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美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经过初步的探索我认为,小学语文审美教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重视课堂教学 提升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美感愉悦中乐学,最为关键的,离开了审美化,语文课堂教学就会索然无味,枯燥了。
   1、剖析形象,审美鉴赏
   审美的主体是学生个体,审美的对象是形象。小学语文大多作品是艺术经典,它用语言来刻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具体的生活场景,它所呈现的形象是活灵活现、丰富多彩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鲜活起来,把课本语言内化成学生语言,使学生与作品中人物产生共鸣,强化艺术感受。要使学生加深对形象的鉴赏,可从哲学角度出发。
   (1)联系的角度。教师和学生解读文本时,若孤立理解人物形象,那只能是片面的。必须全面地,联系地理解人物形象,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解读,更有利于学生感悟人物性格。课堂教学时要从联系的角度,对课文写作的相关背景进行相应的介绍,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理解形象。
   (2)突出重点。历来的文学作品,以塑造典型人物,最逼真、最能打动人。教学时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重点突破。在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图片、音像等情景、激情朗读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3)注重细节。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句话的教学,都应显示教者的睿智,学者的聪慧。细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紧扣细节,一点突破,由点及面,既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又能凸现文章主旨,提高了语文教学实效。细节教学给我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现实生活中,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事情固然能打动人,给人以美感。而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同样能打动人,正如美的范畴一样,除了崇高之美,还有和谐之美。血战沙场、英勇献身是一种崇高的美,而生活中的一颦一笑有时也会令人铭刻在心,因此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的细节进行启迪,十分有利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2、激发想象,美化心灵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审美活动中,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创作如此,欣赏亦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意义和意境的把握,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的愉悦。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老师们可借助儿童生活经验和想象能力,引导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再现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画面,这不仅顺应儿童长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心理年龄特点,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可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二)注重课外活动 重视美育渗透
   语文教学是一个外延无限的过程,课堂的四十分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教学的触角伸向课外,是有识之士的一种共识,美育在教学中的渗透也一样,但若只限于课内,是十分狭隘的。因为,学生更易于在活动中体验美育,所以美育在语文 课外活动中的渗透,能促进课堂教学,具有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功效。
   (1)开发思维,促进交流。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举办辩论比赛,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进行充分准备,运用完备的陈辞,展开激烈的辩论,使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尽意驰骋飞翔,此过程,开发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语言能力。活动中,让学生交流好词好句,开展评论,既能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又能促进语文课堂的教学,能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2)增强体验,朗读探究。 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的阅读教学应当重视朗读,在朗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像。如诗歌《瀑布》最后一节,描绘了瀑布的形态: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是作者对瀑布的由衷的赞美。教学时,首先,我通过让孩子们从欣赏画面入手,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奇妙世界中去,并让他们喜爱朗读心爱的作品,同时抓住关键词语适时引导感情朗读,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很快进入了教师所创设的梦幻世界,达到了文与情地交融,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然后我先用轻柔、缓慢的语调,赞美的语气范读,风中瀑布那轻烟袅袅上升的那情景,迷雾朦胧、细尘飘洒的姿态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范读中使学生感受到了瀑布的形象美。教师融情的范读,景随声出,便可以唤起学生心中"珍珠屏"美的形象。
   通过范读激情、配乐激趣、情景动情、角色悟情等形式,引领学生在细细品味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悟语言美。在课外,学生创作、排练、表演课本剧、相声,写调查报告,这些活动不仅会让学生学会与此相关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生成愉悦感和美感。
   语文的审美化教学体现了"鉴赏美-内化美-表现美"这一动态的过程,而语文课外活动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美育在其中的渗透显得更加的自然,其功效不仅潜移默化,而且是事半功倍的。这两者的结合,必将大大地促进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
其他文献
【摘要】从人们的实际需要、认识源泉以及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关系看,认识源泉所产生的只能是作为活动结果的认识,即有关客观事物的信息,而非作为活动过程的认识。  【关键词】认识源泉活动过程  很多辞书和词典都对“认识”一词的词义和词性作出了大同小异的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 ?偊b 哲学卷》“认识”辞条指出,认识是“在人的意识中反映或观念的再现现实的过程和结果”。这是把认识理解为既是活动,也是结果。冯契主编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 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
(杭州市江干区下沙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中小学交通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2011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多起校车事故后,中小学交通安全隐患与校车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日益凸现,引起了社会更多的关注。本文以杭州、湖州等六个地区为例,探讨了浙江省中小学交通安全与校车的现状,并根据调研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找出影响中小学交通安全的关键性因素。最后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新课改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 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在操作中掌握新知识。   动手操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接受实践的检验。   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时,教师可事先给每组同学(四人一组)以下小棒: 3厘米、4厘米、
初中物理有关力的概念中,“摩擦力”一词相对来说较难理解。本文尝试从教学实践的角度,通过扩充、加深课本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有关“摩擦力”问题的理解障碍,以期学生对摩擦力有全面的理解。  一、摩擦力概念  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摩擦力。  理解摩擦力概念,关键抓住其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2、做相对运动。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
【摘要】针对我校学生在2009—2011年中考科学卷中“文字表述题”得分率偏低的现象,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我不得不反思。为此,通过对中考科学卷中“文字表述题”得分率偏低的原因进行剖析,深入分析原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的操作路径(途径与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此作一阐述。  【关键词】初中科学文字表述题解题能力途径与方法  科学中考试题中文字表述题占有一定量的比重,
【摘要】数学是否真的与实际生活相脱节了呢?在现实生活中只要学会了加减乘除,就足够了吗?数学除了锻炼人的思维方式、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之外,是否只是一些搞研究的人应具备的能力,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就毫无用处了吗?数学对普通人是否有用,成了很多人讨论的热门话题。对生活中加油问题的探讨说明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念。  【关键词】 生活中的数学 应用 现实意义  “……  你去买菜用函数的啊!!
摘要:有关参数的取值问题,往往是与函数、方程、导数等知识综合在一起。函数与方程思想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关 键 词:参数的取值,函数与方程思想     有关参数的取值问题,往往是与函数、方程、导数等知识综合在一起。函数与方程思想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这是因为不等式,函数与方程三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只要用函数思想作指导,不仅会优化解题过程,而且能迅速获得解题途径。   这类问题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我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他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我想针对合作学习的灵活运用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自己的实际教学印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能力教学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要求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生命的狂欢.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课堂。学习了洋思、杜郎口、昌乐二中的先进的教育
【摘要】教学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对磁流体发电原理进行分析,并与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比较,发现磁流体发电也符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结合安培力的微观解释,进一步探究动生电动势的微观原因,而不是总结磁通量变化的实验规律,锻炼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和磁通量变化两种角度,分析一导体环沿竖直方向穿过水平辐向磁场,得到的结论不一样,进而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适用条件提出疑惑。进一步拓展在解题中的应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