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一起去酿酒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唐太宗的眼里,魏征无疑是个正经、古板得近乎迂腐的老夫子,可是人都会有个爱好吧,于是他派人去打探。探子很快带回情报——魏征爱吃醋芹。唐太宗马上召来魏征赐宴,请他吃醋芹。这一餐,君臣相谈甚欢。
  但探子知道的并不全。魏征偶尔也玩玩跨界——酿酒。身为唐朝反腐先锋,从来不送礼的魏征还少有地把自己DIY的酒献给唐太宗,让他也尝尝。
  喝了魏征亲自酿的酒,唐太宗当即拿起御笔,猛拍魏征的马屁,说他酿的两种酒远胜汉武帝和隋炀帝时期的宫中名酒,质量更是没的说,放上10年味道也不会变。虽说唐太宗这话有点夸大其词,但魏征会酿酒这事倒是真的,他酿的是葡萄酒。
  其实,唐太宗才是真正的跨界大咖、酿酒界奇葩。人家可是一边当皇帝,一边玩酿酒。不仅行政级别比魏征高,酿酒技术也高了不止一点。
  唐太宗是唐朝葡萄酒酿造第一人,《册府元龟》中载:“及破高昌,取马乳蒲桃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損益,造酒成。”唐朝收复高昌(新疆吐鲁番)是在贞观十四年(640年),此后长安城才有了葡萄,唐太宗才有了酿葡萄酒的可能。
  其实在汉朝,葡萄就在长安出现过,但直到唐朝,葡萄还不多,是真正的稀罕物。当然,葡萄在唐朝再少再珍贵,也少不了唐太宗的。他不仅有吃的,还可以用来酿酒。按《册府元龟》的说法,唐太宗得到的高昌酿酒法,应该是葡萄自然发酵法。而所谓的“帝自损益”,很可能是唐太宗在自然发酵法的基础上,投入了不同种类或数量的酒曲,进行了独特的葡萄酒酿造试验。唐太宗成功了,在不同的酒曲、曲量的作用下,他酿成了八种葡萄酒,然后高兴地叫来群臣一起分享。
  此时,会酿酒的魏征正在左相的任上,自然也是在第一批品尝葡萄酒的幸运儿,想来两人就此有不少共同语言。
其他文献
姜太公坐镇齐国时,封地里有两个名人叫狂裔、华士,他们不愿做朝臣,也不愿结交诸侯,只想過“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不事仕而事力”的生活。  姜子牙听闻他们的才华,很是叹服,就诚挚邀请他们来朝中做官,结果一连邀请了三次都没成功。由此可见,他们不是那种靠故作姿态而引起注目的人,更不会搞姜太公钓鱼那种行为艺术,而是真的自由主义者。但这番倔强却把姜子牙惹怒了——一点事业心都没有,算什么男子汉!于是,他一怒之
元嘉三十年(453年),南朝宋颇有作为的一代英主刘义隆被太子刘劭杀死。  刘劭虽弑父篡位,但还是要装孝子的,因此对外宣称父亲是暴病而亡,为他举办了隆重的丧礼,并上谥号“景皇帝”、庙号“中宗”。刘劭继位不到两个月,即被三弟刘骏杀掉。刘骏当上皇帝后,重新给刘义隆上谥号“文帝”、庙号“太祖”。  刘义隆是南朝少有的有为之君,武功虽不如其父刘裕,但长于文治,使得南朝政治清明。可以说,他是相当出色的守成之君
隋大业元年(605年),官员敬肃被调任为颍川(今河南许昌)副市长(郡守)。这对于已年届六十的敬肃来说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颍川地处中原,商业繁荣,是当时隋朝的经济重地,到此地任职,敬肃不用为钱发愁,治理起来应该会比较省事。忧的是,敬肃要面临一个强大的对手:宇文述。  宇文述是开国元勋,战功赫赫,被封为许国公,而他的老家就在颍川。宇文述在颍川一手遮天,干了不少腐败的勾当,颍川地方官畏惧宇文述的权势,
