢迎的“杠精”。久而久之,在他们把话题硬拽成自我主场的时候,大家都会心照不宣地不再接话了。
3诊断:想继续聊天?药不能停
—— 给“话题终结者”的四张处方
学会倾听,认清主场,忌自说自话
刘莉娜,14岁,来自湖南怀化
对于“话题终结者”来说,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尊重对方—— 学会倾听别人的话题与观点。一场令人有谈兴的聊天,绝不是你一个人的滔滔不绝。懂得聆听别人的感受,注意话题与对方的相关性,在说话的时候少做价值评价,多说事实,你的“话题终结者”重症就已经好了一半。 储备话题,治愈“话题枯竭症”
石琴御,13岁,来自江西九江
很多人在聊天时施展不开,其实症结就在于话题储备量不够。首先是脑海中的题材太少。知识量不够,对热点、身边事关注得不够很容易导致话题枯竭。所以,我们既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又要积极关注时下的新鲜事,还要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在聊天时就能独树一帜,引发别人的聊天兴趣。
其次是不够了解别人。聊天时,我们不仅要有自己的话题,还要了解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了解对方的喜好与关注的事物,在聊天时我们自然就有话说了。所以,在和别人交往时,我们要观察对方,找出情绪有共鸣的地方或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我们的聊天自然不会轻易“断片”了。
上堆下切,解开闭环魔咒
林沁瑶,14岁,来自湖南长沙
以前我也习惯用“闭环”模式聊天,经常和别人聊得无话可说。后来,我爸传授了我几个秘诀,这种状态才结束。他的秘诀是“上堆、下切、平移”法。“上堆”指把对方所说的话题进行总结、归纳;“下切”则是把话题细分,把一个大话题细分为无数个小话题;而“平移”是指开辟一个新的话题,探寻其他的可能性。
很多“话题终结者”都喜欢用上堆,所以很容易把话题拉进死胡同。事实上,真正流畅的聊天应该使用“组合拳”。想把话题聊下去,要少用上堆,多找对方话语中的关键词开启话题,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话到尽头或不大熟悉话题时,可以用上堆总结再平移到自己能聊的话题上。一般2到3个下切接1个上堆,上堆之后又可以紧接1个下切,一个话题聊完了就平移。这样一来,话题就源源不断了。
聊天是个技术活儿,要怎样才能切换尬聊模式、从“话题终结者”变身话题引导者?也许我们应该对症下药。以下是聊天值在线的话题达人开出的“聊天处方”。从他们的独门秘籍中,你肯定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良药”!
技能示范>>
A:周末在家干啥?
B:看书、做题呗,还追了几集剧。
× A:哦,挺好的(评价式上堆)。
√A:噢,我也做了几套卷子,我觉得上周五老师发的卷子好难,好几道题不会(下切感受)。对了,你追了什么剧(下切内容)?
B:就是上次才更新的……
A:我最近发现一家饭店的东西很好吃。
×B:哦。
√B:是吃什么的呀?(关键词开放式下切)
A:寿司。
接下来就可以聊寿司/其他美食/吃饭地点/吃饭时发生的尴尬事情了。
“故弄玄虚”,激活好奇之心
魏清,12岁,来自河北石家庄
为了避免冷场,我们需要用一些技巧来激发对方的聊兴。比如,同学问你:“这几天过得怎么样?”你如果回答“很好”,这个话題就被关闭了。开放式话题圈套是这样玩的:
同学:“这几天过得怎么样?”
你:“一言难尽啊!”
同学:“啊?发生什么事了?”
你:“太纠结了,你不会想知道的。”
这样一来,这个话题是不是变得令人感兴趣了?
很多人都很讨厌查户口一样的聊天方式,但如果你使用“冷读”技巧,就能把一些寻常的话题展开得更有吸引力。“冷读”指在对方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看透别人的心思,操作时使用陈述的语气猜测你想知道的答案。比如,你想知道新同学暑假有没有去国外游学,你如果直接问,别人回答完就没兴趣了。但如果你用陈述的语气“冷读”:“你暑假一定去游学了。”对方肯定会很好奇你为什么知道或为什么这样说,话题就自然而然地被打开了,不是吗?
结 语
会聊天也是一项技能。毋庸置疑,会聊天的同学在社交场合里通常更受欢迎,总是能交到更多朋友,赢得更多关注。当摆脱了“话题终结者”的尴尬,这一切也将属于你!
