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育考生的单杠悬垂屈伸上的教与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理念已经深入课堂教学阵地。体育学科的教学与训练对于积极响应并实践新课改理念责无旁贷。体育教学与训练也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实践的自主学习精神与意识,这样更能提高体育教学与训练的水平与质量。新课改理念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提供了理论支持,使体育教学与训练更趋向科学化,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实践又是新课改理念的前置操作平台。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总结,本人有些心得与感悟,现就“单杠悬垂屈伸上”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导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应明确训练目标,确定动作规格
  
  1、明确单杠屈伸上的动作结构和要领
  单杠屈伸上的动作由蹬地放浪、回摆屈振、上成支撑三个部分构成。它的要领就是由双腿蹬地向后跳起,双手正握杠开肩,经直角放浪翻臀举腿,当身体回摆过杠下垂直时用力拉杠控腿向上,借回摆惯性上成支撑。
  2、明确其重难点
  (1)重点:①放浪的流畅、幅度、速度;②完成动作的重点在于杠下垂直面的后直臂拉杠“穿腿”。(2)难点:向前放浪结束时髋和肩是否充分展开。
  3、明确典型错误:(1)直角悬垂前榴髋关节伸展不充分。(2)穿腿不充分或臂部离杠。(3)上成支撑时屈臂至45度。(4)上成支撑时两腿后端低于杠平面。(5)屈臂超过90度未完成。
  
