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智慧引领学校创新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shix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育人的载体。学校要发展,必须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构筑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系统,勾画学校的“课程全貌”。从某种程度上说,办学就是以课程智慧引领学校创新课程体系的过程,培养目标就是课程总体目标。因此,课程的顶层设计须寻求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课程建设之间的整体而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课程规划;调研反思;变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A-0051-04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是学校的“产品”,其质量决定着学校育人的质量,其特质决定着学校发展的特色。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基础教育将迎来改革的拐点,从以班级授课为特征的集体授课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个别化教育。当然,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其中,当务之急是基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整合学校课程内容,创新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的创新,不是单凭一纸处方能够完成的,也不是照搬某种模式能够成功的。它是一种愿景、一种哲学,唯有借助日常创造性实践经年累月的积淀才能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必须有传统的传承,必须有经过缜密思考的明晰的见识、不惧失败的不屈不挠的勇气和对于明日教育的希望。2015年,我们对苏州市部分中小学的课程规划进行了调研,旨在通过观察、描述、反思学校课程创新的“现场”动态,从学校实践层面来验证当今课程创新的趋势,探索其可行性和挑战性。
  一、学校课程规划的挑战
  1.课程规划系统化不够,实践经验难以借鉴
  学校课程规划直接影响学校内涵发展的整体水平,直接关联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特色。一个完整的学校课程规划,外延上应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内涵上应包含育人愿景、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管理与评价等几大基本要素。学校课程规划是否完整、精确,反映出学校在研制课程规划时,是否系统而全面地设计系列课程。
  很多基层学校对课程规划如何制定、如何形成文本、如何实施等问题,存在认识的偏失,缺乏成熟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一些学校没有设置专门负责课程的机构,即使有课程负责人,也不清楚准确的“学校课程规划”的定义。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规划基本上是“粗略框架”或“断章取义”。在征集学校课程规划文本时,一些学校直言还没有系统思考,因而“囊中羞涩”,交不出像样的文本材料。一些学校递交的“学校课程规划”,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课程设置”;还有一些学校,将“校本课程计划”、“课外活动方案”、“校本教材”等同于“学校课程规划”,没有对学校的整体课程进行思考。部分有粗略构想的课程规划,其研制规划的出发点是出于学校“特色发展”或“装点门面”的需要。从课程建设上看,学校课程规划的水平有三个层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可见的课程规划文本绝大部分处在第二、第三层次,难得见到第一层次的。苏州市第十六中学的课程规划是一个优秀的样本。这所学校结合办学愿景,结构严密、层次清晰、理念领先地设计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规划,蕴涵了学校课程领导者的厚重学养和卓越智慧。但一些课程类别概念,还需要进一步作科学化的界定。基于国家课程“二次改造”的课程体系及内容,还需要不断创新、融合。
  2.课程实施和评价精细化不够,课程元素缺乏关联
  学校课程元素之间的关联度,特别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关联度,是衡量学校课程发展科学性的重要指标。学校课程规划需要建立在对办学历史、办学特色、课程资源、设置条件等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之间应该密切关联,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更应该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相匹配。
  从调研情况来分析,只有极少数学校达到“实质性关联”。一些学校在课程规划中对学校课程前景做了明确表述,如“兴趣、特长”,“融合、创新”,“生命、幸福”等,这些学校开始思考自己的课程逻辑结构、功能定位和教育意义,强调课程目标与育人目标的一致性。但仔细分析发现,这一类课程规划往往停留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概念”上,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不是很明确,没有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课程设置与内容来实现课程目标或者用怎样的知识资源来达成课程目标。
  例如,市区某高中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践行苏式教育,致力于培养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创造力的世界公民,使他们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学校将课程分为两大类,“国家基础课程”和“特色创造课程”。但进一步考察后我们发现,该校的课程实施没有具体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缺少有机联系,有“架空”和“突兀”的感觉。学术界通常认为,学校课程元素之间的关联度有四个等级。
  我们很少发现较高水平的课程规划案例,一些优质学校相对完整的课程规划,虽能基于学校实际和学段特点设计课程并开设特色化的选修课,但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层面还比较欠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学校的课程规划与实施应该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而完善的前提是要对课程进行评估。目前大部分基层学校的“课程评价”部分严重缺失,只是设计了学生学业评价或考核,没有对教师的评价,更没有对课程本身的评价,缺少课程更新的机制。
