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 新课改 探究学习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前十一讲里,从“复杂的经验中学习”着重论述了“探究学习”的若干要点。
  探究学习与我国十多年来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有什么关联呢?是一致的还是相似的?我们如何从今日教育科学理论发展以及国际教育改革大潮流的大视角去理解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呢?
  
  一、素质教育既合乎教育发展历史的逻辑又合乎思维的逻辑
  
  教育理论界有一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是不科学的、多余的。持此种观点的人的解释是:素质是与生俱来的解剖学、心理学的概念,不可以改变和培养;我们已有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无需此外再提出什么教育。
  要想消除这种认识,我们只能依靠实证(历史事实)和逻辑分析(科学理论)。
  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不是突如其来的。古今中外,凡是严格把考分作为决定升学(晋升)唯一或决定性依据的国家或地方,毫无例外都存在以升学为目的,考什么就教(学)什么,怎样考就怎样教(学),一味地追求考分的教育观象。国内,如今称之为“应试教育”,历史上对其曾有不同的评价,如“片追”、“负担过重”、“一手准备”、“三脱离”(“文革”时期)等。这种教育因教育目的、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片面性,过去和现在都给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弊端,时重时轻,总的趋势是愈演愈烈。几乎与此同时,国内不断出台限制、克服这种弊端的施策,推出与此相对立的教育策略,如“克服片追”、“两手准备”、“减负”、“三结合”(“文革”时期),以及如今提出的“素质教育”。两种不同教育的对峙与较量,到目前为止贯穿在整个基础教育过程中。
  建国以来我国半个多世纪教育的历史,是坚持与背离党的教育方针的两种教育对峙和较量的历史。
  1952年实施全国统考统招以后不久,就出现了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针对1954年秋以来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1955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1963年1月,教育部又为克服“片追”现象和解决“负担过重”的问题发布了《关于当前中学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1966年到1971年,全国高校基本停止招生(1970年至1971年,只有一部分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1972年至1976年,全国高校普遍招收工农兵学员。其间,由于激进的“教育革命”的影响,“片追”、“学生负担过重”、“三脱离”等问题在表面上得到了解决(在实质上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把中国教育推向了崩溃的边缘,酿造了史无前例的“读书无用论”)。
  1977年8月,恢复全国统考制度。由于恢复统考、重点学校等制度,全国正常教育秩序得到保障,教育质量提高较快,但与此同时,又重现了“片追”、“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而且愈演愈烈。因而,自1979年以来,针对逐步显现出来的这些问题,教育部几乎每年都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比如,1983年12月颁布了《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明确提出:“不能只抓升学,忽视对劳动后备军的培养;只抓考分,忽视德育和体育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只抓少数,忽视多数;只抓高中,忽视初中等”。尤其是1993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第七条中明确规定:“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倾向和素质教育倾向的对峙、较量,是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成功与失误经验思考中形成和确定的。它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代表着今后中国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也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大潮流。
  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讲,素质这个概念不仅仅是解剖学、心理学上的概念,而且是一个教育学上的概念。一词多义和词义转移是各国语言不可争辩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现时教育概念系统中,素质主要对应于、区别于“考分”。素质标志着内容、实质、目的;而考分标志着形式、表现、手段。素质概念,表示人们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后天获得的实实在在的、较稳定的良好属性,其中包括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稳定属性。素质和考分,如同内容与形式、实质与表现、目的与手段一样,有标、本之分。应试教育的谬误,从理论上讲,就在于将素质与考分混为一谈,甚至颠倒了标、本关系。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实用的、有价值的、合乎逻辑的概念,不仅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谬误,而且把我们引向了正确的教育改革方向。
  
