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来到厦门,我发现湖里区江头街道有支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队伍穿梭在道路两旁,有的对行人横穿马路进行劝导,有的协助清扫路面垃圾,劝导制止随地乱丢垃圾和滴、撒、漏等现象;有的在小店铺门前检查“门前三包”落实情况,有的在查检违章停车、“僵尸”车以及私设停车锁现象,还有的帮助整理乱停、乱放、乱丢的共享单车……一打听,原来这些身穿红马甲的都是该区机关党员干部。
据介绍,在实施“路长制”之前,湖里区作为中心城区,城市管理面临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大街小巷“脏乱差”、乱停车、乱张贴、占道经营等问题屡禁不绝;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等工作还任重道远;“村改居”居民多、外来务工人员多,部分市民素质有待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湖里区委作出要求:每逢周三的下午,区机关党员干部都下社区到路上去当“路长”。
让机关干部充当“路长”,可以说是该区在提升中心城区的管理水平、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创新探索。早在2017年6月,在湖里区“文明创建再提升”动员大会上,城市综合管理“路长制”实施方案发布。方案内容包括“门前三包”监管四级路长制,配套“两清单两办法”,即:责任主体责任清单、四级路长监管责任清单和监管工作快速处置办法、责任问题简易处罚办法。可以说,方案具体操作流程明确,责任主体清晰明确,监管处罚快捷简便、奖惩分明。
就在“路长制”实施后,该区的四套班子领导个个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与机关党员干部们一起上路当起“路长”。他们在所指定的路上巡查,对市民一些不文明行为立即上前制止,看到违停车辆,就立刻通知交警处理;他们在商业中心区巡查,看到不合规的店铺招牌,就立即提醒店家整改…… “只要‘小红帽’一来,问题就能立马解决,可谓高效!”沿路的店主、住户和游客经常给“路长”们点赞。
“路长制”的核心就是责任制,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此,这个区还建立了“发现问题、现场处置、情况上报、指挥调度、落实整改、结果反馈”全闭合的工作“回路”,明确规定,发现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整改到位,现场解决不了的,通过随手拍APP现场上报数字湖里公共管理集成平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直接向一线的队、所、站、路巡员进行流转,各责任单位按指挥手册规定的时限内予以解决和反馈,确保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为推动“路长制”工作深入持久开展,湖里区还发动区属小学与社区、小区结对,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洁净家园活动,携手老师、家长一同深入小区、走进楼道,让“小路长”扛起大责任,用“小爱心”扮靓新家园。日前,首批9所小学1000余名“小路长”已正式上岗。康乐小学与康乐社区组织“洁净家园”快闪表演,翔鹭小学的“绿娃小小”志愿服务队走进翔鹭小区美化家园,金山小学的孩子们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开展文明宣传,动手清扫垃圾。湖里实验小学校长汤丽莹由衷称赞,“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一分子,更是小区、社区的一员。”
今年30岁的刘靖虹是该区机关的一名年轻党员,“刚被冠上‘路长’头衔的时候,觉得不理解:机关工作已经很忙了,还要去站马路,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后来,在一次次走进基层,一次次劝导不文明行为,一次次协调解纠纷、帮助居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渐渐感受到了‘路长’的职责和小红帽沉甸甸的分量。”刘靖虹说。机关党员干部下到基层当志愿者,除了锻炼自己、服务群众外,更重要的是亮出身份,以身作则,弘扬志愿精神,引领文明风尚。
叶建新也是区机关的一名普通党员,他刚当“路长”那阵子,内心也是有点纠结,平时工作够忙的了,还得抽时间去巡路,有点勉为其难。过了一段时间,很多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以前他老觉得“独善其身”好,现在劝导文明成了自然,以前觉得会耽误工作,现在跟社区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更熟悉基层,更加接地气,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反而得到较大的提升。这恰恰说明一点,以此激励党员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会更加务实。如今,大街小巷的“小红帽”,已成为湖里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人为“路长”这一身份感到自豪!
