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又好又快地建设特色型研究型大学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b356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以实际行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大学进行层次、类型划分的时代已然到来。在新的形势下,大学践行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合理定位,科学规划,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打造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北京化工大学的师生讨论和思考学校的发展战略,主要厘清了以下重要的问题:北京化工大学应当建设成为一所什么类型的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在国家乃至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应当居于什么位置?北京化工大学如何实现建设目标?
  
  一、把握国情,立足校情,建设特色型研究型大学
  
  现代大学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我国的大学,更是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大学战略计划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大学自身的情况,而且更要主动回应国家和民族的需求。中国共产党北京化工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的确立,综合考虑了国家需求、产业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因素,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继承学校历史、反映学校现状、把握学校未来的客观要求。
  1.建设研究型大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背景。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知识创新的核心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和源头位置。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资源。由于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建设质量和建设数量都有很高的要求。研究型大学越多的国家,创新能力越强,综合国力越强。统计表明,全球现有的20余个创新型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研究型大学,这些国家和地区共有420余所研究型大学进入世界大学500强。我国大陆地区仅有10余所大学进入全球大学200位至500位之间,我国的创新能力也因此排在全球的50名以外。所以,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仅仅有几所或者10余所研究型大学是不够的,必须建设一批研究型大学。
  2.建设特色型研究型大学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依靠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推动和实现上述转变,研究型大学责无旁贷。以化学工业为例,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化工领域参与技术创新的人员不到从业总人数的1%。研发力量的不足,导致我国多数化工企业目前主要开展产业链前端的研发和生产,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少。因此,化学工业产业的升级,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人才,需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技术研发的通力合作。可以说,化工产业升级的过程带给了行业特色型大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研究型大学要想办法了解产业的需求,培养一大批满足产业创新需求的高层次人才,要参与到企业的技术研发过程中去。
  3.建设研究型大学是立足学校校情作出的科学决策
  在高校办学自主权获得进一步落实的今天,大学的办学模式正在向多样化发展。大学的类型,大学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国家的战略需求和产业的发展趋势,而且还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情况。历史地看,北京化工大学是中共中央1960年就确认的全国重点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8年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50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为特色的办学目标,为建设研究型大学积淀了雄厚的历史基础与文化氛围。从现状分析,学校拥有以“大化工”为特色的优势学科,在化工行业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广泛的资源,在高素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几年来,学校共获得10余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建成7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以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科研基地,并有一批教师入选国家各类人才计划或获得国家教学名师称号。据统计,学校师均高水平科研论文长期稳居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前20位,师均科研经费稳居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前30位。因此,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战略是同师生的工作状态、职业生涯发展相统一的,是同学校的科研基础条件和历史积累相统一的。
  建设特色型研究型大学,必须正确理解特色型研究型大学的内涵。特色型研究型大学首先是研究型大学,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为中心。特色型研究型大学应当狠抓特色,在某几个学科领域形成优势,依靠优势学科形成核心竞争力。特色型研究型大学还应当是满足行业创新需求,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型大学。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特色型研究型大学应当作为重要的力量,应当为新型工业化建设输送高素质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提供技术创新服务。
  
