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环境中的雕塑功能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以唐陵艺术为参照,就如何使公共空间艺术的设计和环境雕塑的创作在我国城市空间中更好地发挥功能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公共艺术;环境雕塑;唐陵艺术
  
  唐代帝王陵墓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构成体,它主要运用夸张、寓意、象征的艺术手法,创造了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精神境界和极具东方神韵的艺术形态,以及魅力独特的雕刻艺术。虽然时代背景不同,创作目的也相去甚远,但在艺术构思、主题表现、气氛渲染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却依然对当代公共艺术的创造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首先,唐陵艺术是在华夏文脉的传承中创造的,它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趋向同当代国人是一脉相承,两者具有相同的审美情趣;其次,去除不同的目的,就其雕刻同环境的完美结合而言,对当代公共艺术的创造也仍具有深刻的启示;再次,魅力独具的雕刻艺术依然值得我们在创作环境雕塑时吸收和借鉴。因此,借助对唐陵艺术的分析和研究来拓展当代艺术创作思路,思考当代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将以唐陵艺术为参照,就如何使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和环境雕塑的创作在我国城市空间中更好的发挥功能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一、唐陵艺术与当代公共艺术的不同之处:
  封建帝王视陵墓建筑为活着的君王服务的宫廷建筑的倒影。“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他们要宣扬神圣的权威,标榜森严的等级,炫耀极度的奢华,陵墓及其艺术成为其地位、权力的象征和精神的外化载体,陵墓艺术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为帝王服务而存在的。由于唐陵的形制要严格地服从一定的程式和类型规范,如石刻的题材、数目、序列等都要遵循一套不可逾越的恒规,而受命设计制作的臣子、艺匠必须遵照主宰者的审美标尺在既定规范内施展才能,所以其艺术形态呈现为封闭型、承袭性的规范化。而当代公共艺术却是在社会开放、文化多元、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它从神化、神权、宗教势力走向了普通大众,回到了对人性本身的关怀,体现了社会公共舆论的开放性和参与性并接受社会的检阅、批评和享用,由此呈现出了开放型独创性的多元化艺术形态。它们的服务对象和艺术形态已完全不同。
  
  二、唐陵艺术的突出特点及对当代艺术的启示:
  1、“自然的人化”大地艺术——主题内容的合适表述方式
  “自然的人化”大地艺术是唐陵主体形式所采取的方法,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唐陵的重要特色是“因山为陵”,许多陵山都与人的形象非常相似,如昭陵(太宗李世民之陵)像一位斜倚的伟丈夫,四肢伸向远方与大地融为一体;乾陵(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陵)似一位睡美人浮现在大地之上;桥陵(睿宗李旦之陵)宏伟空旷,形如帝王摊开双袖渐渐消失在大地之中。这里将纯自然的巍峨山岭点化成了无比庄严壮阔的王陵,借人力所无法比拟的自然形势来抒发大唐盛世君主豪雄非凡的精神气宇,将人的精神融合在自然当中,加上石刻群的严格布局,用帝王的精神去强化了山的气势,即规定了这种大地艺术的属性,也反映出了唐人“天人合一”的观念。美学中曾指出“许多自然物正是在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的总体意义上,获得了人化的属性。这种自然对象,同样显示了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刘叔成等《美学原理》上海人们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页)这里的山通过自然的人化成为了帝王的象征。黑格尔曾指出象征的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意义就是一种观念或对象,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表现是一种感性存在或一种形象”。(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页)唐人找到了将其精神和观念获得外化的最佳方式。在当代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中同样要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将思想和内涵完美的外化为物态形式,“自然的人化”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当代公共艺术的开放性不但要求它的主题和内涵要与公众结合,而且在城市空间中展示其作用时还要使其外在形式与特殊的地域环境,自然环境发生关系,紧密结合,因此在公共空间中进行文化功能表述时,只有对公共艺术存活的环境背景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找到主题内容的最佳表述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具体的艺术创作有着明确的指向性。
  2、在雕塑与建筑环境同构中魅力独特的雕刻艺术
