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用语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u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作为此学科的教师在其课堂上的用语,更应做到“正确、熟练、有效”据笔者观察,许多语文课的教学用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笔者对语文课堂的“导入语”“提问语”和“评价语”以及其他用语存在的问题作一揭示,并根据笔者的思考研究提出改进策略。
  
  一、导入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首先,导入语过于简单平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平时的常态课上。许多教师觉得,反正没人听课,所以很多课的导入往往是单刀直入,如“今天我们学习……”。这种导入,其好处是不枝不蔓,干脆利落,直奔主题;其缺点是,若常常这样,显得过于简单平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导入语过于冗长,久久没能进入正题。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而有些课的导入却超过五分钟,显得过于冗长。容易犯这个错误的,主要是故事导入。虽然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但也容易超时,弄不好还会喧宾夺主,久久不能进入教学正题,大大消解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再次,导入语花里胡哨,矫情做作,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甚至脱节。这种情况公开课尤甚。比如,笔者曾听一位同事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她以朗诵一大段类似散文诗的文字导入,看似很漂亮,但与学生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并无多大关系,属于“空导”。
  什么样的导入语才是比较恰当的呢?笔者认为,好的导入语关键有两点:首先是能够迅速激发学生学习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兴趣,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其次是要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且做到简明扼要,最多不超过五分钟。比如,笔者教学余秋雨的《三峡》时这样导人:“曾有外国朋友多次问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请告诉我一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只是一个。’余先生常常脱口而出:‘三峡。’余先生为什么会如此坚定地推荐‘三峡’呢?三峡到底有什么魅力呢?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余秋雨先生去看一看他笔下的‘三峡’的魅力所在。”这样的导入,时间不过两分钟,既简要朴实,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内容—一欣赏《三峡》魅力之所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提问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以往,我们的课堂往往是“满堂灌”,因此,很遭人诟病。今天,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向前迈进,这种“满堂灌”的现象已有所改观,但随之而来的是“满堂问”。“满堂灌”自然不好,这“满堂问”也好不到哪里去。
  首先,问题太琐碎。没有提纲挈领性的主问题,或虽有主问题但又滋生太多琐碎的小问题。这种课堂提问:最大的弊病是问题与问题之间缺乏联系性和层递感,给人感觉教师整堂课都在问。这样的课堂语言,很难说是“高效”的。
  其次,问题太空泛。学生这样回答那样回答似乎都可以,表面上学生侃侃而谈,课堂气氛似乎很好,但由于教师的提问没有问在关键点上,所以这样的提问往往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益处不大。
  再次,问题指向性不强。学生不明白教师问的意图是什么,从而导致学生无话可说,课堂沉闷,教学流程向前推进艰难,自然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四。提问的语言像考试试题,缺乏亲和力,很难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
  如何解决问的问题呢?笔者觉得,只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多注意以上问题,那是完全可以提升问题的品质的。
  首先。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问题的指向性怎么样,即教师要思考“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我问这个问题是希望学生思考和回答什么”“学生思考回答这个问题后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等。一个教师如果每设计一个问题都有了这样的思考,那么,许多可有可无的琐碎的提问自然就会少了,甚至不会出现。
  其次,问题设计要有主问题意识。大凡成功的课例,往往都有一两个主问题贯穿整个课堂。余映潮、陈钟操等著名特级教师都多次大声疾呼备课要有主问题意识。为什么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呢?这是因为,一堂课有了主问题,就好像一部戏有了主要矛盾冲突,一有了主要矛盾冲突,则能将许多情节集中到舞台上,戏的主题则得到了突现。有主问题的课也是如此,主问题能“牵一问而动全课”,使教学内容更为集中明晰。主问题教学还能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为充分,从而更加有效地达成目标。以主问题贯穿课堂的课,既符合著名特级教师陆继椿的“一课一得”思想,也符合王荣生博士提出的“好课的最低标准”是“教学内容相对集中”的要求。何况,有了主问题,自然就有次问题和辅问题,这样,课堂的提问也就更加有层次感,教学也就更加有梯度感。反之,一堂课若没有主问题,就容易平铺直叙,没有波澜,甚至零零碎碎,是一盘散沙。
  再次,设计问题的语言要规范、通俗和亲切。语言表述规范,这是课堂教学用语的底线,若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用语都不能做到这一点,那是我们的失责。通俗,指的是问题的表述要简明清晰,学生一听即懂老师是在问什么。因此,这里尽量少出现难懂的专业术语。亲切,是指语气语调上尽量问得口语化一点。我们面对的是十几岁的中学生,若一提问,则像考试一样,甚至像审犯人一样,学生哪里还有好心情进入到课堂中思考探究?
