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行探究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浅谈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实验问题的探究可以带领初中生以已知知识的情境为基础进入更新知识的情境,随着探究手段的不断成熟,逐渐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不断开启知识宝库的一个又一个大门,充分享受获取知识的喜悦。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学习作用;情境;知识摆酷
  【中图分类号】G366.84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72-0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初中生来说,只有让其对物理感兴趣,他们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必须对初中生进行培养学习兴趣的教育。探究式教学在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为兴趣,使初中生更善于通过实验来探究自然过程
  在物理学中,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要通过实验才能揭示。所以,对于实验的宏观现象,对于实验中数据的变化,要善于分析,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数据的变化来抽象出概念或规则。探究实验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例如,密度的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是很抽象的,而利用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与相应体积的数值,通过实验可以求出其密度大小。若结合实验,初中生是不难理解密度概念的。又如在串、并联电路中,对于总压和分压的关系,没有实验来学习也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来分析,就容易理解了。
  二、因为兴趣,使初中生更善于用逻辑推理与数学推导的方法来探究物理学的自然过程
  许多物理学的规则、公式,都是运用已学过的旧知识在具体的条件下,通过数学的严密推导而得出结论。这又是一个学习的重点,所涉及为两大方面:其一为逻辑推理方式;其二为思维的方法。例如电学中的电功率计算公式:P=UI,我们不仅要知道其表达式,更应知晓其推导过程:电功率是用电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P=W/t,而W=UIt,则可得:P=UI。
  三、通过对搜集故事、生活实例等情境的探究,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初中生的兴趣
  比如引入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入奥斯特、法拉第、安培等科学家的故事,正是这些情境的安排,调动了初中生的积极性,并及时鼓励了初中生,培养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再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实验”以前先介绍“曹冲称象”这一有趣的史实,并根据“曹冲称象”揭示“船的吃水深度→排水量→船与石头的重量关系”之间的特定联系,它在初中生的视觉中形成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动活泼的历史见证物,再探究阿基米德定律实验,这样就增强了初中生对物理教学的探索欲望。
  四、通过对实验中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的探究,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实验的事实表明,只有当初中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被感染,或者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才能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会让初中生感到出乎意料,这样能顺应初中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大大刺激初中生的感官,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产生的新信息遵循初中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引发初中生的注意,唤起初中生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先做瓶“吞”鸡蛋、覆杯实验以及马德堡半球实验。这些实验现象使初中生不解:“瓶口小,鸡蛋怎么进去的呢?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呢?两个半球为什么贴得那么紧?”带着这些疑问,初中生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五、通过对实验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于实验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知识背景的铺垫以及铺垫的技巧。只有当问题情境与初中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紧密相联并相互作用时,实验现象、探索规律,才能转化为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升华。
  如“浮力”教学,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初中生思维的障碍。初中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的运动状态、空实心以及物体形状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等等。为了使初中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初中生进行猜想并展开探究: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有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用弹簧秤分别挂起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浸入水中,弹簧秤示数说明了什么?要想说明物体的体积跟浮力无关应该设计什么实验?要想说明上述提出的其他观点,又应该设计哪些实验?正是随着问题这样一层一层地循序渐进,初中生在探究实验问题过程中得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设计中提高了探究能力,从而使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再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初中生探究“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引导他们探究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他们探究出“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通过这个例子,初中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
  事实证明,对实验问题的探究可以带领初中生以已知知识的情境为基础进入更新知识的情境,随着探究手段的不断成熟,逐渐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不断开启知识宝库的一个又一个大门,充分享受获取知识的喜悦。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42-01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学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体育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52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59-01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主战场,课堂学习是不可替代的基本形式,它的高效率是保证学习成绩的关键,要想学得好,就要会听课。对学生来说,一堂高效的课堂学习必须包括以下方面:  一、课前预习  每节课前,预习十分钟几乎可以节省课后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31.4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65-01    美术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通过美术学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树立审美观念,激发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现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好的美术教学将对其一生都会有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66-01  让每个学生都对英语感兴趣,都能学好英语是英语教师的理想。可是,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又常常不得不面对一些不喜欢英语,害怕学英语,甚至讨厌英语的学生,我们可以把他们通称做“英语厌学者”。  如果教师能够了解和正确引导,厌学者可能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536.2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63-01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达尔文在其自传中回顾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深喜爱了解任何 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期刊
【摘要】实验教学法是职业教育学科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电子技术教学这门学科中,体现的尤为重要,文章从演示实验的实验教学、对学生分组教学的实验教学、第二课堂实验教学、参加技能比赛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关键词】实验教学;电子技术;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33-01    学业水平测试时间为3月中旬两天,时间紧、任务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何在开学初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成绩,提高达A率和过关率,值得我们深思。  为了了解学生前期复习情况,达到知己知彼,也为后期复习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
期刊
【中图分类号】G322.8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71-01    从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角度看,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学研究。针对初中思想政治科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政治教师可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研究,从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看,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五个步骤:1
期刊
【摘要】充分利用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激发;调动;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55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67-01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资源,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542.4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73-01    有句话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这个不教并不是字面上教师不教知识的意思,而是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要达到这样的教育境界,就要靠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了,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本领,掌握通向知识大门的钥匙。可以说,学会学习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教学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