  雕塑艺术长久以来往往同建筑和环境结合共生,但建筑艺术不能表达具体的概念,而雕塑艺术却可以通过自身的“造型”处理,把外部空间环境所要表达的主题从一般概念上升到具体的思想。在唐陵艺术中,雕刻与建筑环境同样是共生存在的,而且石刻成为帝王灵魂观念,礼仪观念与审美观念的直接体现,具有使用场所的特定性和独特的审美性。
  ⑴ 使用场所的特定性
  处于地表的陵山、献殿、石刻等构成陵墓的共生体向世人夸示威烈。威猛的石虎,石狮是封建法权不可触犯的象征;神异的翼马,天鹿是封建君主龙种非凡的自我标榜;俯首屈膝的石马,石羊是天下万民供奉天子的化身;而文武侍臣则折射着君臣的宗法秩序观念。这里调动了一切可能的视觉形式因素造成了宏大,庄严,冷峻,威武的气势,使人们望而生畏,实现宣扬封建法权的目的。这些石刻是为陵墓的具体目的而创造的,具有使用场所的特定性。它的存在对主题的体现和氛围的营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在环境艺术的创造中,在明确把握环境场所主题定位的前提下,环境雕塑应具有创作的唯一性和使用场所的特定性。
  ⑵ 雕塑自身独特的审美性
  雕塑需依附于环境而存在,因此雕塑的创作须以分析环境的层次结构为基本出发点。在唐陵中,石刻为了强调造型的庄重感和整体效果而减弱了个体的生动性和个性,强调了轮廓的简洁概括求得在空旷原野中的远视效果以取得与山陵的和谐,同时石刻也在雄奇质朴的山势下辉映陵山,显得光彩夺目。在个体与主体的协调中也显出了石刻自身独特的审美性。具体表现在:①块体结构。在石刻中块体结构强化表现力是唐人的重要发展。这是出于表现本身的需要,它不仅增强了量感,而且隐含着一种不可遏制的涌动,体与线的融汇,使静止的形象涌动着生命的波涛,使冰冷的青石予以热血和生机,这正是大唐盛世的精神魄力和勃勃生机的表象。②线。线是唐陵雕刻中的重要形式特征。它的线总是把刚劲挺拔隐化在丰润流丽之中。几条弧线架构着雕刻的躯形,充实、丰满向外扩张。作为要与千仞山陵和无限空旷的原野相匹配的田野雕刻,此时它扩张的轮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③势。唐陵石刻的雄大气势还体现在其内在精神的充实大气,它的气度不是刻意的装扮,而是自然的流露。许多作品都达到了博达深沉的精神内涵与简洁单纯的外在形式的统一,使雕塑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性。在这里雕塑语言的创新和形式的表现是出于对主题表达的需要和与环境的和谐呼应而产生的,因此,石刻的存在意义和功能便自然的体现了出来。
  由此看来,雕塑在环境中的存在既有其主动的适应性,又有主动的表现性,而这一切都要以整体表现的和谐和对主题表达的需要为原则,雕塑只有在形式上与环境呼应或对比,在内涵上与特殊的背景保持同步性,那么它在空间环境中的存在才会显得自然而且其功能才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雕塑自身也才能在环境中显示出它诱人的丰姿。
  3、整体氛围对心理的把握、引导和对心灵的启示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不断扩大空间的成果。人类在选择环境创造时倾注了更多的情感因素,学会了用美的法则改造环境,使自然环境与人工技术相结合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审美需要。人是空间环境的主人,因此公共艺术要体现人在空间中的主人地位,注重人在空间中的审美感受。中国艺术很注重气氛对心理的引导,如佛教石窟中营造的神秘气氛,皇宫建筑中渲染的庄重肃穆感等。在唐陵艺术中则调动了一切可能的视觉形式因素创造出庄严、宏大、威武的状态,使拜谒者面对狞厉的石兽、静穆的文武侍臣和雄大的陵山时,将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转化成了心理过程的变化,清涤尘世的烦恼俗事,净化心灵,在感受气势的压抑时获得崇高感,在自觉卑微时实现封建法权宣扬的目的。唐人从拜谒者的心理感受出发进行了创造性的心理引导,虽然当代公共艺术早已回到了人本关怀,但是在设计和创作中也还应该以引导和塑造民众的精神和心灵启示为出发点,用独特的艺术方式感染并启示人的心灵。那么,如何营造主题气氛,发挥雕塑功能,引导观看者获得心灵启示呢?这要根据环境功能的需要——或肃穆、或庄严、或亲切、或诗情画意进行设计,从主题和功能表述的需要上实现总体气氛的营造和雕塑功能的发挥。当代公共艺术的成功典范,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台阶尽头是一片石砾,除一枯树外空无一物,于是那曾被日军蹂躏的死城便立即浮现在了观赏者眼前,四壁的雕塑和“石砾与枯树”共同完成了环境气氛的渲染,显示出了一种扣人心弦的悲剧美,雕塑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说,在创造环境美时,不仅要追求整体艺术的形象美,还要注重其内涵的有效表现,思考以何种最佳方式表达内涵,实现对心扉的把握也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从对唐陵艺术的浅析中得到几点对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和环境雕塑创作的启示:首先,对环境主题的明确定位是寻找最佳艺术表述方式的前提和基础;其次,从环境和主题表述需要出发进行雕塑创作才能体现其存在场所的特定性和审美的独特性;再次,注重对观赏者心扉的启迪,使环境雕塑实现其功能的充分发挥。这些启示只能对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起到开拓思路和抛砖引玉的作用,如何更加艺术地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实现雕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并充分体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并如何使雕塑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则需要公共艺术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马忠钦《雕塑 空间 公共艺术》学林出版社2004年
  刘铁军《陵墓雕塑》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
