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DVD摄像机系列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_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课 何为剪辑
  
  面对越来越时髦的DV,许多新手总会感到无从下手。PINNACLE STUDIO系列软件是目前市面上在易用性和品质之间平衡得很好的剪辑软件。从这次开始,我们从零开始,教你用PINNACLE STUDIO 学剪辑。第一节课,轻海将带着大家,“穿过历史的海洋”统揽一下剪辑的全貌。
  
  1新兵预备役:基础知识串串烧
  
  对于DV剪辑而言,一般要分清拍摄的器材,格式,拍出来才能有针对性地编辑。
  如果你还不知DV为何物,如果还不知道怎么才能拍摄影像,又如果你手里有DV也懂拍摄,但不知道怎么将画面与他人分享,那么往下看,你一定能豁然开朗。
  
  DV:
  所谓DV,就是DIGITAL Video的缩写,中文是“数字视频”。一般我们把拍摄的影像分为“数字”与“模拟”两种格式。现在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DV都是数字格式,它的画质要比“模拟”的视频(大概是10年前风靡的格式了,古老原始)好很多,一会儿我们将说到的Hi8就是“模拟”格式。因此,如果你想弄个小电影或者家庭录像,直接选购一个DV最合适不过。
  
  火线卡:
  与DV相对应的是1394(俗称火线)卡,这是一个数据传输标准,被广泛应用到DV采集上。一般情况下,这种卡是直接插到电脑主板上的,然后通过1394数据线与DV机连接,这样就可以轻松采集画质非常好的DV图像了。
  
  DVD光盘摄像机:
  适合家用。买来可擦写的DVD光盘,拍摄时机器边拍边刻录,一张DVD刻满了,放到DVD机里就能看。一般家庭聚会,外出旅游,非常方便。
  
  微硬盘摄像机:
  这种摄像机使用一种体积非常小的硬盘作为存储介质,拍摄后不需采集,直接拷贝到电脑就能编辑。
  
  卡存储摄像机:
  另外,还有一些机型,也能提供比较不错的摄像功能。与微硬盘摄像机十分类似,区别是使用SD等常见记忆卡存储影像。
  
  小贴示:
  既然谈到素材的来源,我们常常会忽视诸如网络下载的短片,照片,或者电影大片的DVD,还有CD中的歌曲等等,但如果运用的好,它们都可以当做素材编辑进影片,而且很出效果。
  
  2上阵三部曲:采集,编辑,输出成片
  
  基本概念扫荡清楚了,是时候进入关键的剪辑阶段了。无论我们是抱着何种目的,要编辑视频短片,都离不开采集,编辑,输出成片这三步。就像一场战役一样,每个阶段都要打得漂亮,才能达到最终的“胜利之日”。要知道,在专业领域,这三步可是分别由不同的公司负责的。不过我们菜鸟不会也不必非赶上专业人士,充分使用PC里的软件就可以全程体验整个战役的乐趣了。
  不过,就是很多PC的软件也各有侧重,也许不能全程体验。当然,轻海我是不会乱推荐东西的,这次的STUDIO大学堂,不言自明就是一个五脏齐全的软件大解析。PINNACL STUDIO一旦打开,非常醒目的就把三大模块:采集,编辑,制作电影,罗列了出来。想用哪块就用哪块。
  不过先不要着急,我们必须先了解DV剪辑的一般工作流程,这样才不至于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3采集战:
  
  所谓采集,就是把你所有需要的素材,全部输入到电脑中去,为后面的工作做好准备。这就好像高考复习,我们在复习前,总要把所有的资料,包括参考书,作业本,课堂笔记等集中,按照科目和复习顺序分堆归拢好,然后按部就班的一科一科地开始学。
  DV带需要连接1394(火线),就像翻录录像带一样,把磁带录进电脑。
  而微硬盘与记忆卡,直接接一个USB的读卡器,复制,粘贴到电脑里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现在很流行的玩法:DVD素材剪辑。无论是我们用DVD摄像机拍摄的素材,还是外面买的DVD电影光盘,都可以通过软件的DVD导入功能,采集进电脑。
  当然,采集还有一层特殊的含义,就是如果我们全家出游拍了DV,回家想送给亲戚朋友们DVD光盘。这时是不需要“剪辑”的,可以直接把整盘DV带直接采集成DVD格式,然后刻出DVD盘来就可以了。
  
  4剪辑战:
  