据了解,这个区“路长制”实施两年多来,巡查达10万余人次,累计协调解决涉及交通通行、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水务电信、生态环保、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等各类问题3万余件,纠正劝导占道经营6.1万起,拆除违规报刊亭37个,拖离各类“僵尸”车70辆,整治重点区域不合规店招广告3723块,清理乱停乱堆放共享單车3.3万辆(次),较好地实现了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
数据显示,该区现有各类“小红帽”志愿者15万余人。而这些“小红帽”只是整个厦门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厦门全市拥有注册志愿者超过6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7%,志愿者队伍3500多支,志愿服务驿站100多家,还有620个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类似湖里区这样身穿红甲克、头戴小红帽的“路长”和志愿者们,常年活跃在厦门的大街小巷和各个角落。有时间当志愿者,有困难找“路长”、找“小红帽”,已成为厦门市民的共识。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习近平总书记盛赞这座城市的“高素质、高颜值”。“高素质、高颜值”的背后,凝聚了像湖里区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辛勤汗水,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今天这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正是通过‘路长制’这样的方式来加强对一座城市的常态化督查检查,使许多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妥善处理,既改善了一座城市的市容环境,又提升了市民群众的文明素养。”湖里区委文明办主任、区城管委办常务副主任傅芳槐说道。
“路长制”是什么?正如中共湖里区委书记林建一语中的:“无论形式和手段如何变化,我们始终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重在常抓常新、常态长效上狠下功夫,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城市管理工作中走好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真抓实干,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助力推动高质量全面建成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据介绍,在实施“路长制”之前,湖里区作为中心城区,城市管理面临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大街小巷“脏乱差”、乱停车、乱张贴、占道经营等问题屡禁不绝;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等工作还任重道远;“村改居”居民多、外来务工人员多,部分市民素质有待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湖里区委作出要求:每逢周三的下午,区机关党员干部都下社区到路上去当“路长”。
让机关干部充当“路长”,可以说是该区在提升中心城区的管理水平、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创新探索。早在2017年6月,在湖里区“文明创建再提升”动员大会上,城市综合管理“路长制”实施方案发布。方案内容包括“门前三包”监管四级路长制,配套“两清单两办法”,即:责任主体责任清单、四级路长监管责任清单和监管工作快速处置办法、责任问题简易处罚办法。可以说,方案具体操作流程明确,责任主体清晰明确,监管处罚快捷简便、奖惩分明。
就在“路长制”实施后,该区的四套班子领导个个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与机关党员干部们一起上路当起“路长”。他们在所指定的路上巡查,对市民一些不文明行为立即上前制止,看到违停车辆,就立刻通知交警处理;他们在商业中心区巡查,看到不合规的店铺招牌,就立即提醒店家整改…… “只要‘小红帽’一来,问题就能立马解决,可谓高效!”沿路的店主、住户和游客经常给“路长”们点赞。
“路长制”的核心就是责任制,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此,这个区还建立了“发现问题、现场处置、情况上报、指挥调度、落实整改、结果反馈”全闭合的工作“回路”,明确规定,发现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整改到位,现场解决不了的,通过随手拍APP现场上报数字湖里公共管理集成平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直接向一线的队、所、站、路巡员进行流转,各责任单位按指挥手册规定的时限内予以解决和反馈,确保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为推动“路长制”工作深入持久开展,湖里区还发动区属小学与社区、小区结对,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洁净家园活动,携手老师、家长一同深入小区、走进楼道,让“小路长”扛起大责任,用“小爱心”扮靓新家园。日前,首批9所小学1000余名“小路长”已正式上岗。康乐小学与康乐社区组织“洁净家园”快闪表演,翔鹭小学的“绿娃小小”志愿服务队走进翔鹭小区美化家园,金山小学的孩子们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开展文明宣传,动手清扫垃圾。湖里实验小学校长汤丽莹由衷称赞,“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一分子,更是小区、社区的一员。”
今年30岁的刘靖虹是该区机关的一名年轻党员,“刚被冠上‘路长’头衔的时候,觉得不理解:机关工作已经很忙了,还要去站马路,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后来,在一次次走进基层,一次次劝导不文明行为,一次次协调解纠纷、帮助居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渐渐感受到了‘路长’的职责和小红帽沉甸甸的分量。”刘靖虹说。机关党员干部下到基层当志愿者,除了锻炼自己、服务群众外,更重要的是亮出身份,以身作则,弘扬志愿精神,引领文明风尚。
叶建新也是区机关的一名普通党员,他刚当“路长”那阵子,内心也是有点纠结,平时工作够忙的了,还得抽时间去巡路,有点勉为其难。过了一段时间,很多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以前他老觉得“独善其身”好,现在劝导文明成了自然,以前觉得会耽误工作,现在跟社区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更熟悉基层,更加接地气,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反而得到较大的提升。这恰恰说明一点,以此激励党员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会更加务实。如今,大街小巷的“小红帽”,已成为湖里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人为“路长”这一身份感到自豪!
据了解,这个区“路长制”实施两年多来,巡查达10万余人次,累计协调解决涉及交通通行、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水务电信、生态环保、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等各类问题3万余件,纠正劝导占道经营6.1万起,拆除违规报刊亭37个,拖离各类“僵尸”车70辆,整治重点区域不合规店招广告3723块,清理乱停乱堆放共享單车3.3万辆(次),较好地实现了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
数据显示,该区现有各类“小红帽”志愿者15万余人。而这些“小红帽”只是整个厦门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厦门全市拥有注册志愿者超过6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7%,志愿者队伍3500多支,志愿服务驿站100多家,还有620个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类似湖里区这样身穿红甲克、头戴小红帽的“路长”和志愿者们,常年活跃在厦门的大街小巷和各个角落。有时间当志愿者,有困难找“路长”、找“小红帽”,已成为厦门市民的共识。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习近平总书记盛赞这座城市的“高素质、高颜值”。“高素质、高颜值”的背后,凝聚了像湖里区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辛勤汗水,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今天这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正是通过‘路长制’这样的方式来加强对一座城市的常态化督查检查,使许多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妥善处理,既改善了一座城市的市容环境,又提升了市民群众的文明素养。”湖里区委文明办主任、区城管委办常务副主任傅芳槐说道。
“路长制”是什么?正如中共湖里区委书记林建一语中的:“无论形式和手段如何变化,我们始终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重在常抓常新、常态长效上狠下功夫,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城市管理工作中走好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真抓实干,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助力推动高质量全面建成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中心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