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性与现实性融合构筑的小说世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3839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余华的《第七天》是其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在小说中他关注现实生活、批判人性的冷漠与自私,而小说中的鬼魂叙事又可以看出余华先锋性的重显,也是他早期先锋性的突破。
  关键词:《第七天》;余华;先锋性;现实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5-0-01
  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一经出版就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有人说《第七天》是“新闻串烧”,有生搬硬用之嫌,余华并没有处理好新闻向文学的转化,也有学者认为《第七天》“基本停留在浮光掠影的记录上,没有深入到人性和社会阶层肌理的内部。”但是从余华的这部新作中能看出作家的努力,他努力把当前中国的社会状况呈现出来,真实地展现了中国转型时期的生活。
  《第七天》是余华将先锋性与现实性融合而构筑的小说世界,它既符合余华小说中一贯凸显的先锋性,也符合余华小说中经常提及的关键词:创伤,而创伤的极致就是死亡。也因此,在余华小说里,死亡就是一个体现人物创伤、痛苦的基点:一直叙述着形形色色的人物能否生存下去的可行性,来突出生存的艰辛;又描绘了死亡过程的残酷冷血,从而激发读者感同身受的恐惧。《第七天》描写了数十个死亡事件和数百个人物的死亡,不同的是用后死亡叙述的视角,鬼魂叙事出现在西方文学中的频率很高,而在中国这样的叙事却很少出现。这是余华在转型现实主义后的又一次全新的形式尝试,也是余华先锋性在小说中的体现,书中以鬼魂杨飞为第一视角,用他活着和死亡的经历联系起来了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如果说余华早期的先锋作品表现了远离现实的幻觉,那么这部小说就是作者构筑的现实与虚幻结合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者既使用了他以往的先锋叙事技法,又在此基础上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有力批判。
  小说中光怪陆离的场景描述也符合他一贯的先锋笔法,在一个荒诞的基础上(鬼魂杨飞的视角)来展现小说中各式各样的荒诞。在他整个的叙述笔调中,处处都染上了荒诞的色彩。小说的开头让读者在一开始就知道了这是以“鬼魂”为第一视角的叙事,让一个死亡的人自己赶去火葬场,自己打点寿衣,自己挂号排队。在小说中当杨飞死去后,他在孤寂空廖的城市中孑孓独行,想法却飘向了远方。他在时间和空间的意识里不断追寻,从而把小说中性格各异的人物和荒诞荒唐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他在记忆之路上让自己的思绪逐渐清晰起来,生前到底有些什么经历,到底自己是如何死亡的这些问题,都在死后的七天里慢慢地得到了解答。余华这样的先锋叙述,也让《第七天》不同于其他對现实进行批判的作品。
  余华自己也说过:“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因为现实荒诞,小说描写的荒诞就有其合理的依据,或者更进一步说,荒诞的叙述背后,恰恰是真实现实的纸上再现。”《第七天》中就强烈的显露出他的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他批判了人性的无情与残酷、社会的炎凉和冷漠。当有人追求李青拿着花下跪被拒绝之后,大部分人都在看他的笑话甚至盼望他能做些更出格的事情。所以之后“他没有跪在那里让不少人感到惋惜,似乎生活一下子失去不少乐趣。”这与鲁迅所批判的看客心理又有什么区别呢?中国人百年来的劣根性还是没有改变过。余华还夸张放大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在杨飞排队火化时,达官显贵可以享受特等待遇。有钱人在贵宾候烧区比谁的寿衣好、谁的墓地风水好,而穷人们坐在塑料凳子上讨论谁的东西物美价廉。
  小说中提及的种种荒诞的任何事正是我们现实社会某种生活困境的缩影,透过这些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正在困境中挣扎的自己和身边的人。在如此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唯一的温情就是死后的那个世界,余华用这样讽刺的笔法反复的描绘出最温暖的地方一直是人们所恐惧的“死无葬身之地”:“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死无葬身之地”是乌托邦、桃花源般的存在,生活在“死无葬身之地”才能让人得到永生和安逸,这对活着的我们是多大的一种讽刺呢!
  《第七天》不同于余华以前的作品,它是先锋与现实的有力结合。有人提到:“20年前余华写《活着》告诉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活着,20年后余华写《第七天》告诉我们:活着不只为适应生活而活,更是为了改变生活而活。”余华通过他的先锋技法、鬼魂视角继续关照社会生活,在小说中将生死、虚实进行了残酷的对照,让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无处遁形。这是余华对真实世界的抨击与批判,也是他对于当今物质社会人性缺失、精神物化的深刻思考。
  参考文献:
  [1]洪治纲.悲悯的力量——论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及其精神走向[J].当代作家评论,2004,(06):24.
