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语文教学的追求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23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的语文教学,根植于传统沃土,也致力于开拓创新,逐渐形成了细腻、温润、典雅、灵动的风格,与这座文化名城血肉相连、一脉相承。这里,有一个由苏州市教科院指导、数十所学校的几十名初中语文青年骨干组成的课改小组,多年来潜心钻研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其专题网站“沉浸式语文教学网”目前已拥有700多篇专稿,点击量达到了70万。
  
  一、“沉浸式”语文教学的内涵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Csikszentmihalyi本人这样表述“沉浸”的含义:“说明的是这样一种状态,人们投入到一种活动中去而完全不受其他干扰的影响,这种体验是如此地让人高兴,使人可以不计较任何代价与付出。人们完全出于对事情本身的兴趣而做它。”
  “沉浸式”语文教学,指的是师生们在课堂内外共同沉浸在纯粹、经典的语文环境中,完全投入,在语文殿堂中汲取营养,从而让身心得以洗礼,让品位得以提升,让素养得以优化。“沉浸式语文教学”主张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浸润到教学活动之中,获得学习的最佳体验和最大收获。
  
  二、“沉浸式”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沉浸式语文教学的关键词是“沉浸”。沉浸,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又表现为三种不同的程度,即经典语言输入的沉浸、含英咀华品味的沉浸、高峰对话感悟的沉浸(引自课题组叶巍老师文《语文沉浸的三重境界》)。以人与海洋作比的话,第一重境界就像徜徉于金色的海滩,美丽景物尽收眼底;第二重境界犹如在海上畅快游泳,全面感受海洋的魅力;第三重境界则像潜入深深的海底,物我合一,完成深度融和。
  沉浸式教学讲究高投入的状态,沉浸式课堂主张自觉、自主的生命对话。具体特征有:
  1.从师生参与的过程看,沉浸式语文教学具有共生性的特点。教学的过程,一方面是教师感悟、引导、调整并将之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将自助感悟和在教师引导、同伴合作下的他助感悟有机结合并取得收获的过程。两方面感悟是共生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教师的深度感悟,就引导不出学生的较有价值的感悟;没有学生的主体感悟,教学就失去了本原意义。同时,学生的主体感悟又会对教师产生启发或质疑的作用。因此,师生双方首先分别是各自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教师也在学习,而且教师要先进行学习;学生在沉浸,教师也在沉浸,而且教师要先学会沉浸。课题组马丽亚老师在执教《枣核》一文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花园的家乡味道体现在哪里?一般来说,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下子找出答案:柳树、睡莲、假山……而马丽亚老师讲授到此时,还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素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她用诗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营造情境氛围,“柳—留”“莲—恋”的拓展一下子让学生们豁然开朗,顿悟了课文所要传达的情感,使课堂教学达到新的高度。
  2.从兴趣情感的呈现看,沉浸式语文教学具有融情性的特点。沉浸式教学特别讲究兴趣的激发与情感的浸润:徜徉海滩,是情感体验;水中游泳,是情感体验;深潜海底,更是情感体验。没有良好的情感体验,沉浸式语文教学就成为一句空话。课题组成员致力于在教学中营造出读者、作者与作品情感融通的情境。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角色体验就成为重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可以使学生透视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用角色感受文本,用角色感受生活,用角色感悟人生,就能达到理想的学习境界。比如,课题组黄晓岚老师在执教《最后一课》时,感到常有学生认为韩麦尔先生在下课铃声响起时写完“法兰西万岁”,“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的行为感到大可不必。于是她再教此文时,就先与学生感受“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古今心声,并联想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写的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某学校老师祁瑞宣上第一堂课时的情景,帮助学生走进那种心境,去理解人们不愿做亡国奴的心声和对祖国、民族的眷恋!学生进入了角色,就读懂了课文、读懂了生活、读懂了历史。
  3.从活动计划的实施看,沉浸式语文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点。沉浸式语文教学特别重视教学生成。没有生成,就没有“含英咀华”,也没有“高峰对话”。课堂应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是“一种生动形象的充满情感的充满智慧的充满变化的教育艺术,是生命的对话,是情感的互动”。生成构成了生命的进步,沉浸促进生成,生成是沉浸的证明。只有在教学中自主研读、珍视情感、促进对话、交流智慧,把自己读进去,把人物读出来,才能够在一千个读者眼里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
  4.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沉浸式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性的特点。生成与审美是结合在一起的。产生审美的愉悦是沉浸式语文的妙处所在。有了审美的体验,学习就有了兴趣,就能达到“好之”“乐之”的效果,达到忘我的境界,就像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到的“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这是何等美妙啊!课题组丁仪老师在她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沉浸式阅读可以达到“应目、会心、畅神、超越”四个逐渐上升的审美层次:“应目,兴而超然之境”;“会心,心意交融之境”;“畅神,化而无我之境”;“超越,乐而出游之境”。
  5.从学习引导的策略看,沉浸式语文教学具有激励性的特点。沉浸式语文教学需要共生与融情,注重生成与审美,这一切都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并需要学生调动一切能够促进学习的积极因素。但是,学生并不都是一拿起语文书就立刻沉醉其中的,沉浸式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首先,教师必须做到真情投入,激情引导。好的语文课是充满激情的,教师的情感能够感染学生,能够帮助学生进入对话,能够使方法的传授和问题的引导更具感召力。其次,教师应该预设好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在“生成”超越“预设”的情况下,还需要发现的眼光和判断的智慧。问题或话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一石能够激起千层浪。再有,就是通过朗读、讨论、写话、辩论、听赏、能力迁移、资料拓展等方法激活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与智慧,激励学生沉浸于文本阅读及相关活动,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6.从材料处理的方式看,沉浸式语文教学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沉浸式语文教学主张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进行文本解读。这既是为了杜绝肢解课文的弊端,也体现了阅读的基本要求,读书本来就是这样的。没有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就不能正确地进入作品的情境或意境中,就不能真正完成对作品的感悟与理解。在整体“观望庐山”识得真相的基础上再于局部“深入桃源”,才能更好地悟其真义、得其精髓。这种整体性教学不仅限于单篇,也包括单元、教材甚至更大的范围。本课题顾问苏州大学王家伦教授在《阅读教学“整体性”原则的多元思考》一文中举了这样的例子:如教学《祝福》,不可取的做法是分几课时依次教学文章的各个段落,可取的做法是分几课时分别从整体上研习倒叙手法、人称转换、人物形象刻画以及环境描写等等,每一个课时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个问题,成为解决某一问题的整体,那些“课时整体”相加,就成了“课文整体”。
  7.从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看,沉浸式语文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静止、孤立地进行语文学习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沉浸式语文学习向生活开放,它能唤起师生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使学习活生生地走入生活、走入历史、走入世界。
  实践证明,“深入其中”的学习必然是心凝神聚、收效巨大的。以上所说的特征,适用于教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包括课外的学习与实践活动。
  
