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残雪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可能因为我本来就不是“先锋”。先锋后面都有大部队的。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些先锋,他们的大部队到了九十年代或新世纪就都变成写实的作家了,包括他们自己也早就汇入了大部队,不再搞什么探索了。我一个人是另起炉灶的,理念和追求与那些先锋都不同,所以也沒几个人追随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以为我这种写作在文坛上几乎绝迹了,然而后来我通过仔细阅读,发现还是有几个同我类似的稀有“动物”,这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雪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可能因为我本来就不是“先锋”。先锋后面都有大部队的。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些先锋,他们的大部队到了九十年代或新世纪就都变成写实的作家了,包括他们自己也早就汇入了大部队,不再搞什么探索了。我一个人是另起炉灶的,理念和追求与那些先锋都不同,所以也沒几个人追随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以为我这种写作在文坛上几乎绝迹了,然而后来我通过仔细阅读,发现还是有几个同我类似的稀有“动物”,这就是作家张小波和梁小斌。前者的小说和后者的散文同我的创作属于一个领域。他们两人的作品我都写过评论。很遗憾的是他们没有继续创作下去。不过就他们现有的作品来说,这两位在文学史上也会有浓重的一笔。我们三人会是未来的文学的主流(还包括余华早期的几篇作品)。我坚信这一点。我对于“新实验文学”是这样定义的:它是一种有哲学底蕴的文学,以自我来做实验的活动就是这种文学活动。但此处的自我,并不是西方人观念中的自我。这个自我既不是纯精神的,也不是心理的。它是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相互交融,各自分裂,而又在连接中的矛盾的互动,一种异质的分裂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分裂的互动的矛盾。
其他文献
《统一》拓展阅读—— 每个白昼 都要落进黑夜沉沉, 像有那么一口井 锁住了光明。 必须坐在 黑洞洞井口的边沿, 要很有耐心 打捞着掉落下去的光明。 (陈光孚译) (选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作品精编》,宋兆霖等编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鉴赏空间 诗人聂鲁达在《统一》中,借写自然界中花草树木本质的同一性,推理出对立之中存在统一、繁多现象中能窥见单一本质的道理,表达了对
顾拜妮的小说有一些共同特征或说是“标签”:“剥洋葱”式的手法、隽永的意象、现实与回忆的交叉等等。在《天堂给你们,我只要现在》、《天下坑》、《白桦林》等小说中,都可以看到这些特点。当然,没有一个作者愿意承认自己是有“标签”的。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标签”就是风格,是具有高辨识度的个人化标志。 《金鱼》同样是“顾拜妮”式的,小说讲述的是叔叔的故事。王安忆也曾经写过《叔叔的故事》,那些决定着叔叔命运的
村上春树最新长篇小说《骑士团长杀人事件》日前在东京发售。《骑士团长杀人事件》是村上春树继《1Q84》后暌违7年再次推出的多卷本长篇小说,由日本新潮社出版。该书初版发行量原定为100万册(上下部各50万册),由于预售火爆在发行前夕增印30万册,其中第一部增加至70万册,第二部60万册,展现出相当高的市场期待。《騎士团长杀人事件》讲述了作为画家的“我”,和谜一样的绘画、谜一样的邻居相遇,此后随着骑士团
内容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红学”回归文学文本研究的思路有三种:传统方法、西方理论、传统与西方之间的摇摆。这三种思路分别存在文学工具化、非文学性批评、文学性理论原创等需要认真思考和仔细辨析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许也是中国当代文艺理念创新的问题。 关键词:当代“红学” 文学工具化 文学性 理论原创 十八世纪,《红楼梦》横空出世,其巨大冲击波绵延不绝,形成“红学”,红学有旧红学、新红学、当代红学
内容摘要:目的探索职业探索与翻译硕士职业使命感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工作自我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职业探索问卷、未来工作自我问卷和职业使命感问卷,对206名翻译硕士进行了调查。结果翻译硕士职业探索对其未来工作自我和职业使命感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未来工作自我对职业使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未来工作自我部分中介职业探索和职业使命感。结论 翻译硕士职业探索既可以直接影响其职业使命感,也可以通过未来工作
日本渡边淳一文学馆运营主体变更仪式日前在东京举行,中国青岛出版集团正式接手该馆。青岛出版集团董事长孟鸣飞在交接仪式上解读此番交易原委称,渡边淳一具有非凡的创作天赋和实力,其对当今社会的深刻独到剖析、对人性微妙透彻的把握,不仅打动日本读者,也吸引了中国读者。他称,不同文化需要交流和理解,更需要借鉴和包容。正是出于如此思考,促成了对渡边淳一文学馆的接手。渡边淳一生平著有50多部长篇小说,其作品在中国十
澳大利亚国宝级作家托马斯·基尼利日前携《辛德勒名单》现身上海思南读书会,与读者分享小说背后的故事。自1964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惠顿某处》以来,托马斯·基尼利共出版过30多部长篇,10余部纪实作品和4部剧本。他三度入围英语文学最高奖项——布克奖短名单,并于1982年凭借《辛德勒名单》折桂。《辛德勒名单》以纪实手法刻画了二次大战期间德国人奥斯卡·辛德勒冒着生命危险,倾注所有财力和智慧,营救数百位犹
张德明论诗,一方面强调“诗人与世界的对话”,另一面也强调“诗人要学会俯下身子,与卑微的事物平等对话。”“诗歌最大的德性是万物平等,彼此尊重,自由对话。”(张德明《论诗短札》)曾经有一段时间,对话的诗学被诗界呼吁的很多。平心而论,对话确实是探求写作可能性的一种最好范式,然而比较难的是,诗人如何在他的写作中来实现这一点。从本原意义上来说,诗人的写作本身即是與个体内心的一场对话,然而对这种内心进行反观,
有一阵子,“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广为流行,一时间,大家都把自己的生活放到了“远方”,至于眼前还有什么,反倒有点顾不上了。 读完刘汀的《黑白》,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句话。不过,要申明的是,小说并不是要应证它,毋宁是相反。《黑白》的故事布满“暧昧”的小陷阱:公交车夜班司机老洪的一生都和他的工作一样,按部就班,一步不错,这让他很满足,直到在夜班中遇到一个长得像柳岩的年轻女孩。女
日前在德语文学翻译家叶廷芳先生的八十寿辰庆祝活动上,海天出版社副社长刘明清,专程携带着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叶廷芳先生新书《西风故道》,应邀出席活动。该书系叶廷芳先生的随笔自选集,主要内容包括作者怀人和追溯自己一生治学之路的精彩篇章。叶廷芳于1936年出生在浙西一个偏僻的山村,1956年,他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西语系。从此,便开始了自己的德语学习和研究生涯。叶廷芳是最早把欧洲两位重要现代作家卡夫卡和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