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两步,从理解走向运用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198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要有学习语言的意识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思考,教材中的哪些内容、哪些辅助材料,可以成为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平台。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出示了一幅挂图,问学生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说画了大树、猴子、太阳、狮子。接下来老师就问学生,狮子吃到猴子了吗?进而引出一段儿歌。这个教学环节中,那幅挂图起的是什么作用?仅仅只是为了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吗?显然,我们可以更充分地利用这幅图,引导学生学习把话说得具体、生动。有一定发展学生语言意识的教师,可能会让学生把图上画的事物连起来说说;具有比较强的语言发展意识的教师则会让学生说说,那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什么样的猴子,什么样的太阳,什么样的狮子,还可能会引导学生想象那轮红日和什么东西比较像。接下来,再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连起来说说。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写作时,为什么困难在于写不具体?首要的问题就是句子写不具体,写不生动。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把句子说得具体、生动”。
  再如,课堂中容易被教师忽视的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言。一位教师在教学六上《爱之链》一课时,教师请学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想想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乔依乐于助人?一个学生抓住“他摘下了破手套,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他的手蹭破了,也顾不上擦流出的血”这两句话,分析道:“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乔依帮助老妇人是不惜一切的。”显然,学生想表达的意思是对的,但是表达意思的用词是有问题的——过于夸大,不切实际。教师如果不加以纠正,就放弃了训练学生规范表达的机会。意识先于行为、决定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形成教材是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平台的意识。
  二、 要寻找学习语言的支点
  学习语言,落实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选好支点。以《狼和小羊》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怎样才能落实“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这一目标呢?落实这个目标的支点在哪里?就在于两组关键词:描写狼的两个词语,“故意”“气冲冲”;描写小羊的两个词语,“吃了一惊”和“喊道”。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问题:(1)什么叫“故意找碴儿”?对于小羊来说,狼是它的天敌,拥有绝对的优势,吃掉小羊是轻而易举的。为什么在吃小羊之前还要“故意找碴儿”?(2)“吃了一惊”是什么意思?小羊为什么会“吃了一惊”呢?(3)怎样才算是“气冲冲”?狼为什么“气冲冲”?(4)听了狼的话,可怜的小羊为什么要“喊道”?它的心情是怎样的?以这几个问题为支点,既能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体会好角色的心理活动,读好狼和小羊的语言,还能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和积累语言的平台。
  再如三上《拉萨的天空》一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抓住自己喜欢的句子体会天空的蓝。教师问了这样几个问题:从第一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掬”是什么意思?把蓝天当作什么?水和蓝天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人们对拉萨的天空感觉怎样?从学生的回答来看,理解得很肤浅,读得也不到位。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在于学生没有切身的体验,教师出示的挂图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无法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到拉萨天空的“蓝”呢?我们可以在这一段最后两句话中“做文章”。这两句话中有这样一个词——“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贴”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什么词?换成那几个词好吗?这样,学生就可以由“贴”体会到拉萨的天空之所以如此之蓝,一个主要原因是拉萨不仅没有污染,而且海拔高,和天空这么近,以至于白云可以“贴”着山顶。也正因为这个“贴”字,作者才会感觉到“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那么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这样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感,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更能培养学生斟酌语言表达的意识。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新城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中韩两国对于FTA有着迫切的需求和现实可能性,但要谈判成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据韩联社6月27日消息,韩国外交通商部27日表示,韩国和中国定于7月3日在济州岛举行为期三天的中
【设计思考】  苏教版小语三年级课文《哪吒闹海》选自中国古典巨著《封神演义》,可否把这样的长篇带给学生?思考之后,我选择了连环画。  《封神演义》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较青少版更易走进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视野。  我把这套连环画带进班级,学生人手一本,利用两周时间交换阅读。这节课就是交流学生的阅读情况,旨在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交流过程】  一、 聊
小学生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部分。课程表上的一个个小方框就像一圈圈围墙,方框内安排的语文课堂好像墙内的小天地,学生在这小天地里阅读课文。如果在墙上开启一扇扇课外阅读的窗,把课文学习与课外阅读自然而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就将领略到墙外大语文广阔世界的无限精彩。  窗口一:同一体裁  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例,从体裁上来看,有记叙文,如《但愿人长久》《我给江主席献花》等;有诗歌,如现代诗《老师
近年来,国内物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传统的垄断性运输行业,铁路也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物流公司.经过几年来的发展,铁路物流公司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结构与功能尚不健全,远
一、 激发兴趣,引领学生踏上习字之旅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如饥似渴的动力。如何让学生爱上单调而又枯燥乏味的写字练习,把它当成情趣盎然的乐事呢?  妙方一:观“书”。每一堂课的导入环节非常重要,就如交响乐前奏,能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汉字独特的文化内涵,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运用各种手段充分再现教材的丰富形象,调动起
一、 阅读教学的“线”  所谓“线”是指教学思路,也就是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我们将沿着一条怎样的线索,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初步了解文本的写作特点。教师确定教学思路的方法是——  1. 从课题入手。《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学生对题目中的“励志”一词丰富的内涵未必能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问:“作者在命题的时候,为什么不用‘立’而用‘励’,有什么区别?”学生便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期刊
一、致力于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言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吸收规范的语言,使学生将词句读懂,将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体现出来。例如,苏教版三上《山行》一诗教学
【文言文】  《东施效颦》  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亡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由于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把握在心理上会形成一个定势,久而久之会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为了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就需要向旧的规则宣战,采用反常化创造出新的形式,使人们的感知从习惯中解脱出来,从麻木不仁的状态中惊醒过来,重新回到原初的新鲜体验。笔者所理解的“陌生化”,就是从陌生的角度写熟悉内容所造成的一种新奇感,即打破常规,出其不意,通过创造新的内