  三、“沉浸式”语文教学的实施原则
  
  沉浸式语文教学要遵循课程改革和人的学习成长的基本原则,如主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等,同时,它也有特别强调的几个方面。
  1.优化准备原则。传授式教学以填鸭和记忆为特征,学生可以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参与学习。但是,沉浸式语文教学主张在浸润与对话中完成习得,它必然要求学生在课前有准备,要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所以,沉浸式语文教学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外学习指导,尤其要优化课前自学指导。把课前功夫做足,学生有了预热,课堂之水就一定能沸腾起来。沉浸式教学的这一原则,会促进语文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使语文学习跳出课堂局限,成为自觉生活的一部分,并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感性促进理性原则。语文,是一种文字化的生活。语文,是以感性来承载理性的。语文教学不能完全理性化,更不能概念化。沉浸式语文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时的浸润状态,这是一种身心世界融入语文世界的状态,是一种完全排除干扰的状态。初中生的思维带有很大的直观性、形象性,他们常常是有所感才会有所思,然后才会有所知。对于清晰鲜明的对象,他们往往要感知到一定的数量和程度时,抽象思维才悄悄开始。因此,要使学生身心世界融入语文世界,就必须调动他们的感性体验,用情感和意象去读语文,在情感和意象的基础上生成理性、提升智慧。
  3.注重品味、表达原则。只有浸润于水中,才能真实地感受到水的温度、体会到水的流动与个性。沉浸式语文教学主张让学生浸润于“语文之海”中,特别注重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品味,学会有效的语言表达(包括书面和口语)。所以,语文学习时要能够圈点经典、品味经典,在对字、词、句、段、文的揣摩中找到深入文本的切口,通过咬文嚼字,嚼出语文的味道来。如沈坚老师在教学屠格涅夫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时,引导学生品味精彩用词,有学生找到这样一句话:“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它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听从我们使唤。”然后对“飘”字提出质疑:小船在海上“漂流”应该用三点水的“漂”,课文为什么要用风字旁的“飘”呢?这样品读一番,作品的韵味就如陈年酒香,沁人心脾了。另一方面,沉浸的效果也来自于各抒己见的表达。现在的语文课,常常是见“读”见“听”不见“说”,没有学生的表达,语文学习终究活不起来。沉浸式教学是十分注重表达的,包括语言的、表情的、肢体的,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这本身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4.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原则。沉浸式语文教学针对教学割裂联系的做法,提出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语文教学应从教学程序的整体性、知能体系的整体性、素养训练的整体性、内外结合的整体性等角度作多元思考。不联系作家的生活整体,难以理解作品;不联系单元的整体要求,难以达成目标;不联系作品的整体意图,难以读懂其中的词、句、段。反过来,局部的探究与品读也会促进对作品的整体解读。所以,语文教学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整体性学习与局部性探究必须紧密结合。
  
