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桥梁,形成对话”,经典文学与课文的有机结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北京市教委已经颁布了“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以下简称“改进意见”)旨在推进全市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有效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等问题。“改进意见”中提出:“小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可以通过讲故事、阅读连环画等形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英雄人物事迹。”针对于高段阅读教学,“改进意见”中指出:“要注意篇章整体阅读,品读重点段落,基本理解作品内涵。不断丰富阅读资源,加强方法指导,推荐并配备中、长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单元主题为“初识鲁迅”,收录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四篇课文,分别从鲁迅的作品、亲人眼中的鲁迅、百姓眼中的鲁迅、作家眼中的鲁迅不同角度选材,使学生对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形成初步认识,为中学进一步探究鲁迅的文学思想价值奠定基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写的一篇怀念鲁迅先生的记叙文,以孩子的视角记录下鲁迅生前的四件小事,歌颂了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通过前测,我产生了两个想法:首先,文章行文线索清晰,选材典型,用好这个例子,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鲁迅先生的品质,更可以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化、立体化的人物形象。其次,课文语言质朴,看似不难理解,但其间有不少周晔当时“难以理解”的事情,而这恰恰是与作者年龄相仿的学生们学习中的难点,因此很多学生提出了质疑:“伯父只是一个作家,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伯父的鼻子真的是碰壁撞扁的吗?如果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说?”要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基于以上两点,我觉得学习这篇课文绝不能就课论课,而是要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思维,将文本内容延伸到课外阅读。恰好从开学初,孩子们已经阅读了《鲁迅传》(许寿裳著),《呐喊》《野草》《朝花夕拾》等鲁迅经典文学作品集,头脑中有了一定的积累。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这些阅读积淀就可以派上用场,以文互文,促进理解。于是,我对学生们说,针对这篇课文中的疑问,你们可以尝试在与鲁迅相关的作品中寻找答案。
  课堂上,我抛出了学生质疑时提出的关键问题“伯父只是一个作家,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默读整篇课文,联系上下文寻找答案。接着,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文中的一件小事,结合课外阅读中有关鲁迅的文学作品进行交流。
  片段一:课外阅读突破了学习难点。
  在“笑谈碰壁”这部分中,鲁迅先生对周晔说:“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是文中的难句,运用了借喻的手法,直指社会的黑暗及鲁迅先生不屈、顽强的斗争精神。课堂上,学生结合《鲁迅传》和鲁迅的文学作品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片段二:课外阅读深化了文章主题。
  在“关心女佣”这部分中,学生结合女佣阿三回忆中的“半夜三更写文章”“劝我多休息”,体会出中心句“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含义。课外阅读的再次引入,则深化了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片段,可以看到课外阅读对课内学习的有效促进,孩子们以文本为依托,在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细细品味的基础上,适时引入了课外阅读,在课文的关键处,主题的提升处,学生的愤悱处大做文章,激活知识储备,引发积极思考,从而撞击出思维的火花。课内与课外相互参照,搭建桥梁,形成对话,深入解读文本,深刻品评人物。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碰触的不仅仅是一篇课文,而是通过群文的互读、照应,走近了一个人物,由一个人物触摸到他的思想,由他的思想感受到一个时代。通过课上的交流,资料的补充,学生对鲁迅的认识不再抽象化,更加立体、深刻、丰满,对文本的认识不再局面性,更加全面、理性、深入。
  课前的充分阅读,课上的有机结合,更加激发起学生课后探究的浓厚兴趣,孩子们继续阅读鲁迅作品,尝试撰写了研究报告,其中包括《鲁迅的简要研究》《如何读懂鲁迅的作品》《鲁迅写作风格初探》《鲁迅的作品为何犀利且具有讽刺意味》等。
  我一直认为,课外阅读不是课堂之外的阅读,而是课本之外的阅读,要用正规的语文课时来教课本之外的东西,拉大语文教学的框架。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教师更要加以重视,既要鼓励课下大量阅读,也要在课堂中结合课文,精心设计,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巧妙地调动起来,促进课内学习,进一步延伸课外学习,巧妙结合,相得益彰。
  语文首先是文学的,尤其是新课标指导下的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文学经典,在阅读实践与体验中发展核心素养,提升生命的质量和高度,实现新课标背景下的大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整个社会是喧嚣浮躁的,笔者是其中未能免俗的一员。年轻时曾经幻想一夜暴富,能在优越于我的人面前优越一下;从教后,一度曾想自己少投入一些,能获得较高的教育质量。多年担任数学课,由于各种“管理俗务”缠身,更由于前两种思想的作祟,致使业务水平踌躇不前。  现在,静下心来,站在人(生)的角度观察思考:数学要(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在课外读书中思考着,对照着。偶尔,女儿给我带回了《统帅毛泽东》,我真是欣喜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能弥补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中没有英语学习环境的特点,有效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和高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和学习情景,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
期刊
这学期,我接了一个新小班,孩子们的哭闹声让我这个才带完大班的老师有些不知所措。为了让孩子们能尽快的适应新的生活,我们班的几位老师除了精心准备丰富的活动外,还买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小物品,以备在必要的时侯笼络人心。  开学的几天里,我每天站在门口热情的接待每一个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孩子们漫漫的开始接受我们了,但也总有个别的孩子对幼儿园总是十分的排斥。轩轩就是其中之一,每天早上他都会使劲拉着妈妈的手,
期刊
教育工作以德育为首,教书是为了育人,我校德育工作继续以教育局在全县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在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德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文化建设的视野、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努力实施德育四化:即德育课程化、队伍全员化、过程人性化、内容生活化,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名,“礼”是中国传统的
期刊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要的环节,导入设计得好坏对本节课后面的教学影响很大。德国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精彩的导入,是教师经验、学识、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它就像一把金钥匙,能开启学生的心扉,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怎样使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精彩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新课导入常用的几种方法。 
期刊
腿既是人体的支撑器官,又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其结构形态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人腿结形态的差异,导致其功能有所不同,产生的足迹特征就以多种形态出现在相应的部位,反映出自不同的协调一致的搭配关系。腿形的不同对行走姿势影响较大,主要有罗圈腿(“O”型腿)、直型腿、剪子腿(“X”形腿)、不对称腿。常常有人提到:“哎呀,看我的腿踢足球都成O型了”而我却不认同这个观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肌肉骨骼的发育发展和技术
期刊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由说完整的一句话到说连贯的几句话  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能说完整的一句话。我教一年级语文,在教学中,通过两方面来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一是结合字词的教学来培养。如在教“原”“时”等字时问:“原”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举手回答:“是由‘厂’字、‘白’字和
期刊
艺术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形式,也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悲伤时,艺术给我们欢乐,当我们消沉时,艺术给我们力量,艺术总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愉快而美丽,一曲妈妈的摇篮曲,一出戏乃至一个舞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它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升华着我们的情感,给我们优美、崇高、悲伤、喜悦等等,艺术教育对完整的人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国内外很多的专家都有论述。波孟认为:“心理健康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我国傅连璋认为心理健康包括: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健全;体质渐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精力充沛,做事效率高;意志坚定,情绪正常。我比较认同波孟的论述。  一、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造成孩子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教育中
期刊
一、案例  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第四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时,在备课时我收集了近些年山西省、晋中市的科技教育现状,在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一切政治都源于生活,一切政治都是乡土的。学生通过观看直观形象的《山西转型发展》的小纪录片,了解了山西省煤炭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和能源消耗过度的现状,感受到山西转型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学生通过研读山西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