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育人的载体。学校要发展,必须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构筑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系统,勾画学校的“课程全貌”。从某种程度上说,办学就是以课程智慧引领学校创新课程体系的过程,培养目标就是课程总体目标。因此,课程的顶层设计须寻求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课程建设之间的整体而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课程规划;调研反思;变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A-0051-04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是学校的“产品”,其质量决定着学校育人的质量,其特质决定着学校发展的特色。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基础教育将迎来改革的拐点,从以班级授课为特征的集体授课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个别化教育。当然,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其中,当务之急是基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整合学校课程内容,创新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的创新,不是单凭一纸处方能够完成的,也不是照搬某种模式能够成功的。它是一种愿景、一种哲学,唯有借助日常创造性实践经年累月的积淀才能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必须有传统的传承,必须有经过缜密思考的明晰的见识、不惧失败的不屈不挠的勇气和对于明日教育的希望。2015年,我们对苏州市部分中小学的课程规划进行了调研,旨在通过观察、描述、反思学校课程创新的“现场”动态,从学校实践层面来验证当今课程创新的趋势,探索其可行性和挑战性。
一、学校课程规划的挑战
1.课程规划系统化不够,实践经验难以借鉴
学校课程规划直接影响学校内涵发展的整体水平,直接关联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特色。一个完整的学校课程规划,外延上应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内涵上应包含育人愿景、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管理与评价等几大基本要素。学校课程规划是否完整、精确,反映出学校在研制课程规划时,是否系统而全面地设计系列课程。
很多基层学校对课程规划如何制定、如何形成文本、如何实施等问题,存在认识的偏失,缺乏成熟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一些学校没有设置专门负责课程的机构,即使有课程负责人,也不清楚准确的“学校课程规划”的定义。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规划基本上是“粗略框架”或“断章取义”。在征集学校课程规划文本时,一些学校直言还没有系统思考,因而“囊中羞涩”,交不出像样的文本材料。一些学校递交的“学校课程规划”,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课程设置”;还有一些学校,将“校本课程计划”、“课外活动方案”、“校本教材”等同于“学校课程规划”,没有对学校的整体课程进行思考。部分有粗略构想的课程规划,其研制规划的出发点是出于学校“特色发展”或“装点门面”的需要。从课程建设上看,学校课程规划的水平有三个层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可见的课程规划文本绝大部分处在第二、第三层次,难得见到第一层次的。苏州市第十六中学的课程规划是一个优秀的样本。这所学校结合办学愿景,结构严密、层次清晰、理念领先地设计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规划,蕴涵了学校课程领导者的厚重学养和卓越智慧。但一些课程类别概念,还需要进一步作科学化的界定。基于国家课程“二次改造”的课程体系及内容,还需要不断创新、融合。
2.课程实施和评价精细化不够,课程元素缺乏关联
学校课程元素之间的关联度,特别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关联度,是衡量学校课程发展科学性的重要指标。学校课程规划需要建立在对办学历史、办学特色、课程资源、设置条件等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之间应该密切关联,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更应该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相匹配。
从调研情况来分析,只有极少数学校达到“实质性关联”。一些学校在课程规划中对学校课程前景做了明确表述,如“兴趣、特长”,“融合、创新”,“生命、幸福”等,这些学校开始思考自己的课程逻辑结构、功能定位和教育意义,强调课程目标与育人目标的一致性。但仔细分析发现,这一类课程规划往往停留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概念”上,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不是很明确,没有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课程设置与内容来实现课程目标或者用怎样的知识资源来达成课程目标。
例如,市区某高中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践行苏式教育,致力于培养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创造力的世界公民,使他们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学校将课程分为两大类,“国家基础课程”和“特色创造课程”。但进一步考察后我们发现,该校的课程实施没有具体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缺少有机联系,有“架空”和“突兀”的感觉。学术界通常认为,学校课程元素之间的关联度有四个等级。
我们很少发现较高水平的课程规划案例,一些优质学校相对完整的课程规划,虽能基于学校实际和学段特点设计课程并开设特色化的选修课,但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层面还比较欠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学校的课程规划与实施应该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而完善的前提是要对课程进行评估。目前大部分基层学校的“课程评价”部分严重缺失,只是设计了学生学业评价或考核,没有对教师的评价,更没有对课程本身的评价,缺少课程更新的机制。
3.课程设计策略精致化不够,“理性思考”过于碎片化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依据一定的策略设计学校课程,一般需要考虑学生、教师、学校、资源等四方面因素。即要考虑学生的课程需求及学习能力来设计课程;要根据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特长来开发课程;要依托学校的特色文化、教学传统及区域环境来规划课程;要基于地域资源、文本资源来挖掘课程。学校设置具体的课程,总会根据上述四个方面的有利因素,从某一主导策略切入来做出判断、选择。学者一般会把学校课程规划的主导策略分为五层类型。
