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激励促进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t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调动和利用情感因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情操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情感激发,教师首先要优化自己的性格,具有良好的情感修养。其次,教师还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努力吃透课文,仔细挖掘每篇课文中丰富的情感因素。更重要的是,上课要灵活机动,积极探索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轻松、自然、活跃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小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对学生情感、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深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调动和利用情感因素,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情操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尤克·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说:“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受到激动,与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并因此能更有效和高质量地达到目的。”然而,有时候我们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但是结果却往往事倍功半。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种原因:第一,情感把握不到位。有时由于教师备课不充分,或者仓促上阵,本身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把握不准,就不可能把作者寓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和思想表现出来,因而始终无法引起学生的心灵的共鸣。第二,单纯依赖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诱发学生体会情感、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有的教师在指导有感情朗读时,不是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去深刻理解、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和蕴含的情感,而是单纯依赖朗读技巧,致使情感领悟与有感情朗读完全脱节。第
  三,情感不协调。在教学中,有时教师无意中忽略的一些细枝末节,会破坏本来很不错的教学情境。例如:上《印度洋上生死夜》时,一位学生在读到皮埃尔告慰亡妻的细节时泪光闪闪,教师却让其他学生以热烈的掌声表扬他的精彩朗读,这就是一种极不协调之举,无意中破坏了课文的情感基调,造成了课堂气氛与学生心理感受的巨大反差。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激发呢?
  
  一、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性格,具有良好的情感修养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卢梭也指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情感具有传染性,教师的情感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在上课时,我们绝不能只是把语文课当作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以至于把活活的语文教材讲“死”,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严重影响语文课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其次,要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人曾说过:如果孩子因你的存在而愉快、开心,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孩子因你的存在而痛苦、拘束,那么,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
  
  二、备课要吃透课文,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
  
  《新大纲》反复强调,教学课文时一定要仔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不仅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也为小学语文教学达到《新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展示了一条有效途径。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的综合,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功能,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叙事写人,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只有在备课时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用真情掀动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被深深感染。此外,在教学中,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课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教师只有在认真备课上下功夫,才能做到严格依托文本,准确渲染一种情境,或愉快,或悲哀……有效地引领学生顺着这种情境去深入地学习课文,让教师的情、学生的情、作者的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培养。
  
  三、上课要灵活机动,善于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鲜活、灵动的学习平台,绝不能一成不变地让学生呆板机械地死记硬背和生吞活剥地接受吸纳语文知识。只有探索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打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1. 运用语言激发感情
  首先是用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将文字表达的情感变成易于理解的具有情感的声音。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进一步满怀感情地范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达成情感的契合。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地运用感情朗读,那么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理解,那么阅读也随之被学生所深爱,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
  其次是用体态语言激发学生情感。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帮助学生运用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2. 用艺术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课中某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运用于语文教学,使得课文描写的形象变成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的形象,就能使他们的感受更真切。
  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在情感的体验上得到很好的满足。尤其是某些特色课文,比如童话故事,可以运用表演和分角色朗读体验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喜、怒、哀、乐随文章的情脉而发:有的音量适度,快慢适中,如滔滔激流震撼心弦;有的又如春雨霏霏,滋润心田。通过朗读,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情趣,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
  3. 运用多谋体手段激发情感
  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课件制作,引领学生在直观、生动的阅读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在加深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尤其是涉及风景和风土人情的课文,多媒体直观生动的画面、悠扬舒缓的音乐,更加能唤起孩子们无穷的乐趣,读起课文来兴趣盎然,意犹未尽。
  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重理智控制,轻情感沟通。而新课程理念强调从理性与情感统一的高度来驾驭和实施教学活动。情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催化剂,能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让学生在轻松、自然、活跃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其他文献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有些父母平时会给孩子讲好多的道理,却在日常的生活琐事上不加注意,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错误的观念。  案例:区域活动中,浩浩到“银行”取钱后,直接来到“饭店”里,自己找个位置坐下后就大喊:“服务员呢?有客人来了!”思语赶紧过来招呼他:“你要点什么?”浩浩说:“给我拿瓶酒来,我要喝酒。”思语一愣:“我们这里没有酒。”“啊?
最早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他还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是很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李博士的这些见解指出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也给我们教师指出了教书育人的方法。   其实,正确的教学方法应当是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教材中发散性思维的内容,强化学生思维训
期刊
摘 要: 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情商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是全面素质教育构建与发展的基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情商: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情商,二、运用集体主义思想培养情商,三、通过人本关怀培养情商。  关键词:情商 人本 和谐 成功    过去人们认为,高智商就等于高成就。但现代大量研究和事实表明,在人的智力商数以外,还
目的:探究肝硬化消化道出血52例临床护理体会.方法:以本院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依据电脑排序法分组,观察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6例.比较统计两组生存质量评
目的利用煤焦沥青烟提取物(Coal tar pitch extracts,CTPE)构建的体外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Immortaliz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BEAS-2B)恶性转化模型,研究ENST00000501520在细胞恶性转化中对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靶向基因,为从LncRNAs水平探讨恶性转化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UCSC数据库检
通过借鉴其他院校组建专业教学团队的经验,以模具、数控专业改革建设为平台,在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在专业改革建设的实施过程中探索教学团队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
古人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话说得实在好,古人读书时,每每吟咏到好的诗词时,便不觉把玩揣摩体会一番。好的语言文字最大的魅力在于留出一片空间供读者或听众去想象、去领会,东方式的美感最主要的特点是端庄、含蓄,话虽说一半,却点到为止,韵味更是无穷,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语文课堂讲解不应拘泥于文字考证、词语解释和语法分析上,要彰显其不确定性,充分发挥隐喻联想在语文学习中的联结功能,引领学生在“亦此亦彼
目的:探究并分析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摘 要:虽说音乐学科与多媒体整合是我国素质教育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新观点,但对于农村音乐课堂教学来说,每节都上多媒体综合课,也是不现实的,所以作为一名农村音乐教师,真正该去研究的,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去变革教学手段与方法,以便优化音乐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农村 音乐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县级高中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的音乐教育相当有限,接触的音乐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并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各科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