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思维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84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当前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形式要求出发,提出了教育的功能应以“发展为中心”的观点。文中分析了当今教育面临的十大矛盾和挑战以及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功能 素质教育 创新思维 学习兴趣
  多年来,教育的功能是什么,教育到底以什么为中心,有过许多争论和实践。在今天“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经过许多反思,我们终于找到了“失落的主题”,那就是教育的功能是最大程度地开发人的潜能,特别是人的创造才能。因为人的创造力开发到什么程度,社会就进步和发展到什么程度。教育应该以“发展为中心”,以全体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为中心。
  一、分析当前的教育和教学,从教育内部看,至少面临着以下的矛盾和挑战
  1.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有限性的矛盾。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跨世纪的信息时代,高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新的知识、科学理论以3—5年翻一番的速度出现。而我们所能够进行教学的时间却比以前要少,每周五天的课时,要学完所有的新知识根本不可能。
  2.学生接受信息的多渠道性和学校教学单一性的矛盾。信息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媒体非常广泛,而学校的学科教学往往比较单一,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学会信息处理的本领,获取有效信息,丰富学科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3.学生成才的长效性和教育评价的短期性。学生是否成才,要等到学生将来到社会上在工作过程中才能定论,但我们目前的教学评价却是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来进行评价,这往往容易造成教育的短期行为,因此,我们有必要来研究一种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4.书本知识的传授与知识创新的矛盾。我们不能单纯地教会学生掌握一成不变的书本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把书本知识当作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载体,以知识为经、方法为纬,让学生学会如何再去学习新知识、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知识创新、如何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5.传统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矛盾。素质教育不仅是以知识的掌握为目标,重点是把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当中,十分明确地提出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素质目标,提出了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6.学科教学与综合教学的矛盾。高科技以加速度的形式发展,而且呈现出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又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态势。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科学方法和思想方法的教学。
  7.统一教学与个性发展的矛盾。统一的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思想方法和科学方法上,教材的内容为方法需要时作载体,使学生能从学到的方法中迁移到自己爱好的特长中去,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地使教学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
  8.新的教学要求与现有教师水平的矛盾。新的教学要求的实施,相应要求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教师本身要有创新精神,要从方法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去设计和考虑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达到多元的教学目标。
  二、在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励人们深入地钻研和思考问题;求知欲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之一;好奇心会促使人创造出新的事物。
  第二,改变传统的评定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不要预先就给学生树立“是”与“非”、“对”与“错”的绝对权威,有时要允许学生有多个答案。避免过早地对学生所做的事情给予“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价值判断,提供“延迟评价”和“开放式评价”。
  第三,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的”甚至“荒唐的”问题。欣赏学生表示出来的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观念,多夸奖学生提出的意见,对学生的意见有不同的看法或需要批评时应充分说明理由。
  第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发散需要具有独创、灵活、流畅,聚合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通过分析进行归纳,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第五,努力培养学生发掘想象力的能力,让学生保持和发展好奇心,常常能提出很多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扑捉“直觉”的本领,养成能迅速记录“灵感”的习惯。
  第六,帮助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增加表象储备,强化想象意向,学会多观察、多深入、多了解、多记忆、多搜索素材。
  第七,帮助学生掌握有利于想象力的一般方法。如比喻、夸奖、联想、迁移、变换、重组、改造、接通、串联、并联、类比、对比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经常注意想象中的逻辑性、合理性和真实性。
  第八,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如小发明、小创造、小科技、小实验;参加文艺小组、科技小组和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各种科技知识竞赛等等。
  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思维是一个时代的课题,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大课题,我们要响应“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的号召。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其他文献
关于加强阅读,古人有过很多论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这里的“百遍”、“千赋”、“万卷”包含着一个阅读的量的问题,“熟”、“深”、“破”又提出一个阅读的质的问题。宋朝朱熹《读书之要》中说:“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
期刊
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单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两样简单工具进行教学的现象已成历史,几经更新换代后,各种新型的教学媒体不断走进我们的课堂。现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手段,已经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它的人机交互功能优化了教学过程,实现了在常态课堂下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学媒体的直接对话,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视觉盛宴,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探究活动质量的提升。但是,交互式电子白板本身没有
期刊
仿写,是“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点,无论从难度还是实用度上考虑,仿写都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探索。实践中,我总结出仿写指导的四字诀:浮,扶,评,萃。现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例。  一、浮,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教师设计的写作话题要富有诗情画意,给学生带来“浮想联翩”,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的写作冲动。一个浮字,使仿写指导充满了语文味。例如,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仿写中,我们采
期刊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有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音乐欣赏法、演示法、参观法、观摩法等;以语言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谈话、讨论以及读书指导法等等。音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选择相适应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1.忽视音乐性——过分强调音乐故事、人物轶事传闻的介绍,置音乐本身于次要的地位。 教师叙述的语言过多,担心学生未能理解音乐含义,结果学生听了故事、强记了
期刊
摘 要:培养聋儿的交往能力有助于他们成为健全的社会的人,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对聋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聋儿回归主流社会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交往能力 聋儿 培养  聋儿因为听觉障碍使之语言发展迟缓,严重影响交往,容易产生孤僻畏缩情绪,不愿接触社会,难以在身体、认知、语言、个性和情感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充分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教他们学会从听觉途径接受信息,学会听和说,能进行正常的交
期刊
当前的数学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小学数学知识的难度在经过几次改编之后降低了很多,重点放在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上,将知识在纵向上的深度要求转变到了对知识的横向思维发展上。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古乐福特的学说,发散思维是以扎实而丰富的基础知识为依据,不拘泥常规、常法,善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进行观察思考、探求多种解答的思维方式。  计算机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
期刊
摘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就针对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从改变师生观念、实施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等方面入手,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提高 实验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总体上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在实验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对科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验证,因此就出现多了验证性实验而少了探究性实验,多了教师演
期刊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优化 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期刊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热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的就是人的创造性。小学科学正担负着它的启蒙任务,通过启蒙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周围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和联系,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他们的
期刊
摘 要: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是实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归纳、实践、创新、概括,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要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是说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