  
  三、评价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学生朗诵完毕或回答了教师的提问,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中肯贴切的评价,有时会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但是,目前教师的评价语却普遍存在着下面一些问题:
  第一种情况是“不着一字”,只传话筒。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没有任何评价,只是一味给学生传递话筒。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不能及时从他人那里得到有效的反馈,会挫伤其积极性。对学生的表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传话筒,“不着一字”,这也是教师的失责。
  第二种情况是“好好好”,表扬廉价。这种现象在公开课和平时课上都相当普遍。教师只会说“好”或者“很好”等赞语,甚至有些学生的回答明显偏了,老师也要说上个“你太棒了”“你肯动脑筋,你的回答很有个性”。尤其是对一些话语含义的理解,也许是片面地信奉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结果,即使学生把“哈姆雷特”理解成了“贾宝玉”,教师也说“你的见解很有创意”。这类评价语,明明是错了,却没有指出其错在哪里;明明离真理还很远,却让他觉得自己很厉害。没有辨析,没有原则,使得“表扬”越来越廉价。每每此时,总让人想起本山大叔的小品《奥运火炬手》中的台词:“好!”(猛拍手使劲鼓掌……)这种评价,本质上说,和小孩子打了人,你却说他的拳头很硬是一个道理。
  第三种情况是“鹦鹉学舌”,重复累赘。不知为什么,许多教师很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甚至有些教师几乎成了学生的“复读机”,学生每回答一句话,老师就要把学生的话语重复一遍。应该说,若是个别学生回答问 题时声音很轻,其他同学又没能听清楚,老师偶尔“复述”一下该同学的回答,以便让其他同学听得更清楚明白,这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许多老师重复学生的回答成了一种习惯,这就很不好了。首先,这种行为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其次,教师每次都重复学生的话语,会使得回答问题轻声的同学不思改进,永远轻声细语;再次,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习惯,因为他们觉得反正等一下老师会重复的,待会儿听老师的就是;再则,重复学生的话语,会冲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老师为什么这么喜欢复述学生的话语呢?其实,一般老师初为人师的时候往往不是这样的,往往是多次遇到了性格内向回答问题轻声细语的学生,而老师又生怕其他同学没听明白,于是就复述,而忘记了鼓励他大声回答问题,或者曾鼓励了几次,但收效甚微,于是就一次次地代为复述,久之,竟成恶习。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即时性的,不像“导入语”“提问语”等可以在备课的时候事先准备好。因此,恰当贴切的评价语更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育思想。
  作为语文教师,又该如何使自己的课堂评价语尽可能亮起来呢?笔者以为,除了在思想上重视外,更多的工夫在于平时的积累和对自己有意识的训练。首先,我们老师平时要多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站在较高的高度有的放矢地评价学生,其评价语才可能有更好的启迪性和引导性。其次,在备课的时候,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要作深入的思考,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要有所预料,这样,自己就会有一个标准在衡量学生的回答,老师在评价时就会多一份引导。第三,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上,一定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尽量不复述学生的回答,若学生轻声细语,则设法鼓励他提高声音,若实在不行,宁可请其边上的同学复述也不越俎代庖。第四,老师在平时课堂上要多训练自己对学生的表现作客观贴切的评价,而尽量避免使用“你真棒”之类的不切实际而又非常空洞的评价语。
  
  四、其他用语问题及改进策略
  
  一堂课的教学用语,除了上述“导入语”“提问语”和“评价语”外,主要还有“过渡语”“小结语”“板书用语”以及“多媒体用语”等。这些用语,当前教师们所存在的问题相对来说没那么严重,且基本上都可以在备课的时候事先准备好,限于篇幅,此处只作简要阐述。
  首先是小结语问题。包括对一个问题的小结、一个学习环节的小结和一堂课的小结等。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对知识或学习情况作归纳、总结、提升。目前课堂上的小结语,尤其是一堂课结束时的小结语主要问题是华而不实,有些教师还很喜欢弄个“送君一语”,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提升作用。要改进它,老师备课时要牢记小结语的功能,然后去小结,则应有所改善。
  其次是过渡语问题。过渡,主要是使不同环节的教学内容前后自然衔接,一方面小结前一个环节的内容,另一方面自然地引出下一个教学内容,能符合这一要求的过渡语就是贴切的过渡语。当前过渡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过渡语单调呆板、生硬,常常是“下面我们学习……”之类的话语,导致教学层次不清,没有梯度感。其二是过渡语尽是课程术语,如“前面我们‘整体感知’了……下面我们进行‘文本探究”’,缺乏亲切感。
  最后是板书和多媒体用语问题。主要表现为标点符号不规范,用字不合规范——繁体字、不规范的简体字随便乱用等。这些问题,看似很小,但在语文课堂上出现,还是不能容忍的。何况,只要教师认真备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身教胜于言传。课标要求学生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人师者在课堂上也应“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课堂用语,所以上文不厌其烦地指出我们语文课堂的用语问题,并提出个人粗浅的改进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其他文献