  [2]张清华,张新颖,等.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学术研讨会纪要[J].当代作家评论, 2013, (6): 109-114.
  [3]余华.第七天[M].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13: 12-225.
其他文献
摘 要:“If you are a bird,I’m a bird.You are my home.”在电影《恋恋笔记本》中,这是一句经典的爱的告白,宣示的是富家女艾丽和乡村小伙诺亚的爱情。两人之间痛苦的分离在于身份、门第、教养、学识的巨大差异,而最后的结合则是因为对真爱的追求。当今社会对婚姻的倾向则是物质为基础,感情仅是锦上添花,爱情价值和物质价值在现代化的发展中调换了地位,造成形形色色的冲突,
摘 要:2016年底,一档全新的文化节目在黑龙江卫视一炮打响,并随即引发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这就是《见字如面》,国内首档明星书信朗读节目,没有消费明星、制造话题、炮制爆点等吸睛元素,却以最朴素的姿态讲好了本国故事,传承了本国文化,为长期以来被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笼罩的文化节目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本文将从创作初衷,节目形式,节目内容,文化内涵等方面浅析《见字如面》如何实现文化节目的突围。  关键词:
这里是一个叫沟沿的村庄,村里一段老土墙格外耀眼,独一无双。  村里老人说,这黄黄的土墙是前人用稻草、碎石、泥巴夯实,已有百年历史。夕阳西下的时候,老土墙下是村里老老少少聚会的地方。多年以来,野游的蜜蜂都喜欢在这里安营扎寨,黄色的土墙当成了它们欢乐的油菜花园。  柴火旺盛,炊烟袅袅,稻谷飘香,雷雨风雪,老土墙饱经风霜,满脸沧桑。老土屋的主人早已老去,水牛也已老去,锄头、镰刀也已老去……  孤單守候旧
在農村,我认识了一个小女孩。  大家都叫她小欣,的确,人如其名。一双再清澈不过的眸子镶嵌在眉毛下,黝黑黝黑的皮肤,红彤彤的小脸蛋,满脸欢欣,笑靥如花,个头只有我腿那么高。根本不知道,本应在如花般年龄无忧无虑玩耍的她,却承担了太多太多的忧伤。  第一次去小欣家,看见她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和她迅速地跑出来迎接我们,像是看到来自远方的亲人。“小欣,快去给客人洗水果!”我看见她高兴地应了一声,急急忙忙拿着
摘 要:伊丽莎白·毕晓普是二十世纪美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其诗写作视角独特,创作手法多样,语言精练,诗艺堪称精湛。本文试图分析诗中对鱼的描绘、人与鱼的精神博弈、诗人放走鱼三个部分来体现出毕晓普的生态关怀精神及在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晓普;《鱼》;生态主义;自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
作者简介:贺生达(1973-),笔名梦阳,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在《十月》《诗刊》《星星》等发表诗文600余篇(首),曾获首届“延安文学奖”等多项全国性奖。著有《中华经典精粹解读·资治通鉴》(2012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西哲有言:我们都是宇宙间的过客,被上帝邀请来人间参加一场盛宴。那
摘 要:《圣经》从古至今在各个方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圣经》最突出的一面和优秀的一面是在文学中的应用,《圣经》里的神话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神话,它已经形成一种文化体系,甚至上升到意识形态,进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塞缪尔·贝克特作为英国-爱尔兰戏剧家之一,他的《等待戈多》受到现代读者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圣经》文化批评的视角对《等待戈多》中的人物进行分析,使作品有新的内涵,增添新的生机。《圣经》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苏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基金资助。  摘 要:作为当代文学先锋作家三驾马车之一的格非,在2011年十年磨一剑完成了“江南三部曲”的创作,并且很快在2012年推出新作《隐身衣》,两个系列作品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创作时间间隔甚短,联系甚多,作家理念和思想意识的嬗变蕴含其中。  关键词:格非;江南三部曲;先锋;转型;隐身衣  作者简介:黄泽(1996.10-),第一作者
灯光里,  结满冰花的窗棂,  星光点点,  像夜空的繁星,  天真地眨著眼睛,  又像许多颗心,  若隐若现,  它的曲衷。
你踏着白云,从风中飘来  那片心思和希翼,在梦里  在彼此相约的此刻此时  河水从你的脚下流过了我心  欢乐的歌,在我梦里荡起了涟漪  芦苇低首而唱,仙鹤泪洒湿地  是谁,与你诉说分别的迷离傍徨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都印着你的足迹  你的魂魄和它们同呼吸  朝夕相依在一起  欣赏鹤舞,心花怒放  没有你的日子里,河水失去了  昔日的声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也失去了绿意,可怜的丹顶鹤  失魂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