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正创新学术研讨会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ahofa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郝苏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学术实践的民俗学思想体系,站在民族国家历史与现实的高度,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出发,彰显中国民俗学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郝苏民坚持从多民族语言维度切入民俗的整体性研究,从区域、民族维度探索民俗与民众生活的关系及民俗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这也是其民俗学思想的实践过程与系统呈现。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汶川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与困境的探讨,提出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这不仅为民族地区如何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提供了具有典型意义的鲜活样本,还对增强汶川县乃至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看待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是一个社会各界都关注的重要议题。我们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从本体结构、自生结构、外在结构等三个研究维度,分析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指出: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资本和文化资源,而且大部分可以开发和利用。一方面,文化遗产具有被动和受影响的特点,可以把文化遗产放在布迪厄所谓的“场域”(即乡村、小镇、城市)当中考察;另一方面,文化遗产也具有自主能动性,带有自生结构,这些遗产具有吸引和配置资源的结构和功能。
期刊
20世纪70年代韩国民俗学开始探索从“过去学”向“现在学”的转型。20年后,随着城市化进入尾声,城市与农村的地位在社会结构中发生根本性逆转,城市民俗学成为韩国民俗学界的焦点。林在海的城市民众主义与南根佑的FOLKLORISM研究的学术争论奠定了韩国城市民俗学的理论基石。韩国民俗学的转型实践对于中国城市民俗学的探索、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诸位,众所周知,谷苞先生青年时期即是西南联大"魁阁"成员,从滇至陇,1949年参军抵达新疆.他长期从事从南到北民族地区田野调查,同时与时俱进,致力于中华民族共同性与民族团结研究;是对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作出主要贡献者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