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品评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vfg4gf3f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借助词串,循文入境
  
  师: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郑和下西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航程呢?
  生:书上写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生:郑和远航历时28年,多达7次,这么长时间,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生: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师: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用心去读读这些词语:“狂风呼啸 奔腾咆哮 波峰浪谷”,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学生用自己的或是书上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风浪险恶的画面)
  师:类似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吗?
  (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踊跃发言)
  师:这就是学习,不仅能正确地读出词句,还能读出画面,还能想到同类的其他词语。但学习还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还要把词语放回到课文里,这样就能把词语学活了。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写这险恶的风浪呢?谁来读读这段话(屏幕出示第5自然段)。读了这段话,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出使西洋的险恶,除了风浪的险恶,还有什么险恶?
  生:海盗的袭击。
  生:有随时丢掉生命的危险。
  生:我明白了,这不仅是个伟大的航程,还是一个充满危险的航程。
  师: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组词语,读出你脑海中的画面来。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的教学抓住“郑和下西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航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借助词串,通过对文中语言文字的咀嚼,初步了解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以及航程中充满了危险,为理解远航的意义埋下伏笔。
  
  二、 借助词串,读活人物
  
  1. 出示词串:
  身材魁梧健步上船抱拳告别
  友好亲切镇定自若鬓发全白
  师:读这组词语,你脑海中浮现的是谁的形象?是同一个形象吗?如果不是,那么郑和的哪一种形象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我看到的郑和是威武雄健的,从“身材魁梧”“健步上船”“抱拳告别”这几个词语中就可以体会到。
  师:(出示)“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映入眼帘的有什么?(送行的群众,宏大的场面)这么宏大的场面,这么多的送行人,让郑和感受到了什么,他又会怎么想?
  师:请再读: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读出威武雄健来。
  师:当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看着这浩浩荡荡的船队,带领这样一只船队远航,郑和内心会怎么想呢?600多年前,咱们中国就有了这样一只船队,你的内心又做何感想呢?再读: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读出自豪来。
  师:面对茫茫的大海,面对未知的前途,此时此刻,郑和又会想到什么呢?这影响了郑和远航的决心了吗?是呀,你看……你听……再读: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读出自信来。
  师:就这一句话,我们读出了威武、自信、决心、自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三读“……启航!……”读出威武、读出自豪、读出自信。体会郑和的心情,读出我们的感悟,郑和高大威武的形象也自然而然竖立在我们面前。
  2. 词串串起郑和远航的深远意义。
  师:(出示第4自然段:“……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读读,说说哪些地方看出亲切友好?
  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板书下列一组词语:
  递交国书赠送礼品表达友好
  热烈欢迎扶老携幼争相观看
  惊叹不已名扬海外纷纷换取
  读这组词语,你脑海中浮现出哪些画面呢?
  师:这就是当年郑和船队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欢迎的一幕幕场面。出示补充资料:郑和和西方航海探险家有本质的不同。西方航海探险家他们所到之处就是掠夺、烧杀、欺诈、领土扩张……郑和下西洋带往各国的物资有丝绸、瓷器、铁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手工业品、茶叶、货币、历法、衡器、书籍、药材等等……读了这段资料,你又想到了什么?填空:郑和远航,给各国带去了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里所出示的一组词串,让学生透过词语想象画面,使得平躺的文字站起来,丰富起来,立体起来。然后让学生通过资料的阅读,自己体会到郑和带去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物产,更重要的是带去了中国的友好与和平。
  3. 词串串起郑和远航的探索精神。
  ★ 感受郑和精神——勇于探索
  (师出示第5自然段:“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
  (1) 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读出自己的理解来。
  (2) 这里不仅有风浪的险恶,更有海盗的袭击,然而郑和是如何面对的呢?
  (3) 小结:在漫漫的航途上,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齐读“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眼界。”
  ★ 感受郑和精神——执著探索
  (师出示第6自然段:“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1) 请大家关注这段话中的数字,从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是什么让郑和鬓发全白?
  (2) 补充阅读:“1433年,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7月船队回国。明宣宗赐葬郑和于南京牛首山南麓。终年62岁。”此刻,你对郑和的形象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理解?
