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宇用法辩正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几年,听了十多位教师讲授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大多是公开课、赛教课。对于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中的“如”字的理解和翻译,所有教师都讲解为:比喻词,译为“像”。整个句子是个省略句,前面省略了“月光”一词,补充完整应该是:“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师都会如此理解呢?原来《教师教学用书》就是如此翻译的,其“参考译文”中的相关文字是:“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可是,结合后文的“盖”字和语境,觉得这种理解和翻译很不恰当。
  “盖”者,“原来”也,连词,往往用在下文开头,揭示上文的实质或原因。该处后一分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原来是竹柏的影子”。联系整个句子,也就是说,“原来”不是“水中”“交横”的“藻、荇”,而是“竹柏的影子”;暗含的另外一层意思是,“庭下”“原来”是“月光”,而不是“空明”的“积水”。这句话整体表述的意思是:作者搭眼看去,错以为庭下的月光是“空明”的“积水”,竹柏的影子是“交横”的“藻、荇”;而并不是第一眼就看清楚了这是月光和竹柏的影子。与人教版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所选霍松林先生的文章对此分析得十分到位:“‘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積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按照这些老师的解析,将该句视为省略了本体的明喻修辞格,就意味着作者一开始就清楚感受到眼前是月光了。这就和“盖”字后面的文字形成了矛盾,显然不符合原文的基本意思。
  单纯从翻译的角度说,这里的“如”字,可以翻译成“像”“好像”等词语,甚至直接就泽如本字。究竟译成哪个词语更好?许多字词典关于“如”字的注释,都有“像”“好像”等词条。“好像”和“如”“像”等都可以当作比喻词运用,但它们又都不仅仅是比喻词,还有不是表达比喻,而是表达错觉等其它的用法和意义。比如《诗经·采葛》中的名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其中的“如”字就不能理解为比喻,“一日”和“三秋”之间不存在比喻相似点,表达的就是抒情主人公的一种心里感受——错觉。再来看霍松林先生的另一段话:“‘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且不管这里是不是真正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的说法表明,即便说是作者用了这个比喻,也是暗用,而没有直接运用比喻这个修辞格。因此,将“如”字理解为比喻修辞格的喻词,而将该句补充为省略了本体的明喻,是背离文本原意的。该句并没有省略成分,将该词译为表示错觉的“好像”“仿佛”等才比较恰当。
  这还不仅是背离了文本的文字翻译问题,更是化神奇为平淡——将文章写景的精妙之处消解殆尽了。这篇精短文章之所以成为名篇,原因之一就在于这段景物描写的富有特色。除以上引用的霍松林先生的赏析外,《教师教学用书》选的另一篇吴功正的《字唯期少意唯期多——读苏轼的一篇散文》的文章,赏析更加细致:“‘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先写了水色,继写水中诸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写了庭下诸景后,跳出这样一句:‘盖竹柏影也。’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制胜。作者初写庭下积水、水中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是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澜、节奏。而竹柏所以能投影庭下,作者不施一笔,这正是用墨高明、精妙之处。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了。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三分美景了。苏轼在此文中处处扣住个‘月’字写夜游,这是特点之一。他写月,不像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繁词竞采,而是轻点几笔,则境界全出。这是特点之二。苏轼写月夜景,不是明写,而是暗写,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清朗空明,这是特点之三。由于抓到了特点,整个描述就显得精约而传神了。”
  如此精妙的景物描写,究竟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霍松林先生认为“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实际上,作者在这里用的的确不是比喻,而是白描。单从句子结构的角度来说,对照明喻、暗喻、借喻任何一种修辞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它都不具备。作者只是“客观”地描写了自己对于外界景物的感知过程:由一出门的“真实”错觉,到感知明白外界景物的原本状态。上引两位专家的赏析文字,都细致地分析出了这个过程。之所以要对“客观”加引号,是因为作者一出门未必不知道眼前就是月光和树影,前文已明确交代了“月色入户”。也许作者心里本就明白眼前是月光和树影,却还要这样当作错觉来描写,正是为了达到直接运用比喻修辞所不能达到的“轻点几笔”而“境界全出”的精妙效果。看似着笔自然,实际上体现了作者独运的匠心。
  《教师教学用书》过去叫作《教学参考》,也即主要起参考作用,而不是绝对标准。我们教师应该努力独立钻研教材,而不是将“参考”视为圭臬。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参考”比“教师教学用书”的名称似乎更恰当些。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的根本目标在于激发阅读兴趣,进而构建更完善的语文学科思维。在完善阅读教学的探索中,师生应当紧密配合,增强在阅读课堂上的相互沟通与交流。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关键点就在于获取阅读信息,扩展语文学科思维并且培育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从现状来看,语文阅读课通常运用探究式阅读和个性化阅读两种方式。具体在运用时,教师还需要密切结合语文课堂的现状,选择最适合用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模式。  一、探究式语文阅读 
