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让生活充满色彩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onghong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像系列之二
  近日,我们有幸得到一组来自云志艺术馆的表现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盛况的照片。照片中所涉及的艺术形式之丰富,参与不同艺术形态的人员数量之巨大,让我们今日看来倍感惊讶。有些照片虽然拍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但斯时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程度也足以称得上是“百花齐放”。我们请到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一位年逾八十的老先生,以他的亲身经历,为读者朋友再现那个年代的文艺盛况。
  今看到孙女发来的一组照片,思绪万千,感慨良多。画面上那些年轻的面孔,今日大概与我有近似的年纪。借着这些相片,我仿佛回到了那些意气风发的年轻岁月,也依稀回想起当年我参加文艺活动的场景和故事,心中很不平静。凭着记忆,我写了以下文字,以示怀念。
  说起参加文艺活动,年轻时的我一定是积极分子,但算不上是骨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跑龙套”“打酱油”的。
  我自小腼腆,见生人都说不出话来。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学校经常排演话剧、歌剧,如《解放》《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有一次,老师让我演一个陕北的农民,台词只有一句简单的信天游。演出当天,出场前,我心怦怦跳,到了台上看到人山人海的观众就更是紧张。不过,我好歹算是说出了那句台词,没有丢丑。演出这事儿,有了第一次,就不再怕第二次、第三次了。
  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学校举办展览会,我的第一件作品就是一把自制的京胡。制作京胡,我只花了几分钱买了两根琴弦,其他的部件都是就地取材。做出来的京胡绝不算精致,但能拉得出声,而且在别人听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我的父亲本是村剧团的琴师,但晚年因疾病缠身,卧床不起,就再也没有拉胡琴了。1954年的春天,我堂兄从朝鲜战场回到即墨,住在当地医院疗养,我步行20余里路去医院看望哥哥。中午吃饭的时候,他给我两元钱叫我买点吃的,我没舍得买饭,而是急忙跑去县城买了一把二胡。回到家中,父親看到二胡便开心地笑了,他对了对弦,拉起了一些民间小调,如《小放牛》《孟姜女哭长城》等。二胡在父亲手中奏出的旋律真让人陶醉!我暗自下定决心,学好拉二胡。可惜的是,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父亲的琴声,也是最后一次。不久后,父亲便病逝了。
  父亲走后,只留我与母亲两人,生活更加拮据。母亲整日以泪洗面,我也心事重重。从此,二胡天天陪伴我,不管好听与否,总算还能缓解我的苦闷、忧愁。除了这把二胡,我家还有一支祖传的铜箫,时不时也会被我拿出来吹一吹,解闷就好。人常道:“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可见,学乐器并非易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乐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当时不会识谱,就凭耳音来拉、吹。之后,我又自学了笛子,对一些乐器都多少懂点,但都不成器。一直到了高中,我参加了学校的文工队,在老师和队友的帮助下,才取得了一些进步,也能参加合奏了。
  我们的文工队经常参加学校的文艺演出,有时还会参加县政府组织的演出。在“大跃进”的年代,学校经常会停课。每当停课,全校师生便会一起到村里抢收抢种,有时也会到修筑水库的工地参加劳动。路上,学校便会组织文工队的同学,在大队中间说快板,鼓舞士气,加速前进。等队伍走完,我们再向前跑着归队。根据新发生的好人好事,我们还会临时组织顺口溜,说唱给大家听。这一路往返几次,好累好累,但为了集体,没有一个同学掉队。
  到达目的地后,文工队马上开始布置任务。有采访的,有负责收集好人好事的,有负责演出的,我就是负责演出活报剧的。晚饭后,大批社员被召集到街中心看演出,常常要演到晚上十点多才收场。
  记得在那个年代,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我们文工队就根据这些实事组织演出活报剧。在剧中,我出演一位阔气的官员,处处讲派头,不厉行节约。活报剧的演出比较简单,不像真正的话剧那样讲究,灯光、音响也没多少要求,妆也只是简单化一下,衣着有些夸张,为了体现个性。活报剧内容短小精炼,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契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演出反响极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我们班还根据全国一片大好的形势,结合学校发生的具体变化,由我撰写诗词,别的同学谱曲,演出了一场小歌剧,同样受到了学校的表扬。现在想来,那时日子确实是丰富多彩的。
  现在,我已经退休20多年了,为了我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儿子还花了上千元给我买了一把好二胡。空闲时候,我还会拿出来拉一些老歌旧曲,遥想当年。在我看来,文艺活动的发展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群众精神文化丰富的标志。那换言之,新中国成立之后祖国的繁荣景象,在这些照片里面我们就能略知一二了。
  (编辑/王立群  助编/李潇雨)
其他文献
