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米西亚?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f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西亚就是米西亚”
  嘉柏丽尔喜欢这样描述米西亚:“一位女性身上会有各种特质,而米西亚身上则是所有女性特质的总和。”她是许多艺术家的缪斯女神,宛如一只让人又爱又恨的黑豹。画家维亚尔、博纳尔、图卢兹一洛特雷克和雷诺阿都曾为她创作过肖像画。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也以她为原型,塑造了书中帮助俄罗斯芭蕾舞团走出困境的人物维尔迪兰夫人。“米西亚就是米西亚”,保罗·莫杭经常这么说。
  米西亚以敏锐的直觉,预见到眼前这位尚带羞怯的年轻棕发女子将在女装界掀起革命,她与香奈儿女士一见如故,开始了一段互相碰撞激荡,又同时互相提升的长久友谊。
  “生活必须多彩多姿”
  1919年12月,香奈儿女士深爱的卡柏男孩因车祸不幸去世,令她悲恸不已。为了帮她抚平伤痛,米西亚和她的丈夫荷西·马利亚·塞特陪香奈儿女士前往威尼斯旅行。
  处处闪耀着金色的威尼斯,让香奈儿女士领略到一种前所未见的绚丽。在威尼斯,米西亚不仅帮香奈儿走出昨日的悲伤,还助她建起未来的辉煌。
  通过米西亚的介绍,香奈儿女士结识了20世纪早期的多位重量级艺术家,如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尚·考克多、漫画家Sem、毕加索等。他们都在香奈儿女士的生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米西亚还介绍香奈儿女士认识了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负责人及灵魂人物——迪亚吉列夫,他是当时舞蹈界革命的代表人物,米西亚则是他的缪斯女神、经纪人兼好友。经由米西亚介绍,1924年香奈儿女士参与创作芭蕾舞剧《蓝色列车》,设计戏服。香奈儿女士由此进入现代文化艺术圈。
  威尼斯之旅后,香奈儿女士和米西亚之间的友谊更胜从前,最重要的是,她们拥有相同的理念:生活必须多彩多姿。
  “EAU CHANEL”
  1920年,一天,米西亚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她暗示香奈儿女士应该推出一款“香奈儿香水”。香奈儿女士响应她的主意,把这个“小小的想法”化为一个“伟大的传奇”。早在1919年7月,也就是N°5香水诞生前两年,米西亚就应好友的要求,以香奈儿的名义注册了“EAU CHANEL”(香奈儿之水)品牌。
  五幅创作于1921年的达达主义风格拼贴画,运用骰子及字母等象征元素和幸运符号,构成交织在一起的米西亚与香奈儿女士的名字,以及代表N°5香水精神的关键字:爱、永恒、印记、神秘……这些拼贴画的作者至今仍是一个谜。是某位先锋艺术家,还是香奈儿女士本人?抑或是身为钢琴家的米西亚与香奈儿女士共同在画板上留下的“四手联弹”之作?无论如何,这代表着二人深厚的友谊。
  香奈儿珍藏系列香水以非凡的嗅觉语言诠释香氛真谛,独一无二的特质截然不同于其他任何香水,不拘泥于任何时代,只与香奈儿的创作节奏保持一致,展现决不妥协的美学理念。每一款珍藏香水都散发出嘉柏丽尔·香奈儿独有的优雅气息,超越潮流,恒久弥香。
  香奈儿珍藏系列香水的第十五款作品“米西亚”,是香奈儿第四代调香师奥翻维耶·波巨为香奈儿创作的第一款香水,与香奈儿香水实验室共同打造,
  这就是米西亚
  早在20世纪90年代年代末,米西亚就成为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幕后英雄。从一开始在巴黎歌剧院登台,这些充满现代精神的演出就掀起了一场艺术革命。在画家毕加索、德劳内或者布拉克设计的舞台幕布前,舞者们踏着斯特拉文斯基或普罗科菲耶夫谱写的旋律,演绎编舞家尼金斯基设计的舞步。就在这座散发着往日气息的歌剧院,在这里的舞台上、在剧院的包厢中,奥利维耶·波巨描绘出“米西亚”的香气,唤回定格在过去的时光,带我们重新感受那些舞者与观众热情的心跳。
  想象当年俄罗斯芭蕾舞团在这里演出时,洋溢在巴黎歌剧院中的热烈气氛,珍珠项链发出的轻响和美丽的羽毛发饰与红唇的诱人气息交融在一起,乐师们为乐器调音,化好妆的舞者们在红丝绒幕布后等着上台……
  如果我们一定要将那些令人难忘的奇妙夜晚化为一款香调,那必是紫罗兰的芬芳——令人想起曾经的香粉以及每个时代的化妆品。奥利维耶·波巨将仅供香奈儿传奇香水使用的格拉斯五月玫瑰化为它的舞衣,然后加入温柔醉人的土耳其玫瑰,以及流露奢华格调的鸢尾花、东加豆和老挝安息香宛如皮草与天鹅绒般的细腻柔密,在肌肤上留下温柔香气。
  永恒的女性魅力、不可思议的魅力和昔日芭蕾舞剧的迷人魔力,都在颈间无尽旋转。轻嗅它的气息,仿佛米西亚本人翩然现身,哪怕只是一个瞬间。
其他文献