  3.课程设计策略精致化不够,“理性思考”过于碎片化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依据一定的策略设计学校课程,一般需要考虑学生、教师、学校、资源等四方面因素。即要考虑学生的课程需求及学习能力来设计课程;要根据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特长来开发课程;要依托学校的特色文化、教学传统及区域环境来规划课程;要基于地域资源、文本资源来挖掘课程。学校设置具体的课程,总会根据上述四个方面的有利因素,从某一主导策略切入来做出判断、选择。学者一般会把学校课程规划的主导策略分为五层类型。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中国的孩子承载了父母太多的期望,这在独身子女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也正因如此,建设积极而富有成效的优质亲子关系成为当下父母特别关注的话题。在影响人成长因素极为多元的今天,父母们积极探索出了很多方式,如面谈、电话、短信、便条、书信等等,以期实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其中书信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在亲子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致孩子书信的优势  “信,是消息,也是值得赞美的品质,同时,它还
绘画艺术中,画家通过对空白和景色的巧妙处理,表现含蓄的内容,营造隽永的境界,实现虚实艺术的和谐统一。优秀的文学作品,其生动丰富的语言容易调动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带着读者走进独特的精神世界。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欣赏文本,“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阅读教学也应借鉴绘画中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通过“补白”和“留白”,渲染文学作品
摘要:直觉思维和悟性思维是我们民族传统思维哲学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所在。要借助直觉思维,发掘直觉思维的特色优势,使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从而实现民族思维品质在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蜕变。小学高年级学段是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启蒙和形成阶段,培养小学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意义深远。其培养可由引导小学生释放数学形象直观开始,然后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在学
浪漫的构想  情愿与不情愿中,我们开学了。记得上一届有个孩子说:每一天都是明天的历史。当时非常惊喜于那孩子的睿智:对于今日浑浑噩噩的世人和浮浮躁躁的孩子们来说,有这等见识实属不易。能够有一份书写历史的慎重,有一份怀念过去的感动,这样的生活应该是充满激情与梦想,满怀责任与远见的。不过,怀念常常是需要一个物件的,比如从旧书中掉下的一片枯叶抑或从窗外飘来的一缕秋风。而憧憬未来更是需要一个媒介,比如刻在桌
摘要:本研究旨在检视我国中学理科课程标准中科学素养主题的分布情况。基于“课程平衡”的理论视角,采用BouJaoude所构建的科学素养主题框架,对7个中学理科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标准没有很好地处理“课程平衡”,虽能兼顾“科学知识”、“科学的探究性”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三个主题,但“科学作为一种认知方式”的内容较为缺乏。对“科学作为一种认知方式”的重要
摘要: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对学校监督指导的重要举措。江阴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积极创新和完善挂牌督导机制,从服务和助推江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大局出发,建立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运行的新常态,建构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深化的新机制,优化了教育行政管理方式,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形成了教育督导特色文化,提高了群众的教育满意度。  关键词: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
高中三年语文学习,从必修到选修,到复习备考,学过的文言文超过百篇。应该说,选文不可谓不经典,数量不可谓不大,但相当一部分高中毕业生面对文言文的最大问题依然是“读不懂”。《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中,周振甫先生提及张元善先生把对文言文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记了一些生字、句子,为“点线的懂”;记住了书中的生字、句子,为“平面的懂”;读熟书本,理解了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变化,懂得作者的写作用意,为“立体的懂”。
摘要:《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议论性悼词,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简练,又饱含浓烈的情感。教学时,可采用变序式教学法、问题支架式教学法、语感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原因、目的及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选择语文教学方法应遵循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立足文本、基于学情的原则。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文本;学情;选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创想学校”的诞生,是一个基于儿童、为了儿童、从设计到实践整体创新的过程。创想学校的理念和实践,是以学校愿景、思想、理念等文化系统的产生为魂,以开放的多元化办学主体的凝聚为关键,以这所学校儿童的生活方式、学校的课程体系、管理的方式形态的整体变革为支撑,对于学校未来的深度思考方向。  关键词:创想学校;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
摘要:博雅教育,作为一种哲学理念的存在,回答了教育对于人的作用问题——促进学生知识发展,注重学生心智能力各方面的发展与提高,使人具有完善的人格,亦即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学校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了“博雅课程”。真正意义上的博雅课程是面向全体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博雅课程是体现人性的,关照个体心智的博雅课程是超越功利的。  关键词:博雅教育;博雅课程;心智完善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