  二、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训练
  
  教师应广泛深入地形容教材教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辅助练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向着预定目标前进。
  1、跳起经直臂悬垂摆动和收腹举腿练习。
  2、仰卧在垫上,手持体操棍前上举,收腹举腿,使踝关节接近体操棍,接着向前上方伸出,使棍沿腿到髋关节上,上体顺势坐起。
  3、跑动伸上练习,其跑动技术是由低杠左腿站立,右腿后举,拉开肩的悬垂开始,右腿前摆,右左脚依次快速蹬地,使身体前摆至极点,接着借左腿蹬地之力,举腿翻臀成屈体悬垂后摆。
  三、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训练
  所有训练的队员(学生)的各种条件不同,身体素质、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运动感觉等都各有参差。作为教练,应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强的训练。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有目的地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这一阶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初步体会动作,寻找正确的完成运用的运动感觉。
  (1)通过示范,结合图片、优秀运动员的录像讲解屈伸上的技术规格。规格包括评分标准。
  (2)分解动作,发展此动作的专项身体素质。在训练中,我把它分成如下几个动作进行训练:①垂角放浪,由原地蹬地跳起屈髋,直腿直臂悬垂放浪,逐渐增大跳起力量,增大放浪的幅度,同时发展学生的悬垂、收腹的力量素质。②放浪后的收腹举腿、翻臀使脚靠近杠面,臂部应略高于肩,并远于高杠,发展腰腹力量。③仰卧垫上做收腹举腿,同时翻臀立腹在肩肘倒立,发展收腹举腿、翻臀能力。
  (3)在保护帮助下完成动作,重点是在当肩架摆至杠下垂直面时,利用向前上方穿腿的反作用力拉杠。
  (4)逐渐脱离帮助,学生自我体会动作、完成动作,强调穿腿、拉杠,压杠的时机。
  2、巩固提高阶段
  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使每个同学都能在独立完成该动作的基础上,提高完成动作的准确性、优美性、连贯性。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大放浪的跳起高度的训练(后摆的幅度),即蹬地跳起能使臀部达到或超过杠的水平高度,可采取在学生蹬地跳起的同时,教师顺势向上提拉其髋两侧,帮助其臀部达到杠水平位置,也可采取站在踏板上做向后蹬地跳起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同杠水平后1.5米处设一标志物,要求学生练习时跳起后臀部触标志物。
  (2)加大放浪的前伸性训练(前摆的幅度),即前摆结束时肩是否充分拉开、身体是否伸直、髋关节是否充分展开。可采用如下方法:①悬垂静止、脚尖点地,提示开肩、展髋(身体略成反弓姿势)的练习;②在放浪前前伸练习时在地面上划一标志线,要求学生练习时脚伸过标志线。
  (3)加强放浪的速度训练,即完成后摆前摆的幅度不变的情况下,缩短完成的时间。可采用用力跳起后抓杠,并借杠的弹力迅速向前放浪。
  (4)严格完成动作的姿势。此动作的姿态应做到:①动作过程中直膝、绷脚尖、挺胸立腰、手臂直;②动作结合时支撑稳当;③表情自然、轻松。训练过程中可采取专门的姿态练习,如压脚、绷脚尖的耗腿,俯卧在垫上的两头起练习等。
  (5)及时纠正完成动作时的多种错误。常见的错误如下:①举腿太高或太低;②伸腿的方向不对;③穿腿时两臂滑用力压杠,上体前跟不够。
  3、自动化阶段
  这一阶段要强化动力定型,塑造学生的表现力:(1)降低失败率和尽可能减少错误动作。(2)严格要求动作姿态,对姿态不到位的同学进行专门的反复练习,使学生产生强力的记忆。(3)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教导学生“用身体说话”的能力,特别注意表情、笑容、轻松、愉快、服装的效果。
  总之,教师只有在加强自身素质、广泛地学习科学理论,并用理论指导训练,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在师生互动、密切合作的科学化训练中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其他文献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符合调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调节为关键、能力为目标的原则,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一、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
期刊
激励是一种心理上的驱动力,它驱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努力实现学习目标。一位管理学家曾强调:“只有受到激励的工作者才是最终完成工作的人。”故当全体学生都受到激励时,课堂组织才富有生机与活力,其课堂教学才会卓有成效。在初中教学中,课本内容往往因说教意味浓厚,加之初中学龄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如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课堂的兴趣而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
期刊
初三政治活动课虽然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毕竟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沿,故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初三政治教材共设计了16项活动内容,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中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如:第一课的“收集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第三课的“根据国家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采取自制或识读图表等方式,归纳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资源分布的概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学困生进行科学调查,找出其形成的原因,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作法:第一,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信心;第二,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第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第四,优化课堂教学;第五,加强课后作业批改,指导课外阅读;第六,加强单词记忆,注重“学法”指导;第七,群策群力,确保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学困生 形成的内因和
期刊
独立实验能力,是学生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和观察、思维、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和过程中迁移转化而形成的一种手脑并用的能力。根据中学化学教学目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应达到如下要求:  1、能设计化学实验来验证结论、探索新知识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并能根据实验情况,及时修改设计方案。  2、能按设计方案装配仪器,独立地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并能处理一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能对实验所得的资
期刊
“导学式”教学法主导思想是:教师任务是“导”而不是“讲”,学生任务是“学”而不是“听”。其实质是在教师启发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要怎样“导”,学生才能学得灵活呢?笔者经过探索,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前“导”兴趣,激发动机    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对某项运动感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求,如:上篮球课时我故意少拿出一个球,学生拿到球后发现还有一
期刊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课题的名称是《欢庆》。开课之后,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了自己所见所闻的国庆节,然后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接着,老师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本课生字。转眼之间,课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生字卡片。它们的形状各异:有圆形的、三角形的、心形的、方形的、树叶形的;生字的写法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用毛笔写的、用钢笔写的、用铅笔写的,也有用水彩笔写的;卡片的色彩更是五彩缤纷:有加彩色
期刊
地理老师必须与时俱进,紧跟上新一轮的课改步伐,加强教学反思,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地开拓创新,以适应新时期地理教育的要求。  反思地理教学、促进专业成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对地理教学理论的反思    任何教学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持续高效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原有的理论都需要重新认识和把握,我们要研究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把握新的地理教学理论,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学者师型教师,同
期刊
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化速度加快,人们的职业变动频繁。国际化、信息化和知识化要求社会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能够积极参与世界竞争与合作,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动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变革。  因此,我们在政治教学中要转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以此来适应新教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期刊
在少年儿童从事各项运动的训练阶段,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耐力素质的训练,主要以发展体内有氧代谢能力、增加身体内氧储备和能量储备、提高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为主。训练手段可采用慢、快的问歇跑,持续慢跑,速度游戏等,借以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发展耐力素质,为发展速度、力量等素质奠定基础。    一、在实际教学与训练中如何合理地安排和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    实践证明,在一堂课中,通常把速度和力量安排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