  (3) 资料出示:87年之后,哥伦布两只小船200多人发现了美洲,114年之后,麦哲伦3只小船300多人发现了好望角。读这两句话,联系课文,郑和在你的心中的形象更丰满了吧!
  ★ 感受郑和,表达情感
  (1)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郑和,纪念郑和远航?
  (2)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人,郑和公园重新塑造了郑和的雕像。你看,郑和身着袍衣,手握图卷,神情坚毅,目光坚定,眺望远方。面对着高大的雕像,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郑和说。拿起我们的笔,先将要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选用课文当中学过的下列词语,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但是,一定要表达此时此刻你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3) 课件屏幕出示:面对着高大的塑像,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郑和说……
  雄伟壮观浩浩荡荡破浪西行
  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
  身材魁梧健步上船抱拳告别
  友好亲切镇定自若鬓发全白
  (4)课文学习完了,让我一起来记住这个名字,那就是——郑和!
  【设计意图】最后用词串将郑和形象深深地印入学生的心底。
  (作者单位:南京市石鼓路小学)
其他文献
期刊
苏教版小语教材文质兼美,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想象,在想象后表达,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往往能在课堂上实现比翼双飞,和谐共进。    一、 在想象中刻画细节,让形象真切起来    一篇故事性强的课文叙述到高潮时突然收笔,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此时,抓住空白,指点学生循着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握人物的特点,进行合理想象,课文中
一、 回顾“启航”,直奔主题    1. 出示两组成语,检查认读情况:  人山人海 身材魁梧 镇定自若  雄伟壮观 浩浩荡荡 破浪西行  2. 选用以上词语概括上一节课学习的“扬帆启航”的主要内容。  3.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郑和和他的船队乘风破浪,开始了第一次远航,这是怎样的远航?请快速阅读课文第4、第5自然段。  4. 交流阅读收获。板书:凶险之旅 友好之旅  【设计意图】上一节课已经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先生曾介绍: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为突出这7个字而设:识、写、读、背、 作、说、习。细读教材,不难发现蕴含于教材中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编写理念。    一、 倡简——倡导简约,图文并茂    “简”是解决知识众多而时间有限这对矛盾的必由之路。苏教版小语教材结构体例简,课文类型简,知识内容简,课后作业、单元练习等无所不简。其中不太为人注意的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特别注
电话铃响了。“你找谁?”我问。“我找胡铭心同志。”一个女同志的声音。“我就是!你是谁?”“我是陈彬彬,铭心舅舅,你还记得我吗?”陈彬彬!?我怎么会忘记呢?我手头还有一张她当年的照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具有新兴转轨性质,部分学者认为具有弱态有效的特征,这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的情况,这将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监督作用的发挥。一方面,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不断涌现出新的企业,尤其随着我国政府实施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民营企业从数量到规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证券市场上公开发行、借壳上市,以及管理层收购所形成的民营上市公司也不断增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证券法
全区党史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全区党史工作会议于9月23日至24日在南宁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市委党史研究室(办公室)的负责同志和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室处两级的负责同志共21人(北海市因
“读书内化”,是一个重要的语文教育理念。语文课上,主动读书,内化语言,应是学生的基本活动;指导学生读书,帮助学生内化,则是教师的主要职责。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吸收内化呢?    一、 在解读词语中重组语言    【案例1】《燕子专列》(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师:瑞士政府也和同学们一样,对燕子的遭遇感到着急、同情。所以,他们要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如果请你代
[编者按]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上法。有些教学设计是共性的,也有些教学设计极有个性,本期我们编选了三位老师《郑和远航》的教学设计,可以说各有特色,相信老师们读后会有这样的感受:一篇课文要上得有个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那就要根据教学实际,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    《郑和远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下的一篇课文,在教学时,我运用减法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里的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交流、深层交流。课文是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生本对话”是对话教学中的核心。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唤起学生学习的情感,使他们得到知识的收获,思想的启迪,美育的熏陶,情绪的感染,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领尝试: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