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在就地过年的号召下,牛年的春节,就这样变成了我们熟悉却又新鲜的模样。  这个年,很多人从异乡人变成家人。对在异乡拼搏的“打工人”而言,回乡,曾是过年最“隆重”的仪式,但这一次,他们在早已熟悉的城市,办年货、贴春联、度除夕、迎新春,深切体会着“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这个年,很多人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除夕夜的春晚,有多少父母在追问:刘德华明明在现场!当现代科技进一步缩
期刊
沈社良,54岁,陕西渭南人,山东宏盛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沈社良全家都在这家公司上班,一家五口住在企业分配给的公寓楼里。今年响应政府号召,他们不回家过年。  因疫情防控需要,为积极响应政府“就地过年”号召,我们一家五口决定今年过年不回老家了。不给国家添乱,在哪过年都是年。  我是陕西渭南人,今年54岁了。2010年,华盛橡胶集团招工,我经老乡介绍来到了宏盛橡胶科技,一干就是11年。2016年,我兒
期刊
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是迎新纳福、阖家团圆的日子。吃一顿年夜饭,拍一张全家福,已是不少家庭的必选项。但今年春节,受疫情影響,许多人选择了就地过年。  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地团聚;现实的距离,拉不开一家人心与心的凝聚。家人安好,他乡亦故乡。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文的四位摄影师采访了多个就地过年的劳动者,用幕布投影的方式,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与远方的家人隔空合影,拍摄下一张张别样的全家福。
期刊
陈百藏,菏泽鄄城县人。2021年春节是包括陈百藏在内的黄河滩区群众乔迁之后的第一個春节。对于陈百藏一家来说,这个春节特别之处,还在于他的二儿子今年过年没回家,响应国家号召,留在工作地北京过年。  购年货、贴福字、挂灯笼、蒸花糕……年关将近,“滩里人”都忙得不亦乐乎。我也不例外,这是我从位于黄河滩区的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迁入六合社区(三合村村台)后过的第一个春节。  以前,为了避免黄河水患,我们村家家
期刊
辛红亮,34岁,济南人,青年旅舍“2046”的经营者,是位外表“粗线条”,实则细心、有爱的“暖男”。2021年春节,为了响应疫情防控要求中“就地过年”的号召,他决定将自己的旅舍利用起来,给在济打工、上学的外地人提供过年的地方。  一切都得源于1月17号我发的那条朋友圈,但我着实没想到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更没想到自己一个简单的举动还会引发一连串的爱心连锁反应。  今年年初,我在新闻上看到河北等地疫
期刊
韩月明,24岁,辽宁辽阳人,济南市杂技团杂技演员。父母和爷爷奶奶都在辽宁老家过年,只有她一个留守在济南杂技团里过年。  大年二十九晚上7点半,辽宁卫视春晚开播,我准时打开手机视频软件开始看。这时候,在经七路西头的这栋五层的小楼里,除了门卫、值班人员,就只剩一个我了。当听到《如此排练》小品里的台词“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美丽的大辽阳”时,我的眼泪哗哗的。我真想家了。  说心里不难受,肯定是假的。谁不想回家
期刊
易胜冬,湖北武汉人,济南市商河县人民医院呼吸消化内科副主任。妻子李莉,山东德州人,济南市商河县人民医院小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为响应国家号召,今年,作为医护人员的夫妻二人选择坚守岗位,留在商河过年。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因为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饱含着无数中国人共同的情感体验。而今年,已经是我没回乡过年的第三年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我第一时间报名
期刊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如何“买得安心,吃得放心”成为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大事。邹平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副主任孙德江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农业农村工作第一线,以守护人们食品安全为初心。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孙德江针对部分农场、合作社中的农民年龄偏大,不太会用手机的情况,先后带领同事下沉到明集镇
期刊
两名“轿夫”抬着一根5米多长的竹竿,“县官”手捧大印坐在竹竿上,“轿”前有两名旗牌手,旗牌上分别写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字样。  春节期间,京杭大运河畔的枣庄市台儿庄古城热闹非凡,踩高跷、竹马、舞龙等社火巡游表演各具特色。来自峄城区坛山街道的民间艺人向游客表演“独杆轿”,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欢欢喜喜过大年。  “独杆轿”是当地民间秧歌、竹马、踩高跷、花船、舞龙舞狮等社火巡游
期刊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人们原本平静的工作和生活,很多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应对变化的需求。面对疫情影响下越发严峻的就业压力,提高个人生活事业的抗风险能力,发展一门副业似乎成为更理性的选择。身兼时尚健身教练与专业康复治疗师双重身份的王宁,就是典型的“斜杠青年”代表。  “我是个没有感情的Body Combat女教练”  康复治疗师?Les Mills Body Combat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