关键词:课程规划;调研反思;变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A-0051-04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是学校的“产品”,其质量决定着学校育人的质量,其特质决定着学校发展的特色。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基础教育将迎来改革的拐点,从以班级授课为特征的集体授课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个别化教育。当然,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其中,当务之急是基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整合学校课程内容,创新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的创新,不是单凭一纸处方能够完成的,也不是照搬某种模式能够成功的。它是一种愿景、一种哲学,唯有借助日常创造性实践经年累月的积淀才能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必须有传统的传承,必须有经过缜密思考的明晰的见识、不惧失败的不屈不挠的勇气和对于明日教育的希望。2015年,我们对苏州市部分中小学的课程规划进行了调研,旨在通过观察、描述、反思学校课程创新的“现场”动态,从学校实践层面来验证当今课程创新的趋势,探索其可行性和挑战性。
一、学校课程规划的挑战
1.课程规划系统化不够,实践经验难以借鉴
学校课程规划直接影响学校内涵发展的整体水平,直接关联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特色。一个完整的学校课程规划,外延上应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内涵上应包含育人愿景、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管理与评价等几大基本要素。学校课程规划是否完整、精确,反映出学校在研制课程规划时,是否系统而全面地设计系列课程。
很多基层学校对课程规划如何制定、如何形成文本、如何实施等问题,存在认识的偏失,缺乏成熟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一些学校没有设置专门负责课程的机构,即使有课程负责人,也不清楚准确的“学校课程规划”的定义。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规划基本上是“粗略框架”或“断章取义”。在征集学校课程规划文本时,一些学校直言还没有系统思考,因而“囊中羞涩”,交不出像样的文本材料。一些学校递交的“学校课程规划”,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课程设置”;还有一些学校,将“校本课程计划”、“课外活动方案”、“校本教材”等同于“学校课程规划”,没有对学校的整体课程进行思考。部分有粗略构想的课程规划,其研制规划的出发点是出于学校“特色发展”或“装点门面”的需要。从课程建设上看,学校课程规划的水平有三个层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可见的课程规划文本绝大部分处在第二、第三层次,难得见到第一层次的。苏州市第十六中学的课程规划是一个优秀的样本。这所学校结合办学愿景,结构严密、层次清晰、理念领先地设计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规划,蕴涵了学校课程领导者的厚重学养和卓越智慧。但一些课程类别概念,还需要进一步作科学化的界定。基于国家课程“二次改造”的课程体系及内容,还需要不断创新、融合。
2.课程实施和评价精细化不够,课程元素缺乏关联
学校课程元素之间的关联度,特别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关联度,是衡量学校课程发展科学性的重要指标。学校课程规划需要建立在对办学历史、办学特色、课程资源、设置条件等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之间应该密切关联,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更应该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相匹配。
从调研情况来分析,只有极少数学校达到“实质性关联”。一些学校在课程规划中对学校课程前景做了明确表述,如“兴趣、特长”,“融合、创新”,“生命、幸福”等,这些学校开始思考自己的课程逻辑结构、功能定位和教育意义,强调课程目标与育人目标的一致性。但仔细分析发现,这一类课程规划往往停留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概念”上,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不是很明确,没有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课程设置与内容来实现课程目标或者用怎样的知识资源来达成课程目标。
例如,市区某高中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践行苏式教育,致力于培养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创造力的世界公民,使他们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学校将课程分为两大类,“国家基础课程”和“特色创造课程”。但进一步考察后我们发现,该校的课程实施没有具体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缺少有机联系,有“架空”和“突兀”的感觉。学术界通常认为,学校课程元素之间的关联度有四个等级。
我们很少发现较高水平的课程规划案例,一些优质学校相对完整的课程规划,虽能基于学校实际和学段特点设计课程并开设特色化的选修课,但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层面还比较欠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学校的课程规划与实施应该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而完善的前提是要对课程进行评估。目前大部分基层学校的“课程评价”部分严重缺失,只是设计了学生学业评价或考核,没有对教师的评价,更没有对课程本身的评价,缺少课程更新的机制。
3.课程设计策略精致化不够,“理性思考”过于碎片化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依据一定的策略设计学校课程,一般需要考虑学生、教师、学校、资源等四方面因素。即要考虑学生的课程需求及学习能力来设计课程;要根据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特长来开发课程;要依托学校的特色文化、教学传统及区域环境来规划课程;要基于地域资源、文本资源来挖掘课程。学校设置具体的课程,总会根据上述四个方面的有利因素,从某一主导策略切入来做出判断、选择。学者一般会把学校课程规划的主导策略分为五层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