  二、人才强校,开放办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研究型大学建设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一项质量工程。要建设一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特色型研究型大学,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目前,我们同研究型大学之间的主要差距,体现为办学成果,根源在人才队伍。我们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主要障碍,是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达不到研究型大学的水平。如果我们有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极高的教师队伍,那么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管理体制创新都将呈现出新的气象。建设研究型大学,必须贯彻落实人才强校的战略,建设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高地”。
  拥有高水平的大学教师队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教师队伍建设应当持之以恒地作为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大力度地引进学科带头人、集中力量培养选拔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等措施,建设一支能够胜任研究型大学建设任务的教师队伍。要在培养学术带头人的基础上培养有战略眼光的战略家,产生能够解决重大科研问题、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学术大师”和“领军人物”。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增强上岗政策导向和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考评机制,促进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以“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为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供全面保障。
  研究型大学建设应当不断研究、推进创新文化的建设。“人才高地”的建设,不仅要把人才吸引到大学来,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他们留住,使他们人尽其才。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学术与生活环境,使之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在教师队伍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帮助教师认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活动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发展前景。
  特色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应当贯彻落实开放办学的战略,坚持研究型大学是开放型大学的理念,坚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部分;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捕捉、追踪学科前沿,在国家、行业和区域需求与牵引下实现学科发展与服务国家的统一;在开放中寻求支持,在开放中做强做大,在开放中彰显学校特色与优势;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
  特色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应当培育创业精神,倡导强烈的危机意识。要破除依赖思想,确立自强意识;要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确立以重大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行业特色的大学应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和独特的方式追求机会和服务社会。
  特色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应当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寻求国际国内的合作与联合。要加强同国际研究机构、企业生产一线的合作,通过合作发现需求,通过需求促进创新。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校积极落实十七大报告的要求,紧密围绕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重大战略性课题,加强学科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想方设法创造引领性、前沿性和整体性的成果。学校努力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注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学校的发展积极融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为解决国家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瞄准需求,凝聚特色,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特色型研究型大学在国际国内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系统中参与竞争,主要依靠核心竞争力。特色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必须围绕学校的特色做文章,同时还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只有瞄准重大需求,凝聚学校的传统特色和优势资源,形成一系列重大成果,特色型研究型大学才能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并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将主抓两方面的重要工作来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以“211工程”三期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科整体结构。以“211工程”引导学科建设,构建国家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北京市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校内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的三层次学科建设体系,促进学科竞争和合作。通过学科建设,进一步巩固现有优势学科的学科竞争力,完善以“大化工”为特色的学科整体结构。
  第二,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试点建设为引导,提升学校直接服务社会的能力。经过谨慎的研究和讨论,学校统一了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思想。学校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顶层设计,注重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重大需求和行业共性问题,促进集成创新。将来判断优势学科平台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看这个平台是否产生了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关键共性技术、成套设备或者成套技术,是否形成了跨学科大团队,是否具备了承接大科学大工程研究项目的能力,是否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
  “211工程”三期建设与“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人才强校和开放兴校两大战略的过程。学校始终重视行业和产业的需求,把握国家重大需求。在学科建设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顶层设计中,学校认真分析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将纲要同学校的特色结合起来,在学科规划和平台建设中高度重视前瞻性。最近,为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要求,学校在常州科教城成立了先进材料研究院,这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创新需求的紧密结合,促进学校科技成果向产业领域的转化,提供了一个长效的高水平平台。
  今后几年,是特色型大学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调整期。“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的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特色型大学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完成,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办好人民真正满意的大学。学校将适应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新形势,顺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水平大学的新期待,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校内在的发展规律,坚持“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抓住“211工程”三期建设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契机,全面建设研究型大学,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系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
其他文献
“PLC编程与应用技术”作为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中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已成为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以往教学中,通常采用“理论+实验+实训”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传
香港地区的高校除了香港大学之外,大多数历史都算不上悠久,却能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心以独具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享誉世界,成为亚太区域的教育枢纽。2009年10月7日,由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等机构合办的“世界大学排名2009”揭晓,全球高校50强中,香港大学排名第24位,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35位,香港中文大学排名第46位。该排名以学术表现、雇主评价、学生及教授国际化程度、师生比例及论文引用情况等为评判指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飞速,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城市中聚集的人口越来越多,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各类安全隐患也不断增加。本文主要就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中增添了许多综合性功能区域,此类区域往往会聚集大量的人群。随着人数的增加,不仅经营场所的面积需要扩大,各类安全工作的难
温暖的春阳透过窗户洒进办公室,已过不惑之年的涂义斌翻开案头资料,又开始了一天紧张而舒畅的工作。10多年前,思达税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思达”)还是一家刚刚成立的事务所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首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了普通本科高校二级学院、独立设置高职学院和民办高校共同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局面。其中,民办高校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07年北京已有10所民办高校纳入全国高校统招体系,开展高等职业教育。  北京民办高校在发展高职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存在
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党的建设既有努力的探索,又有矛盾和困惑;既有深刻的思考,又有辛勤耕耘后的收获。这30年是努力奋斗的30年,是思考成熟的30年,更是成功迈进的30年。这30年
张雪,女,195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市第八次、九次、十次党代会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候补委员。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奥
党的十七大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就是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审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把学校的改革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全局中加以思考
当今时代,一切在变革之中,唯有变革不变.我国外语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革,如今正直面对外开放的前沿,直面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需要对外语教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