一  1901年,江苏东海县小官朱小坡赴扬州上任,两年后,全家迁到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他给自己的孩子起名朱自华,取意于苏东坡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由于朱小坡怀疑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6岁的朱自华被送到私塾读书,在私塾里,他学的是经集古文和诗词歌赋。可以说,幼时的朱自华是在父亲的监督下度过的。每天晚饭后,父亲总要检查朱自华的作业,有时因为不满意,甚至一把火把他的作业烧掉。  在父亲严谨的管教下,
北齐王朝的实际创建者高欢是个“反腐激进分子”,战事稍平后便绞尽脑汁地削弱勋贵的权势,找借口将他们降职或调任闲职。他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所以暗中指使东魏御史台弹劾最有权势的勋责元坦、司马子如,将他们同一天关进监狱,吓得司马子如一夜白头。  其子高澄继承了“高氏反腐传统”,为凸显执法机构的威严,不仅重赏御史中丞崔暹,还恢复了御史中丞“开道赤棒”的特权,甚至自导自演了一出冒犯御史中丞而被痛打的好戏
衍圣公是孔子的后裔,歷代朝廷为显示自己尊儒重道,都对衍圣公府礼遇有加。而到第72代衍圣公孔宪培时,这个“天下第一家”竟闹出了激烈的婆媳矛盾。  孔宪培的妻子是乾隆年间大学士、户部尚书于敏中的女儿,坊间传言她其实是乾隆的骨肉——公主生来脸上就有一颗黑痣,相士说这是凶兆,若想避祸,必须将她嫁给最尊荣的人家。这样的人家除了皇室只有孔府了,但满汉不得通婚,乾隆只好让公主做了于敏中的女儿,然后名正言顺地嫁给
北宋自真宗后,皇帝多好神仙,以徽宗为最,所以道教一时间很受宠后来,不知来路的“得道仙人”纷纷下山,法术怎样不清楚,但每个人都不知活了多少年,一问岁数连自己都忘了。  有个叫张怀素的,自号落魄野人,大约像王林那样会点戏法,当时称为幻术,号称可以通神,飞禽走兽都可调遣。自崇宁年间进京以来,朝野耸动,公卿纷纷与他打得火热。他自称当年孔子杀少正卯时他就劝过,说杀得不是时候。后来楚汉相争,相持于成皋,他还登
有些事一出来,厚道人也会急,也会怒。比如杜甫。  杜甫一向忠君爱国,总说如今“万方多难”,朝廷也不容易,做臣子的要理解。他是做梦都盼朝廷振衰起敝的。他一边饿着肚子,一边“忆昔开元全盛日”,想着大唐的复兴。然后,他就写诗,说唯愿“北极朝廷终不改”,努力,再努力!  杜甫虽不是“岁月静好”家之流,所处时代更谈不上“安稳”,但也不主张人们激烈地批判朝廷。他的态度是相信朝廷。天下这么大,问题这么多,尤其是
唐代男子喜欢刺青,不仅面积广大到“体无完肤”,而且内容丰富,有的創意堪称奇葩。  唐德宗贞元年间,西蜀小将韦少卿不怎么爱读书,但喜欢刺青。一天,叔父让他敞开衣服,观赏他身上的刺青——胸口刺着一棵树,树梢聚着几十只鸟,树下挂着一面铜镜,镜鼻上系着绳索,有人立在铜镜旁牵着绳索。  见叔父一脸蒙圈,韦少卿得意地嘲讽叔父读书少,不知张籍的“挽镜寒鸦集”。其实这是闹了个大乌龙,韦少卿误解的那句诗来自张籍的《
守林人守护着地球上的最后一片林地。  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地表塌陷……人类不断掠夺地球资源,造成环境破坏。最后,人类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栖身之所,陆续迁居。  如今,地球上99%的土地被垃圾填满,剩下的土地形成了一个小生态圈,守林人就守着这个小生态圈。  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守林人却感觉大限将至,他不知道在这里还能活多久。  他看了一眼木屋边水洼里自己的倒影,虽然看上去还年轻,但他已经看过各种各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