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宋时期,天台宗与净土宗合流是天台宗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所谓的台净合流是指在天台宗学说的基础上对净土宗的佛学思想、修行法门、宗教生活的组织开展等诸多方面等加以融摄、调和的总体趋势,台净二宗之间,台宗居于主导性地位,发挥主导性作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台净二宗的合流历经六个阶段,即蕴蓄期、发轫期、转折期、高潮期、沉寂期和复兴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天台宗与净土宗之间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天台宗的祖师大德们或是倡导台净同证菩提,或是主张台宗融摄净宗,或是践行净土行门,最终形成了“教归天台,行归净土”的模式。天台宗与净土宗虽然分属不同的教派,持有不同的教理教观和修行方式,但是,作为佛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台净二宗皆从佛陀觉海悲心中流出,同源而一体,这就为二宗的融合奠定了基础。本文第一章主要从台净合流的历史、台净异同的角度两个方面对台净二宗作整体扫描与宏观把握。北宋初期,慈云遵式、四明知礼、孤山智圆从理论上为台净二宗的合流作出论证,本文第二章即以遵式、知礼、智圆三人的净土思想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如果说遵式对台净二宗的融合所作的最大贡献体现在忏法理论的丰富及其忏法实践的投入等方面的话,那么,知礼与智圆则从义学的角度为二宗的融合指明了方向。知礼撰《观经融心解》,著《观经疏妙宗钞》,从约心观佛与从行观法、染净四土与性修三身、蛣蜣六即与三位九品等诸多方面将天台宗的教观理论与净土宗的修行模式结合起来,为二宗之融合及行者之修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模本。与此同时,知礼身体力行,积极修忏,以期往生净土。而作为山外一系中坚力量的智圆,也力主台净合一。在智圆,唯心无境,但业有权实,因此,欲登净域者当以信愿为宗,即六当可成佛。遵式、知礼与智圆基于天台宗的立场,主张以天台宗之理论摄入净土宗,台净二宗之间,主次有分,轻重有别。本文第三章主要探讨四明三家的净土思想并对相关人物作个案研究。知礼寂灭之后,四明学说主要由广智尚贤、神照本如、南屏梵臻三人传承,尚贤、本如、梵臻三人及其子嗣门人多有崇信净土者,其中,尚贤一系虽能祖述知礼之学,却未能圆满地将知礼学说较好地继承下来,“净土法门及各种忏法的实践已愈趋明显地表现出取代止观修持的倾向。”①本如及其弟子对义学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只为天台教观的某一方面,天台宗之止观法门渐为净土修持取而代之。南屏一系僧人受禅宗影响较大,其中虽不乏归心净土者,其热情远不及援禅入台那么高涨。四明三家门人弟子中提倡台净一致者以栌庵有严、圆辩道琛、德藏择瑛、泽山与咸最为突出,四人之思想虽有细微区别,在推崇净土法门的同时,尚能固守台宗的理论。台净二宗的合流至石芝宗晓、南湖志磐所处之南宋末年达到高潮。对于净土法门,宗晓与志磐均十分重视,宗晓编纂的《乐邦文类》与《乐邦遗稿》,志磐撰写的《净土立教志》皆为净土类文献。宗晓主张理事一如、空有不二,同时也承认净土实有,安养可期;志磐宣称本迹相融,台净不二,认为净土乃唯心本具,念佛即得往生。主观上,宗晓与志磐在坚守天台宗性具唯心论的前提下倡导台净融合;客观上,天台宗之止观行门已让位于净土宗之念佛法门,“教归天台,行归净土”的格局至此形成。本文第四章主要以宗晓与志磐的净土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五章侧重于从两宋时期的居士佛教与结社念佛两方面对天台宗与净土宗的关系展开考察。佛教的发展离不开居士的参与,晁说之、陈莹中两位天台宗居士立足于天台佛学,倡导天台宗与净土宗的融合。晁说之主张净土实有,当依知礼之观智或循遵式之教行修净土。陈莹中则依循天台宗之性具理论,倡导性具唯心净土,基于性具实相理论,一念之中佛身与国土交融互具,则可于方便之内得生安养乐邦。至于结社念佛,两宋时期,缁素共修净业的净土结社活动盛极一时,佛教各宗派均有参与,其中,天台宗僧人领衔下的净业社主要有慈云遵式的净土忏仪会、四明知礼的延庆念佛会、圆净省常的西湖净行社、法宝从雅的弥陀院宝阁。如果说晁说之、陈莹中等居士从雅文化层面弘扬了天台佛学,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台净二宗的融合,那么,遵式、知礼、省常、从雅等僧人领衔下结社念佛则将这一融合扩展到以社会大众为主导的俗文化层面。雅俗结合,台净互融。两宋时期台净合流是有其根源的,本文第六章着重从宋王朝的佛教政策、士大夫的佛教观念、台宗与禅、律、贤各宗派之间的关系探讨分析这一问题。其一,在三教合一的大背景下,宋朝的皇帝们遵循“不使其大盛”的原则,对佛教采取扶持与支助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佛教的发展,三教合一的提倡,在促使佛学向儒学靠拢的同时,也加剧了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的融合。其二,这一时期,士大夫们对佛教的态度共有两种,以宋初三先生、北宋五子为核心的理学家们对佛教展开了猛烈的批判,而以杨亿、杨杰、晁迥、富弼、苏轼、陈瓌等人为代表的达官显贵们,或是参禅问道,或是栖心林泉,或是修忏斋僧,或是激扬酬唱,起到了护教弘道的作用,而理学家对佛教的批判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佛教的儒学化与世俗化。其三,台宗与禅、贤等宗派之间互有竞争,为在竞争中获胜,与净宗、律宗之合流以增强自身的力量亦不失为明智之举。其四,天台宗自身也存在着诸多不利于自宗发展的因素,如山家一系弟子的一再出走、天台宗佛学高深难测,门人弟子不愿修习止观,等等,这就要求天台宗从内部作出变革。其五,随着近世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佛教日益社会化、世俗化,天台宗也不得不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总之,两宋时期,天台宗与净土宗的合流是理论发展之必然,是历史潮流之必然,也是台宗僧人因应历史之变迁、社会之需要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