可作为一名“话题终结者”,你大概没想到你会因为不会聊天走入怎样的境地——朋友变少、社交力下降、不受欢迎、默默无闻。即使这些你皆不在乎,那种和人无话可说的孤独却总是如影随形,时时袭击你的内心。
所以说,不会说话是“话题终结者”的一种病,得治!赶紧和我们一起提升自己的聊天值吧!
1症状:“话题终结者”的灾难对白
一开口就能把话题聊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作为“话题终结者”,你想必非常清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尴尬和无措。来看看尬聊君是如何在聊天的战场上把话题个个KO的吧!
我们要干吗
蒋于菲,13岁,来自湖南益阳
现场重现:认识新朋友时,我非常不会搭讪。因为我太不擅长找话题了,每次和别人聊天时对方都会觉得我像在查户口。一次,我新认识了一个外校的朋友,我觉得很无聊,就打电话给她。结果,这通电话“悲剧”了。
我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在干吗?”
“没干吗呀,你呢?”
“我也没干吗呀,所以问问你。”
“哦。”
“那是在干吗呢?”
“没干吗啊,那我们是要干吗?”
到最后,我俩都有些尴尬,只好一起默默地挂断电话。挂了电话后我觉得自己蠢到家了,为什么我每次和别人聊天都会聊不下去?!
被终结的可能性
罗成,14岁,来自广东深圳
现场重现:用我姐的话来说,我们聊天的思維方式根本不在同一个频道上。每次她对我说点什么时,我总能完美地错过她想得到的反馈。比如,她对我说她心情不好,我会本能地问:“那怎么办?”她告诉我她准备去学跳街舞,我答:“女孩子学什么街舞呀?”她最近迷上了某部韩剧,跟我分享剧情时,我直接怼她:“韩剧都是些没脑子的人看的,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姐姐的话题戛然而止,恨不得甩我一个白眼……
如果让姐姐来举例子,就我的“罪行”她简直可以说上三天三夜。只是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每次我开口之后她就不想接我的话了呢?
独角戏
蔡颂,15岁,来自湖南衡阳
现场重现:课间,戴文说起他参加演讲比赛的事,讲得唾沫横飞,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就是演讲比赛吗?好像谁没参加过似的!于是我强行插话:“你这算什么?我上次参加的演讲比赛才叫厉害呢……”只见戴文尴尬地笑了,同学们看向我的表情也有些让我摸不着头脑。
班里调座位,老师把一个新来的女生调到了我旁边。为了给我们的同桌情谊一个美好的开端,我主动搭话了:“你玩游戏吗?”新同桌摇头。“啊!那你平时玩什么?玩游戏多好啊,你不知道,前两天我和哥们一起研究了LOL的五大走位定律,还组队杀了一盘,甭提多带劲了。你要是会玩游戏多好,我可以带你玩啊……”可是,我说这么多,新同桌一脸茫然,好像丝毫不感兴趣。我想,班里大概又要多一个不愿和我闲聊的同学了。
2把脉:尬聊君是怎么把话题拽进死胡同的
自己是如何成为“话题终结者”的?这个难题让尬聊君们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对方谈兴正浓,为什么自己一开口就能触发沉默功能,让别人变得无话可说?
也许这个问题应该交给“话题终结者”们的尬聊对象来回答,他们最有发言权。
赵婷,15岁,来自湖南株洲
他们脑海中装了个闭环精灵
每次和身边的“话题终结者”聊天的时候,我都觉得非常难受。他们脑海中的话题储量极其有限,而且,无论你说什么话,他们都可以用“啊”“哦”“嗯”之类的回答让你分分钟聊不下去。另外,他们特别习惯于一问一答的聊天模式,这让人感觉把问题回答完之后就有些无话可说。这种把每一个明明可以开放的话题都变成闭环的聊天方式,轻易地切断了话题延伸的可能性。
任佳盈,14岁,来自四川成都
喜欢下结论或提出方案的思维
我观察过身边的“话题终结者”,发现他们并不是不会说话,只是他们的聊天方式真的不靠谱。很多时候,我提出某个问题并不是要得到解决办法,而是希望对方聆听我当下的感受。我说“今天下午好累”,期待的回答并不是“那怎么办”或“休息一下吧”,而是“干吗去了”或“为什么呢”,这样我才好详细地把下午的经历说给你听啊。
但是“话题终结者”们脑海中固有的思维方式是:一听到别人提出问题或表达观点就立刻积极地为别人寻找解决办法,却不知道这样一来就把别人想说的话全都堵住了。
宋海,14岁,来自湖南岳阳
宇宙围着谁转
我遭遇过让话题聊不下去的另一类“话题终结者”,他们总是习惯否定,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会本能地以“不是”“不对”来反驳。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也爱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别人身上。但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无论别人说什么,他们都要强行把话题引到自己的身上。把别人的主场变成自己的主场,其实只会在聊天场上沦为不受欢迎的“杠精”。久而久之,在他们把话题硬拽成自我主场的时候,大家都会心照不宣地不再接话了。
