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情境设置探微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c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英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初步具备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扎实的英语基础。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求教师必须优化教学环境,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在课堂上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教,还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学,课堂效率和效果都至关重要,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就是要打造高效课堂。
  英语是一种语言、一种工具,其操作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境、氛围的设置,给学生创设英语空间,在整个英语环境中陶冶和感染学生,达到一种愉悦式教学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情境设置呢?首先,情境设置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归纳学习内容,诸如对某一个语法条文的剖析、某一组同义词的区分、某种场合下交际语言的应用等内容而设置的一个特定的氛围和环境,以期变抽象为形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过的几种情境设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把教学要点以讲故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最头疼的是讲解一些语法条文及部分同义词反义词辨析。往往是教师费了很大气力,学生也进行了大量的机械练习,但是学习效果欠佳且不易巩固。教师不妨尝试着把这些知识点用英语编成简单的小故事,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如:在向学生解释stop to do sth.和stop doing sth.的区别时,就可以编下面一则幽默故事,让学生认真听,并从中总结出这两个短语的区别:
  One day, a dog stole a piece of meat from a restaurant. Unfortunately, he was found by the owner, so the dog ran as fast as he could. He ran on and on, although he was not a little tired, he didn't dare to stop running. After he found that the owner didn't run after him, he stopped to have a rest. At this time he thought of this meat, but he found the meat was lost on the way. (一天,一只狗从饭店里偷出一块肉来,很不幸地被老板发现,于是狗发疯般地跑着。它跑啊跑啊,虽然累得跑不动了,但也不敢停下来。当它发现饭店老板没有再追赶它时,才敢停下来休息会儿,这时候它想起了那块冒着生命危险偷出来的肉,这才发现那块肉早已在路上跑丢了。)
  听完这个故事,学生开心地笑了,他们很容易地总结出了stop to do sth.和stop doing sth.的区别:stop to do sth.意为“停下(手中的事)去做其它的”,stop doing sth.意为“停止做(手中的事)”。幽默生动的故事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他们在听的时候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单词的。这样把知识点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可以使他们带着兴趣轻松主动地去吸收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地去被动接受,使知识要点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容易忘记。
  
  二、以“头脑风暴法”的提问方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
  
  这种以“头脑风暴法”提问的方式,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使学生感到问题的提出较为自然,回答也很随意,对话也容易进行。这种提问模式不是教师“为难”学生,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回答,目的是鼓励学生开口讲英语,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实现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如:在讲初中课本第三册中的一个语言现象“同源谓语和同源宾语”时,就可以采用这种“头脑风暴法”提问的方式为学生设置一个语言应用环境:
  “One day, I found a student sleeping in my class. Can you all guess what did I do when I saw the sleeping boy?”
  学生纷纷猜测:A: “You woke him up and then punished him.”
  B: “You asked him to answer some questions.”
  C: “Maybe you asked him to tell the whole class where the lesson was going.”
  …
  “No.”笔者回答道:“I just smiled at that time.”
  “Why?”学生们大为不解。
  笔者避而不答,反问:“Do you think I smiled a happy smile?”
  “Perhaps not.”一个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笔者又接着说道:“Of course not.”
  此时,有的学生开始动脑筋,努力思索找出原因,而有的则是瞪大眼睛想从笔者的表情上捕捉到一些信息。看着学生们好奇的眼神,笔者接着说:“I didn't wake him up then. I just smiled a bitter smile and let him dream his sweet dream. After class, I would have a talk with him and I was also just sorry for myself, for I couldn't make him interested in my English lesson.”
  听完描述,学生恍然大悟,通过以上对话很自然地引出了对“smile a bitter smile, dream a sweet dream”的理解。这种通过提问题的方式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调动他们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更进一步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自编自导英语课本剧,寓知识、能力于愉悦之中
  