  二、素质教育是中国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基本模式
  
  素质教育与党的教育方针不同,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思想),又是一种基本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比起以往任何时期的教育更加准确、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但不能把素质教育与党的教育方针混为一谈。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大教育模式,包容学校教育所有八大构成要素——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师、学生、办学条件、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广义上包括原则、手段、过程等)和教育评价。而教育方针作为国家的一个大政方针,只能明确规定基本的办学道路和途径。在1958年提出和后来加以完善的教育方针中,在文字上看,没有包括教育平等这一基本原理。将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混为一谈,或者,甚至把素质教育看作是多余的,都是令人费解的。
  素质教育是中国式现代教育。这里,现代教育是对文艺复兴以来的,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为标志的近代教育而言的。近代教育是按照以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大量化)、集权化为特征的近代文明原则建立起来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学校中心、教师中心、知识中心的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国家为克服近代教育脱离劳动和社会经验,忽视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看不见儿童”的致命弊端,走上了教育改革的征途。由此,西方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基本实现了现代教育改革。从这些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进程看,现代教育与近代教育有一系列明显的区别点。其中主要的是,这些国家不仅在口号上而且在实际上,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实现了两大变化:一是对所有公民实行义务教育、平等教育;二是从知识传授为重转向个性的全面发展为重(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可视为同义词),即“教育平等”和“个性发展”。现代教育,可归结为“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得到发展”,或者“使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都充分得到开发”的教育。很多国家现代教育改革的最基本原理,就是教育平等。依据美国教育界认同的观点看,学校教育不是缩小而是助长社会不平等,那就是教育对未来社会和公民的最大犯罪。
  我国素质教育是否在实际上、实质上体现了“教育平等”和“个性发展”呢?《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1994年11月10日发布的《国家教委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指出:“……要确立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标准,不是只看其升学率高低,而是看它是否完成了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诸多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它的危害:一是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少数学生;二是教育内容主要偏重智育,歧视德、体、美、劳方面,忽视实践和动手能力,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1996年4月12日李岚清为纪念《义务教育法》颁布10周年而作的报告)
  两种教育长期的对峙过程,帮助我们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上的飞跃,找到了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所在。其区别,一是在于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在于传授为重还是发展为重。从而,我们学会构建新的教育理念和运行模式。
  从上述两个根本区别点看,素质教育属于现代教育范畴,它必将我国教育引向世界现代教育改革的大潮流;应试教育则与此相反,仍未摆脱落后的近代教育范畴,它仍使我国教育陷入“三个中心”的漩涡里。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否对立
  
  近来,在素质教育的讨论中,教育界提出不少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认识。以下有关素质教育的议论是仅从《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1日和2006年1月28日)摘引的——
  ●很多同行还没有脱离一种“对立”和“人为设置对立”的思维方式。
  ●虽然我国的传统教育有许多不足,但它的核心和主体部分应当是素质教育,若用全盘否定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来进行教育改革的话,肯定不符合我国的国情,肯定是要碰一鼻子灰的。用一句形象的比喻就是:素质教育不要“骑着毛驴,找毛驴”。
  ●素质教育缘何“叫好不叫座”。
  ●为什么我们总是找不到实施素质教育的抓手,总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为什么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表面上热热闹闹,但是实际上泡沫一现,家长、学生退避三舍?
  ●素质教育走到十字路口。
  ●其实,我们不应该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
  ●作为一所学校,它应该追求升学率,而且应该追求尽可能高的升学率,但绝不能片面追求,更不能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追求……“这是一条中间道路,而在中间地带找平衡点,难度可想而知”。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高举素质教育大旗无异于“戴着镣铐跳舞”,最终可能“两头不讨好,里外不是人”。怎么办?是牺牲素质教育,迁就不尽合理的高考制度,还是改革高考制度,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高考的“指挥棒”一天不改变,素质教育就难以摆脱尴尬的境地,从这一点意义上讲,南京的“高考之痛”并非是素质教育惹的祸。
  上述种种议论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真实的状况进行了毫无掩饰的曝光,毫无疑问,这对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所有人来说是值得深思和商榷的。
  这些议论主要涉及如下三个关系问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问题;素质教育与现行教育关系问题;素质教育与现行高考制度关系问题。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是其中的关键。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有些人认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是对立的,前者包括后者。1993年,在政府下发的文件以及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从来没有说两者不是对立的,都是用“转向”、“转轨”、“必须克服”等语言表述两者关系。转向是对立的一方向另一方的转变,没有对立就不存在转向。什么叫对立统一?对立统一就是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排斥、斗争,其结果是一方转化为另一方,达到统一(当然,这种统一不是永恒的,还会产生新的矛盾、新的不统一)。前面谈到,两者之间有两个基本的区别点(不言而喻,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区别点),这种区别点是相互对峙的、排斥的,其中一方必须转化为另一方,以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只有这样认识,才能真正看到素质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看到应试教育的落后性和素质教育的先进性,看清我国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途径。
  2.素质教育与现行教育的关系
  现行教育是包融古代的、近代的和现代的以及本土的和舶来的多种教育因素的复杂“混合体”,其中包含无数的精华和糟粕。因而,国内外任何教改都不可能是推倒式的、非此即彼的、全盘否定的。实际上,素质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继承与改革。它是建国后经过教育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思考构建起来的新式的、完整的教育理念和操作体系,即中国式现代教育体系,不应与传统教育混为一谈,更不能根据两者之间的继承性,说传统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并把素质教育说成“骑着毛驴,找毛驴”。
  实际上,教育改革也是一种哲学上常讲的“扬弃”,既是对落后的、非科学的、非与时俱进的、阻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否定、推倒,又是对与此相反因素的肯定和发扬。对应试教育而言,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操作体系是要抛弃的,但其中一些实用有效的教育制度、内容、方法、措施、评价等“合理因素”是可继承和发扬的。
  3.素质教育与现行高考制度的关系
  在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中小学校长、教师遇到的最令人费解、棘手、为难的是高考制度。
  任何一种教育行为都可以分解为目的、手段、评价。对前一段教育的评价(反馈信息)对下一段教育的定向和推动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因而,高考对中小学整个教育起着名副其实的“指挥棒”作用。高考改革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言是第一“突破口”。然而,我国高考改革虽然近些年来在“能力中心”、发挥地方和大学的招考自主性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变,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脱离应试教育框架,因而严重滞后于素质教育的发展。这就是使素质教育尴尬和处于“十字路口”,“叫好不叫座”,使教育工作者“戴着镣铐跳舞”的根本原因。
  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大的障碍来自高考制度改革的严重滞后与素质教育的严重不配套。素质教育是“纲”,高考制度是“目”,后者应适应于、服务于前者,为此要实现高考的多层化、多次化、多元化(任何一种考核方式都有局限性,如书面考核适合于考知识,但不那么适合于考能力,因而素质教育必须向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价的方向发展),要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相衔接,要从属于应试教育范畴的高考转化为属于素质教育范畴的高考,即加快建立素质教育高考制度。
  中小学尤其是高中的校长、教师,在实施、促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去适应每个阶段的高考改革进程是必要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将实施素质教育的“本”和应试的“末”倒置,或走“中间道路”,就不符合国家教育改革精神。以高考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如同根据百米测试结果判定一个球员是球星一样,是极其片面的。应以其在多次球赛中发挥的能力和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四、成绩、问题、出路
  
