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和分类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kcyk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的诊断方法、常用诊断标准和分类。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MND中最为常见的形式。脑干和脊髓各节段的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体征是诊断MND/ALS的重要依据,而肌电图是判断亚临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重要辅助检查。国际公认的ALS诊断标准共有3种,依次为El Escorial诊断标准、Airlie House诊断标准(又称修订版El Escorial诊断标准)和Awaji-shima电生理诊断标准。MND存在多种分类方法,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根据起病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肢体起病型ALS、球部起病型ALS、进行性肌萎缩、原发侧索硬化、连枷臂综合征和连枷腿综合征等多种类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HOXC8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及潜在机制,以期为临床联合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慢病素感染构建稳定沉默HOXC8的A549细胞,qPCR和蛋白印迹法进行验证;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549稳转株对放射敏感性影响;蛋白印迹法检测沉默HOXC8后TGF-β1及其下游信号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沉默HOXC8的A549稳转株;沉默HOXC8后A549细胞活力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沉
目的RNAi技术干扰人食管鳞癌细胞中HMGB1基因表达,观察X线照射后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存活能力及细胞周期分布。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采用MTS和Transwell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细胞ECA109、KYSE30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后各组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照射组ECA109、K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TUG1对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法检测宫颈癌细胞XB1702及正常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中TUG1和miR-145表达。实验分为转染si-NC组、转染si-TUG1、转染si-NC并照射、转染si-TUG1并照射、共转染si-TUG1和anti-miR-NC和共转染si-TUG1和anti-miR-145组。用脂质体法转染至X
目的分析鼻咽癌乏氧区MR图像中影像组学特征,为乏氧区识别和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32例初诊鼻咽癌患者18F-FMISO-PET图像和短期内获得的MRI T1、T2、T1+图像。在MR图像勾画GTV,以4h的PET图像为依据勾画乏氧区域(GTV-H),将GTV减乏氧区定义为非乏氧区(GTV-NH)。提取GTV-H与GTV-NH影像组学特征,比较二者影像组学特征在不同MRI序列图像中差异。结果GT
期刊
目的短程新辅助放疗(SCRT)联合延迟手术似乎比SCRT联合立即手术更安全,但SCRT联合延迟手术和长程新辅助放疗(LCRT)联合延迟手术的疗效比较尚不明确,因此对两种治疗方案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的搜索,对于患者基线特点和治疗结果数据进行提取,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并进行证据评价和做出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总计患者49
目的分析高危因素联合分层法在预测N2-3M0期鼻咽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2015年间226例N2-3M0期首程鼻咽癌病例被纳入研究,分析肿瘤体积、颈部转移淋巴结特征(坏死、融合)和T、N分期等与生存的关系,分析影响生存的高危因素,探讨高危因素联合分层法在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N3期、Vn≥47.15cm3和淋巴结融合是N2-3M0期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的高危因素,根据高危因素分为低危、中危、
内乳虽然为乳腺癌的区域淋巴引流部位,但术后放疗是否需要照射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一些随机研究不同程度上对内乳放疗进行了探讨,均没有获得内乳放疗对总生存有肯定获益的证据。临床实践中,内乳预防放疗需要很好地权衡肿瘤复发风险、处方剂量和放疗技术,避免放疗相关死亡风险增加而抵消可能的生存获益。
偏头痛是一类临床最常见的具有致残性的原发性头痛,在我国人群的发病率为9.3%,女性与男性发病比率为3∶1,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抑郁是偏头痛共病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与非偏头痛患者相比,偏头痛患者共病抑郁的风险高出2.5倍以上。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与抑郁症状息息相关。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对头痛相关的痛觉信号传导的影响也不同,在这些信号从丘脑传递到皮质的过程中易受到神经内分泌网络失调的影
目的比较改良脑梗死溶栓评分(mTICI)2b级与mTICI 3级再灌注对发病6 h内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灶转归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4例于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6 h内并接受血管内治疗后成功再灌注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mTICI 2b级和mTICI 3级再灌注对患者病灶转归及预后的影响。主要终点指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