  剪辑,是很多很多年以前,从电影发展过来的词汇。简单地说,自从有了电影,导演们就面临着一个把成捆的“胶片”编辑成故事的问题。想像我们家里拍的“乐凯”胶卷,拉直了,就是一个长条,里面好多小画框拍的景色,如果想把这些景色重新排顺序,那么必须要用剪刀把它们剪开,再拼啊摆啊的。这就是最开始的“剪开”和“编辑”简称“剪辑”。
  剪辑,是DV后期编辑的核心部分,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下面这些技术,也就是“润色”。
  
  MTV与背景音乐
  有些人常常问,为什么看有些朋友拍的DV感觉很粗糙,而有些朋友的就“跟放大片一样”。其实,除了拍摄的差别外,很多时候“粗糙”还与背景音乐有关。不知道你注意看过电视台里的MTV没有。其实仔细看,MTV大多数镜头都很空洞,没什么意思,但是在听着音乐,跟着节奏的情况下,就觉得很舒服,甚至会“喜欢到死”。其实,在制作DV短片时,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为片子加上一个背景的音乐,行话叫“垫音轨”。作用就是润色,烘托整个片子的感觉。同时,对剪辑的节奏控制也很有帮助。
  
  录制解说词
  我们经常看电视,对于许多新闻或者记录的节目,你总会听见一个人絮絮叨叨给你说许多事,但你就是看不见他的脸。这个人,俗称“旁白”,他的存在目的就是讲述一切该让观众知道的事情。当你需要讲解清楚一些事情的时候,尝试使用这种“录制旁白”的方法,会十分方便。
  
  上字幕的作用
  上字幕,无论对专业领域,还是家庭短片,都十分重要。我们生活在文字社会里,对于文字的敏感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各种感官刺激。当我们看到一系列画面时,很可能无法理解画面的意思。一旦画面上伴随着介绍性的文字,马上我们就能明白画面的意思。
  比如全家去旅游,在编辑拍回来的DV时,每到一个景点就出现字幕介绍一下当地的地名,那么无论谁看,都会明白这一路全家去了哪里,简单明了。
  
  模仿好莱坞:转场、特效
  话剧我们都看过,几乎所有的话剧都是由一个个小的故事段落组成的,每演完一个小段,剧场就会把灯全关掉。待灯光再次亮起时,新的故事就接踵而至了。
  同样道理,很多情况下,为了看着舒服,我们需要把DV短片分成许多小段,各个小段落之间就需要有转场或者各种视觉效果作为铺垫。而实际上,话剧舞台的黑灯,在视频上,就是叫做“黑场”。可以说这是最为稳定舒服的一种转场。
  
  5制作电影大决战: 家庭?娱乐?工作?
  
  对于一部影片来说,在剪辑结束后,还有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宣传和上映。而对于我们菜鸟来说,辛辛苦苦制作一部短片,也不能仅仅是躲在家里“孤芳自赏”,我们还必须要把自己的短片制作成各种适合观看的格式,与亲朋分享。
  
  不同用途:
  家庭用:外出旅游,全程记录,一般很少需要剪辑,直接刻盘最为适合。
  娱乐用:搞笑小短片归于此类。而转换成最时髦的PSP或iPod格式视频,随身携带非常拉风。
  工作用:出差需要记录的工作内容,比如需要记录考察路程,记录开会内容等。偏重记录工作的细节,拍摄时如可能,最好加上解说旁白(可自录,也可拍时就在念叨)。
  
  不同格式:
  DVD、VCD等光盘格式:便于复制,体积小巧邮递方便,而且观看非常方便,有个DVD机就能播放。
  wmv、rm、mov等网络格式:这种格式可以放到网络上,提供给全世界的网络用户下载观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适合宣传的途径。
  回吐到DV带:这是所有输出格式里画质最好的格式,基本上不会有画质的损失,留存时间也比较长。非常适合以记录工作为目的的人。
  