  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学生讲英语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课文改编为课本剧。因为改写课文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故事性的课文可改编成小话剧;对话形式或剧本形式的课文可改写成故事;也可以改写故事或话剧的结尾或加上自己独创的结尾。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定的课前准备,课上采用导入法、情境创设法、自由会话法、表演法,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这种英语表演活动改变了原来枯燥沉闷的课堂模式,学生热情高、主动性强,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将学过的课文改编成剧本,并在班上分组上演,由学生担任评委,裁决哪一组表演得更加出色,并给予奖励与鼓励,这是一个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有效方法。
  如:在学《长城》一课时,笔者要求一组学生扮作外国游客来游览长城,他们对中国古老的长城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好奇,提出了很多问题。而另一组学生则扮作导游,为外国朋友担任向导,用英语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介绍中国长城的历史现状及作用。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口语,受益匪浅。
  四、采取“看图说话”模式,人为设置情境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看到一幅或几幅漫画或图画时,就想把你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就像刺激了你的语言表达欲望一样。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教师也要善于刺激他们的表达欲望,适当运用“看图说话”模式,使那些在课堂上学过的、沉淀在学生脑海中的大量英语单词、词组、句式、句型能够再现出来,重新编排为语言表达、描述服务。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过的英语知识活学活用,为交际所服务。
  总之,为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除了以上几种情境模式之外,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任务的需要和课型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既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可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对英语产生兴趣,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在以高考为中心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知识技能训练而忽视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影响的现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定为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将其列为五大课程目标之一。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情感态度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在高二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中情感态度状况”的问卷调查,问题涉及学生的兴趣、动
期刊
写作是一个由潜到显的过程,整个写作过程的“瓶颈”出现在思路确定之前,这是写作主体思想最为混沌的时期。唐代张怀瑾在《书断》中说:“尔其初之微也,盖因象以瞳昽,眇不知其变化,范围无体,应会无方”、“心不能授之于手,手不能受之于心,虽自已而可求,终杳茫而无获”,这说明在写作的混沌阶段,写作主体的思路是若明若暗、难以确定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写作过程是一个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的过程。内部言语指个人
期刊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写作训练相对薄弱、学生写作水平不高、惧怕写作的现象,学生听到写作就心烦,教师见到学生的习作就头痛。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主要存在无话可写、用汉语思维方式写作、语法错误百出等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习惯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学生才能提高对英语语言要素综合把握和运用的能力,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文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呢?笔者根
期刊
鲁迅尊师一向为人称道。在他一生诸多老师中,最为他尊敬的有三位,一是他的开蒙塾师寿境吾先生,一是他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一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为什么鲁迅对这三位老师特别尊敬呢?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鲁迅一直很敬重寿先生。他无论求学南京还是留学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乡便不忘去看望寿先生。1906年他奉母命从日本回乡完婚,仅在家乡停留了4天,也要去寿先生家坐一坐;1912年人京工作后仍与其保持
期刊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主要原因是他们对英语没有产生兴趣。因此,作为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妙利用情境教学    学生在入门阶段大多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热情,但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不少学生逐渐失去了兴趣和信心。究其原因,往往是教师教法枯燥呆板造成的。有些教师上课千篇一律,读单词、讲课文、抠语法,天天如此,不能调动学生学习
期刊
英语作为一种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其地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也非常关注学生是否能在高考中得到高分。但现在很多学生由于受英语高考考试制度的影响或不懂语言学习规律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只重视笔试而忽视口语,致使自己养成了不合乎英语规范的语音习惯,使英语学习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强化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英语水平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日益繁盛复杂,学校教育受到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影响,教育难度也逐步上升。在教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了一定数量差生的产生。在一般人心目中差生似乎是“朽木不可雕”,是所谓的双差生。但是我们作为教师,不可以放弃这些所谓的差生,不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应正确地对待、帮助他们,努力做好转化工作,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材。笔者在工作中做了以下努力:    一、分析差生
期刊
当前,英语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教学过程往往只有灌输,而缺乏交流。这种状况对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极为不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转变陈旧的观念,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那么,怎么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呢?    一、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科书,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    摆在我
期刊
2008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第37题,选择了时下国人热议和关心的有关考试与官员选用的话题,提供了中外兩组相关材料,以唐代科举制和西方文官制度为主要内容设置了四个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有三问设计的是比较问题,旨在考察对材料进行比较和概括理解,并运用材料信息和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考试后与同学的交谈中了解到,多数同学认为此题有一定难度,得分不理想,其关键的原因是对问题中比较项的角度不知如何去
期刊
音乐教育家哈农在钢琴艺术发展史上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他百年之后,其训练钢琴演奏技术的练习曲又成为手风琴演奏者训练演奏技术的教科书。  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哪一个时期的钢琴演奏家,无一不以哈农的练习曲来提高演奏水平,而当今成功的手风琴演奏家亦是以哈农的练习方法铺就了成功之路。分析他们训练中走过的道路,剖析其因素,其结果必然成为演奏者们进一步推动手风琴艺术发展的动力和指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