[案例]    《秋天》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一首优美的小诗。诗人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捕捉到秋天那令人心醉的动人景象,描摹出秋野溢彩流芳、生机盎然的美好意境。诗歌语言优美生动,充满童趣。课堂上,我和孩子一起有感情地诵读起来。  读到第3小节:“稻穗儿熟,蝉声儿消,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有几个同学将“羊肠小略”读成了“羊肠小道”。  “刚才,我听到有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如何积极追寻智慧高效的语文对话教学,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世间的真情,从而使生命变得丰盈、滋润、灵动起来呢?    一、与文本对话一尊重个性解读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双向的,学生既从文本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又以自身的知识、情感、智慧、灵性,赋予文本新的意
期刊
母语给人的是智慧。杨振宁教授说,看着“智慧”两字,你会明白汉语的神奇魅力。如果我们看看“智慧”两字的组成,你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哪国的文字能同汉字媲美。“智”由“知”“日”组成,即每日之知为“智”;“慧”由“心”“倒山”和两个“丰”组成,即心中的那座山被推倒(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双丰收的过程。智慧的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师生对文本语言形式与内容的研读,展开深层对话,进行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推
期刊
有这样一个教学情景,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师: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傻乎乎)  生:(齐读)傻乎乎。  师:“傻乎乎”的意思懂吗?  生:很傻的意思。  师:你这个人真傻!你这个人真是傻乎乎的!意思一样吗?  生:语气不一样。  师:我说你傻,生不生气?我说你傻乎乎的,生不生气?  生:说我“傻”要生气,“傻乎乎”就不太生气。(众笑)  生:“傻乎乎”不是真傻,是傻得有些可爱。  生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关注课堂生成,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随时把握和链接课堂教学中闪动的“即时资源”,并运用教学睿智,采取有效策略,使“链接”与“生成”激情共舞,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令人
期刊
一、重视积累,让学生“有话”可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学生“有话”可说,就应当尽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量。词汇积累的主要途径有:  1.研读课本,积累语言材料。高中语文教材选材丰富,有一部分课文非常适合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吟诵青春”板块设计了4项“朗诵”活动;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千古江山”板块,安排了“朗诵”古诗词活动;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
期刊
前不久,听了一堂记叙文习作评讲课,感触颇深。此次习作要求学生以“皱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学生往往首先想到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的皱纹,但是按照教者的审题、选材的要求,首先想到的材料一般容易“撞车”,应当独辟蹊径,另外考虑别人不大容易想到而又切合题目要求的材料。结果班级一些习作素质较好的学生纷纷避开了选材“密集区”,即放弃选择写“师长的皱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另类”的皱纹:有四篇写少年老沉者的皱纹,文章
期刊
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一个学期单凭课本上每单元规定的那六七篇作文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常进行一些小练笔。这些小练笔以课文为凭借,以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下面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小练笔的几种形式。    一、观察插图,描一描    在教
期刊
吟诗、作画、写文章,是我教《天净沙·秋思》一文的三步曲。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短短二十八个字,但脍炙人口,被称为“秋思之祖”。这首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评价塞首小令是极为精确的。我安排两节课来学习这首诗。第一节课是训练学生朗读、背诵,并指导学生作画,让学生“绘”出诗中之画。第二节课是赏画、写文章。让学生写出画里画外之意。用这种方法教读此诗
期刊
每每说到“生成”,总有一则故事浮上心头——  有一位企业家朋友要在客厅钉一幅画,请一位邻居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邻居说:“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在上面。”朋友听从了他的意见,让他去找所需的木块。邻居是个热心人,很快将木块找来了。正要钉的时候,他又说:“木块有点大,锯掉点就好了。”于是他又回去找锯子。锯子找来了,没锯几下,他便停了下来:“哎,这锯子太钝了,得锉一锉。”他将锯子扔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