  说了这许多细碎的东西,有些朋友可能觉得多余,不过对于一些入门爱好者来说,这些东西整理一下放在一起,也许真的有所帮助。好了,课间休息,下节课我们再见。
其他文献
在纪录片培训班听课,应该是我上班四年来,收获最大的一段时间。大学读书的时候,我对DV产生兴趣,工作之后,马上买了一个,拍了一些东西。之后便停下来,因为想知道是否真的喜欢独立拍摄,也想知道自己对DV的兴趣,是否在几年之后,还能持续下来。后来,去年年底,我发现自己对电影,尤其是纪录片,越来越有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不是学生时代那样的对什么都是一阵子的喜欢了,而是对它,有一种持久的期望,严肃而理智的
期刊
在清华的一次讲座上,观看到了吴文光老师推出的一组DV作品,内容是讲中国的村民自治。村民自治的主题是社会上一直在关注的,但吴老师带来的这组作品却在形式上有了创新。他们从全国选出10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发给他们DV机,只教给他们一些基础的操作方法,然后让他们由着各自的想法去拍。在剪辑阶段,会有专业人员按照农民拍摄者的指示代劳操作,其余环节不对这些拍摄者进行干涉。我理解吴老师的意思,是探知中国的农民们到底
期刊
导演简历   沈晓闽  男,1972年生,福建漳州人  1994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美术设计专业  1997年分配在厦门电视台从事纪录片创作  200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2002年至2004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纪录片编导  独立纪录片导演    故事梗概  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上,798艺术区在北京的诞生和发展必将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798纪录片的拍摄从2002年10月开
期刊
今年初春的一天下午,我来到朝阳区草场地村就DV的话题采访吴文光,采访中获知他正在进行的“村民DV影像计划”,并且已经由村民拍摄工作室协助完成了10部片子。  采访结束回到家里已是晚上10点多钟了,我迫不及待地在客厅一角的电脑上一口气看完了所有的片子,随即我给吴文光发了封邮件,主题是“真正的DV”,我决定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国视DV”栏目中播出全部片子,征求他的意见。说实话,我被这些片子深深地感动了,
期刊
第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工作团队,在这里需要动物专家、摄影师、摄像师、剪辑师的密切配合。    4年过去了,用影像纪录野生动物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而我也从一个独立摄影师发展创立了太阳鸟影像工作室—一个专职从事自然历史题材拍摄的摄影工作团队。一群热爱野生动物摄影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乔轶伦—北京动物园科学顾问、张瑜,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硕士、张劲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学博士、肖诗白,广播学
期刊
一个入侵地球的外星人,一个出没于北海的古代怪兽,一个终日游荡的北京艺术青年,一个没落的科学家……因为一个惊天的秘密彼此有了联系。这是关于这部影片的简单介绍。彭磊说,其实就是个DV,就是现在都叫电影,所以我们的附标题也就这样写了,这不影响片子的好看程度。     《北海怪兽》情节    我们的主人公塔南是一个生活在北京的艺术青年,对艺术盲目热爱,对正常生活不屑一顾。整天无所事事地在街上游荡。    
期刊
DV是一种手段,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作为一个完美的理由,帮助人们关心社会、关注他人。在这个意义上面,DV同照相机没有本质的差别。  本次训练,我要求同学们走出自己的天地,用DV来关注和展示他人的生活状态。所选评的两部短片一部是剧情片,另一部是纪录片,都是在这个框架下的作品。值得说明的,在分析作品视听手法以及剧作等等方面的得失之外,也应当将作品反映出的社会价值引入评价体系。    相信在看过隋
期刊
魏娜和孟南蒂拍摄的纪录片使我想起了《带摄影机的人》,一个人带着摄影机努力记录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情,并希望从中寻找到价值。  无论是用DV还是照相机都会遇到同一个困惑:表面上,陌生的环境更能激发记录者的冲动,熟悉的景物蒙蔽了人们发现的眼睛;但事实上,熟人熟地深入的可能性和准确性要大得多。因此我一直主张同学们从身边的社区着手,不仅仅通过眼睛寻找造型,更要联系依靠心灵来发现被忽视的价值。  《四方理发店
期刊
以优异品质服务中国市场    《大众DV》杂志专访Avid公司亚太区市场总监 法比昂·瑞韦登(Fabien Raveton)    由Avid公司和《大众DV》杂志举办的“谁是真正的剪辑高手”有奖征稿活动圆满结束,本刊借此机会,就一些读者和消费者感兴趣的问题,对Avid公司亚太区市场总监法比昂·瑞韦登(Fabien Raveton)先生进行了专访。  《大众DV》:从2005年3月22日Avid宣
期刊
外形圆润  由于使用的是小尺寸的DVD光盘,所以DC40机身十分的小巧,而且根据DVD驱动器本身的圆形设计的机身后部十分的圆润,与那些棱角分明的机器相比,更加符合东方人的审美。    功能强劲  机身虽然小巧,功能却十分全面:符合杜比标准的立体声录制与DVD存储介质完美结合,使得您录制的声音更加得清晰;镜头旁边的闪光灯,与它400万像素的静态图片拍摄能力,使它同时是一台可拍摄大幅照片的数码相机;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