椅子很忙  关注美好生活,更关注那些创造美好的手艺人、艺术家、设计师。  微信订阅号:椅子很忙  新浪微博:椅子很忙YJIZ  FLORETTE几束花是由几个热爱花朵的建筑设计师和创意人所创办,目的简单,只是为了追寻和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体验,一个充满大自然的甜美和爱的生活体验。  花店位于北京一个老厂房改造的艺术园区,由一栋独立的旧红砖瓦房改造而成,被绿地花园包围。改造前,这里几乎是一片废墟。设计
期刊
“当我面对那些历经沧桑岁月凝聚昔日先人智慧、才能建造起来的家园——老房子, 时常眼睛是湿润的,祖先们竭尽全力将自己的住房营建得那样讲究,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如果我做不好, 我就太对不住这些先人。我明白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感,我正做着一件具有文化积累的工作。大地山川、自然风光有不变性,但人文环境是变迁的,古村落正在消逝,我想人们会欣赏它们、珍惜它们。”  ——李玉祥        李玉祥:1962年8月
期刊
A2Z画廊  A2Z ART GALLERY,由李子薇和Anthony创建。从巴黎起点,超越艺术与设计的边界,打造走向国际的平台  微信订阅号:A2zartgallery  新浪微博:@A2Z-ART-GALLERY  当我们说起70年代,第一个涌入脑海的印象是什么?筒子楼、样板戏、喇叭裤、邓丽君……当然还有改革开放带来的新生活。  在我接触的人当中,70年代的人的个性特征并不像80年代的人那么明
期刊
山林生活第一年,不会使用农耕工具。为了开荒种土豆,我硬是一锄头挥下去把腰扭了。后来发现双手最听话,于是挖坑也用手,播种也用手,除草更觉得双手最直接。然而我们的芳邻徐阿姨却不这么想,她心疼我的“削葱根”变得又黑又糙,或者说,她看不得我花了大把时间才干了一点儿活,而且没事就吆喝浑身痛,所以每到翻耕、播种、移栽这些关键时刻,徐阿姨就神仙般地飘进我家院子,脱衣服上阵手把手地教。  在徐阿姨的“自然农学院”
期刊
前天在博客“金融视界”中写了篇题为“企业获得无抵押担保贷款不是梦想”后,友人大君评论说“我们的银行实质上是当铺保险柜”,说的非常贴切。我想顺着大君的话,说说在银行业非常普遍流行的当铺现象。    银行是经营信用的特殊机构。因信用的产生和广泛应用才催生了银行。银行的根儿是扎在信用这块厚实的基础之上的。把信用作为产品来经营并获取利润是银行的本份。只有在经营过程中把信用作为背景,创造出并运用好银行的各类
期刊
对于美国人来说,70年代的开端一点儿也不美好。  沃尔特·克朗凯特在全美直播中说出的“这场战争我们打不赢,唯一的前途是和谈”言犹在耳,美军在越南制造的美莱村大屠杀刚刚被公之于世,射向马丁·路德·金与罗伯特·肯尼迪的子弹还嵌在人们心中,肯特州立大学的枪声和血泊就又挑起了民众的神经。  正如知乎网友徐汇龙所写:“那是个尴尬迷茫的时期,大批失望的人对美国抱着怀疑和自身开始颓废的态度,就像《出租车司机》中
期刊
这篇文章是关于Dior的,憋了大概两个月了。  Dior有很多故事:迪奥先生本人、他的花园;他对艺术的欣赏;还有各种Dior元素,那个已经是传奇的女性轮廓——14型,A型,BAR Jacket迪奥先生本人早逝,去世时才52岁,之后Dior品牌的掌门人都是当时服装设计界最有才华的设计师,从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到今天的拉夫·西蒙(RafSimons)。我还能讲什么?  我想尽
期刊
用简短的语言,回答对摄影的想法,用简单的影像,实践对摄影的想法,摄影对李子仁来说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吃饭、睡觉、拍照、呼吸,不需要特别切割,是一场自然而然的发生。
期刊
“对我来说蓝色是深刻的远大的,它代表着无数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由蓝色为起点来创造非常多样的变化。它拥有一种永恒的魅力,而这种魅力从未停止过启迪我和赋予我灵感。在这一季的Emporio Armani系列中我在对品牌DNA做了深入的研究的基础上,用一种近似于电力的色调探索了蓝色极具创新性的本质。”  1802年诺瓦利斯发表了未完成的《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恩》。海因里希在小说中穿山越岭,终于找到了蓝色花
期刊
50年代末60年代初充满活力的Soho艺术精神是设计师John Ray为dunhill2015秋冬系列设计的主题。他的灵感源自那些创意十足的伦敦艺术家,比如艺术家Guy Gormley,Cosmo MacDonald和Luke Waller,以及音乐家Gwilym Gold和Flaneur Otis,他们的身影更是出现在了本次的秀场中。他们本身并不是模特,但是他们的气质却更胜似模特本身,就像Jo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