  1.自从推动素质教育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主要有——
  (1)教育进一步面向全体。
  ●基本普及义务教育。
  ●加强了薄弱学校建设。
  ●撤销重点小学、初中。
  ●实施小学生、初中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调整中小学布局等。
  (2)进一步推进全面发展。
  ●更加关注学生德、智、体、劳几方面的发展。
  ●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的多样化、特色化。
  (4)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5)进一步改善办学物质条件等。
  
  2.有些严重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主要有——
  (1)仍然片面追求升学率。在素质教育成为国家行为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主要表现在“说”与“做”的脱节上,“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升学率仍是教师、校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的“生死关”。
  (2)薄弱学校仍大量存在。中小学校际差距有减小、有增大,截至2005年,总的倾向是增大。在广大农村、边区、少数民族地区,薄弱学校仍大量存在。
  (3)学生课业负担仍过重。
  (4)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学模式仍严重存在。
  (5)实施大面积的低水平教育等。
  
  3.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
  (1)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扩大教育投入,大力改造薄弱学校、广大农村学校。
  (2)积极加快推进高考改革的步伐。
  (3)积极全面推进课改。
  (4)加大教育法制建设,严格依法治教。
  (5)创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社会环境等。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长、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最关注的是高考改革,要求高考与素质教育衔接,高考为素质教育服务。其次是课程、教材、教法改革。只有解决这个“船”的问题,才能使素质教育顺利到达“河的彼岸”。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教育部为贯彻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于2001年6月8日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由此全面展开。
  
  五、新课改主要改变什么
  
  新课改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是“六个改变”。其中的四个改变阐释如下——
  1.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实的联系,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现状和需求。
  (2)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兴趣相联系。
  (3)精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此项是前两项的先决条件)。
  2.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1)多让学生在实践中、实际操作中学习。
  (2)多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求证。为此,教材内容要多样、生动,提出观察、实验、调查、操作、讨论的建议,以助学生探究。
  (3)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学生课外阅读、课前预习、课内自习。
  (4)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改变过于注重知识教育的倾向
  (1)克服唯知识教育倾向,正确处理好学习(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让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技能。目前需要更加重视能力培养,尤其是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
  (2)克服唯智倾向,在各学科教学中加强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
  (3)强调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4.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
  (1)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
  (2)小学、初中设置综合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的课程与综合的课程相结合。
  (3)高中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以及开设技术类课程。
  (4)在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5)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等。
  