  程征《唐十八陵石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雷军良 西安美院雕塑系)
其他文献
[收稿日期]2007-05-08  [作者简介]苏建红(1979-),女,江西上饶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摘 要]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医药商业贿赂造成的,而形成医药商业贿赂泛滥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运用寻租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来探析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泛滥的成因, 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关键词]医药商业贿赂
“傻瓜当不了将军和间谍。”这是谍战剧和间谍小说通常给人的印象。现实中真正的间谍大都有着超人的毅力和惊人的智慧,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他们非常善于伪装自己,一般人很难识破。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不留神,几乎无懈可击的间谍也会露馅儿。  “苏军”弹奏德国军乐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各国的间谍活动都非常频繁。同时,反间谍组织也没闲着。  一天上午,苏军司令部里迎来了一个上级工作组,他们前来听取司
俗语道“人生有三喜”: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我的从艺生涯却有“三幸”:青年幸为莆田木雕两代传人徒弟,壮年炼成佘氏雕塑名家造像主将,晚年欣逢尊技敬匠盛世。  博采众长乘年轻  1953年11月,我出生于福建莆田笏石岭美村的一个木雕世家,父亲黄五华在上世纪40年代前后,凭祖传手艺,在民间从事寺庙、民居木雕生涯。50年代中间,与同村的木雕老艺人徐先春等人一道,走合作化集体生产道路,加入莆田
2016年的初春,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的第二季经过一年多的全国巡展,迎来回京在中间美术馆的收官之作。细数第二季的十余站展览,回望从2010年9月在798艺术区中国雕塑学会沙龙的首展“构”,这一推介计划已然走入了第7个年头,共举办展览31个,推介艺术家106人,走遍了近半个中国,许多年轻的雕塑家因“青推计划”被关注,作品被美术馆收藏。这一过程中,虽没有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抑或是惊世骇俗的艺术主张
中国古代雕塑考察与临摹课程,是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独具特色的教学实践课程,旨在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丰厚的优势,通过文化考察与现场临摹等方式,学习和感悟中国传统雕塑经典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精神内涵,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雕塑的鲜明而独特的美学特征和东方造型理念,寻找传统雕塑艺术的当代人文价值,并将这种传统文脉作为艺术灵魂,深植于当代雕塑创作当中,保持和发扬雕塑艺术韵中
隈研吾是日本新一代享誉国际的建筑大师之一,也被称为日本的乡土建筑大师。他提出的建筑设计思想对于建筑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隈研吾擅长于哲学层面的文化内涵和建筑内在体验的双重的细腻分析,热衷于理论层面的文化哲理分析。在设计实践中,他对日本传统建筑的语言和空间理解得很到位,同时又不断在建筑的表皮和结构上出新,执着于使用当地的材料,研究材料应用的可能性,他的作品总是以诗意的形态呈现,给人深刻印象。  一、隈
这个夏季我们两次应邀出访欧洲,分别参加了在捷克旅游胜地卡罗维发利(Karlovy Vary)举办的第八届玻璃艺术节和英国比尔斯顿手工艺画廊(Bilston Craft Gallery)与伍尔弗汉普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Wolverhampton)联合主办的“玻璃路径”——从伍尔弗汉普顿到中国玻璃作品展。这实现了我们走出国门与同行交流的愿望。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我们的玻璃艺术作
1 廖燕飞 《自我塑造》 玻璃钢上色 导师:王安江 [参展作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时光一去不复返。这句话反映了时间是线性的,不可返回的。人的生老病死,如同世间万物的产生、成长与衰亡一样不可逆转。而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知需要依靠记忆。柏格森认为,“记忆乃精神与物质之交汇点”。知觉的本性是根据记忆之连绵而成的一个序列,这个序列并不存在于人身上,而是在外界事物上。人的活动及其选择受过去经验的影响,没有人的极易出现,行动就不会发生。在柏格森看来,精神生活的三
梁绍基是一位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艺术的老艺术家。在其创作初期,保加利亚艺术家万曼(即马林·瓦尔班诺夫Maryn Varbanov)对梁绍基有着深远的影响。(万曼是一位在装置和雕塑作品中运用织物的艺术先锋,他是最早使织物脱离墙面而在开放空间展示的艺术家之一。)这时期梁绍基的创作包含了极具实验形式的装置和行为,并使用了诸如竹子和羊毛这样的传统材料制作作品以求达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他在这一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