3诊断:想继续聊天?药不能停
—— 给“话题终结者”的四张处方
学会倾听,认清主场,忌自说自话
刘莉娜,14岁,来自湖南怀化
对于“话题终结者”来说,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尊重对方—— 学会倾听别人的话题与观点。一场令人有谈兴的聊天,绝不是你一个人的滔滔不绝。懂得聆听别人的感受,注意话题与对方的相关性,在说话的时候少做价值评价,多说事实,你的“话题终结者”重症就已经好了一半。 储备话题,治愈“话题枯竭症”
石琴御,13岁,来自江西九江
很多人在聊天时施展不开,其实症结就在于话题储备量不够。首先是脑海中的题材太少。知识量不够,对热点、身边事关注得不够很容易导致话题枯竭。所以,我们既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又要积极关注时下的新鲜事,还要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在聊天时就能独树一帜,引发别人的聊天兴趣。
其次是不够了解别人。聊天时,我们不仅要有自己的话题,还要了解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了解对方的喜好与关注的事物,在聊天时我们自然就有话说了。所以,在和别人交往时,我们要观察对方,找出情绪有共鸣的地方或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我们的聊天自然不会轻易“断片”了。
上堆下切,解开闭环魔咒
林沁瑶,14岁,来自湖南长沙
以前我也习惯用“闭环”模式聊天,经常和别人聊得无话可说。后来,我爸传授了我几个秘诀,这种状态才结束。他的秘诀是“上堆、下切、平移”法。“上堆”指把对方所说的话题进行总结、归纳;“下切”则是把话题细分,把一个大话题细分为无数个小话题;而“平移”是指开辟一个新的话题,探寻其他的可能性。
很多“话题终结者”都喜欢用上堆,所以很容易把话题拉进死胡同。事实上,真正流畅的聊天应该使用“组合拳”。想把话题聊下去,要少用上堆,多找对方话语中的关键词开启话题,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话到尽头或不大熟悉话题时,可以用上堆总结再平移到自己能聊的话题上。一般2到3个下切接1个上堆,上堆之后又可以紧接1个下切,一个话题聊完了就平移。这样一来,话题就源源不断了。
聊天是个技术活儿,要怎样才能切换尬聊模式、从“话题终结者”变身话题引导者?也许我们应该对症下药。以下是聊天值在线的话题达人开出的“聊天处方”。从他们的独门秘籍中,你肯定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良药”!
技能示范>>
A:周末在家干啥?
B:看书、做题呗,还追了几集剧。
× A:哦,挺好的(评价式上堆)。
√A:噢,我也做了几套卷子,我觉得上周五老师发的卷子好难,好几道题不会(下切感受)。对了,你追了什么剧(下切内容)?
B:就是上次才更新的……
A:我最近发现一家饭店的东西很好吃。
×B:哦。
√B:是吃什么的呀?(关键词开放式下切)
A:寿司。
接下来就可以聊寿司/其他美食/吃饭地点/吃饭时发生的尴尬事情了。
“故弄玄虚”,激活好奇之心
魏清,12岁,来自河北石家庄
为了避免冷场,我们需要用一些技巧来激发对方的聊兴。比如,同学问你:“这几天过得怎么样?”你如果回答“很好”,这个话題就被关闭了。开放式话题圈套是这样玩的:
同学:“这几天过得怎么样?”
你:“一言难尽啊!”
同学:“啊?发生什么事了?”
你:“太纠结了,你不会想知道的。”
这样一来,这个话题是不是变得令人感兴趣了?
很多人都很讨厌查户口一样的聊天方式,但如果你使用“冷读”技巧,就能把一些寻常的话题展开得更有吸引力。“冷读”指在对方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看透别人的心思,操作时使用陈述的语气猜测你想知道的答案。比如,你想知道新同学暑假有没有去国外游学,你如果直接问,别人回答完就没兴趣了。但如果你用陈述的语气“冷读”:“你暑假一定去游学了。”对方肯定会很好奇你为什么知道或为什么这样说,话题就自然而然地被打开了,不是吗?
结 语
会聊天也是一项技能。毋庸置疑,会聊天的同学在社交场合里通常更受欢迎,总是能交到更多朋友,赢得更多关注。当摆脱了“话题终结者”的尴尬,这一切也将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