  六、新课改提倡以探究学习为主流的多元学习
  
  在前几讲中,及在摘自我国政府有关文件、国家理事会(美国)编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施瓦布《探究科学的教学》等的引文中,明确交待了科学教育与科技中心时代、探究与科学教育、探究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从这些内在联系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各国现代教育都在积极倡导以探究学习为主流的多元学习方式。
  那么国内素质教育、新课改、新教材积极倡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实施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其主导的方式是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因为,科学知识和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学生脱离这个过程,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科学知识。因此,我们的教学工作必须作出重大的改变,教师和学生采用的教与学方式必须符合于产生科学知识的实际,必须把探究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从另一方面讲,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其他领域的工作一样,任务是多种多样的,过程是复杂的,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方式,因而我们只能明智地选择多元(学习方式)互辅的方式。具体阐述如下——
  
  1.探究学习
  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取决于要解决课题(问题)的性质,教师首先要选择好适合探究的课题。之后,为让学生顺利地、有效地开展探究学习,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如下一些帮助。
  提供1:问题的情境、背景材料,即对学生发觉、确定问题具有暗示、启示作用的有关报道、新闻、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统计数、故事(典故)、人物、地方志、史料(科技发明史)等。
  考虑的问题如下:
  ●如何确定问题和设计探究计划。
  ●采用什么样的探究学习模式(开始阶段尽量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和国内行之有效的模式)。
  ●采用什么样的探究学习类型。
  ●主要采用什么样的探究方法(如实验法、社会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等)
  用简约而通俗的语言解释考虑问题中所谈到的模式、类型、探究方法等。
  提供2:索寻文献、资料、信息的途径以及有用的文献、资料、信息。
  提供3:可利用的探究学习资源,如校内图书室、实验室、咨询人员、专业人员;社区和地区的图书馆、政党机构、工厂、企业、农业、社会组织、专业人员、名人、地方志、古迹文物等。
  ●如何对探究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通过反思总结,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多元学习方式
  多元学习方式包括实践的、合作的、自学的、传授的、现场的、活动的、游戏的等。采用什么方式,则根据问题的性质而定。要选择必需的、最合适的方式。
  多元方式1:实践学习(或实践中学习)。
  实践学习是广义上使用的,主要是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可参考的步骤是:“目标—计划—实施—评价”,“实践—问题—解决”,“理解—尝试—检测—应对措施”等。
  多元方式2:合作学习。
  人的活动包括学习活动,大多数是通过人们之间的合作进行的,学生之间的合作(班集体和小组)主要采取讨论、交流、研讨、共事的形式。
  其步骤是:“问题—不同意见—讨论—归纳”,“任务—统一计划—分工合作”等。
  多元方式3:自学。
  自学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自习、课外阅读等。自学前,可提出若干关键的思考题、参考资料;自学后,让学生提出疑点、难点。之后,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或归纳1~2个关键问题,采用最合适的方式(探究、实践、合作等)加以处理。
  自学与探究、自学与合作往往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因而,要高度重视自学,逐步扩大自学的次数和内容。自学能力对现代人来说、对终身学习来说,是最重要的。
  综上所述,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即提倡以探究、实践的学习为重点的多元学习,这与世界现代教育改革的大潮流是一致的,同时与脑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复杂的经验中学习”是相吻合的。
其他文献
一、《选择在于你自己》案例介绍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在1999年出版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提出:“在21世纪这个互联网的社会中,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作为社会中的每个独立个体的人,将拥有自己的选择。”  我们如何应对选择,请看下面的案例。  《选择在于你自己》是澳大利亚中学进行的一个研究性学习
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以中国梦为基石,以具体的生产实践为指导,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和振兴。文章详细探讨了企业实现梦想的基本途径。
目的:了解被检人群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血脂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用酶法检测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L-C)。结果:随着
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由于术中损伤肋间神经、肌肉组织及术后呼吸运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疼痛比较剧烈,肺功能恢复受影响较著。阿片类镇痛药舒芬太尼可以提供有效的镇痛,但是剂量较大
目的 探讨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三明治”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11年在心内科实习的60名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
1949年7月27日,世界第一架喷气客机“哈维兰彗星”号,在英国哈特菲尔德首次试飞。这架装有4个喷气发动机的“彗星”号,是英国力图通过空运史上的突飞猛进而占据世界航空的领先地
目的:探讨经腹及阴道超声联合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对56例可疑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宫腔内有无妊娠囊及假孕囊、附件区有无异常包块及
8月1日,山西省第一部规范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一一《山西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通过对小白鼠某些器官在石蜡切片过程中回缩率(或膨胀率)范围的测试,为再现上述器官的形状大小提供了依据。
目的:观察对比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和前房角钝性分离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作用。方法: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进行前房角镜等常规检查,对前房角关闭范围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