如何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本土的特色课程资源,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些是我们一线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笔者曾作过陇东本土文化资源课程价值研究、本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及实践研究等课题。本文是依据笔者进行的“陇东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教学实践,结合陇东本土文化研究性学习专题之一:《感受陇东道情皮影》教学案例,探究提出的开展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一、
前几天,我观摩了全省语文教学大比武。这次听课之前,我就特别关注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带着这个目的,我做了认真的记录。回来以后,我对这些老师在上课时的问题设计做了一些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感觉收获不少。  这次共听了三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有12位老师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对文本做了解读,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可谓有得有失。印象最深刻的是绍兴某中学老师执教的《赤壁赋》中的一个片断:
我国现代文学大师曹禺先生的戏剧作品,不仅是学生学习戏剧的典范之作,也是高中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优秀范本。曹禺剧本中精辟的台词、集中展示矛盾冲突的手法、鲜明的人物性格描写都是学生学写记叙文的绝佳范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曹禺戏剧创作技巧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学习记叙文写作需要具备的一些技巧。下面,笔者将以《雷雨》剧本为例,探讨其中可资学生学习的记叙文写作技巧和手法,以期对学生记叙文写作有所启示。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改革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认为是课程改革成败存亡的命脉,高效课堂理应成为我们一线教师应该追寻的目标。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要“战场”,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阵地,如何让短短的四十分钟高效优质,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主问题”的巧妙设置。  问题是开启思维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
笔者从教三十年来,愈来愈深切地感受到,光有优秀的教师抑或有优秀的学生,未必就能生成一堂精彩的好课。因为,一堂好课的生成应该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的。总的来说,除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知识,熟练驾驭课堂,激发学生情趣的能力外,还要有亲师、爱师、服师的学生的配合和交流。如何能让师生在课堂中饱含情感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首先,从教师这个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而言:丰富到位的感情须来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逐渐的由应试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体现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而语文作為初中教学中最基础的一门语言类学科,对于学生语言文字知识的积累、人格的塑造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应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明确任务,激发参与兴趣  在学习中,明确任务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因此,在初中的语文
源于美术创作手法的“写生”一词,其原义是指对实物的临摹,是直接面对对象而进行描绘的一种美术创作方法。在高中语文写作中,运用“写生”之笔,就是让学生回归自然,通过细心观察和用心感悟,用最真挚的情感进行创作的一种新思路。  在美术创作中,有一种直接以风景或者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方法叫做“写生”。在宋代范镇的《纪事》中有记载,汉州一个名为赵昌的人,他最善于画花,每天早晨在朝露下,常常“遶栏槛谛玩”,并手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更注重教的过程,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不容否认学习评价在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外,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学习评价在学生个体成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呢。  首先,评价要宽严并济。对学生的要求
《红楼梦》七十七回中,因抄检大观园,晴雯被逐。宝玉偷偷探望,和她互换了旧袄,晴雯还把她的两管手指甲剪给了他。后来晴雯夜里死了,宝玉第二日作了《芙蓉女儿诔》。晴雯只是贾府中一丫鬟,何至于让宝玉如此大动干戈?判词中的“多情公子空牵念”为我们揭示了谜底,深层剖析,源自于两人骨子里的“反叛性”。宝玉对晴雯的态度,笔者认为,不外乎“哄”“怜”“惜”这三个字。  一、千金难买佳人笑  提到晴雯,脑海中定会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