  四、“沉浸式”语文教学的评价方法
  
  沉浸式语文教学的评价范围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除了常规的评价标准外,沉浸式语文教学还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从学生的投入程度评价教学。既然追求师生完全投入的学习,追求生命对话,就必须关注学生的投入程度。这里的投入包括:学习准备状态,独立思维的时间,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状态和情感投入,思维的有效性等。沉浸式语文教学主张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时间,教师要舍得放手,要做好放手情况下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激励工作。学生的参与面越广、投入程度越高,教学就越能取得成功。
  2.从学生的实际习得评价教学。只有学生真正有所得的课才是好课,只有学生真正有所得的活动才是好活动。因此,沉浸式语文教学在评价教学成败时特别关注学生的实际所得。学生的习得有很多表现方式,如:产生了独特的学习体验,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正确且有感情地进行朗诵,流利地表述自己的意见,产生了批判性思维,完成了创造性学习,参与了有效合作,正确进行了学习反馈等。
  3.从学习的后续作用评价教学。沉浸式语文教学注重达成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有必要考查每个环节的教学对于前期学习的反馈作用和对于后续学习的引导作用。通常需要考查以下项目:在拓展学习广度上的作用,在推进学习深度上的作用,在方法习得方面的作用,对促进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作用等等。
  为此,课题组在设计评价量表时,增加了“教师合理提问、激活思维的效果”“教师真情投入、感染学生的效果”“学生独立思维的有效时间和思维质量”“倾听的状态”“陈述观点、朗诵或写作质量”“合作学习”等具体指标,对教学改革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沉浸式”语文教学引领课题组老师们追求一种美好的教学状态,那是一种令人感动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课堂俨然成为巨大的磁场,它吸引着老师沉醉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语言、教学的氛围和教学的智慧之中,它也吸引着孩子们沉醉于经典的作品、灵动的对话、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之中。这样的课堂,因投入而沉浸,因沉浸而感动,因感动而鲜活。这样的教学,是我们的追求。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作为此学科的教师在其课堂上的用语,更应做到“正确、熟练、有效”据笔者观察,许多语文课的教学用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笔者对语文课堂的“导入语”“提问语”和“评价语”以及其他用语存在的问题作一揭示,并根据笔者的思考研究提出改进策略。    一、导入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首
期刊
前不久,我认真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被书名吸引住了。教室,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第56号教室是怎样的一个教室?这个教室里又会创造出怎样的教育奇迹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地阅读起来。  在字里行间流连徘徊,细细品味雷夫老师的那份智慧与爱心,咀嚼雷夫老师那份对教育的激情和投入,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那间“又小又破的、屋顶漏水”的第56号教室,经过雷夫老
期刊
[案例背景]    一年级新生入学了,他们背着书包欢欢喜喜地进入小学大门。打开书本,画面丰富,内容精彩,满怀好奇想读读看看,可他们却不认识其中那么多的生字。面对这些阅读障碍,我们的教师、家长曾经伤透脑筋,不知如何在短时间内解决这—难题。如今事实证明办法是有的,那就是改革识字教学,促进学生快速发展。而开设“生活化识字活动课”,以课内教材为主,课外开放识字为辅,便是—个有效的办法。  春节期间,我们布
期刊
读诗是一种高雅艺术,我国从古就有诗教的传统,“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好的诗词都是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意境优美,可以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启迪思维。《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诗词是一个无形的、看不见的、高尚的活动,而对一个读诗不多的初中生来说,欣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着眼未来,明确指出低年级口语交际的目标: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认为,强化学生“说”的意识,提高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应作为低年级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来实施。担任科学课和低年级语文课的我对低年级口语交际进行了探索,把口语交际与科学探索有机整合。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寻能提高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良策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形成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便是“综合性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指导学生大力开展“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引教材资源,在文本重建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种类别的语文公开课如雨后春笋。细观这些课,由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的偏颇,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假“繁荣”的热闹现象:随便说,让人莫衷一是;课件傻,让人眼花缭乱;随意夸,让人无可奈何。语文课堂应该倡导“真”“简”“实”,这才是语文教学追寻的根本。    随便说,失真——“误入藕花深处”    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满堂灌”“满堂问”,而今有的教师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弊端而矫枉过正
期刊
儿童天生是语文的,他们能像诗人一样地思考和呼吸,像戏剧家一样地即兴创作和表演,像作家一样地生活、感受和思考。他们的心灵是“最具吸收力的心灵”(蒙台梭利语),与生俱来地带来了人类最珍贵的文学资源。  但是,随着教育的介入和逐步深化,孩子们知识日增,年龄渐长,儿童的天性却被逐渐剥夺殆尽。一个个“小大人”式的孩子脸上,写满了成人化的冷漠与成熟。心灵早熟的孩子们自然与文学渐行渐远。那些所谓的富有“文学天赋
期刊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校经过多方讨论,于2009年将“儿童诗”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和实施。在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项课程不仅让学生增长了文化知识、深化了生活经验、启迪了心智成长,而且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特色形成。    一、“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提出    我们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是江苏省行知实验学校之一,为了深化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新的习作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习作要与实际相结合,鼓励个性表达。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